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困境與破解思路研究

2023-03-28 11:42馬利強王曉慧
理論觀察 2023年11期
關鍵詞:困境機制

馬利強 王曉慧

摘 要: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是以網絡技術為載體、以網絡資源為依托,在網絡空間視域下引導高校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與精神品質的全新形式的教育文化。我們需要深刻理解高校網絡文化在培育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詳細剖析網絡文化在培育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這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問題的實質。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接觸到多元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究網絡文化育人的有效機制和具體路徑,以提升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困境;機制;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11 — 0137 — 05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高校網絡文化育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2017年末,教育部將“網絡育人”納入“十大”育人體系,為我國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蛾P于提升和優化新時代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方針》是國務院頒發的重要指示性文件,文件中要求全國各高校強化“兩微一端”建設。盡管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文化育人依然面臨諸多困境,但也要直面挑戰,積極探討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徑與策略,運用大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期提高育人質量和效果。

當下,網絡技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特別是對高校師生而言,網絡已成為學習、交流和娛樂的關鍵場所。因此,高校在育人工作中必須重視網絡平臺,適應網絡環境帶來的變化,把握新機遇。高校需改革人才培養方法,拓寬教育內涵,打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這有助于提升高校在網絡空間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增強網絡文化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同時,高校應打造具有內容優勢的網絡傳播平臺,有效傳播教育理念、分享資源,促進師生交流。這些措施將增強網絡育人效果,為培養時代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一、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概述

(一)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含義

關于高校網絡文化的含義,雖然我國的學者進行了一定研究,但沒有統一的定義。關于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含義,不同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視角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林勝華認為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是指在高校教育環境中,通過網絡這一載體,以文化為內容,以育人為目的,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引導和塑造①。丁義浩認為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現代價值觀念,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②。肖鄧華研究后指出,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是一種教育策略,通過網絡文化的傳播和互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①。

綜上所述,筆者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分析,將高校網絡文化育人視為一種特殊文化現象,主要參與者為高校師生,在網絡空間中融合網絡文化和校園文化。這一現象以校園文化的傳播、互動和共享為核心,涉及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等方面,展現了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相互影響,以及高校師生在網絡空間的行為和價值取向。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目標是通過對這種特殊文化現象的引導和教育,提升師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水平。

(二)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本質

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本質上具有主導性、主體素質和學術性。首先,高校網絡文化的主導性體現在積極倡導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對大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塑造。這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需求;其次,高校師生作為網絡文化的主要參與者,他們的文化知識、精神追求,以及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保證了高校網絡文化的深度和廣度,使其在育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最后,高校網絡文化的學術性體現在教師的高學術素養和網絡交流平臺中的資源共享、互動溝通。這為高校網絡文化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使其在社會發展中具有引領作用,并對整個社會文化的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總之,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本質在于其主導性、主體素質和學術性。這種文化育人模式豐富了高校師生的精神世界,對社會文化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②。

(三)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特點

1.開放網絡空間

網絡文化育人空間是現實教育的網絡延伸,具備顯著的跨界性。首先,它擺脫了物理空間的限制,允許教育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進行,提供了靈活和便捷的學習方式。這種靈活性不僅拓寬了學習場所,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動力,提升了學習的效率③。網絡文化育人超越國界,具有跨界和跨疆域特性,實現廣泛深遠的教化影響力,不受時空限制④。在這個虛擬的空間里,匯聚了來自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豐富多樣的網絡文化資訊。與此同時,我國的各種網絡文化創作也能夠通過網絡這一載體,傳播到超越國界的廣闊天地,成為世界各地的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所獲取的文化資源。網絡文化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世界各地的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讓他們能夠共享豐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從而促進了全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種跨越國界、無視疆域的特性,使得網絡文化具有極高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讓每一個網民都有機會成為全球文化的參與者與傳承者。

