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傳類文言文教學中的語言運用

2023-04-11 09:55張忠森
關鍵詞:語言運用鴻門宴高中語文

張忠森

摘要:史傳類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常見篇目。結合史傳類文言文的特點,教學中,不能限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對特殊句式的把握及重要句子的翻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不同類型的語言在各類情境中的運用,及其傳遞的態度、展現的形象。具體地,要關注敘述語言、動作和神態語言以及對話語言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史傳類文言文;語言運用;《鴻門宴》

史傳類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常見篇目。教學中,引導學生理性評價歷史敘述中體現的思想觀念,認識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自然是教學重點之一。實現這一目標,要依賴語文教學最核心的任務——語言學習。結合史傳類文言文的特點,教學中,不能限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對特殊句式的把握及重要句子的翻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不同類型的語言在各類情境中的運用,及其傳遞的態度、展現的形象?!而欓T宴》是史傳類文言文的經典篇目,以此為例,做些說明。

一、 敘述語言的運用

所謂敘述語言,是作者在講述客觀事實時的一些陳述性語言,客觀冷靜,相當于戲劇中的舞臺布置說明或背景說明。但看似客觀的敘述語言,也往往蘊含著作者的歷史態度或評價,反映出作者的筆力。在教學時,我們應引導學生發現這樣的語言,理解語言背后的深意。

(一) 關注“一字”在敘述中的意義

經典作品語言精練,不會多用或少用一字,而是恰到好處。有時,一字之中蘊有深意,看似客觀,實則有態度。比如《鴻門宴》的開頭: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這句敘述語言很平常,在交代當時的背景。但細品這句話,卻大有深意,這深意就在“得”字上。如果將“得”去掉,就變成“沛公軍霸上,未與項羽相見”——這兩句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沒有“得”,沛公不與項羽相見,便成了一種主動行為,是故意屯兵霸上不和項羽相見,有要和項羽開戰的陣勢。其實,劉邦和項羽本身都屬于楚王的臣子,且劉邦先入關破秦,沒有義務去拜見項羽。但當時沛公的力量很小,所以司馬遷寫“未得與項羽相見”,言外之意,沛公是想來拜見項羽的,只是外界客觀原因,而暫時不能夠拜見項羽。這表達了作者的態度,作者認為,此時項羽的力量處于絕對優勢。

再如《鴻門宴》寫到劉邦殺曹無傷的史實: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客觀事實當然是沛公到軍中殺掉了曹無傷,不加“立”,也同樣講述了史實。但作者加了一個“立”字,就形象地表現出了劉邦的殺伐果斷,也表達了司馬遷對這件事及劉邦本人的態度。褒貶自在語言當中。

(二) 關注“一句”在敘述中的作用

經典作品不會有可有可無的句子,有的語言看似閑筆交代,但在前后文連貫上有著橋梁作用,少了,則文氣不貫通。

比如《鴻門宴》的第一段中: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這句前面是項羽大怒,說了一句怒氣沖天的話,下面則是范增獻計說的一段話。前后句相連,讀起來也很連貫,但加了這一句,則使上下文在文氣上更貫通,語義上更流暢。這一句,看似交代項羽和劉邦的兵力情況,實際上暗示了項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有著絕對的優勢。而劉邦擔心,也是因為兵力與項羽相差太多。再結合開頭所說的“未得與項羽相見”,暗示出劉邦的地位處于劣勢。但如果沒有這句的交代,后人就很難理解,劉邦和項羽地位一樣,且按之前約定,沛公先入關也應稱王,為何項羽還發出如此的狠話。

再如《鴻門宴》對宴會座次的交待: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這是當時的宴會座次安排說明。如果司馬遷不交代,文意上并不影響我們的理解,也不影響故事的發展。班固在《漢書》中記載這段歷史時,就沒有宴會座次的交代。那么,司馬遷為什么要把它交代出來呢?

