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物流技術在產業園區中的應用探討

2023-03-22 19:39
中國科技縱橫 2023年23期
關鍵詞:產業園物流智慧

欒 博

(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延安卷煙廠,陜西延安 716000)

1 產業園區中智慧物流關鍵技術

1.1 人工智能關鍵技術

智慧物流包含多種技術,人工智能僅為其中的一個方面,這一技術是時代的產物,在物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應用效果十分理想。產業園區內應用人工智能新技術,可發揮物流領域的智能化優勢,智慧物流模式為相關工作提供了便捷。比如,物流時效性增強,管理與服務水平顯著提高[1]。當前,產業園區內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為神經網絡、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系統,相關人員可考慮現實情況,選擇一種或者多種人工智能技術,以改變傳統的人工物流模式,通過智慧物流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信息集成與共享,利用信息輔助物流決策。

1.2 大數據關鍵技術

在產業園區規模擴大的過程中,物流是人們關注的核心內容。時代進步的今天,傳統的物流模式暴露了諸多問題。原先的技術相對落后,絕大部分工作均由人工完成,而隨著信息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出現,為物流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大數據技術是智慧物流的關鍵技術,在物流過程中往往涉及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的來源廣泛、屬性不同,為凸顯數據的價值,必須引入大數據整合、分析與處理數據,使物流鏈條上的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之間能相互傳輸信息,在信息共享前提下,構建全新的物流服務模式。

1.3 無線射頻識別關鍵技術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也是智慧物流方面不可或缺的技術,此技術是在產品出庫或者驗收等環節以電子射頻方式進行識別,不再需要人工方式就可獲取關于產品的出庫時間、驗收人等相關信息,識別準確且效率高。在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讀取信息時,電子系統內包含電子標簽、讀寫器、應用系統等多個構成部分,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不同部分相互配合,保障了識別效果,相關人員可依據識別結果完成產品溯源等工作[2]。產業園區通過合理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發揮其技術優勢,電子識別系統能高效、精準識別信息,從多個方面提升物業服務水平。

1.4 配載技術

配載技術就是在完成一個或多個目標的前提下,集中整合并優化在此過程中包含的時間、成本、資源、效率、環境等要素,以達到物流管理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標。綜合智慧物流的建設現狀,配載技術是物流運營計劃與實際運營高度結合的有效保障?,F代物流理論影響下,人們普遍認為物流是企業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創造利潤的重要途徑,與企業競爭力息息相關。在產業園區的物流工作中,配送是不可忽視的環節,主要是按客戶訂貨要求,在物流中心分貨、配貨,并將配好的貨物及時送交收貨人的物流活動。在配載技術中綜合應用了運籌學、應用數學、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論,以期在配送過程中能選擇最優的配載線路。

1.5 包裝技術

智慧物流方面包裝也是需重點關注的部分。包裝技術一般包含包裝工藝、包裝材料、包裝設計、包裝測試等各個方面。不同于其他的物流環節,包裝指的是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存與運輸、促進銷售,以一定的技術方式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的總體名稱。智慧物流領域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強調綠色環保包裝。以亞馬遜為例,其包裝技術相對先進,全部商品在入庫時都會由Cubi Scan 3D測量儀讀取商品的尺寸并存儲于數據庫,在消費者下單后系統會根據商品的尺寸等特征,推薦最為合適的包裝箱,以減少浪費。

1.6 庫存控制技術

物流方面的庫存指的是在及時交貨的前提下,控制庫存周轉率,并控制呆滯、死貨。智慧物流下,智能模塊綜合了客戶、交貨量、交貨時間等各方面的數據,也在能在實際的工作中依據相應的算法精準計算和控制庫存,維持在低庫存狀態??傮w來看,庫存控制是為了達到企業的財務運營目標,特別是現金流運作,通過優化整個需求與供應鏈管理流程,合理設置ERP控制策略,并輔之以相應的信息處理手段、工具,以保障在及時交貨的條件下盡可能減少庫存,預防庫存積壓、報廢、貶值等風險。正是由于庫存在整個物流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相關人員需在庫存控制中融入人工智能的相關理論,使智慧物流系統可自動集成相應的數據,實現智能化控制庫存。

