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透數學思想,感悟數學之美

2023-04-05 05:05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華岐鎮中心小學辛書亭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思想思維數學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華岐鎮中心小學 辛書亭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理念被打破,小學數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作為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能做題、做對題,還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并解決問題,再用數學的語言進行表達,讓教學內容真正內化成為學生的實際經驗?;诖?,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就顯得重要且必要。

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習的精髓,也是一座知識化的橋梁,它能為學生的思考指明方向,能夠引導學生理性認識并挖掘數學規律,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靈魂與策略。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找好切入點,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感悟數學之美,燃起興趣之火。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從來不應當由“題海戰術”與“照本宣科”組成,小學數學的教學應當是有靈魂的教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還應當引導學生將數學思想植入腦海,讓數學思想在心靈滌蕩,讓數學思想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積蓄力量。

(一)順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趨勢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國家對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然難以順應國家人才培養的方向,基于此,革新教學的理念與策略就顯得尤為關鍵。針對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而言,在課堂實踐中滲透數學思想有利于推動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切實提高,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僵化思維,產生思維定勢。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中滲透數學思維能在一定程度上讓課堂教學立體化、多樣化,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透過現象看本質”,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提升,順應了新時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趨勢。

(二)推動學生的認知發展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興趣缺失是絕大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止步不前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唯分論”思想根深蒂固,以至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習慣性地運用“填鴨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這種教學策略雖然能夠讓學生學到“死知識”,卻難以讓學生能夠“活運用”,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而且認知能力也得不到顯著發展。將數學思想融入到數學教學的體系中,有利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培育與提升。推動學生的認知發展,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并將所學知識作用于實際生活,提高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讓教材的“死知識”變成“活知識”。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顯著提高,認知能力得到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才能向著具體性、趣味化與實踐性的方向發展。

(三)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思想,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數學思想素養具有較高的要求。想要讓數學思想與課堂教學完美融合,就需要教師更為全面深刻地認識小學數學課程的結構、內容與應用,并結合自身的理解與感悟,從中提煉出教學的核心思想,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找到高效率的教學措施,推動教師教學水平的顯著提升,為數學教學的革新與進步積蓄能量。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基本策略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于重要的發展時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更容易理解具象化的數學理念。小學數學思想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如果教師沒有任何案例引入就“開門見山”地直接進行教學,學生便很難對其形成充分的理解,導致教學成果不佳的情況發生?;诖?,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將數學思想融入于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深化,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科的意義與魅力。

(一)深挖教學內容,引發學生思考

教者有心,學者有益,好的教學成果依托于優秀的教學策略而存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只關注于知識的講解,還要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知識看思想”,找到數學知識與數學思想的交匯點,引導學生自覺、自主地尋找數學規律、把握思想方法,提高綜合能力。

以部編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比例》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到了正比例與反比例。正比例與反比例本質上就是“函數的關系”,函數思想是數學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內容,反映出了事物間的本質聯系,是常量教學向變量教學的重要轉折點?;诖?,教師就應當在教學活動中,立足于函數關系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正比例與反比例感悟函數思想,深化對數量關系的認識與理解,為初高中階段的函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教材上的教學內容,而且要通過挖掘與探索把握住教材上“看不到”的數學思想。小學數學教學從來不是以讓學生學會一個知識點、做好一道題為教學的終極目標,而應當幫助學生建立持續性、科學化的思維方法,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自主自覺地把握數學規律。

(二)強調“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感悟

在數學思想滲透的工作上,僅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一教育理念同樣對數學思想的滲透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與影響,確保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只有當學生能夠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為數學模型并解釋應用的過程,主動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自主思考、親身體驗,才能對數學思想有更直觀與具象的認識,才能將數學思維內化成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在參與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的教學為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到了“圓的面積”,教師就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圓形卡紙,并且在課堂活動中對“圓”進行“先等分再拼接”的方法,引導學生將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進行面積計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成功地把圓轉化為了近似于平行四邊形的圖形,教師這時告訴學生,這種將圓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就體現了數學思想中的“化歸思想”。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想要讓轉化后的圖形更加貼近平行四邊形,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通過進一步操作,發現當圓分割的數量越多,所拼成的圖形就會與平行四邊形越相似,這一發現就是極限思想滲透的好時機。

(三)注重實踐應用,深化數學思想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并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才是數學思想與教學體系深入融合的標志。同時,想要真正讓數學思想轉化為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就應當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一個實踐應用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理解數學問題,促進數學思維靈活性與深入性的發展。

以部編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體現了數學建模的思想,能否深入理解“樹的數量與間隔個數之間的關系”是教學成效優劣的關鍵決定因素。很多小學生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都會摸不著頭腦、難以下手,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現實出發思考并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拿校園中的實際情況舉例子,通過校園中樹木的棵數與間隔數量引發學生的思考,并鼓勵學生利用課后空閑的時間親自看一看、數一數、想一想,并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進行繪畫,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在觀察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數學思想的生命力只有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基于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利用所學知識的情景與計劃,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深化數學思想,讓數學思想通過實踐活動轉化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指導思路與內在經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維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趨勢,順應了新時代的人才需求趨勢,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思維,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為小學數學課堂的進步與革新提供了內在驅動力?;诖?,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重視數學思維滲透的重要性,并且樹立創新意識,從實際出發,運用科學的策略,通過深挖教學內容、強調“主體地位”、注重實踐應用等教學方式,讓數學思想真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奇效。

猜你喜歡
思想思維數學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