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明收縮理念對鄉村規劃的啟示

2023-03-22 17:03劉文博陳立鶴牛海濤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青島266500
安徽建筑 2023年1期
關鍵詞:鄉村規劃人居村莊

劉文博,陳立鶴,牛海濤 (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500)

1 我國鄉村規劃現狀

1.1 規劃方法粗放、土地挖潛不足

現在我國大部分鄉村的規劃依然是自上而下的“分配式”規劃路徑,且項目推進上大多存在“短、平、快”的現象。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存在“完任務”的心理,另一方面村鎮領導缺乏對鄉村規劃重要性的認知,導致委托的設計單位所得的合同額度很小,容易出現“政府畫大圈,設計院來糊弄”的粗糙規劃方案?;谶@種規劃初衷,也造成了設計單位在基地調研時的粗放操作,對各項基礎信息的搜集也表現的可有可無,而單純靠抄襲拼湊套模板來完成鄉村規劃造成了規劃指導性不強,千村一面、村村無特色的鄉村規劃現狀。

在用地方面的粗放更為明顯,經統計,2018年~2021年期間,西海岸已批的村莊規劃中有93.27%的村莊依然是增量規劃方式,對村莊的土地存量挖潛不足,建設用地平均增速超過了15%,完全違背村莊的發展訴求,土地浪費嚴重。

1.2 地方人文特色彰顯不足

村莊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姓氏文化、村建文化、民俗文化這五大元素構成了村莊地方人文特質的基本結構。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村莊規劃在地方人文特質挖掘上過于淺薄,忽視本地特質卻將他鄉他村的文化符號進行移花接木,造成了村莊特色的雜糅,淡化了本土特質的彰顯,文化特質的流失也使鄉愁變得更加難尋,也反向加速了鄉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

1.3 人居環境缺乏重視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些以往隨處可見的鄉村場景在當代鄉村中已被硬化、亮化、綠化三板斧沖散。傳統的鄉村肌理與鄉村外環境是村民賴以生活的基礎,也是鄉愁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鄉村規劃的手法大多掩蓋住了村莊真實的美感,處處刷外墻,村村修廣場,將城鎮化的規劃手法嫁接于鄉村規劃之中,垃圾收集點只考慮服務半徑,不考慮鄰避效應,多種近人尺度的人居環境沒能得到良好的重視。

1.4 鄉村產業缺少提煉

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最直接的是打通鄉村產業與外部交流的門禁,但只修路并不足以支撐鄉村產業的外拓與發展。一村一品在鄉村規劃中的提出目的就是在于凸顯特色,但大多數村莊規劃對鄉村產業特色分析不足,產業潛力挖掘不深,造成一品不是精品,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即便有了村村通,產品也走不出去,難以帶動村民致富。

1.5 規劃管理落后

村莊規劃建設中存在普遍的違建現象,除此之外,已編規劃落實不到位或者規劃缺項的情況也較為多見,這些均不利于鄉村振興。鄉村規劃主管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普遍較低,對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要求領悟有限,后知后覺的規劃補救情況較為多發,造成鄉村規劃建設的遲滯。

2 精明收縮理念及其對鄉村規劃的啟示

2.1 精明收縮理念解讀

精明收縮理論的淵源可追溯到1909年丹尼.拜納姆(Daniel Burnham)的芝加哥規劃。該理論以城市美化運動為時代背景的芝加哥城市規劃,標志著學者們對城市郊區化、城市萎縮與城市中心區衰退現象的再度審視[1]。學者們對上述三種城市空間演化現象的討論,并不是揭示了人類生活空間的倒退,而是讓人們意識到城市空間上的“收縮”是人類城市活動在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所表現出的特定表征。而拜納姆的規劃目的,則是拯救城市日益萎縮的中心區,重建城市應有的活力格局。

究其“收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鎮化的推進,城市中心區膨脹速度過快,產生了一系列的城市問題,造成城市中的中產階級與精英階層開始往城市郊區遷移,高端服務業與高端居住也紛紛向城市外圍進行選址,這便是1970規劃學界提出的逆城市化理論所處的理論背景。在此之后,關于城市萎縮與城市振興這一對聯合命題一直備受關注,到21世紀初,德國學者在對美國城市萎縮現象的研究過程中,正式提出精明收縮理論。

