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術研究與深度整理的古籍數據化問題淺說*

2023-03-22 14:53趙建成
文學與文化 2023年4期
關鍵詞:學術研究

內容提要:立足于當下古籍數字化資源發展的現狀,本文探討基于學術研究與深度整理的古籍數據化問題。這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經典文獻的基礎文本為骨干,以版本???、經典注釋、歷代評點、當代注釋、資料補充、研究考證為枝葉,形成樹狀結構,從而形成集成性的數字文獻資源,其本身也是文獻整理與研究的綜合成果。對于版本問題復雜的文獻,可以采取“版本并置”的模式,即分別就主要版本進行此類工作,版本之間可以自由切換。同時,需要加強數據化文獻資源的閱讀功能,注重其準確性、權威性、經典性,使其達到可供引證的標準,具有與紙書同樣的文獻地位。

關鍵詞:古籍數據化 學術研究 深度整理 閱讀與引證功能

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體現在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研究領域,古籍數字化資源與相關信息技術平臺為學術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雖然目前學術界對于這一問題的認識仍然存在歧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古籍數字化資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我們對它的依賴也越來越大。甚至也可以說,數字人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學術范式,深刻地影響了傳統的學術研究,古籍數據化已成為當代文史研究的基礎與重要出路之一①。當然,當下的數字化資源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文字識別的錯誤、檢索的技術障礙、一些算法所據樣本的全面性與可靠性有所不足等,不過這些問題不屬于數字化資源本身,而且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本文的撰寫,意在探討學者在古籍數字化技術及資源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參與這場媒介與技術革命的前景與路徑。

一 古籍數據化的層次、類型與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的古籍數字化資源,主要有以下三種層次與類型:

(一)原書圖像掃描

這方面的資源代表性的有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圖1)、浙江省歷史文獻數字資源總庫、天津圖書館歷史文獻數字資源庫、南京圖書館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數據庫、四川省圖書館特藏資源平臺、中國金石總錄數據庫等,還有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當然也包括各種古籍的PDF版,其優勢在于在呈現古籍版本的原貌,免去讀者的奔波查閱之苦,但不可檢索、復制與編輯。

(二)全文本錄入

這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除較早的《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全唐詩》電子版外,現在比較普遍使用的是中國基本古籍庫(圖2)、鼎秀古籍全文檢索平臺、雕龍中日古籍全文資料庫、中華經典古籍庫等,這些資源可供閱讀、檢索與復制,亦多有原文圖像,為學者帶來極大方便,但文字錄入識別偶有錯誤,需要認真校對。

(三)基于一定研究與整理的數據庫

此類數據資源近年來發展迅速,代表性的有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中國歷史地理信息平臺(CHGIS)、學術地圖發布平臺、知識圖譜數據庫、智慧古籍平臺等,其本身的生成是基于學術研究與相關信息的整理、分析,同時又可進一步服務于學術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極具價值與發展空間。如哈佛燕京學社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輸入人名,即可獲取其相關資料,包括生卒年,籍貫、郡望,別名(字、號、謚等),入仕(途徑),任官情況,親屬與親屬關系,社會身份與社會關系,著述情況等,并交代主要資料來源。此外,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專題出發,如科舉、職官、學術交往等,根據需要設定檢索條件,得到相關的信息資料。

