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2022 年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回顧與展望

2023-04-05 04:14何黎明
物流技術與應用 2023年2期
關鍵詞:供應鏈物流企業

文/ 何黎明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

2022年,黨的二十大確定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國務院《“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描繪出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宏偉藍圖。我國現代物流業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保持了平穩復蘇勢頭,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后第一年。我國現代物流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必將抓住新的機遇,邁開新步伐,展現新作為。

一、2022 年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回顧

2022年,我國物流業經受疫情沖擊、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多重壓力,總體實現了平穩運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1.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增長

2022年,在總體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全年社會物流總額預計超過340萬億元,同比增長3.6%左右,增速略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物流業總收入將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5%左右。鐵路、冷鏈、快遞等專業物流領域保持了較高增速。國家鐵路全年完成貨物發送量39億噸,同比增長4.7%,增速為近3年來最高;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全年預計超過4900億元,同比增長7.2%左右;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105.8億件,比上年凈增22.8億件。2023年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榮枯線以上,為50.1%,比上月回升3.1個百分點,表明經濟回暖勢頭開始走高。

2.保通保暢發揮重要作用

2022年,新冠疫情對物流業的沖擊遠超前兩年,物流保通保暢任務艱巨。國務院建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機制,不斷調整優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統籌指導地方保通保暢工作。廣大物流企業創新服務模式,通過運輸中轉接力、人員跨區調動、設施共享共用、無接觸配送等多種方式,排除萬難解決居民生活、企業生產物資應急保障難題,傾盡全力維護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生命線”??ㄜ囁緳C、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倉庫管理員等從業人員,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奮戰在物流一線,物流保通保暢“主力軍”作用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3.市場主體集中度穩步提升

2022年,規模企業逆勢增長,市場份額穩步擴大。到年底,全國A級物流企業超過8600家。供應鏈服務、冷鏈物流、網絡貨運、質押監管等專業領域A級物流企業加快成長,在細分市場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中國物流50強企業收入合計近2萬億元,入圍門檻較上年提高20億元。其中,多家企業收入規模超千億元。一批頭部企業對標對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奮力追趕超越。大型物流企業加大戰略調整、上市融資和兼并重組,向規?;?、網絡化、集約化發展。不少中小物流企業依托大型企業集團,參與分工協作;有的聚焦“專、精、特、新”方向,尋找特色市場;也有的轉行或歇業。

4.供應鏈創新應用進入新階段

2022年,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對于產業鏈條長的汽車、家電、電子、裝備制造等產業影響程度加深?,F代物流適應制造業智能化、服務化趨勢,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逐步滲透到供應鏈全鏈條和各環節,有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中物聯協助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宣傳推廣工程。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主動深化與物流企業的戰略合作、設施改造、流程優化、信息對接和標準規范,推動生產制造全鏈條降低物流成本。商務部、中物聯等8單位公布2022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名單,15個示范城市和106家示范企業入選?!叭珖渼撔屡c應用優秀成果展”影響力顯著提升,行業示范和推廣效果明顯。

5.物流網絡建設持續推進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25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年度建設名單,該名單已擴圍至95個;年內公布了第二批24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該名單已達41個。中物聯發布第六次全國物流園區調查報告,全國規模以上物流園區達2553家,其中四分之三的園區已進入運營狀態。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公布第四批46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項目;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公布了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15個城市名單。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 —鄂州花湖機場建成投運,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獲政策支持,城市大倉物流設施獲得重視,農村縣域物流網點下沉結網,物流網絡建設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支點。

6.智慧物流彰顯新的活力

2022年,無人配送車、智能物流柜在抗疫保供中發揮重要作用,助力解決 “最后一公里”難題。一批智能卡車企業與物流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商業化應用又進一步。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物流倉庫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智慧物流園區和智能倉儲設施升級換代。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國網絡貨運平臺總數已達2382家;全國即時物流平臺全年訂單數預計超過400億單。物流企業集成系統更新升級,提供一體化、線上化、智能化的供應鏈集成服務。31個城市入選第三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新能源貨運車輛成為車市亮點,輕型電動配送車輛加快推廣,換電重卡、氫能示范獲得政策支持。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綠色化升級提速,智慧物流為傳統物流運行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7.國際物流不斷開拓新賽道

