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gship Pioneering

2023-04-13 08:25胡杏馬陶然
清華金融評論 2023年4期
關鍵詞:德納

胡杏 馬陶然

中國的生物制藥行業未來發展形勢較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通過對Flagship運營模式的分析了解,中國可從中進行借鑒,如完善可持續的創新政策環境,促進企業創新積極性;促進產學研合作,實現多方共贏;引導社會資本,拓寬融資渠道等。但同時,Flagship的相關經驗在引入當下中國市場時,需要注意與中國國情相結合。

Flagship Pioneering的創立與理念

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公司,Flagship Pioneering(以下簡稱“Flagship”)更多被視作一家以制度化創業理念在生物醫藥領域進行創新的孵化平臺。自其創立至今,已發起和孵化了大約100家創新公司,涉及生物醫藥領域、信息科技領域、農業領域和能源領域等,總價值已超過1400億美元,并申請數千項專利和開發50多個臨床項目。迄今為止,Flagship已為其創立和投資發展的開創性公司提供了26億美元的資金,并從后續投資者處吸引了190億美元。

Flagship Pioneering創始人——Noubar Afeyan

Noubar Afeyan1987年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彼時獲得了生物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的他同時還擁有100多項專利。在作為發明家、企業家和首席執行官(CEO)的數十載職業生涯中,Afeyan共同創建并幫助建立了70多家生命科學與技術初創公司。同時,Afeyan也是許多成功企業的創始團隊成員、董事和投資者。

1962年,Afeyan出生于黎巴嫩貝魯特,父母是亞美尼亞人。由于黎巴嫩內戰的爆發,13歲的Afeyan隨同家人移居加拿大蒙特利爾。Afeyan曾在多次訪談中提及,童年的戰爭經歷讓他的生活時常面臨著許多突發狀況與挑戰,這種漂泊狀態催生出的偏執的樂觀態度,也為其日后的創業者思維和創新心態奠定了基礎。

Flagship Pioneering的創立與理念

Flgaship是一個將創新力、創建力、領導力和資本融合在一起的獨特創新孵化平臺,其專注于生命科學領域,立志于在“新空間(new space)”中率先創造出有價值的想法,并將其通過科學創新與創業的方式付諸實踐。例如,一些創業者對已經存在的技術或產品稍加修飾,達到所謂創新的目的,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根據當前的市場需求,對產品或者服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Flagship則跳脫出當下,致力于研究和從事關于面向未來的創新項目。

Flagship Pioneering的孵化模式

Flagship孵化的創業公司主要領域涉及人類健康、科技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根據Flagship官方網站統計,目前其共孵化了81家公司,其中有65家(占比為80.25%)致力于人類健康領域的探索與創新,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治療學、制藥和生物科技方面;而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創業公司主要在農業和能源方面進行研究。

Flagship Pioneering的孵化流程

Flagship通過四個階段對創業公司進行孵化:探索與假設(Exploration)、科學驗證(ProtoCo)、創新型公司(NewCo)和成長型公司(GrowthCo)(見圖1)。首先,當探索團隊提出創新觀點后,該觀點將被作為風險假設,通過專家和相關人士對該風險假設的意見反饋來確定是否可行。初步被認為可行的風險假設將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驗證,在進一步確定其可行性的同時,創建以項目編號命名的原型公司。隨后,Flagship將原型公司轉化為創新型公司,并進一步對已獲得實驗驗證的原型產品進行實踐。最后,創新型公司將轉型為成長型公司,最終從Flagship分離,走向市場。

Flagship Pioneering的資本運營

作為創新孵化平臺的Flagship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風險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只是其運營職能之一。如前文所述,當一家公司的孵化進入第四階段之前,也就是被從Flagship拆分出去之前,其資金幾乎全部來自Flagship的自有基金,只有進入獨立階段的成長型公司可吸納Flagship基金外的其他風險投資資金。Flagship共運行了9只基金,其中3只基金的凈內部收益率達到了39%以上(見表1);針對其孵化的創業公司,Flagship主要集中投資在A輪和B輪融資階段,主要投資次數少于3次;Flagship基金在醫療保健行業的退出情況優于信息科技行業(見表2)。

Flagship Pioneering的孵化創新實例

Flagship于2010年所孵化的莫德納公司起初主要試圖通過使用mRNA對細胞進行編程,從而使患者自身的細胞產生可以預防、治療或者治愈疾病的蛋白質。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暴發以及之后蔓延至全球的疫情大流行,讓莫德納獲得了難得一遇的市場機會,并一躍成名,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的翹楚。然而,Flagship所孵化的公司Kaleido Biosciences(以下簡稱“Kaleido”)雖然在行業內嶄露頭角,但在臨床試驗申請階段收到了監管警示,從而被迫走向停運。

