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的典型模式、實踐困境及路徑優化

2023-04-15 08:25張怡瑞
鄉村科技 2023年24期
關鍵詞:河南省養老老年人

張怡瑞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0 引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農村60周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23.81%,比城鎮高出7.99%。不難看出,相較于城市地區,人口老齡化在農村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1]。長期以來,家庭養老是農村老年人養老的主要方式,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社會和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家庭空巢化、空巢老人失能化等問題日益嚴重,傳統的家庭養老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已經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互助養老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能夠有效整合利用農村的各類資源,被認為是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重要途徑[2]。

國家對農村互助養老問題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201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中提出,要以鄉鎮為中心,建立具有綜合服務功能、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機構,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農村特困供養服務、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相互配合,形成農村基本養老服務網絡[3]。2021 年,《“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中指出,“以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等為依托,構建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網絡”[1]。由此可見,農村互助養老的頂層設計已經逐漸展開,進行農村互助養老實踐尤為重要。

河南省是一個人口大省,其農村地區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該地區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多數農村的青壯年選擇外出發展,老年人則多數留在了農村,農村地區老年人的數量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養老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河南省也在積極進行農村互助養老的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筆者從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的典型運行模式入手,分析農村互助養老實踐困境,因地制宜提出完善農村互助養老的建議,以期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1 農村互助養老的內涵及優勢

1.1 內涵

目前,農村互助養老的內涵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化定義。根據其特點和性質,農村互助養老是以社會基層組織為依托,利用農村較為和諧的親友、鄰里關系,鼓勵低齡老年人發揮自身效用服務高齡老人,倡導農村老年人通過互助的方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5]。

1.2 優勢

1.2.1 地緣優勢明顯

血緣、地緣是農村社會的重要特征,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家族與村落。在漫長的傳統社會中,我國農村地區逐漸形成了“聚而居”“互幫互助”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認同。農村互助養老不脫離村莊,熟悉的環境和關系網絡,使得老年人能夠保持更為平和的心態。同時,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間的感情更為真誠,老年人能夠享受到更多的關懷,以及更為全面且連續的養老服務,這些必將極大地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

1.2.2 適應性較強

目前,由于農村經濟發展較慢,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健全,養老資源也不充裕,但農村地區養老市場需求量大,所面臨的養老問題也多,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養老產業結構?;ブB老模式對外在硬性條件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對養老資源需求的可控性強,比較適應農村地區養老資源供給不足的情況。

1.2.3 契合老年人精神需求

一般來說,老年人在情感上具有較多的需求?;ブB老方式能夠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舒服又自在的養老環境,老年人可以通過自身勞動實現自我養老,展現自身的價值,滿足其“需要”和“被需要”的情感訴求。同時,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擁有較多的共同語言,通過生活上的相互照顧和精神上的相互慰藉,能夠填補子女們無法滿足的在老年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空缺,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

2 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的典型運行模式

近年來,河南省積極探索農村互助養老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走出了符合農村實際的新路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農村互助養老模式。

2.1 幸福院互助模式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積極推進農村慈善幸福院建設,從制訂規劃、出臺工作規范和確定籌資辦法等方面著手,采用“政府扶持、慈善捐贈、鄉村補充、個人繳納”的辦法籌集資金,按照就近原則在有條件的村子建設農村幸福院,對于不能新建幸福院的村子,將一些舊的大隊部、學校、農家庭院等改造成農村慈善幸福院。這些幸福院集日間休息、康復、活動、配餐于一體,為老年人提供生活、娛樂和醫療設施,確保老年人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武陟縣慈善幸福院的運行模式,是將慈善和養老相結合,形成“政府+慈善+村級+個人”四級聯動,通過建設村級慈善幸福院,實現院民互助,院與院之間互助,院內低齡老年人服務高齡老年人,社會力量及社會機構之間協調互助。目前,武陟縣已建成以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和慈善幸福院為主體的養老服務網絡,基本滿足了全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6]。