學者們在對美國洛杉磯、舊金山、休斯頓、邁阿密等大城市的人口與空間變化的動態分析中發現,所有50萬人口規模以上的城市在一年一次的人口集聚度監測中,均產生了一定的人口萎縮,并隨之發生了城市中心區住房空置、建設用地利用率降低、CBD活力下降等城市現象。針對這些現象,美國羅格斯大學的保勃教授對德國學者的學術總結進行進一步研究,將精明收縮定義為:“更少的規劃——更小的人口規模、更少的建筑物、更少的建設用地”,以此將積極的規劃手段運用于應對消極的城市空間演化現象,并在隨后的揚子鎮規(Youngs Town)、紐約橋港大學廢棄地轉換街頭公園等實踐活動中得以體現,其中揚子鎮規劃被視為精明收縮理論正式確立的標志。

2.2 精明收縮對鄉村規劃的啟示

相較于城鎮化給城市帶來的膨脹式發展,即便我國城鎮化進程已進入后半段穩定發展時期,但城鄉二元格局依然會在將來較長的歷史時期內持續下去,城市作為吸引核與增長極,城市的膨脹必然會造成鄉村人口的外流。城市是吸引核,鄉村為釋放核,鄉村的萎縮是客觀存在的城鎮化現象[2]。我們在認清這一事實的基礎上,應通過精明收縮的手段,改善不斷“收縮的”鄉村。以精明的規劃方式應對粗放的萎縮現象,維持并激發原有社會空間活力。

美國在踐行“精明收縮”規劃理念時所體現的主要創新點在于消解城鄉空間不斷萎縮的外向動力,關注城市內在發展動力的持續供應,注重合理的空間規模,合理的用地結構、合理的人居環境、合理的產業構成、合理的文化意象,與密斯·凡·德·羅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萎縮”這一不可抗力面前,以少而精、精而強的規劃思路,破解空間難題,激活各維度城鄉空間秩序[3]。具體而言,包括消極用地的功能植入、人居環境的優化、產業特色與產業競爭力的凝結、特色文化的彰顯等規劃手段。

3 “精明收縮”在鄉村規劃中的應用

3.1 鄉村產業的“精明收縮”

根據北京師范大學殷秀梅的產業選擇模型,對鄉村產業從傳統農業的生產轉型與鄉村第二產業的聯動以及鄉村第三產業的提升三大板塊進行綜合分析,梳理出包括現代農業、旅游業、旅游商品加工等8大鄉村產業“精明收縮”的方向。在此8大產業方向中,根據各自的產業屬性與門類,再進一步梳理出42個適宜鄉村產業選擇的項目,鄉村可根據自身的產業稟賦研判,從項目庫中選擇適合于本村發展的產業項目,從而達到產業結構的精細化改良,改善現有村莊產業的衰敗與經濟的低效。

3.2 鄉村文化的“精明收縮”

鄉村特色文化是鄉村底蘊的靈魂所在,是鄉愁的精神來源,也是鄉愁物質空間的體現,是鄉村核心吸引力的重要來源之一[4]。在千村一面的改造浪潮中獨塑鄉村特色以提高村莊標識性與可讀性,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核心要義。而鄉村文化振興,便是鄉村特色文化“精明收縮”的實現路徑。

由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出發,可將鄉村文化體系分解為歷史遺存文化、村建沿革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姓氏文化五大內容[5]。在對村莊特色文化進行比較與選取時,應按上述順序,結合相關文化的社會影響系數,對特色文化元素進行提煉,并運用于村貌整治、入口標識或者村莊建筑改造之中。

3.3 鄉村人居環境的“精明收縮”

鄉村人居環境是村民賴以生存的空間基礎,是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流的重要吸引力,也是鄉村產業振興的核心保障之一[6]。良好的人居環境可以為村民提供優質的居住、生產、工作的環境,實現多維空間的“精明收縮”。