莫德納——mRNA編程

Flagship探索團隊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可以使病人自己的細胞產生可以預防、治療或治愈疾病的蛋白質,會怎么樣?”在這個假設的驅動下,Flagship展開了針對mRNA,即信使RNA(Messenger RNA)藥物的研究。通過對風險假設的探索、驗證和實踐,Flagship團隊最終發現,使用mRNA對細胞進行編程,從而能夠以可控或可逆的方式制造疫苗和藥物的想法是可以實現的。

莫德納于2018年12月7日完成首次公開募股(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RNA),每股發行價格為23美元,實際發行超過2600萬股,首發募集總額6.04億美元。據Wind數據庫統計,截至2022年3月,Flagship仍持有莫德納4.4%的股份,市值超過30億美元;截至2022年7月15日,莫德納股價為每股166.91美元。

Kaleido Biosciences——微生物組代謝療法

Flagship試圖在微生物代謝療法(Microbiome Metabolic Therapies,以下簡稱“MMT”)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能夠向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藥物和營養保健產品的平臺公司。Kaleido Biosciences被創建后,該公司嘗試通過MMT改變腸道微生物菌群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并建立了一系列研發管線。

2021年9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Kaleido發出警示函,指出Kaleido違反了美國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FD&C Act,以下簡稱“FD&C 法案”),在其候選產品KB109(也是Kaleido的主要產品之一)未獲得新藥臨床研究審核(IND)批準情況下,展開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研究。

2022年4月8日,Kaleido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申請,宣布其董事會投票決定終止所有公司運營,立即解雇所有員工。當日,Kaleido股價跌至每股0.27美元,市值僅剩0.11億美元。

Flagship Pioneering運營模式分析與可適用性討論

Flagship將其孵化模式定義為制度化創業,即有規模地、平行地推進多個項目公司的孵化進度,從而為其節省大量成本;Flagship的人員均具有專業知識背景與行業經驗,使得孵化公司持續保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同時,Flagship具有較高的技術轉移敏感性,在專利的申請與保護方面積攢了多年經驗;而且,風險投資作為Flagship的職能之一,對其所孵化的公司在資金上做到了重要支持。

Flagship Pioneering運營模式特點

Flagship以其制度化的孵化模式,通過系統性的、流程化的方式塑造創新公司,并通過靈活的人員配置、較好的專利申請和保護經驗和持續的資金支持為孵化公司前期打下扎實基礎。

第一,制度化的孵化模式。Flagship的生物科技企業孵化模式被其定義為“制度化”創業(institutionalized entrepreneurship)。作為一個主要根植于生物科學相關領域的孵化機構,從對最開始的風險假設進行討論和篩選,直到最后支持企業獨立走向市場之前,Flagship對孵化流程中的每一階段都進行了嚴格把控和管理。也正是這種制度化的、系統化的、流程化的孵化模式,讓Flagship塑造創新公司的過程達到規?;ㄔO的程度。

第二,經驗豐富與靈活的人員配置。Flagship的創始人及合伙人大多擁有科學背景或者相關工作經驗,他們過硬的專業背景和職業直覺,使得Flagship團隊能夠快速抓住研發過程中的重點,將其轉化為各種想法與假設,同時也減少了許多無用功,有效推進了孵化進程。

項目團隊人員之間的交流與互換,也能夠提高項目推進效率。Flagship保持著較高的內部人員流動性,如在原型公司階段,各項目團隊成員既可以在原所在項目工作,也可以交流至其他項目團隊,或者可以在多個項目團隊同時擔任工作,甚至也可以選擇離開項目團隊,恢復Flagship的全職工作。這種靈活的人員配置方式能夠將人力資源最大化。

第三,較高的技術轉移敏感性。Flagship對于專利申請和保護方面具有較高敏感性,這有利于技術轉移的快速推進。在研發階段,也就是原型公司階段,Flagship便擁有了孵化公司的專利所有權。根據Derwent Innovation WIPO專利數據庫統計,Flagship在2015—2017年間平均公布的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申請對應其在2017年每1億美元研發支出為114項PCT專利申請每1億美元研發支出。Flagship在2017年的研發支出為12億美元,明顯少于生物制藥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業的研發支出,但其研發支出所對應的PCT專利公布數量則相對較高(Flagship每年公布138項PCT專利,其他公司則在13~98項之間)。

第四,風險投資促進技術創新。對于Flagship所孵化的公司來說,Flagship既是投資者,也是創始人。這種風險投資模式可以有效減少或消除因為利益沖突或者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消極影響。

而Flagship在原型公司階段便開始對其進行資金支持,并持續至其成為成長型公司乃至B輪融資之后。對于生物制藥領域的初創公司來說,其面臨研發周期長,資金需求高的風險,Flagship早期的資金支持能夠有效緩解公司的融資壓力,讓科研團隊能夠潛心投入產品研發。