2022年,烏克蘭危機疊加嚴峻國際形勢,中歐班列開行受到階段性影響。物流企業積極調整應對,全年中歐班列開行1.6萬列、發送160 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和10%;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發送75.6萬標箱,同比增長18.5%;中老鐵路開通一年累計運送貨物1120萬噸,開行跨境貨物列車3000列??缇畴娚瘫6惸J?、倉儲設施、服務平臺助力中小企業進出口便利化,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熱點?,F代物流為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億元,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內快遞企業紛紛發力海外市場,深度布局東南亞、拉美和中東等地區,結合當地市場復制“中國快遞模式”,尋找物流“新藍?!?。

8.助企紓困政策密集出臺

2022年,是國家出臺物流業支持政策數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國務院發布《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統籌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1000億元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貨車司機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多項政策惠及物流行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針對公路貨運、冷鏈物流、民航物流、醫藥物流等領域出臺指導意見。各省市地方政府在貫徹國務院及有關部門政策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推出一系列地方政策,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環境持續改善。

物流網絡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

在回顧2022年我國現代物流取得新進展的同時,對于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我們也要有清醒認識。一是物流供需的不匹配。一方面低水平重復競爭、惡意壓價,車多貨少的矛盾愈演愈烈;一方面個性化、高水平的物流供給依然不足,全程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還難以滿足需求。二是供給結構的不平衡。包括運輸結構公路運力相對過剩、鐵路運力相對不足;城鄉結構總體上還是“城強鄉弱”,特別是縣域物流亟待加強;內外結構“內強外弱”,國際物流布局存在“短板”等等。三是資源利用的不充分。比如,在一些城市群、都市圈“一庫難求”,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疏解”物流功能;而在有的三四線城市不問需求,盲目“攤大餅”,新建物流設施得不到充分利用。四是政策制度的不協調。一些好政策出現“中梗阻”,亟待深化落實;物流管理政出多門,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難題待解,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任重道遠??傊?,從目前的狀況看,我國距離構建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還有相當差距,建設“物流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2023 年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展望

展望2023年,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融合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以下十大趨勢,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積極應對。

一是需求規模擴張的趨勢。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經濟運行總體回升,預計產業物流、居民消費和進出口物流需求將出現較快復蘇勢頭。

二是供給結構調整的趨勢。隨著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全社會對物流供給質量也會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物流企業必須進一步提質增效降本,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三是基礎設施效能提升的趨勢。產業集聚、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要求物流基礎設施圍繞需求,調整布局;升級改造,完善功能;互聯成網,提高綜合利用水平。

省市級醫院、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民營醫院的醫務人員在醫院感染知識總體認知正確率上并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這與之前的一些文獻報道有所不同[8],說明近幾年來廣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在院感管理方面有著較大的進步;但在手衛生認知、治療過程防護認知、消毒與滅菌認知等院感知識細分方面,上述基層醫療機構與省市區級醫療機構相比仍有部分差距,這些涉及到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的雙向保護[9-10],需引起重視。

四是供應鏈提檔升級的趨勢。隨著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入發展,現代物流需要深度融入先進制造業、商貿流通業以及金融服務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

五是物流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物流平臺、智慧物流,成為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競爭力,數據成為物流企業的核心資源。

六是國際物流補短板的趨勢?!皣H國內雙循環”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物流強國”建設都離不開國際物流相適應,必須盡快補上國際物流短板。

七是物流成本上升的趨勢。物流運行所必需的土地、燃油、人工等各項成本大概率總體上還會高位運行,物流企業將面對高成本、低收費、優服務、強競爭的市場環境。

八是物流運作綠色低碳的趨勢。美麗中國建設要求發展綠色低碳物流,包括“公轉鐵、公轉水”、多式聯運、綠色運輸、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綠色配送等等成為發展方向。

九是人力人才短缺的趨勢。隨著我國老齡化、少子化加劇,物流運行依托的人口紅利逐步減弱。特別是專業性、創新性、復合型人才和卡車司機、快遞小哥、倉庫管理員等操作性人才“招工難”問題將會越來越突出。