2.2 “時間銀行”互助模式

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五陵村積極探索并建立了我國第一家農村互助養老“時間銀行”。在沒有其他農村互助養老“時間銀行”模式可以參考的情形下,五陵村“時間銀行”自行制訂出20 多項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一套完備的業務程序與操作規范。該“時間銀行”的照顧對象以60 歲以上空巢、獨居老人為主,需要特殊照顧和80 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可獲得免費的志愿服務,無限量支取時間;對于60 歲以上、有子女的老人,可以通過扣除孩子的志愿服務時間來獲取免費的志愿服務。其服務內容不僅包括生活和醫療保健服務,還包含較高水平的文娛活動,從各方面滿足老人的生活需要。

目前,五陵村互助養老“時間銀行”愛心儲戶從當初的幾百人發展到7 000多人,儲戶服務時間累計上萬小時,支取時間6 000 多小時[7]。五陵村互助養老“時間銀行”通過“存儲時間、隨需使用”模式,將志愿服務、扶貧幫困、助人自助有效結合,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其他志愿者組織共同投入農村養老事業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2.3 鄰里互助模式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積極探索并推行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模式,通過資源整合,一方面為農村特困對象、老黨員、殘疾老人等困難群體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對護理人員進行累計積分管理(這些積分除了能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也能轉化為報酬)。在實際工作中,當地有關部門為散居在家中的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特困老人等免費安裝“一鍵通”智能終端設備,借助該設備從親友、鄰居中選取護理員對空巢、獨居老人進行結對幫扶,結對鄰里會在幫扶中獲得相應的積分,并據此積分獲得物質或榮譽獎勵。同時,借助“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積極開展志愿者服務,引導該縣的公益組織參與老人幫扶活動。

汝陽縣鄰里互助養老就是通過整合農村優勢資源,形成一種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庭融入為一體的農村養老方式,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鄰里互助的網絡平臺,利用“互聯網+智慧養老平臺”,以鄰里互助的方式解決養老問題。目前,該縣已基本健全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體系。這是在農村地區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新模式的一個重要實踐[8]。

3 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的實踐困境

雖然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忽視的是農村互助養老還處于不斷發展階段,仍然面臨很多困境。

3.1 相關制度不完善

隨著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的發展,與之相關的政策文件不斷增加,但依舊沒有完善的制度環境作為保障。第一,目前河南省只有在《河南省養老服務條例》《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中提到互助養老的內容;在市、縣級層面,只有少數地區出臺了與農村互助養老有關的文件。盡管河南省有關政策法規在宏觀上為農村互助養老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但是在微觀層面上,各地仍然缺少針對當地實際、具體操作方面的詳細規定。第二,一些農村互助養老組織的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一些農村互助養老組織在日常運作機制、管理人員崗位職責要求、意外風險防范和評估體系等方面還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組織運行管理缺少具體指導。第三,目前,河南省僅在《河南省養老服務條例》中對農村互助養老組織的監督管理進行了規定,各市縣缺乏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互助養老組織監督制度,不利于農村互助養老組織的可持續運行。

3.2 資金投入不穩定

農村互助養老發展離不開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要想實現農村互助養老長期開展,就必須有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然而,在財政投入方面,盡管近年來河南省持續增加對農村互助養老的資金投入,但并沒有將其列入財政預算,也沒有建立專門的基金,導致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的資金來源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在社會資金方面,由于政府對農村互助養老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扶持,社會投資主體對農村互助養老的投資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有可能出現資金投入不穩定的現象,進而造成資金鏈斷裂。在集體經濟方面,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農村地區能夠憑借集體經濟率先發展互助養老,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農村地區集體經濟支持養老服務能力不足,也難以與外部資源對接,導致互助養老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偟膩碚f,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缺少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

3.3 服務內容不全面

受家庭構成、收入狀況和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村老人在互助養老中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別。這意味著農村互助養老模式應涵蓋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內容。然而,目前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中的行為主體以低齡健康的老人為主,缺乏專業性的護理培訓和技能訓練,導致其服務內容比較有限,服務的覆蓋范圍僅限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如簡單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沒有延伸到高水平的醫療保障、失能老人的疾病照護等層面。在經濟發展稍落后的一部分農村地區,互助養老很難吸引專業人才參與,難以保證養老服務質量,服務的內容尚不全面,導致部分地區農村互助養老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3.4 模式創新不充分