2.共享文化資源

互聯網的共享性是其核心特性之一,它為在線共享育人資源提供了技術基礎。這種資源共享方式允許用戶通過網絡平臺,以快捷、便利的方式獲取豐富的育人資源,并實現線上互動與操作。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共享文化資源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高校網絡文化育人資源的操作性強。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線共享不僅極大地方便了師生的學習與生活,而且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還能實現實時互動與操作,例如一些在線協作工具支持多人同時在線編輯和共享文檔,這樣的功能極大地提升了育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其二,網絡共享資源成本低。通常情況下,高校提供的網絡資源是免費的,而其他教育機構提供的資源也多以低收費或免費的方式存在。這種獲取資源的便利性和低成本,使得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廣大網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網絡共享方式。網絡文化在線資源的低成本、高效益特點,使其在公眾心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成為當今最受歡迎的育人資源獲取途徑之一。其三,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共享文化資源還具有互動性。用戶之間的互動和反饋機制,使得網絡資源不斷優化和更新,保持了其活力和時效性。

綜上所述,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共享文化資源,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操作性強、成本低和互動性好等特點,不僅豐富了師生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育人的質量和效果,為高校網絡文化育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3.表現形式多元

高校的網絡文化展現方式并非固定不變,其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包含的內容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無所不包,具體體現在媒介、內涵,以及表現手法三個層面的多元化。

在傳播渠道的多樣化方面,高校利用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論壇等多元網絡平臺推廣網絡文化,拓寬傳播渠道,增強社會影響力。在涉及內容的豐富性方面,網絡文化不僅包括與學術有關的各種資源,如涵蓋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學資料和學習視頻,而且涉及生活中的各種知識,從而為學生的日常生活增色添彩。在展現形式的多樣性方面,高校網絡文化融合多種媒介,如圖文、音頻和視頻,提供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形式,增強師生體驗,豐富文化生活①。

二、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價值

(一)規范行為

在新時代下,打造和優化高校的網絡文化環境,能夠更有效地進行日常教學活動,更優質地服務學生群體,塑造學生們的科學素養和文化修養,以及培養他們的思想品德,實現教育的根本宗旨。學生們不僅能夠在線上世界中拓展視野、緩解壓力、增添生活樂趣,還能夠在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接觸到多元的信息和思想。制定合理的網絡行為規范,加強對不良網絡信息的監管,有效消除網絡負面信息對大學生道德觀念的侵蝕,建立一個積極向上、卓越的高校網絡文化環境,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規范學生言行舉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激勵創新

高校網絡文化能夠激發創新的火花。在高校網絡文化的積極參與下,大學生成為這一領域的關鍵推動者。網絡文化的易接觸性和內容的多元化不僅顯著影響著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而且對他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浩瀚的網絡空間和龐大的資源庫為大學生開啟了一個充滿無限機遇的新世界。高校網絡文化以其創新的內容和形式,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潛能,為校園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并幫助學生發現和提升自己的內在潛力。通過不斷改進和發展高校網絡文化,我們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展了他們的學習途徑,而且為他們搭建了一個展示創新才能的寬廣平臺。

(三)價值導向

高校網絡文化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構建網絡文化的過程中,高等教育機構可以主動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面信息,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生活理念和價值觀。通過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活動,如在線講座、主題論壇等,使學生自然接受和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其次,高校網絡文化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在網絡文化建設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文明、健康的網絡行為習慣。最后,高校網絡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在網絡文化建設中,高??梢猿浞掷镁W絡平臺傳播優秀文化,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出一批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工作的現實困境

(一)高校網絡文化育人隊伍不完善

在本次調查關于“您所在的高校有完善的網絡育人平臺和隊伍嗎”一題中,有49.12%的人認為“有”,而36.84%和14.04%的人表示“沒有”或者“不了解”。在某些高等教育機構中,網絡文化教育的實施主要由輔導員牽頭,輔以對網絡技術有一定了解的學生骨干組成團隊。這些團隊成員多數是以兼職身份參與,因此,難以將足夠的時間投入到網絡文化教育工作中。他們在網絡文化管理與運營方面缺乏必要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這往往使得網絡文化教育工作的執行不夠順暢、深入和專業。另外,一些高校對于網絡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足夠的關注,并且在人力、財力投入上顯得較為吝嗇。這些高校往往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也沒有為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激勵措施,從而導致團隊成員的工作熱情不高,影響了網絡文化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高校網絡文化傳播教育成效偏低