前兩種數據庫類型自然是古籍數字化的基礎,但隨著這一工作的開展,尤其是近年來古籍的OCR技術(對文本資料的圖像文件進行分析識別處理,從而獲取文字及版面信息)越來越智能,基本文獻的錄入工作越來越普遍和充分,第三種類型的數據庫建設將成為重要的趨勢。尤其對學者而言,著力建設這樣的數據庫,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的拓展。浙江大學徐永明教授先后主持了浙江文獻網、學術地圖發布平臺、智慧古籍平臺的研發和實踐。截至目前,學術地圖發布平臺已有700余人的行跡圖和1200余幅分布圖,智慧古籍平臺已有數百人的世系圖、社會關系圖及上百種標引后的古籍。①王兆鵬教授等研發的知識圖譜數據庫,致力于集成相關文獻資源,可分別按時間、地點、人物、作品、官職、名物等來查詢資料和數據。任一查詢要素均與其他相關要素關聯。如查詢時間“正月五日”,可以關聯到歷史上作于此日的詩詞164首,發生于此日之事3309件次,唐宋時期32人次此日有創作活動。查詢地名“成都”,可見歷史上有1791人曾在成都活動或與成都相關,唐宋時期1344人次在成都有文學活動,歷代與成都有關的詩詞9104首。時、地、人、文、事,形成相互關聯的立體數據網絡,可不斷適應大數據時代學術研究的數據需求。①

二 基于學術研究與深度整理的古籍數據化

古籍文獻數據庫與相關數據信息平臺既是學術研究的有效工具與手段,也應該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內容,二者相輔相成。我們上文提到的前兩個類型的數字化資源,其核心主要在技術,其研發實際上和學者關系不大。而第三種,其根本則主要在于學者的整理與研究。筆者在撰寫碩士學位論文(《劉孝標á 世說注? 考略》,黑龍江大學,2003年)的時候,導師給了我一份材料,是他以劉峻、劉孝標為檢索詞,檢索《四庫全書》得到的所有相關文獻目錄,不過這些文獻不能直接利用,因為數量太多,而且很多是重復的或者價值不大的材料,需要一一加以考察,找出有價值的內容。但對一般讀者與研究者而言,這一工作是費時費力并且比較困難的。整理這些文獻,刪汰無效信息,得到古籍中有關劉孝標的文獻資料,這是專業研究者的工作內容,是很有學術價值的。但這也僅是初步的整理,如果能夠進一步對這些文獻進行分類、考證乃至綜合研究,如我們將有關劉孝標的資料分成四個層級:第一級,劉孝標本人之作品;第二級,劉孝標友人所作與其有關之文字資料(僅存劉之遴《與劉孝標書》一篇);第三級,后人所撰劉孝標之傳記資料,如唐姚思廉《梁書·劉峻傳》,北齊魏收《魏書·劉休賓傳》,唐李延壽《南史·劉峻傳》《北史·劉休賓傳》以及相關史籍中的有關史料等;第四級,后人對劉孝標作品所作之注釋,如唐李善、五臣之《文選注》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對這些文獻進行考證與綜合研究,并吸收現當代學者的優秀成果,就能得到一份較為系統的劉孝標研究資料。我們可以將這些材料數據化,結合劉孝標同時代的政治、軍事、歷史、文化與主要人物及其創作和活動,以不同的層次或類別呈現出來。這樣的工作可以在很多領域,以很多專題開展,基于學術研究與深度整理的古籍數據化工作應該成為未來古籍數字資源發展的重要趨勢,其學術含量和實用價值也更高。

徐永明認為,理想的數字化資源應該讓“文本中的每一個字符、詞語、段落,都蘊藏文本以外的豐富信息,并展示出龐大的知識譜系”。譬如,打開一篇古文,點擊其中的人名,就會出現這個人物的生卒年月、社會關系以及他生前的行跡圖;點擊其中的地名,就會顯示其現在的準確定位;點擊一個傳統的時間短語,就會自動換算成公歷。①然而這一工作實際上非常復雜,同時也不是任何研究領域與研究對象都有這樣開展的必要。不過一些重要的經典文獻如《詩經》《左傳》《論語》《莊子》《史記》《漢書》《世說新語》《文選》《紅樓夢》等,都有必要在學術研究與深度整理的基礎上進行數據化工作。

