?

鄭位三對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貢獻

2023-03-19 09:01劉祚光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3年9期

[摘要]鄭位三是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紅25軍轉移到陜南以后,鄭位三除了管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外,還具體負責打土豪,籌款的工作。他先后兼任豫陜特委書記和鄂陜特委書記,積極發動和組織農民群眾支援紅25軍開展游擊戰爭,為了配合中央紅軍的北上,1935年7月,紅25軍主力決定向甘肅進軍,然后北上匯合陜北紅軍。鄭位三被留在陜南地區,擔任鄂豫陜特委書記,同陳先瑞等一起,把留下的600余名紅軍游擊隊組織起來,繼續堅持鄂豫陜根據地的游擊戰爭,先后粉碎了敵人三次大的軍事圍攻,堅持了近兩年的游擊戰爭,殲滅敵軍2000多人,為保衛根據地作出了巨大貢獻。

[關鍵詞]鄭位三;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紅25軍

[作者簡介]劉祚光,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實習員,河南鄭州 450000。

[中圖分類號] D23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3)09-0027-03

1934年12月10日,紅25軍到達陜南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在丹鳳縣庾家河召開常委會議,商討創建鄂像陜邊區革命根據地的相關事宜。徐寶珊、程子華、吳煥先、鄭位三、徐海東、郭述申等出席。大家認為,這個地區是鄂豫陜三省交界的山區,敵人統治力量較弱。同時,這里的群眾基礎較好,大革命時期,我黨曾在這個地區的長安等縣發動過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后,1928年5月,我黨又在這一帶領導過渭南、華縣的武裝起義;1932年冬,紅四方面軍路過此地和1933年5月紅26軍南下,都給這里的人民以深遠的影響。紅25軍來到這里后,當地黨組織雖然已全遭敵人破壞,但人民群眾自發的抗捐、抗糧斗爭,仍然此伏彼起,不斷發生。所以,在這里建立新的根據地是有可能的。經過認真的討論,會議通過了《關于創建新蘇區和新的革命根據地的決議草案》,決定在陜西的山陽、鎮安、旬陽和湖北的鄖西等縣邊區建立一塊根據地,以此為依托,進一步開展游擊戰爭,擴大根據地,造成“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為了適應新的斗爭需要,會議決定將鄂豫皖省委改為鄂豫陜省委,徐寶珊仍為書記,鄭位三仍是省委常委之一。

一、指導根據地建設,健全組織

省委會議后,鄭位三除繼續抓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外,還具體“負責打土豪、籌款的工作”①。他根據省委會議精神,積極進行建立新的根據地的斗爭,他提出,全軍上下都要執行發動群眾的任務,要派出部分部隊和干部,分散到地方去做群眾工作,發動貧苦農民,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他還根據他過去在鄂豫皖蘇區領導群眾斗爭的經驗和陜南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符合當地群眾要求的斗爭口號。針對這個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地主剝削、壓追又十分殘酷,苛捐雜稅壓得農民喘不過氣來的情況,鄭位三認為,我黨在這個地區的任務第一步主要是領導窮苦農民進行抗捐、抗稅、抗債、抗糧和反對抽拉夫的斗爭,解決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在此基礎上,再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钡墓ぷ?。

中共鄂豫陜省委和紅25軍首長,根據鄭位三的建議,決定在組織紅軍主力反對敵人“圍剿”的同時,派出一部分紅軍和干部,分別深入廣大農村,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進行根據地的建設工作。1934年12月中旬,派陳先瑞率領一連紅軍戰士到店亞子、大小米糧川、大小新川、湯河等地開展群眾工作。1935年1月,又派方升普率領一連人在商南、洛南一帶進行游擊活動。這些部隊到地方后,按照省委和鄭位三提出的工作方針,一方面打擊反動民團,鎮壓土豪惡霸,沒收和分配地主的財物;另一方面在深入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建立抗捐軍、游擊隊和人民政權,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這些斗爭,初步奠定了創建根據地的基礎,為粉碎敵軍的“圍剿”作了初步的準備。

