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續修簡論

2023-03-22 04:01王復興
廣西地方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續修修志篇目

王復興

(山東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2)

連續性是方志的重要特性。自古以來,方志每隔若干年就要編修一次。清代規定省、府、州、縣志每60年編修一次。民國時期規定省志30年一修,市、縣志15年一修。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地方志工作條例》規定:“地方志書每20年左右編修一次?!?/p>

一、續修方式

從舊方志看,方志編修主要有以下六種方式:創修,指首次編修志書。修訂,指為提高質量而對已出版的志書進行修改加工,包括調整篇目和內容、改正錯訛、補充缺漏、潤色文字等,使之達到更高的的水平。補修,指篇目不動,在各部分中補充前志缺漏,并在各部分后增寫前志斷限后內容。續修,指緊接前志,以前志下限為上限編修斷代志,也可對前志進行補遺糾錯。重修,指對前志重新編修,并增加前志斷限后內容,即從前志的上限一直記到本次修志的下限,即貫通古今。新修,時限上不嚴格接續前志,體例、篇目上注重創新。

方志界對方志續修有兩種理解,隨之出現兩種續修方式。一種理解是“續修志”,即繼續編修方志,修出的是貫通古今的通志,即從上輪志書的上限一直寫到本輪志書的下限,按傳統說法就是重修。另一種理解是“修續志”,即編修斷代志,主要記載上輪志書下限后的地情,同時安排對上輪志書補遺糾錯。

筆者對山東省舊府、州、縣志的編修方式進行了初步的統計[1],發現第二次及以后編修的志書77%是重修。即除續寫前志下限后內容外,對前志內容重新編寫,采用更適用的體例篇目,補充新資料,糾正錯誤記載,進行全面修訂加工。從整體來說,重修志書的水平得到提高。學界公認的名志絕大多數是經多次重修的志書,就是明證。重修是不斷提高志書質量的可行方法。重修志書基本上都是統合古今的通志,一地情況集于一書之內,方便讀者查閱利用。

編修新編第二輪方志,即新方志首次續修,有人主張采用重修方式,一方面接續前志向下編寫,一方面對上輪志書進行修訂補充。正如時任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副組長王忍之在哈爾濱全國續志篇目設置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所談:“修也是我們這一輪修志重要、不應該忽視的問題。不能只講續,不講修。這個修的工作量很大,開拓工作難度固然大,要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并不容易,也要付出大量勞動??加?、補充、修正,這樣使我們的志書更進一步,這方面要做的事很多,好的保留,錯的糾正,漏的補上,長的精簡,如果這些工作做好了,再加上時間上把它延伸,新的續上,我們這次新一輪的修志工作就完成得更全面,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部新的、更好的志書?!保?]重修志書經過再次精心琢磨加工,體例、資料、語言等方面都會上一個臺階,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更高質量的重修志書必將更有利于發揮“存史、資治、教化”功用。有些二輪志書采取了重修方式,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首輪新方志出版較早,在篇目、內容、寫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有的還是內部出版。第二輪修志,與其花費較大精力、用較多篇幅去補遺糾錯,還不如從首輪志書的上限一下子寫下來。二是區劃名稱發生了變化,領導和修志人員修志的積極性又很高,便決定從首輪志書的上限寫起。浙江省義烏市的領導表示,首輪修志編修的是統合古今的新縣志,第二輪修志要編修統合古今的新市志。三是行政區劃無變動,首輪志書質量也不錯,但為了突出舊時的重要地方特點,或為了將志書編寫得更好,決定不修斷代志而修通志。淄博市臨淄區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又是國家重要的現代化學工業基地,為使這兩大地方特點在志書中交互輝映,特別是進一步突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區領導決定在榮獲全國優秀志書一等獎的首輪新區志的基礎上,編修貫通古今的第二輪區志。貴州省《銅仁地區志》《遵義市志》《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志》也都采取了重修方式。也有人指出,第二輪修志在全國普遍實行重修有一定難度,最難的是得到當地政府領導的支持。因此,大多數二輪志書采取了續修斷代志的方式。第三輪修志,有條件的地方,仍可采取重修方式,編纂貫通古今的志書。

二、續修基礎工作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原組長李鐵映指出:“一屆志書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屆志書開修之時?!保?]目前,全國第二輪修志已經完成,第三輪修志即將啟動,各地要盡早動手做好續修方志的基礎工作,為第三輪修志作準備。這是志書續修啟動之前和啟動初期的重要任務。