我們的基本思路是,以經典文獻的基礎文本為骨干,以版本???、經典注釋、歷代評點、當代注釋、資料補充、研究考證為枝葉,形成樹狀結構(圖5),從而產生集成性的數字文獻資源,其本身也是文獻整理與研究的綜合成果。對于版本問題復雜的文獻,如《孝經》有今文系統與古文系統,《文選》有李善注本系統、五臣注本系統、六家及六臣本系統、白文本系統等,可以采取“版本并置”的模式,即分別就主要版本進行此類工作,版本之間可以自由切換。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還可以通過“人機互動”的模式,讓更多的學者參與進來,最大程度地完善數據庫建設。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進行說明。一是《世說新語·賢媛第十九》第一條:

陳嬰者,東陽人。少修德行,著稱鄉黨。秦末大亂,東陽人欲奉嬰為主,母曰:“不可!自我為汝家婦,少見貧賤,一旦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p>

【劉孝標注】《史記》曰:嬰故東陽令史,居縣素信,為長者。東陽人欲立長,乃請嬰。嬰母諫之。乃以兵屬項梁,梁以嬰為上柱國。②

我們直接呈現的是《世說新語》原文與劉孝標注,但這是遠遠不夠的。研讀這一文本,還應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本的???,二是人名、地名、官名的注釋,三是相關材料的補充,四是相關問題的考證。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體例,如文字顏色、文字背景、字體變化等,將上述內容以超鏈接的方法內嵌到以上文本中,讀者可以隨時點擊查看。就《世說新語》本則文本而言,需要嵌入的有以下內容:

【??薄?/p>

劉孝標注“嬰母諫之”,南宋湘中刻本(據沈寶硯校記)同,明袁褧嘉趣堂刻本(翻刻陸游刊本)、清周心如紛欣閣本(重雕袁本)、王先謙思賢講舍刻本(重雕紛欣閣本)“諫”作“見”。

【注釋】

《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東陽故城,在楚州盱眙縣東七十里,秦東陽縣城也,在淮水南?!?/p>

《史記集解》引張晏曰:“陳嬰母,潘旌人。墓在潘旌?!薄端麟[》曰:“潘旌是邑聚之名,后為縣,屬臨淮?!保ㄒ陨献⑨層糜嗉五a《世說新語箋疏》)①

令史,縣令之屬吏。掌文書律令頒發諸事宜。裴骃《史記集解》引晉灼曰:“《漢儀注》云:‘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p>

上柱國,即柱國,官名。戰國時楚國置。本為保衛國都之官。柱國原意為國都。高誘《戰國策注》:“柱國,都也?!焙鬄槌罡呶涔?,位僅次令尹。②

【補充材料】

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數千人,欲置長,無適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強立嬰為長,縣中從者得二萬人。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陳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古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尤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眿肽瞬桓覟橥?。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于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庇谑潜姀钠溲?,以兵屬項梁?!谑琼椓喝黄洌ǚ对觯┭?,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陳嬰為楚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臺。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史記·項羽本紀》)③

漢棠邑侯陳嬰之母也。始嬰為東陽令史,居縣素信,為長者。秦二世之時,東陽少年殺縣令,相聚數千人,欲立長帥,未有所用,乃請陳嬰。嬰謝不能,遂強立之,縣中從之得二萬人。欲立嬰為王,嬰母曰:“我為子家婦,聞先故不甚貴,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以兵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敗則易以亡,可無為人所指名也?!眿霃钠溲?,以兵屬項梁,梁以為上柱國。后項氏敗,嬰歸漢,以功封棠邑侯。君子曰:嬰母知天命,又能守先故之業,流祚后世,謀慮深矣?!对姟吩唬骸百O厥孫謀,以燕翼子?!贝酥^也。(《古列女傳·陳嬰母》)④

【考證】

劉孝標注此處引文處理有誤?!妒酚洝吩闹嘘悑肽杆G者為東陽少年欲立陳嬰為王之事,而引文則誤為諫東陽人立嬰為長事。余嘉錫案語云:“《史記》東陽人之請嬰,乃請為東陽長耳,未嘗請見嬰母。嬰母云云,自以告嬰,非見東陽人而語之也。此注所引過求省略,遂失本意?!雹荽耸蔷妥⒅小皨肽敢娭敝Z而言(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據王先謙思賢講舍刻本,“諫”作“見”),但“見”當為“諫”之訛,余先生理解有誤。不過余先生說“此注所引過求省略,遂失本意”,則準確指出了此處劉注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劉注中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是《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夫孝”句: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唐玄宗注】言行孝以事親為始,事君為中。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于立身也。