先來看這個座次的安排,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賓主之間相對時,則為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時,長者東向,幼者西向。賓主之間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為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為侍坐。鴻門宴上,項王、項伯東向座,亞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張良西向座。項王、項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

如果細看,項伯的座位很奇怪,他和項王坐在同一個位置。而范增作為亞父又是謀臣,卻比項伯坐的位置低。這可以看出項伯與范增在項羽心中的地位,也為后文的歷史發展埋下了伏筆。這就是敘述的一種連貫的文氣。

在《鴻門宴》一文中,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在課堂上,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發現這樣的句子,實現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

二、 動作和神態語言的運用

史傳類文言文,重在通過寫歷史人物的相關故事,展現歷史人物的鮮明形象。動作和神態語言,往往與人物形象的展現有著密切關系。教學時,要關注其在文本中的運用。

(一) 關注展現人物性格的動作語言

正如什么樣的人會作出什么樣的行為,人物的性格可從其動作中窺得。從《鴻門宴》中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都非常鮮明。我們可以從動作語言中感受到這一點。

比如文中“樊噲闖帳”的動作描寫:

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

這一處是對樊噲闖帳時動作的細節描寫?!凹磶矶苋胲婇T”中的“即”,既表現了時間的緊迫,也表現了樊噲做事風格的豪爽。從“帶劍擁盾”這一動作,可以看出樊噲闖帳是有備而來,誓死也要保住劉邦。按理,他進入宴會賬營是不準帶武器的,但他又帶劍又擁盾,這是要與人決斗的陣式。奇怪的是,項羽竟然會默認他這種無禮行為?!皞绕涠芤宰病北憩F了他做事急迫,力量大。而后面的一些神態動作,則表現了他當時的極端憤怒。這就鮮明地表現出了樊噲的形象。

再如劉邦等人逃走的動作描寫: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

“置”在此處應理解為放棄、丟下。一個“置”的細微動作,表現出劉邦做事的果斷,能在危急時刻快速作出決定。后面的“持”字,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動作。前面張良問及“大王來何操”,用的是“操”字,而劉邦在回答時卻說“我持白璧一雙”,用的是“持”?!安佟焙汀俺帧弊至x接近,可理解為“拿著”,但在具體語境中卻有分別?!俺帧?,是用力緊緊握住,形象地表現出當時劉邦及其他幾人在逃走途中的謹慎備戰形象。

(二) 關注展現人物心理的神態語言

史傳類文言文會通過人物的神態對人物的一些心理反應作出說明,以表現人物當時的心理狀態。透過這樣的語言,我們可以推想出此人的形象特征,可謂“微言展人物”。

比如項羽聽了曹無傷使人來告之的話: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大怒”表示非常生氣,這是一個神態詞,也是人物心理的表現。通過“大怒”一詞,可直接感受到項羽的胸無城府——別人一說他就大怒,缺乏理性思考。但再往深層思考,項羽為何要“大怒”?是因為有小人說劉邦要在關中稱王,然后他就大怒。此處我們要思考:劉邦如果真在關中稱王,難道不合理嗎?要知道,劉邦和項羽是懷王事先有盟約說,誰先破秦入關誰便稱王,而且劉邦、項羽在級別上是同等次的,劉邦稱王沒有不合理之處。那項羽為什么還要大怒?根本原因還在于當時項羽認為自己的軍事力量絕對勝出,劉邦不堪一擊,所以才如此大怒。這又表現了項羽的狂妄自大。

再如,在宴席上,范增“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時,項羽的反應,文中也很明確:

項王默然不應。

“默然不應”是寫當時項羽對范增行為的反應,也凸顯了當時項羽的心理狀態。他應該很清楚范增的意圖,就是要殺掉劉邦,但他的反應卻是“默然不應”。為什么?一方面,我們可以解讀為他對范增的這一做法并不認可,其實也就是對范增意見的不重視、不采納。不采納謀士的建議,這是他剛愎自用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有表現他不屑這樣殺劉邦的心理——他覺得沒必要這樣殺劉邦,而且這樣殺有些不光彩。這是他輕視劉邦所致,既展現了他的自高自大,又展現了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三、 對話語言的運用

史傳類文言文通常有不少人物的對話語言。對話,是人物表達需求的外在語言形式。對話語言會涉及對話的環境、對象以及對話人的心理、性格等。認真分析人物的對話語言,可以從中發現說話者的內心需求、說話時的心理狀態及其處事態度。