風險投資與高新技術初創公司之間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為Flagship和其投資的孵化企業均帶來了收益。如Flagship在莫德納上市前便對其持有將近18%的股份,而莫德納上市后的優異表現持續為Flagship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Flagship Pioneering運營模式的可適用性討論

Flagship以其強烈的領導者個人風格所塑造的企業文化,廣泛包容孵化公司的過程中產生的批評與質疑,并積極從高校吸引優秀人才,打破人才資源的局限性,奠定了其長遠發展的基礎。同時,Flagship的運營模式與生物制藥行業特征的高度契合,也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與生物制藥行業的專有契合性。生物制藥行業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特性,決定了該行業對充足的風險投資、健全的公共服務平臺、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高需求。這也意味著生物制藥行業需要具備資金支持、人才資源和創新實力。

Flagship的大部分合伙人具有生物醫學或科研背景,為其孵化公司提供可靠的人才資源。而在風險假設階段,Flagship團隊便開始通過與外部的科學家、學者或企業家進行對接與討論,充分利用科研界、產業界和創投界的資源,使各方有效資源實現效率最大化。

Flagship的制度化孵化模式有效減少了孵化公司在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而早期的專利申請和保護則為孵化公司提供了安全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由于生物科學相關的研究耗時較長,通常需要3至5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形成最終成果,這期間的資金需求極大。如莫德納歷經8年才得以上市,而真正開始盈利已是上市3年之后。像Flagship這類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十分符合生物制藥行業的需求,從實驗室階段便開始對孵化項目進行資金支持,直到后期上市,這對于初創公司的發展來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然而,Flagship的運營模式并非適用于所有行業。如前文提到,從數據上看,Flagship基金在醫藥保健行業所取得的成績要明顯優于其在信息科技行業的投資結果,這也證明了Flagship的運營模式與生物制藥行業的相關特性更加契合,但在其他領域的可復制性仍有待觀察。

第二,過于強烈的領導者個人意志。Flagship的創始人Afeyan具有強烈的個人意志,這也使其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也為Flagship帶來在生物醫藥行業的獨特發展視角。Afeyan的樂觀主義固然為其事業發展提供了諸多好處,但同時也容易掩蓋其在決策過程中面臨的一些風險可能性。例如前文所述的失敗案例Kaleido,正是由于Afeyan帶來的這種盲目樂觀情緒,使得Kaleido領導層對相關監管部門的態度做出了錯誤估計,從而導致后續一連串的不利后果。

第三,人才資源的局限性。由于Flagship主要通過內部孵化以實現創業目的,其幾乎所有風險假設都來自內部團隊,上述人才引進措施在項目初始階段可施加的影響力相對有限,這可能導致相關孵化項目在一開始就面臨一定局限性。因為生命科學領域的知識與技術迭代十分迅速,如果人才資源過于固化,或者一些員工對于知識更新過于懈怠,又或者員工的老齡化,都可能導致類似Flagship這樣的孵化平臺因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而被拋棄。

第四,創業者的選擇限制。通常情況下,一些學者在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或假設時,會希望通過創業等方式實現商業化。在以何種模式進行創業上,創業者面臨著多種選擇。例如,建立獨立實驗室,并招募團隊進行公司運營;或者依托大型醫藥企業進行技術轉移;再或者尋找像Flagship這類的孵化平臺進行制度化創業。

Flagship的制度化孵化模式可以為創業公司中后期匹配合適的運營團隊并提供資金支持。但創業者需要面臨的問題是,一開始的假設或許通過各方討論和實驗驗證后有所改變,甚至發生偏離,與初衷不相契合,這亦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

Flagship Pioneering之于中國的經驗借鑒

中國的生物制藥行業未來發展形勢較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通過對Flagship運營模式的分析了解,中國可從中進行借鑒,如完善可持續的創新政策環境,促進企業創新積極性;促進產學研合作,實現多方共贏;引導社會資本,拓寬融資渠道等。

但同時,Flagship的相關經驗在引入當下中國市場時,需要注意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譬如,為避免重蹈Kaleido的覆轍,孵化項目推進過程中需要注意與監管部門的溝通前置,明確監管邊界,遵守法律制度,增進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的互信和相互理解,并嚴格保證項目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進行推進;在市場化選擇并發展孵化項目的同時,應與國家大政方針相適應,與社會的發展方向相適應,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適應,符合新發展理念,契合新發展格局,積極服務于國家建設;從實際出發,了解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結構,擴大受眾群體,踐行社會責任,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基本國情的孵化與投資模式發展道路。

(胡杏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陶然為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研究中心初級研究專員。本文編輯/秦婷)

猜你喜歡
德納
美國FDA正式批準莫德納新冠疫苗并定名為Spikevax
山東賽德納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賽德納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實現本土化發展
—— 專訪德納中國技術中心工程總監Marco Esposito
德納在2017 年上海車展上推出全新技術,創領電動和混合動力車輛先進解決方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