2 milk-run模式下智慧物流技術在產業園中的構架

循環取貨(milk-run)原為牛奶公司到牧民家收購牛奶的運行模式。隨著技術的進步,此模式有一定的拓展,指的是以既定規劃路線,貨車根據預先設定的時間節點提取原材料、半成品,再將這些從生產廠家或者分配中心發出,最后再回到制造車間、分配中心的取貨新模式,整個流程存在一定的循環模塊。當前,很多產業園區內都引入了循環取貨模式,但應用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產業園區的循環取貨模式存在很多不足。比如,需求信息不準確,存在錯配、延時缺貨風險;人員調配、人員專業能力、路線規劃、配送方式等都會影響配送任務的完成[3]。由于循環取貨模式的特殊性,入庫和出庫工作重點應放在物料擺放、托盤叉車等操作工具的使用、貨位貨架規劃等方面,如果這些工作存在問題,循環取貨效率就會受到明顯影響。

2.1 產品托盤設計

milk-run模式下,配備電子標簽讀取設備,物流網絡中的每個周轉實體上都貼有RFID標簽,標簽與周轉實體一一對應,在無接觸識別下可完成計數。物流周轉箱可多次使用,循環利用階段智能化系統可依據租用時間確定租金。因為在整個工作中需計數的周轉箱數量較多,單純依賴人工計數可能存在多算、少算等情況。因此,可將RFID與EPC技術結合起來,為每個周轉箱編號,并在標簽內集成周轉箱的全部信息,后續識別過程中電子設備只需讀取標簽中的信息即可得到有關內容。當前,RFID與EPC技術都有顯著發展,形成的RFID、EPC標簽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依舊能維持最佳的使用性能,耐用性好,可長期使用。在RFID技術支持下,產業園區內的汽車零部件運輸更為便捷,借助周轉箱上的EPC標簽,設備可快速識別零部件的型號、周轉過程等信息。依據飛翼貨車結構特點、RFID標簽技術應用范圍,具體工作中應采用高頻頻率,將其放置在周轉箱底端位置,后續進入工作范圍后,能接收周圍1~3m的信息。

2.2 載具設計

在現代化技術支持下,搭建大數據、云平臺,可在這些平臺中整合、處理全部信息,實現無人駕駛,為產業園區內的無人貨車駕駛實踐提供理論前提。為達到智慧物流目標,車廂配備無人駕駛貨車、飛翼式車廂。由于此飛翼車不同于傳統飛翼車的結構、功能,裝卸方面更為便捷和高效,還具備側翼裝卸功能,在裝卸環節不再需要頻繁調整車位,物流效率顯著提升[4]。開箱口位置配備兩個RFID讀寫器,而無人駕駛車輛中裝有RFID技術的托盤、RFID讀寫器。進入物品調配階段后,讀寫器可自動讀取RFID標簽上的信息,最終經由局域網、電信網,將信息上傳至終端,經由各節點反饋,使數據完整存儲于數據庫。

2.3 信息集中系統

產業園區的智慧物流技術下,應建立高度集成的信息集中系統,該系統應融合各種現代技術,如全球定位系統、視頻監視及衛星遙感、嵌入傳感器紅外感應、RFID等新技術,該系統投入使用后,要發揮該系統的自動化功能。在新技術支持下構建云平臺,整個園區內各企業的信息全部集成于該系統,后續物流工作中平臺可自動采集、處理信息,以信息為基準,優化工作路徑。信息平臺的功能眾多,具體有以下幾點。第一,物流園區內的各個企業整合自身資源,制定資源計劃,在入駐的物流企業有需求時,園區內的企業應竭盡所能提供相應的幫助。第二,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物流服務的實施者,在客戶有服務需求時,整合已有的物流資源,制定物流計劃。第三,會員客戶為物流需求方,可以向物流公司或者平臺咨詢有關物流服務的問題。第四,服務機構可提供交易支付、貨物檢驗等服務。在計算機系統內整合全部的信息,再傳到智慧物流信息平臺數據層,由數據處理中心負責篩選、提取數據,以得到更有價值的數據。

