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賦能 “馬鈴薯” 鄉村振興“馬蹄急”

2023-03-30 19:48
科學導報 2023年20期
關鍵詞:機械化馬鈴薯發展

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洋 匯聚專家智慧,科技賦能發展。3月24日,乘著2023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東風,馬鈴薯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太原舉辦。論壇邀請到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德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單衛星、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呂金慶、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樊明壽和山西省薯業發展有限公司產業科科長柴生武作主旨報告,共同探討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大計。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光明主持論壇主旨報告。

楊德秋表示,制約中國馬鈴薯機械化發展的因素在于西南混作區和南方冬作區因自然條件所限,機械化水平較低,大多數還停留在人工作業狀態。同時,還表現在馬鈴薯價格不穩定,農民收入無法保證,從而導致購機積極性不足。農機農藝融合度不高也是原因之一,導致市場上經常出現“有機不能用、有地無機可選”的現象。如何提高農民意識,讓農民意識到機械化生產是提高馬鈴薯質量與產量的最有效手段是推廣馬鈴薯全程機械化道路上的第一道坎。

“馬鈴薯晚疫病的爆發有突然性,一周到十天之內,生長于地面上的部分就因受到病毒侵襲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成片成片死掉。由于晚疫病發病急,傳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很多農民根本察覺不到發病?!眴涡l東說,“要把自己的研究與老百姓的生產實際聯系在一起,這才能體現出研究的價值?!?/p>

對于高速精量馬鈴薯播種技術的解決方案,呂金慶表示,在建立近3~5年田間土壤數據平臺基礎上,建立不同品種播種溫度、栽培模式、氣候條件等播種技術規范和標準平臺,達到適時、適地科學機械化播種;建立不同品種、播種質量等機械化播種技術規范和數據平臺,達到科學標準化播種。

樊明壽表示,中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生產大國,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國內馬鈴薯平均單產較低,不足歐美先進國家的一半,而化學肥料和農藥的用量卻高于歐美先進國家,直接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并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減少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施用量,同時保持較高的馬鈴薯產量水平,對中國馬鈴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種質好,產品才好!柴生武表示,加工型馬鈴薯不同于平時吃的鮮食薯,區別在于內在干物質含量不一樣,鮮食薯內在干物質含量占比15%,加工薯內在干物質含量占比20%以上。加工薯外觀呈長橢圓形,還原糖含量不能高,一旦超標容易起化學反應,加工類薯片的顏色就不漂亮了。

本次論壇緊扣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內容豐富,專家學者高屋建瓴,從多角度剖析了馬鈴薯產業現狀、進行了產業展望、提出了發展思路,給在場的企業、合作社、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等就如何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同時,也為實現馬鈴薯產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會議現場氣氛活躍,互動頻繁。

猜你喜歡
機械化馬鈴薯發展
馬鈴薯有功勞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定邊馬鈴薯
胖胖的馬鈴薯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農業機械化
對我國煤礦巖巷掘進機械化配套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