(一) 關注體現對話雙方內心需求的語言

對話語言通常流露著對話雙方內心的需求。對話語言要達到目的,需滿足對話雙方心理上的訴求。教學中,需引導學生關注此類語言。

《鴻門宴》一開始,張良和劉邦有一段對話,劉邦當時深感危險即在眼前,急需有人出謀劃策,哪怕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會緊緊抓住,但他又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謹慎。當項伯來告之這件事時,張良便告訴劉邦。然后有了這樣的對話: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p>

劉邦聽到這事,一下不知如何是好。此時他很想聽聽張良的高見?!盀橹魏巍北砻魉敃r的心理狀態。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沒有亂陣腳。當張良問及是誰出此壞主意時,劉邦便說是“鯫生”,這就是在給自己臺階下,暗示張良不要再問下去了。張良是何等聰明,很快轉移了話題,回到眼前最緊急的事情——如何解決上來。沛公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問張良“君安與項伯有故”。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不放心,既擔心項伯有詐,又擔心張良會有陰謀。但劉邦最終選擇了信任張良。細心閱讀,我們會發現,劉邦在稱呼張良時,始終稱“君”,這是對張良的極度尊重。從這點來看,這些對話語言也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細心謹慎、信人用人的形象。

再看后面有一處對話,是沛公借如廁已出,對身邊的人,主要是樊噲、張良等人說的一段話。從這些對話當中,也能讀到當時劉邦內心的訴求。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睆埩荚唬骸爸斨Z?!?/p>

這段對話表現了劉邦作為一個領導的高明之處——“示弱”,不僅在項羽面前示弱,也在自己手下面前適當“示弱”。示弱不是真的弱,而是讓手下的人愿意出智出力。劉邦開始說“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一方面是想聽聽手下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逃席找臺階,免得他們認為自己膽小怕死;還有一方面是想表現自己的明禮,向手下表明在宴會上自己應該去辭別,這是君子所為。樊噲領會了劉邦的話,隨即給了劉邦不辭離席很好的回應,既贊揚了劉邦是做大事的君子,也表明現在的不辭而別是無奈之舉。當張良問及大王帶什么東西來時,劉邦用了一個“持”,表明他對這事的看重,也表明他是有備而來的。這就是劉邦說話的心理訴求。如果我們能這樣細讀語言,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劉邦的人物形象。

(二) 關注表現對話雙方處事態度的語言

語言與一個人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系,也與一個人的身份有關系。對話過程往往暗含了對話雙方的處事態度。比如,文章開頭,范增對項羽說了一段話,就能看出范增的處事態度:

“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仔細讀這段話,可以發現,范增用的幾乎都是短句,說明他在講話時是急迫的。短句的表達效果,就是強調語氣上的斬釘截鐵,不容置疑。這似乎不像作為謀臣的范增對項羽說的話,倒像是主上對臣子說的話。特別是最后一句“急擊勿失”,這像是一句下命令的話。那么,我們要去思考的是,范增為何要這樣對項羽說話?為何敢如此對項羽說話?這就回到了說話者的處事態度上。范增之所以這樣說話,一是表明這件事的確急迫,機不可失,也表明他為了復楚大業的赤誠之心;二是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他是項羽的亞父,已快七十歲,又堪稱托孤大臣,他心理上認為項羽還是一個孩子,而自己則是父輩,故用一種教訓的語氣來講就顯得很正常。當沛公成功逃席之后,范增知道好的機會已失去,不由憤怒地罵項羽為“豎子”。這種說話態度當中,也暗示著他的處事態度。但項羽自視甚高,不愿聽從他人,受他人管制,這也是在宴席上范增多次示意而他依然默然不應的緣故。

總之,史傳類文言文的教學,要關注語言運用,引導學生從文本的微言之處讀出背后的深意,從而全面把握人物形象,感受語言的魅力。

猜你喜歡
語言運用鴻門宴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鴻門宴(二)
鴻門宴(一)
2016年高考語文“語言運用”四大特色題評析
淺析威廉?布萊克的《老虎》
淺談《警察與贊美詩》中的幽默藝術
關注句子教學 重視語言運用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鴻門宴》中一個幾十年來一直被譯錯的句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