3 產業園區內智慧物流新方向

3.1 全鏈貫通,構建全流程指揮調度體系

產業園區智慧物流發展過程中,應根據物流鏈條的參與方情況,逐步引進新技術,構建全流程指揮調度體系,這是未來工作的重點。以某產業園區為例,在當下技術條件下,該園區嘗試建立多維立體感知物流網,并同步形成可視化、可查詢的省級物流管控平臺,整個物流工作期間不同環節之間能共享信息,實現無縫對接。

3.2 數字驅動,釋放物流數據生產力

當前,我國很多產業園區的智慧物流都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但其發展尚存在很多不足,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產業園區應將數字化手段應用于物流工作,以發揮數字化手段的驅動作用,提升物流工作水平。首先,以數字化轉型為前提,潛移默化地合理配置物流資源,以提高整體競爭力。物流信息化建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歷程,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物流數據。為實現物流高質量發展,未來各物流企業重點需關注物流數據的開發、利用。其次,不斷梳理物流平臺數據,構建完善的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分類管理不同來源、不同屬性、不同格式的數據,明確數據采集、管理標準,構成集數據錄入、維護、分析、反饋為一體的閉環模式[5]。

3.3 場景賦能,增強平臺生態的新優勢

智慧物流的未來發展中,還需注重場景賦能。要加速物流模式轉型,相關人員需以場景為著手點,著力打造對供應鏈上下游、產業鏈內外的賦能新格局。產業園區面向上游企業,應將工作集中在共享數據和整合倉儲資源上;面向下游企業,工作重點應集中在拓展全新的物流場景上,嘗試推行專區存儲、隨車或專車配送,構建完整的物流服務體系。

4 智慧物流技術在產業園區中應用發展要點

4.1 注重物流服務需求者以及平臺關系協調

產業園區應用智慧物流新技術的過程中,必須意識到物流工作中的參與者、供需關系,以需求者的需求為著力點,注意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在新技術支持下,建立新平臺,在該平臺中融合物流新技術,提升技術應用水平和平臺效益。物流服務需求者相對較多,包含制造商、電商、貿易商等,為需求者提供服務,需在平臺中呈現商品的物流信息,使消費者可借助平臺隨時查看物流信息,使物流過程更為公開。我國智能化技術深入發展,在物流工作方面陸續引進了“云生態”這一新概念,在此概念下相關人員需持續創新平臺服務模式,以保障物流服務質量[6]。

4.2 注重運營者以及平臺關系和諧

如果產業園區能科學引入智慧物流新技術,就可改變原先落后的物流模式,促進其高速穩步發展。但在應用智慧物流新技術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合理構建智慧物流平臺,在該平臺中細分多個模塊,每個模塊負責不同的部分,在各模塊的相互配合下,高質量完成物流服務,保持運營者與平臺之間的和諧關系,即使相互之間在物流工作方面有一定爭議,也能快速交流,達成一致性意見。

4.3 注重提升平臺的價值

產業園區中應用智慧物流技術時,相關人員需從多個方面考慮問題,以提升平臺本身的價值,改進物流服務[7]。智慧物流不同于傳統物流技術,融合了很多新觀念,可促進傳統價值鏈向共生價值鏈轉變,進而帶動平臺價值模式的全面變革,使平臺運營者、需求方等多個主體之間可共享資源,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為平臺創造更大的價值。

5 結語

近年來,產業園區的轉型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為提升園區發展水平,各產業園區在實際的工作中應注意引進智慧物流技術,以協力打造智慧物流新平臺。目前,許多產業園區都在智慧物流方面有一定發展,但其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技術問題。未來,各園區需立足自身發展,繼續研究智慧物流新技術,構建完善的智慧物流技術體系。

猜你喜歡
產業園物流智慧
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山西打造首個電商快遞產業園
山西首個快遞+農產品產業園將于10月建成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江蘇宿遷建成扶貧產業園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