清華大學吳良鏞出版的《人居環境學》一書總結到,鄉村的人居環境優化可以從生態環境與公共開放空間、環境衛生設施與耕地保護三大方面著手。對鄉村周邊的河湖水系、林地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對鄉村垃圾收集與轉運設施進行科學的布局與規劃,對鄉村“廁所革命”進行推進,對鄉村的基本農田進行特殊的保護措施,嚴禁進行侵占與挪作他用[7]。鄉村基本農田既是鄉村農耕文明的載體,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更是鄉村特色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人居環境的“精明收縮”中,應對耕地的范圍保護與農藥、化肥的科學使用進行規范[8]。

4 實證研究——韓家臺村

4.1 村莊概述

韓家臺村位于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水庫南岸,山青水秀,220戶原住民全部為韓姓,韓家臺村除了“依山擁湖”、“花果濕地”兩大自然特色外,中華“德”文化、“韓”氏姓氏文化與中外影視文化三大文化特質也是韓家臺村突出的標簽。

4.2 村莊產業規劃

第一產業方面,突出現代農業與休閑農業的打造,結合地形與自然特色打造特色種植園、濕地風光園與萬畝桃園,并在現狀魚塘的基礎上創新性的引入魚藕混養區,豐富村莊農業生產的選擇。

第二產業方面,對村莊現狀煤氣廠進行改造,將其打造成鄉村農副產品加工廠。并從地域優勢產品與特色產品兩個維度出發,打造韓家宴粗糧禮盒、韓氏蘆葦制品、韓家豆腐、韓家煎餅等特色產品。

第三產業方面,基于村莊已有的3A級景區(超群影視基地)、玫瑰花園、養鹿基地,打造“慢行韓家臺、影視文創谷”為主題的產業特色村。

4.3 村莊文化提升

村莊歷史遺存文化部分,對村莊內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古樹、古井進行合理保護,在劃定保護范圍的基礎上,建設一定的緩沖性場地,古井古樹均設置不小于30㎡的軟質保護區,并結合保護區設置文化游憩設施,打造成鄉村節點。村建文化部分,設立村史館,并結合游線規劃,為村史館補充一定的民俗展覽功能。民俗文化部分,結合村莊韓氏這一典型的姓氏文化打造姓氏故事文化墻與韓氏名人景觀雕塑,并與旅游節事合力形成“膠東秧歌節”與“膠東大饅頭比賽”兩大特色節事。為凸顯村莊姓氏文化的特色與傳統風貌,在每家每戶門前懸掛韓姓燈籠,并根據戶主所從事的產業活動增加標識。

4.4 村莊人居環境改善

從生態與公共活動空間角度來看,首先對村莊三處空閑地進行景觀提升,梳理出景觀軸線與節點,并布置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休閑設施;其次對村莊現有的基本農田與一般農田以及林地進行嚴格的保護,劃定農田與林地保護紅線,保證應有的村莊農耕風貌。從環境衛生層面來看,將村莊現有垃圾轉運點挪到村西北區域,遠離村莊形象主路與旅游線,按50m的服務半徑增設經獨立設計的具有傳統文化符號的木質紋理的垃圾桶,對可循環利用與不可循環利用的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尤其落實鄉村廁所革命的相關要求,對沼氣池、沼氣傳輸管線與三格化糞池進行入戶安裝。

5 結語

基于精明收縮理論的鄉村規劃手法,注重產業的再選擇、文化特色的提升與人居環境的改善,以內斂提升式的規劃方法取代貪大求全的粗放式規劃。該規劃方法運用于鄉村規劃中,有利于正視村莊的各種收縮現象,轉變自上而下的規劃方法在鄉村建設中的無差別鋪展,有利于將“硬化、美化、亮化”三把斧逐漸向小而精,綠而美轉變,利于鄉村內涵的提升與人氣的回聚,從根本上支撐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猜你喜歡
鄉村規劃人居村莊
臨深置業理想 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標準!
人居一世間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莊
村莊,你好
貴安新區葵林村鄉村規劃探究
休閑旅游型鄉村規劃研究
人居環境中的園林綠化設計構建
關于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深入思考
村莊在哪里
鄉村規劃、建筑與大地景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