在問卷“您的學校網絡平臺發布的消息對您的影響程度”一題中,有62.28%的學生表示有一點影響,只有26.32%的人表示有較大的影響。這表明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工作成效亟待提升。

在高等教育機構中,網絡文化的傳播教育需要校園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方的協同合作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如果其中任何一方存在不足,都會對網絡文化的傳播教育產生不利影響。目前,高校網絡文化的傳播往往傾向于單方面的知識傳遞,而缺乏互動性,導致傳播者無法及時獲取接收者的反饋,從而難以評估宣傳的實際效果。此外,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常常忽視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拓展知識領域的重要性,也沒有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與學生的深入交流,這些因素都削弱了高校網絡文化傳播教育的成效。

(三)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平臺建設不全面

在本次調查數據中,有42.4%的學生表示對本校的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比較滿意,29.2%表示非常滿意,有28.4%的學生表示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由此可見,高校對于網絡平臺的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

平臺建設是高校網絡文化教育工作的基礎工程。構建網絡育人的平臺,可以加強對教育的宣傳力度與廣度;組織開展網絡活動,帶動學生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可以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準確的實時把握,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及時處理,從而有效地加強高校育人工作的實際效果。

(四)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內容信息缺乏吸引力

在本次調查數據中,關于學校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有22.4%的學生表示不關注,有23%的學生表示內容沒有使用價值,34%的學生表示內容與自己關系不大,30.3%的學生表示內容形式單一;在學校網絡平臺發布的消息是否對學生有影響的調查中,有63.7%的學生表示只有一點影響。由此可見,目前,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平臺內容信息缺乏吸引力。

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內容若缺乏吸引力,許多平臺發布的內容過于強調說教,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這種做法往往將刻板的管理規則、乏味的生活哲理、未經加工的文件精神原封不動地搬到網絡上,導致教育內容教條主義色彩濃厚、形式單一,缺乏文字的精心提煉,使得網絡育人變成了傳統說教方式的網絡版;另外,一些高校的網絡平臺界面設計陳舊,與當前大學生的審美偏好不符,這也使得網絡文化育人的內容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

四、推進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的思路研究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網絡文化育人新格局

網絡文化育人是教育載體的有效延伸,培養一批適應新時代網絡特征的育人隊伍,建立完善的網絡文化育人機制是保證良好育人效果的關鍵。

首先,要發揮學院黨委的領導作用,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由院領導擔任組長,負責統籌規劃工作,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引領作用。選拔院內優秀的師生骨干,組建一個專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團隊,負責創作網絡作品和推送工作。定期舉行例會、選題會和交流分享會,以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在選拔時注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網絡理論知識和網絡操作技能,鼓勵師生發揮自主性,成為高校網絡文化的建設者和傳播者,為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持。其次,要以訓促干,邀請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和媒體人才提供專業培訓,增強團隊的創新能力、網絡安全意識和整體素質。最后,建立“1+N”模式的網絡建設和安全管理制度,對校園網絡和校內媒體的管理和內容審核,加強對現有網絡資源的管控和監察,確保信息發布規范化。加強網絡輿情監控,建立高效的輿情監測和響應機制,以快速反應和處理可能影響校園穩定的網絡事件,確保網絡文化陣地的有序管理和有效育人。

(二)堅持內容創新,優化網絡文化育人新供給

由于網絡文化中存在著優劣之分,以及大學生們的價值觀還在逐步成型的過程中,高校的網絡文化活動不僅需要被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引導,同時,也需要融入當前的時事熱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增強網絡文化的引導力,從而幫助廣大師生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高校網絡文化育人要規避傳統說教,內容供給要深耕主題立意,創造與時代相融、與青年相投、與網絡相合的優質作品?;诰W絡平臺載體,以時事熱點、校園生活為切入口,利用漫畫、視頻微黨課等載體,增強內容的豐富性、趣聞性、親和力。為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刷新他們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看法,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教育引導工作。結合時事熱點和實際案例,可以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而生動,從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做到“接地氣”“冒熱氣”,只有被學生所接受,才能真正“入腦入心”。

(三)強化平臺建設,打造網絡文化育人新陣地

高校正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并提升新媒體平臺質量。推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旨在構建一個豐富、多元、高效的信息傳播體系,以適應數字化時代需求,提升傳播效率,全面服務學生,促進校園文化發展。