(一)深入宣傳

經過多年的廣泛宣傳,特別是第一輪和第二輪新志書及一批志類書籍出版后,人們逐漸認識了方志,現在的形勢和新方志編修之初相比,是大大不同了。大多數政府領導對修志工作是支持的,但面對經濟建設等緊迫任務,會不會產生把方志續修“暫時放一放、緩一緩”的想法,也令人擔心。因此,方志工作者是要盡早展開宣傳工作,要宣傳方志的不可替代性,宣傳方志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作用,宣傳續修方志的傳統和意義等。宣傳的根本之點是使政府領導提高對修志意義的認識,從而把續修方志看成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一項職責,真正列入政府工作日程。李鐵映在第二次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修志“是各級政府的職責,主要是省、市、縣三級政府主要領導的職責”。我們應將其精神反復向當地領導作宣傳。

(二)健全機構

為適應方志工作要“長期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要求,必須建立常設的地方志工作機構。要把地方志機構建設成為從中央到省、市、縣,系統的地方志、地方年鑒和地情資料的編纂中心、管理中心、研究中心和咨詢中心。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地方志事業規劃綱要(2015—2020年)》明確提出:基本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逐步形成將地方志工作納入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地方各級政府工作任務,認識、領導、機構、編制、經費、設施、規劃、工作到位(即“一納入、八到位”)的工作機制。[4]

(三)建設隊伍

修志經驗證明,志書質量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修志隊伍素質的高低。李鐵映在全國地方志頒獎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名人修名志,高水平的志書需要高水平的人來修?!币脒M一步提高續修志書的質量,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修志隊伍。我國歷史上編修的方志數量很多,僅留傳下來的就有8000多種,但名志很少,根本原因是許多方志編纂者素質不高。歷代多把修志作為臨時任務,地方官在接到修志命令后,臨時調集人員編纂,志書編完,人員四散。代代修志的傳統和沒有專門的編修與研究隊伍,是我國方志史上的矛盾現象。新方志編修之初,有識之士就提出了建設高素質修志隊伍的主張。第三輪修志開始之前,那些方志隊伍與方志續修任務不相適應的地方,應及時加強隊伍建設。一要補充人員;二要加強業務培訓;三要發揮離退休人員的作用;四要選好主編。

(四)理論研討

在新方志編修中,一些有志者不斷總結編修新方志的實踐經驗,并借鑒傳統方志理論和相關學科理論,對新方志學特別是方志編纂學進行了研究。這些方志理論研究成果既是對新方志編纂實踐經驗的總結,也對新方志編纂實踐起了指導作用。但和方志編纂工作的客觀需要比起來,方志理論建設還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必須大力加強方志理論研究,要研讀志書,研讀方志學著作,總結修志經驗。在上輪志書已經出版,方志續修工作尚未開始的時候,進行理論研究和學習是最適當的時機。這既是對上輪修志做總結,也是為續修做準備。

(五)研究前志和地情

續志編修人員要人手一冊本地的前輪志書,反復閱讀,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分析其優缺點,進而探討續志在體例、寫法等方面如何繼承和創新,在內容方面如何銜接和補遺糾錯。

方志是地情書,續志編修人員要把研究地情作為續修志書開始前和進行中都要重視的一項基礎工作,多花精力做好。不僅要研究續志斷限內的地情,還要與以前的地情比較,找出發展變化及特點,并在志書中準確地反映出來。

(六)積累資料

在續修方志未正式啟動之前,就要抓緊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對現有資料進行梳理,以確定下一步資料工作的目標和任務。上輪志書中明顯缺漏的資料也在收集之列。采取重修方式的收集資料要貫通古今。除文字資料,更要注重收集實物資料、口頭資料和社會調查資料。社會調查的內容主要有:自然環境的變化,如資源的開發和現有儲量、環境污染和治理狀況等,河流的源頭、長度有疑的也應作實地勘查;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的發展和土地流轉;企業改革的形式和效果;商品市場、人才市場、勞務市場、金融市場、文化科技市場的發展和效果;居民收入及物質、文化消費;生育政策和家庭規模的變化;空巢家庭和留守兒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舉措及效果;腐敗現象和廉政建設;改革開放中涌現出的新生事物;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優秀人物事跡,等等。調查要詳細、具體、準確,要有時間、地點、人物、情節、數據,盡量搞清楚變化的起始和最先出現的新生事物。有些事物要拍攝照片或錄像。

三、續志與前志的聯系

前志是續志的基礎,續志是前志的繼續和發展,在時限、篇目特別是內容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要注重研究這種聯系,并在續志編寫中處理好與前志的聯系。