現代物流將迎來新一輪恢復性增長的新時期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部署,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守正創新,埋頭苦干,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以下六個方面,應該高度關注。

第一,著力提升高質量供給,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要重點關注市場恢復、擴大消費、消費升級的趨勢,抓住食品冷鏈、即時零售、社區電商、醫療保健等消費熱點,特別是傳統消費線上化的市場機會。深化物流與生產、流通和消費聯動融合,依托數字經濟,變革即時物流模式,促進消費線上線下結合。加大“最后一公里”物流保障力度,關注城市物流改造升級,完善城鄉物流網絡,健全分級配送網絡體系。尤其要抓住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機遇,推動縣域和城鄉雙向物流暢通。也要密切關注房地產、新基建、新能源等領域政策風向,搶抓社會投資入市帶來的新需求。

第二,著力統籌現代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深度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

要重點關注汽車、家電、電子、醫藥、服裝等產業鏈條長、配套環節多的產業,以及糧食、礦產、能源和關鍵零部件等對國計民生和經濟安全影響大的產業,加大雙向投資、流程嵌套和信息對接,建立互信互利、包容共生、長期主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為制造企業提供產前產后的采購和銷售物流,逐步向生產過程中的生產物流滲透,提供全程一體化、集約化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努力向供應鏈各環節延伸,打造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支持敏捷制造、精益生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端制造,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推動傳統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第三,著力練好企業內功,深化“提質、增效、降本”。

逐步從簡單“降本增效”轉向以提高質量效率為重點的“質量、效率型降本”。由傳統單一環節的運輸倉儲提供商向倉干配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商轉變,由低附加值的物流服務向專業化、全程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商轉變。要善于突破行業邊界,逐步從“企業自身降本”轉向全鏈條“結構性降本”,實現更大范圍市場資源有效配置的“系統型降本”。由自成體系、各自為政的傳統業務模式向企業協同、設施聯動、共同配送、共享平臺、生態融合轉變。通過與客戶共同成長、與產業深度融合、與生態協同發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第四,著力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互聯互通,發揮整體效能。

依托國家物流樞紐聯盟,引導物流樞紐資源整合、業務協同、聯網運行。支持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園區、多式聯運場站、城市配送中心、物流末端網點智慧化、網絡化發展。結合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圍繞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大物流存量資源整合利用,根據區域產業特點和需求,合理調整優化物流布局。以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投資環境吸引產業集群和商圈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的流通支點和樞紐經濟示范區。

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和供應鏈服務企業正在成長中

第五,著力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打造“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

支持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物流操作、客戶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創新數字化應用場景,培育數字化服務能力。有序推動智能駕駛、無人配送、無人貨機、無人碼頭、物流機器人等“無人化”技術裝備應用。分類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支持智慧園區、配送中心、智能倉儲基地等建設和改造。持續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通過示范引領帶動,促進物流企業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支持網絡貨運、即時物流等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帶動線上線下加快融合。促進物流信息互聯互通、推動物流資源共享利用、培育物流新業態,打造“數字驅動、協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態。

第六,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

引導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和供應鏈服務企業,跟隨“中國制造”和“中國基建”“走出去”。加快境外物流網點鋪設,深化與國外物流企業合作,更加緊密地融入國際物流網絡。發展全貨機、跨境直達運輸、“門到門”物流,增強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強化 “一帶一路”沿線物流服務,逐步實現設施連通,物流暢通。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區域協定帶來的機會,加快東盟、中俄、中亞等國際物流大通道和網絡建設。圍繞跨境電商、內外貿一體化等現實需求,鋪設國際快遞物流服務網絡。構建關鍵原材料、重要商品和零部件等的全球供應鏈履約服務體系,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行業社團組織,我們始終與業內企業和從業人員站在一起,著力保障企業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用心用情關心關愛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我們將秉持“為政府服務、為行業服務、為企業服務”的辦會宗旨,更好發揮政府和企業間橋梁紐帶作用。繼續深入調查研究,反映企業訴求,協助政府決策,深度參與行業治理,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與大家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為推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完善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物流強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貢獻。

猜你喜歡
供應鏈物流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