1935年1月下旬,蔣介石命令駐河南、湖北和陜西的國民黨反動軍隊13個團,在楊虎城的統一指揮下,向我軍發動了第一次反革命軍事“圍剿”。我軍在群眾游擊戰爭的配合下,采取運動戰的方針,先在鎮安殲滅敵軍3個多營,接著南下攻克寧陜、佛坪,打垮了尾追的敵軍5個多營,斃傷敵人200余名,俘敵團長以下400多人。

在紅25軍取得軍事勝利的鼓舞下,各地群眾的游擊戰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35年2月成立了以陳先瑞為司令員的鄂陜游擊司令部,同時成立了以郭述申為書記的鄂陜特委,具體領導地方工作。鄂陜游擊司令部下轄有三路、四路、五路、六路、七路、九路游擊師,共有2300余人,這些游擊隊在藍田、商縣、山陽、鎮安、榨水和湖北鄖西六縣邊區建立了幾處基層革命政權。1935年2月上旬,紅25軍主力由西地區西進,在華陽地區殲滅楊虎城的警備第2旅,并建立了華陽、石塔寺、商家霸、吊霸河、瓦子溝、紅石窯、小華陽七個鄉的革命政權,將60戶地主惡霸的3200畝土地分給了1000多戶貧苦農民。當地群眾高興地唱道:“二月初大炮聲響,警備二旅跨個光,華陽建起蘇維埃,土豪惡霸一掃光,分田分地又分糧,窮人翻身把家當,吃飯莫忘紅廿五,翻身莫忘共產黨?!?月,紅25軍從華陽地區東返,于4月初到達藍田的葛牌鎮,在九間房全殲敵軍一個旅。至此,敵人向我發動的第一次軍事“圍剿”被徹底粉碎了。此后,我軍又乘勝攻克了洛南,進至商縣以東,開展豫陜的革命斗爭。在這一帶活動的游擊隊也有了迅速的發展,3月,成立了以方升普為司令的豫陜游擊司令部和以鄭位三為書記的豫陜特委。豫陜游擊司令部下轄四個游擊大隊,共約600余人。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和游擊戰爭的發展,使豫陜幾塊根據地連成了一片,以葛牌鎮、曹家坪、袁家溝、紅巖寺為中心,建立了五星縣和山陽縣的兩個縣級革命政權,并健全了基層組織,還在這里建立了紅軍的后方機關。

二、推進政治宣傳,擴大影響

為了加強根據地的建設,支援紅軍的反“圍剿”戰爭,鄭位三特別注意政治宣傳工作,他根據省委關于創建根據地的有關經濟政策,制定了商業管理暫行條例和起草了《關于商業政策問題》的布告,為蘇維埃政府規定了“保證貿易自由,反對奸商,取消一切苛捐雜稅、厘金關卡,實行統一的累進稅”的商業政策,提出了只沒收反革命分子的商業資產,保護正當經商、保護行商、對小商免稅等主張。他還將《關于商業政策問題》的布告以紅25軍司令部、政治部的名義聯合發布。

這個布告,不僅有利于穩定商品市場,保證紅軍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必需商品的供應,而且孤立了奸商和其他反動分子,爭取了中小商人,使我們能夠團結廣大群眾向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豪紳進行斗爭,它對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鄭位三還根據他在創建鄂豫皖蘇區時的成功經驗,認真地做國民黨士兵的工作,爭取他們嘩變過來當紅軍。為此,他親自為紅25軍政治部起草了《告國民黨士兵書》。

鄭位三在這份《告國民黨士兵書》中,深刻地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賣國殃民的罪行和污工農紅軍的陰謀,正確地說明了我們黨的政治主張和工農紅軍的性質,明確地宣傳了我黨對待國民黨士兵和下級軍官的政策,給國民黨官兵指明了光明出路。這些政策的宜傳和貫徹,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不久就有陜軍警一旅的一個連起義參加紅軍。