新媒體的融入使高校網站在保持權威性的同時,實現了內容創新和互動交流。這種變革讓網站更貼近師生,建立民主開放的溝通環境,推動校園文化多元和諧發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結合,不僅豐富了信息服務,也增強了高校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

高校堅持重大選題聯動策劃、聚合傳播,堅持每日向新媒體共建成員單位發布選題指引與好文推薦,擇優推薦優秀作品至校級平臺全媒體展示,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共推、聲音共發、形象共樹、價值共創,構建良性網絡育人生態圈。高校在構建立體化、多維度的融媒體網絡平臺時,需促進不同部門和學院間的互動,以及學校與地區間的協調,以實現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平臺智能便捷性,豐富服務內容,增強用戶體驗,滿足師生和社會需求,推進網絡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智慧實踐教學基地資源建設,推進虛擬仿真技術實現本碩思政課程全覆蓋,推動虛擬仿真教學向縱深發展,推動虛擬仿真技術真正走入育人體系,不斷提升網絡育人的親和力、針對性,提升育人質量和水平。

(四)貼近學生實際,豐富網絡文化育人新內涵

網絡文化育人的核心是“以學生為本”,當代大學生是“史上最大的網絡原住民群體”,高校要不斷強化學生主體地位,讓網絡思政工作做到時時處處事事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能夠觸及學生靈魂,引領學生成長,培養時代新人。因此,高校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使網絡文化育人的內容和方式更加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實際,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度,既是時代發展所需,也是青年成長成材所需。在高校網絡文化傳播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但是,由于雙方地位不對等,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及時接收和反饋,并且由于雙方缺少良好溝通交流的平臺,導致學生對網絡文化育人的理解出現偏差。因此,開展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工作,要密切關注青年學生思想實際,遵循青年學生成長成材規律,緊扣學生思想實際,切實保護好學生切身利益,在網絡平臺建設過程中設立學涯規劃、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等欄目,做到有的放矢,讓網絡育人工作有溫度、有內涵。將線上互動作為網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點開展方式,在各類各層級新媒體平臺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和渠道,以提升大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以此為前提,才能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教育內容的關注度和認同度?;雍托虄烧卟⒉幻?,運用新媒體,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在互動中宣教,在宣教中互動,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進行靈活調整,多管齊下,以達到最優的教育效果。

五、結語

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高校網絡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形態,既為高等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其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高校網絡文化為教育和育人工作開辟了新的途徑和手段,它既豐富了校園網絡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網絡文化的研究尚在發展階段,其育人功能還未被完全揭示,這要求在進行網絡文化育人工作時必須進行實踐探索和創新。要想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高校網絡文化,就必須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內在機制和運作原理。在此基礎上,高校才能構建一個系統化、科學化的網絡文化育人體系,從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既是對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對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種創新和補充,有助于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

〔參 考 文 獻〕

[1]林勝華.高校網絡文化育人路徑探索——評《高校網絡文化研究》[J].中國高??萍?,2022(Z1):140.

[2]馮麗.高校校園網絡文化育人的功能與實現[J].文化產業,2022(03):1-3.

[3]鐘敏豐.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0.

[4]肖鄧華.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網絡文化育人研究[J].文化產業,2022(03):13-15.

[5]張萬景.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優化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6]張元,劉秉鑫.智能時代高校網絡文化育人困境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

(07):7-10.

[7]李丹.高?!盎ヂ摼W+”信息化平臺建設探究——以微信公眾號為例[J].科技視界,2021(33).

[8]汪紀奧,汪巖,趙宇萌,高雯雯,郝悅.高?!?+4+5”網絡育人平臺構建路徑探究[J].現代商貿工,2021,42(06).

[9]魏強,周亞松,孟祥海,張睿,李瑞麗.以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推進高校育人模式改革[J].石油組織人事,2020(05).

[10]黃濤.高校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建設模式探究——以某高校微信公眾號為例[J].科技風,2020(27):89-90.

〔責任編輯:丁 冬〕

猜你喜歡
困境機制
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的思考
困境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定向培養 還需完善安置機制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論狹義平等理論的三重困境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中國“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執行的困境及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