(一)續

指緊接前志下限,續寫本輪志書斷限內的內容,是續修的主要任務。這里的“續”,主要是指工作上的連續,時限上的接續,并不要求體式篇目也要繼承。續志可根據新的認識和續志的需要來選取體式。篇目也不要受前志的限制,而是按記載續志內容的需要來設計。要認真研究前志篇目,并聯系現階段本地的地情進行思考,仍適用的保留,已不適用的,可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作相應調整:已衰落的事物可不再單設分志,如鄉鎮企業;已成長發展起來的事物可提升記述層次直至單設分志,如民營經濟、改革開放等;分量不是很重的同類事物可適當合并,如糧油、供銷合作社、物資、外貿等可合并到商業志。

(二)補

指針對前志內容的缺漏予以補充。所補充的主要是文字內容,另外還有圖表等,它涉及志書各部分中的事實、事件、人物和重要數字等。所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隨文增補:前志未記全的事物續志仍要記述時,應增加新收集到的資料,把前志漏記的內容補上,將事物記全。在凡例中要說明續志已對前志的缺漏作了補充。二是上溯補記:前志漏記的內容,續志可在記載同一事物的章、節、目中突破上限予以補記,即先記載前志應補充的內容,再記載續志斷限內的內容。四川省《南充市志(續編)》凡例規定:“拾遺補缺涉及之處,記述上限可從1985年一直上延至前志的上限1950年。有關章、節、目記載續志內容之前先記補遺內容”。三是集中補記:即設置補遺分志(或與糾錯共設一個分志),集中記載補遺內容。補遺內容若有系統性,可設置章、節、目;若無系統性,可用條目體,一事設一個條目。四是分設編章:某類事物整個漏記的,續志可專設一編(即分志)或一章系統記載。五是置于附錄:有的續志補遺內容不多,單設分志或與糾錯共設分志分量太輕,可置于附錄中。

(三)糾

指前志的錯訛續志予以糾正。前志的錯訛主要有字詞差錯、數字差錯、人名地名差錯、事實差錯等。糾正的方法有以下三種:一是列表正誤。二是隨文糾正:續志記載前志曾記內容時,如前志有錯,續志應予糾正,按正確的事實記載。凡例應寫一條說明同一事物續志與前志記載不一樣的,以續志記載為準。如果記錯的地方不明確指出就不清楚的,續志應予說明。如河北省《三河縣志》烈士英名錄所記一位烈士實際上仍建在,續修的《三河市志》烈士英名錄節對錯記作了糾正說明。三是集中糾正:前志錯訛較多的,可專設分志或與補遺合設分志予以糾正;糾錯內容較少的,可置于附錄中。

(四)創

即創新,指續修方志在方志形式、編修方法、體例篇目等方面要注重創新。編修人員從思想上要有創新意識,不能墨守成規,不能認為續志就應與前志在體例篇目等方面保持一致;要認識到方志應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采用新技術,達到新水平。

四、續志編纂方法

社會主義新方志的編纂方法,續修方志時基本上仍然適用。這里只將存有爭議或應特別注意的一些續志用到的編纂方法提出來加以討論。

(一)編纂步驟

新方志的編纂步驟主要有兩種:一是兩步成志法,即各下屬單位先編部門志,再在部門志的基礎上按省、市、縣志的篇目編寫分志,然后總纂成省、市、縣志。二是一步成志法,即各下屬單位不編部門志,直接按省、市、縣志的篇目編寫分志,然后總纂成省、市、縣志。續修方志宜采用一步成志法,即省、市、縣地方志辦公室擬訂總體設計和編纂方案,下屬單位按要求提供資料、長編或初稿,由地方志辦公室編寫或總纂。

(二)述而不論

述而不論是方志的傳統寫法。方志是資料性著述,而資料是靠記述而不是靠論述保存下來的。方志觀點的表達是讓事實說話,即把觀點寓于對事物的記述之中。當然,堅持述而不論的寫法也不可絕對化,在記述事物時,根據需要,也可進行簡短的、自然的、與事實緊密結合的論斷,用幾個字或一兩句話點明事物的性質或編寫者的觀點。論斷不同于論述,論斷也就是點睛法,是述而不論的一種輔助手法。

(三)加強著述性

按方志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方志是資料性著述,這就點明了方志的本質屬性。這一屬性包含二要素,即資料性和著述性,二者缺一不可。長期以來,人們對方志的資料性認識比較清楚;新修方志以來討論方志的屬性和特點,也主要集中在資料性上,而對方志的著述性重視不夠。這便造成了一些新方志從整體上說存在著述性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流水賬式記述、平面式記述、觀點加例證式記述以及缺乏綜合性和記述深度等方面。續修方志應在加強著述性上多下功夫。其一,要避免簡單地堆砌原始資料,將志書搞成資料匯編,而應對從各方面搜集來的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取舍、提煉,由編寫者消化、吸收后,根據志書的需要,用編寫者的語言寫出。其二,要完整地、系統地記述事物的歷史和現狀,著重寫出主要階段的主要情況,理清事物發生、發展的軌跡,以彰明因果,反映規律。其三,不能只作籠統記述,要根據事物的特點,分情況、分層次,具體地寫清事物的真實面貌。其四,既寫正面情況,也寫負面情況,透過現象反映本質。