【邢昺疏】夫為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后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謂先能事親而后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末示其跡。其跡,始者在于內事其親也;中者在于出事其主;忠孝皆備,揚名榮親,是終于立身。

(注)云“言行孝以事親為始,事君為中”者,此釋始于事親,中于事君也。云“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于立身也”者,此釋終于立身也。然能事親事君,理兼士庶,則終于立身,此通貴賤焉。鄭玄以為:“父母生之,是事親為始。四十強而仕,是事君為中。七十致仕,是立身為終也者?!眲㈧篷g云:“若以始為在家,終為致仕,則兆庶皆能有始,人君所以無終。若以年七十者始為孝終,不致仕者皆為不立,則中壽之輩盡曰不終,顏子之流亦無所立矣?!雹?/p>

【古文孝經孔傳】言孝行之非一也。以事親言之,其為孝也,非徒不毀傷父母之遺體而已,故略于上而詳于此,互相備矣?!抖Y》:男初生則使人執?;?、蓬矢射天地四方,示其有事。是故自生至于三十則以事父母、接兄弟、和親戚、睦宗族、敬長老、信朋友為始也。四十以往,所謂中也,仕服官政,行其典誼,奉法無貳,事君之道也;七十,老,致仕,縣其所仕之車,置諸廟,永使子孫鑒而則焉,立身之終,其要然也。②

以上我們呈現的是今文系統的《孝經》本文與唐玄宗注、邢昺疏以及《古文孝經》孔傳,但僅止于此仍然是不夠的,進一步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本的???,二是相關問題的注釋,三是鄭玄注的輯佚與考證。具體見下:

【??薄?/p>

邢昺疏“末示其跡”,阮元校語云:“閩本、監本、毛本‘末作‘未,是也?!惫P者案: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所藏《孝經義疏》作“未”。

邢昺疏“是終于立身”,阮元校語云:“《正誤》‘身下補‘也字,是也?!?/p>

《古文孝經》孔傳“詳于此”,仁治本《古文孝經》作“詳之于此”;“永使子孫鑒而則焉”,仁治本“鑒”作“監”。

【注釋】

《禮記·射義》:“故男子生,?;∨钍噶?,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雹?/p>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逗鬂h書》有傳。先于太學受業,師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中興之后,范升、陳元、李育、賈逵之徒爭論古今學,后馬融答北地太守劉瓌及鄭玄答何休,義據通深,由是古學遂明。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歷》,又著《天文七政論》《魯禮禘祫義》《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答臨孝存周禮難》,凡百余萬言。鄭玄括囊大典,網羅眾家,刪裁繁誣,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至于經傳洽孰,稱為純儒,齊、魯間宗之。建安五年(200)六月卒,年七十四。①

劉炫,字光伯,河間景城人。傳見《隋書》卷七十五《儒林傳》與《北史》卷八十二《儒林傳下》。劉炫周建德末為州戶曹從事,后署禮曹從事。隋開皇中,奉敕與著作郎王邵同修國史,俄直門下省,以待顧問。又詔諸術者修天文、律歷,兼于內史省考定群言。除殿內將軍,時牛弘奏請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遂偽造書百余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錄上送官,取賞而去。后有人訟之,經赦免死,坐除名。歸于家,以教授為務。后召至京師,與諸儒修定《五禮》,授旅騎尉。煬帝時除太學博士,歲余以品卑去任。歸于河間。于時群盜蜂起,谷食踴貴,經籍道息,教授不行。炫為賊所將,未幾,賊為官軍所破,炫饑餓無所依,時夜冰寒,因此凍餒而死,時年六十八。其后門人謚曰宣德先生。著《論語述議》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經正名》十二卷、《孝經述議》五卷、《春秋述議》四十卷、《尚書述議》二十卷、《毛詩述議》四十卷,注《詩序》一卷、《算術》一卷,并行于世。