三、照顧紅軍家屬,穩定軍心

隨著戰爭的勝利和根據地的擴大,部隊的新成分不斷增加。為了穩定和鞏固部隊,政治部在做好新戰士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還注意做好他們的家屬工作。省委在一次會議決議中,特別強調要“進一步優待紅軍家屬”,為此,鄭位三親自簽發“紅軍家屬優待證”,規定了優待紅軍家屬的具體條款,并印發給紅軍戰士家屬,按規定把三塊銀元的安家費派人送到戰士家中。至今,在商縣還保存著由他親筆簽發的一份“紅軍家屬優待證”。這個家屬在新中國成立后給鄭位三寫信,詢問紅軍戰士的下落,并將優待證一同寄到北京,請他予以鑒定。鄭位三帶病寫了回信,說:“我年老多病,回信遲了,請你原諒,優待征是我簽的字,是真的。我離開紅二十五軍30多年,部隊成員變化很大……解放20多年了,可能已不在人世……”字里行間,充滿著真摯、同情與懷念。這封言簡意深的信,也成為他留給紅軍戰士家屬的一份珍貴遺物。②

四、開展游擊戰爭,擴大根據地

1935年4月,蔣介石又調動34個團,以大于紅軍15倍以上的兵力,對紅軍發動了第二次反革命軍事“圍剿”,限令在3個月內全殲我軍。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我軍以運動戰與游擊隊的游擊戰相結合,實行空舍清野,打亂敵人的進攻部署,使敵人疲餓不堪,然后大舉反攻,各個擊破?!雹?/p>

開始,紅軍突然由南向北進入商縣、洛南,殲敵200余名,繳槍100余支。敵軍于是改變了南下進犯的部署。但紅軍又大踏步地轉向東南,打下富水關,占領青山街,俘敵官兵170余人,把敵軍拖到外線。后紅軍又出敵不意,遠途襲擊了荊紫關,并殲守敵1個多連,接著又快速轉向商南縣,誘敵深入根據地中部,在游擊師的配合下,在袁家口一帶,全殲敵軍1個旅,斃傷敵300余名,俘敵旅長唐嗣桐及官兵1400余名,繳槍1000余支,這一勝利,使蔣介石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又被徹底粉碎了。

在紅25軍取得軍事上反“圍剿”勝利的同時,鄭位三等領導地方游擊隊和人民群眾開展根據地的建設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程子華在回憶紅25軍和地方游擊隊取得的勝利時說:“我軍一面作戰,一面全軍上下利用作戰空隙執行發動群眾的任務;派出的部分隊伍和干部,摧毀國民黨的民團武裝和反動政權,分散做地方工作;鎮壓土豪惡霸、建立農會,沒收地主土地、財物,分給貧苦農民和城鎮居民;建立游擊隊和抗捐軍,成立蘇維埃政府,擴大紅軍,把積極分子發展為共產黨員。紅二十五軍從2900多人擴大到3700多人,還成立了游擊師、抗捐軍2000多人。在陜西南部的山陽、鎮安、旬陽和湖北的鄖西四縣的邊區,建立了鄂陜,豫陜兩個共產黨的特委、五個縣工委,發展黨員30多人,還成立了兩個縣政權和314個村政權,在短短的5個月時間內,初步建立了一個有近50萬人口的根據地?!雹茑嵨蝗燃嫒卧リ兲匚瘯?,不久改兼鄂陜特委書記,具體指導地方工作和游擊隊的活動,為創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注釋]

①程子華.在原紅二十五軍部分干部座談會上的講話記錄.1980年3月.

②程子華,郭述申.德高望重的位三同志[J].湖北日報,1984-06-25.

③④程子華.運用毛主席關于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思想[J].人民日報,1983-12-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