(四)加強宏觀記述

續修方志要關注宏觀記述,在記載一個個具體事物之前,要記清楚本省、本市、本縣這方面的整體情況,使讀者既見樹木,也見森林。加強宏觀記述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設計篇目橫分要適度,如工業橫分到小的行業即可,不可細分到工廠。其二,設置綜合性編、章,如:經濟部類諸分志之前設置“綜合經濟”分志(也可稱“經濟綜述”分志),記載本地經濟概況、生產關系變革、經濟體制變革、經濟結構、經濟投入、發展水平、居民生活等。綜合性編、章采用宏觀綜合記述,便于讀者了解本地某事物的全貌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其三,注重收集宏觀資料,即全面反映本地某事物整體面貌和本地某時期整體情況的資料。其四,寫好述體,包括志書前的概述和編、章前的無題述等。從宏觀上記清本事業、行業或事物的基本面貌、歷史主要時期的發展變化和現狀、基本特點、發展規律等。

(五)加強記述深度

方志這種著述要求所記內容即要有廣度又要有深度。所謂廣度,是指所記內容廣泛,門類齊全,既包括本地自然和社會的各種主要事物,又包括每種事物的各個主要方面。所謂深度,是指所記內容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內在聯系和發展規律。編修新方志以來,對志書內容的廣度討論較多,比較重視,而對深度討論較少,重視不夠?,F在檢查起來,有的志書記述深度不夠,主要表現是:機械地按時間順序排列事項,流水賬式記述;只記現狀,不記歷史,事物的發展變化記述不清;以偏概全,沒記清事物的整體面貌;過多地轉述上級文件,泛泛記述全國基本一致的做法,本地的具體做法和特點記述不清;只記成績,不記缺點,只記順利發展,不記曲折過程,回避矛盾,回避工作中的失誤。續志為加強記述深度應重視以下方法:其一,抓住主線,突出重點,記每一事物前,先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研究,理清事物發展的主線和重點。記述時緊緊圍繞主線安排內容,重點之處詳寫,一般之處略寫。不可像記流水賬那樣,不分輕重,一律按時間先后逐項排列。其二,記載事物全貌,事物的各個方面和發展的各重要階段的情況都應記載,有些新方志,許多事物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情況未記或記載過簡,應盡量收集資料,記述清楚。工作有成績也有不足,成績應該記載,缺點和失誤也應實事求是地予以記載。其三,記述本地特點。具有地方特點的事物應重點記述,但這類事物畢竟是少數。所以記述好大量各地皆有的事物對深化記述具有重要意義。這類事物寫法的關鍵,是不可泛記全國基本一致的做法和基本相同的情況,也不可詳述上級的規定,而是要記述本地的具體情況、具體做法,創新之處更應詳記。其四,運用新觀點新理論,修志人員要有政治敏銳性,認真學習并熟練掌握黨在各時期的方針政策,特別是現行方針政策,新編志書不論寫歷史還是記現狀,在政治觀點上要與現在黨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

(六)注重以事系人

續修方志要下大氣力搜集以事系人的資料。以事系人的方法很多,可根據內容需要確定采用哪種方法,關鍵是把人和事揉合在一起寫,二者不能脫節,更不能離開所記事物而單純寫人。

(七)記載內容全面

有些二輪志書內容不全,將首輪新方志已記載,粗看好像無變化或變化不大的事物,如地質、地貌、山川河流、自然資源、名勝古跡、方言民俗、民族宗教等刪除未記。這樣做欠當:續志是獨立志書,有些事物不記,違背志書“橫不缺項”的要求,缺漏重要內容,給利用造成不便。第三輪修志,凡本地有的事物,不必考慮變化大小,都要在志中設篇立目,全部按新收集到的資料編寫,以反映續志斷限內的新情況。

猜你喜歡
續修修志篇目
經我校教師為主體的修志團隊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團志”項目成果順利出版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轉載篇目匯總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轉載篇目匯總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版本辨析
河北省第二十五屆人大新聞獎獲獎篇目
編印發行《山西省第二輪修志指導手冊》
2013年河北區二輪修志工作扎實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軍事志續修篇目設置若干問題探討
淺談續修軍事志需要把握的四個問題
于無聲處聞驚雷 鐵心修志譜新篇——憶陜西省軍事志副主編侯景文的修志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