《隋書·經籍志》:“《古文孝經》一卷,孔安國傳。梁末亡逸,今疑非古本?!缎⒔洝芬痪?,鄭氏注?!雹谄洹缎⒔洝奉愋⌒蛟疲骸啊捍?,安國及鄭氏二家,并立國學,而安國之本,亡于梁亂。陳及周、齊,唯傳鄭氏。至隋,秘書監王劭于京師訪得《孔傳》,送至河間劉炫。炫因序其得喪,述其議疏,講于人間,漸聞朝廷,后遂著令,與鄭氏并立。儒者喧喧,皆云炫自作之,非孔舊本,而秘府又先無其書?!雹?/p>

【輯佚】(鄭玄注)

《孝經》鄭玄注,今已亡佚。就此節經文而言,其鄭注主要存諸《經典釋文》、邢昺正義等文獻中,尤其是《文選鈔》所引,之前一直未有學者注意,十分重要。今錄之于下:

也者。廿廿強而仕。行步不逮,縣車致仕。(《經典釋文·孝經音義》)④

鄭玄以為父母生之,是事親為始。四十強而仕,是事君為中。七十致仕,是立身為終也者。(《孝經注疏》邢昺正義引)

鄭玄曰:臣年七十,耳目不聰明,行步不及逮,退就田里,懸車致仕也。(《文選》卷一百一十六蔡伯喈《陳太丘碑文》“及文書赦宥,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下《文選鈔》引)⑤

皮錫瑞《孝經鄭注疏》據《經典釋文》與邢昺疏輯錄此則鄭注曰:“父母生之,是事親為始。廿廿強而仕,是事君為中。七十行步不逮,縣車致仕,是立身為終也?!雹掭^為完整地恢復了鄭注的內容。但很顯然,《文選鈔》所引可進一步補充《經典釋文》與邢昺疏所保存之佚文,從而最大程度復原此則鄭注的原貌:

父母生之,是事親為始也者。廿廿強而仕,是事君為中。臣年七十,耳目不聰明,行步不及逮,退就田里,懸車致仕,是立身為終也者。

【補證】

皮錫瑞云:“鄭君深于禮學,注《易》箋《詩》,必引禮為證。其注《孝經》,亦援古禮?!雹倬痛藙t鄭注而言,皮錫瑞疏云:

《曲禮》曰:“四十曰強而仕?!庇衷唬骸按蠓蚱呤率??!薄秲葎t》曰:“四十始仕,七十致仕?!编嵕龘藶檎f。致仕必縣車者,《白虎通·致仕》篇曰:“臣年七十縣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路,所以長廉遠恥也??h車,示不用也?!薄豆蚴琛芬洞呵锞暋吩疲骸叭赵趹逸?,一日之暮。人年七十,亦一世之暮,而致其政事于君,故曰懸輿致仕?!薄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爸劣诒?,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懸輿?!倍f以人年七十與日在懸輿同,故云“懸輿致仕”,與《白虎通》“懸車,示不用”異。鄭義當同白虎通也。②

