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社會學思考

2023-04-05 03:30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23年1期
關鍵詞:智力符號農村

作為社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與社會大系統深度耦合,與其他子系統互動、交流、協調。在這一過程中,高等教育既表現出對社會系統的追隨、順應及依賴,又不時地以自覺、主動、超前的姿態展現出改造社會系統的主體性力量。

隨著我國逐步過渡到“知識型社會”,知識和技術成為引領社會進步的核心資源。在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漸走出“象牙塔”,走進社會系統運行的中樞環境,漸次成為助推社會系統運行的“中心”要素?!皬倪吘壸呦蛑行摹钡倪^程中,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城市的專屬資源,其觸角逐漸四向延展,深入到農村之中。一方面,高等教育逐漸成為促進農村產業興旺、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流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成為農村個體提升道德素養、增長知識技能、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高等教育對農村發展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巨大,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也從未像今天這般深刻。

經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挑戰與應答: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一書,便是一部以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為研究視角的論著。該書作者彭擁軍博士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對農村發展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后來他完成學業、投身學術,也將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此書中,農村智力回流是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重要連接點。以農村智力回流為切入點,彭擁軍博士對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內在機理和底層邏輯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人是智力的載體,彭擁軍博士對農村智力回流的研究最終落腳于高等教育發展背景下農村人才資源的回流,并由此形成了一些關于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真知灼見。

關于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內在機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發展目標相契。高等教育著眼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注重素質提升和技能提高,服務于農村發展;農村發展振興有賴于高素質人才的參與,人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二是功能定位相通。高等教育“以人為本”,農村發展“為民振興”,二者都致力于“三農”建設,面向“三農”、服務“三農”。三是主體對象相容。高等教育和農村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有著很大的交集。

以人為本,以智力回流為核心,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的互動主要有三個層面。宏觀層面上,高等教育與農村社會互動。在農村這個相對閉塞、落后的系統中,教育是最為基礎、活躍的先導性元素,盡管高等教育的發展受農村發展的歷史性所限,但農村發展的人才需求依然決定了高等教育的應然性功能“定位”,高等教育對農村社會的被動適應也逐漸演變成主動適應。中觀層面上,高等教育與產業結構互動。高等教育層次豐富、類型多樣、主體多元,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教育類型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教育功能與產業結構之間大致形成了一一對應的關系。微觀層面上,高等教育與個人需求互動。高等教育是變化的、發展的,其內部系統有前饋和反饋的調節機制,會根據培育對象的需求進行自覺主動的調試,以確保高等教育供給端和農村發展需求端的一致性。

在關注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這一課題時,我們應該看到,在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過程中,高等教育對農村的反哺體現為多種類型的智力回流,如知識型智力回流、見識型智力回流、創業型智力回流。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的互動仍存在傳統觀念束縛、機會成本偏高、回流路徑不暢等現實桎梏,須從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等多個方面予以疏通,以期促進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的互動更加深入、順暢、直接。

對此,上文所提及的《挑戰與應答: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一書值得參考。該書緒論從歷史視野和社會事實兩個方面闡釋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生長點;第一章介紹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潛在力量、制度性變演以及社會意蘊;第二章以“符號”為分析視角,從結構符號、價值符號、秩序符號等三個方面分析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隱性聯結;第三章分析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顯性聯系,包括社會資本集聚、城鄉關系連通等;第四章梳理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互動的結構嬗變;第五章和第六章對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良性互動進行前瞻性和預見性思考。該書從生存、符號、互惠、變遷、解釋、前瞻等六個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條理清晰,層層遞進,可為我們厘清高等教育與農村發展的互動機制和未來前景,提供作為科學的社會學思考。

猜你喜歡
智力符號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學符號,比多少
“+”“-”符號的由來
變符號
智力闖關
智力闖關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歡樂智力谷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