唐玄宗注云:“言行孝以事親為始,事君為中。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于立身也?!北砻嫔峡?,唐玄宗注與鄭注不同,但實際上二者是一致的,唐玄宗注是對鄭注的概括?!缎⒔洝繁疚闹?、中、終,是邏輯上的而不是時間上的。鄭注因有“父母生之”“廿廿強而仕”“臣年七十”之語,似從時間的角度進行解說,實則不然,這些與時間、年齡相關的語句,其著眼點并不在時間,而是在事理,因此仍是邏輯上的。這需要細心體會方可理解,否則就可能導致對鄭注的誤讀。如劉炫駁之云:“若以始為在家,終為致仕,則兆庶皆能有始,人君所以無終。若以年七十者始為孝終,不致仕者皆為不立,則中壽之輩盡曰不終,顏子之流亦無所立矣?!眲㈧偶磸臅r間的角度理解鄭注,其解讀過于僵化。故皮錫瑞駁之曰:“劉氏刻舟之見,疑非所疑,必若所云,天子尊無二上,無君可事,豈但無終?又有遁世者流,不事王侯,豈皆不孝?不惟鄭注可駁,圣經亦可疑矣。經言常理,非為一人言。鄭注亦言其常,何得以顏夭為難哉!”③皮氏之說極當。

要之,我們的想法是能夠基于相關典籍(當然也可以以作家、文人集團或文學流派為中心),形成集成性文獻資源,便于修訂、完善、檢索、復制,這本身既是學術研究的成果,也是學術研究的資源。這一工作的開展難度較大,可由相關科研機構或政府部門牽頭,具體研究內容招標,進行重大項目研究。

三 加強古籍數據化文獻的閱讀與引證功能

古籍數據化資源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是方便高效,二是能夠處理海量文獻,三是降低了學術研究的成本。但這仍然沒有充分發揮其價值。一般而言,古籍數據庫的功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閱讀,二是文獻檢索(含輯佚、??保?,三是提供經過深度整理與研究的學術資源。第二點無需贅言,第三點是上文特別強調的,這里我們想著重討論一下第一點,即古籍數字文獻的閱讀功能與價值,這是目前數字化文獻資源開發中比較薄弱的地方。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是訊息?!雹艽_實,媒介不僅是形式,是載體,它對信息、知識、內容等有強烈的反作用,能夠影響我們的學習習慣、方式與文化發展的走向。在人類歷史上,文獻載體的革命往往就意味著知識和文化的革命,而當下數字媒介的革命,其跳躍性更大,媒介不再是實體性的而是抽象的、虛擬的、數字性的,它對我們的文化發展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因為身處其中,還無法全面判斷,但可以預知這是到目前為止最為深刻的一次。

雖然我們已經看到數字媒介對紙媒的沖擊,但對于嚴肅的知識學習與經典閱讀來說,紙書的權威性仍然不可替代。尤其在學術研究領域,引證電子文獻資源往往被視為不夠規范與嚴謹的表現(原文掃描的圖像文獻不在此列)。不過,隨著數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應用的深入,這種情況終將改變。數據化技術及其資源不會也不應該僅僅停留于作為文獻檢索的工具、學術研究的方法,它還應該成為日常閱讀的重要資源與保存傳承古代經典的重要手段。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數據化文獻資源的閱讀功能,注重其準確性、權威性、經典性,包括在技術上提高閱讀界面的操作便捷性與觀感體驗等。數據化文獻應該達到可供引證的標準,具有與紙書同樣的文獻地位??梢砸胂嚓P評價體系、評審標準,將數據資源發行機關與出版社視為具有同等資質的機構。

數據化文獻資源的推廣與使用,能夠進一步降低學習與研究的成本,便于普及,智能化的處理手段提高了文獻信息處理的效率與速度,海量文獻資源也能保證研究的全面性。當然,數據化文獻資源也只是文獻的一種存在形式與狀態,包括文獻處理與利用的數字化方式與手段,其在本質上不能代替學術研究,更不能將其神話化。

(趙建成,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漢賦》新輯、匯校、匯注、匯評”(項目編號:22&ZD264)、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者個人項目“南北朝至唐古注引書與出土文獻、域外漢籍互證研究”(項目編號:23VJXG017)之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學術研究
努力推進“中國改革發展史”的學術研究工作
學術史是學術研究的第一道門檻——以《紅樓夢》新近失范研究為例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淺析歷史學術研究方法在高考備考中的實踐與運用
2014年中國紀錄片學術研究綜述
外語學術研究應關注應用
淺談侯外廬的學術研究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