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對養老政策進行完善,在農村地區廣泛推廣互助養老服務,建立了8 000多個互助養老院等互助養老設施。其中,幸福院互助養老模式的建設和管理效果顯著,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然而,諸如“時間銀行”和鄰里互助養老模式在農村地區的發展相對不足,僅在河南省部分農村地區實行,覆蓋范圍較窄,未對農村互助養老模式進行充分創新,使得省內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發展勢向過于單一。

4 推進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的路徑

4.1 完善相關制度,推進農村互助養老規范化

科學清晰的指導性政策和系統完備的法律法規是構建農村養老保障網絡的重要支柱,與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的運行效果有直接關系。第一,按照國家政策指引,省級政策指導和縣級政府分區域制定可操作的具體措施是促進河南省農村互助養老模式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的前提。省級層面要明確農村互助養老模式中互助—自助相結合的目標,出臺指導性政策文件,各地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臺具體的政策文件和實施措施,指導農村互助養老加快實行。第二,政府應根據現有農村互助養老的實施情況,結合省內典型模式的運行經驗,對互助養老場所的建立條件、管理制度和參與者的權力與義務等內容進行明確規定。同時,要督促各農村互助養老組織完善內部管理體系,對互助養老組織發展規劃、組織管理和專業技術等進行定期培訓,提高農村互助養老組織管理和服務的質量。第三,各地區在制定符合村莊養老實際的方案后要積極探索并建立農村互助養老組織評估和監督機制,對互助養老服務場地內配套設施、護理人員和資金使用等進行動態監管,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促進農村互助養老組織規范運行。

4.2 拓寬資金來源,實現供給渠道多元化

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撐是實現農村互助養老良性發展的關鍵保證,也是實現農村互助養老的內在動力,所以河南省應該拓寬資金來源,建立多元化的資金供給渠道。第一,政府應建設農村互助養老專項資金,并把農村互助養老服務開支列入政府年度預算中,規范經費使用程序,確保經費能切實投入互助養老建設。第二,農村互助養老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參與,政府可以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農村互助養老,通過持續引入社會資本,拓寬農村互助養老的資金來源,從而保障農村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第三,對于村集體經濟收入少、養老難的地區,可通過開展公益活動,或通過部分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為其提供公共的可支配資金,支持互助養老的開展。

4.3 提升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內容全面化

為滿足農村老年人多樣化和層次化的養老需求,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互助養老的內容,提升服務質量,真正滿足老年人“老有所為”和“老有所樂”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第一,要做好基本服務,為農村老年人提供舒適的場所和健康的餐食,并定期組織開展娛樂活動,豐富文化生活。第二,建立醫療服務合作機制,在村衛生室和互助養老點之間開通“綠色通道”,實現醫養結合。第三,在對護工進行定期培訓的同時,可以為老年人安排服務培訓項目,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理療專業知識,不僅可以讓老年人了解常見的疾病治療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護理服務專業性。第四,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吸引人才參與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建立定向培訓計劃,形成良好的人才輸送渠道,加強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能力建設。

4.4 發展多種模式,助力養老選擇多樣化

農村互助養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家庭的養老負擔,經過不斷的發展,此種模式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進行農村互助養老方式的創新,并對多種形式進行探索,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養老選擇。第一,在保證現有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模式平穩發展的基礎上,鼓勵各地區借鑒已有的實踐經驗,因地制宜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養老互助新模式,積極引導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實施“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鄰里互助養老模式等。第二,對于特困人員、留守老人、失獨老人等剛需人群多的地區,建立村級服務站的互助養老模式,解決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5 結束語

在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和養老問題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問題。隨著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入城市,農村養老問題更為突出,在重視城市發展的同時,要對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互助養老的路徑選擇顯示出更廣泛的空間,其存在和發展不僅具有可能性,還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因此,在全面建設現代化的新時代,要積極推進農村互助養老的路徑選擇和創新,不斷提升農村老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河南省在探索和實踐農村互助養老的過程中面臨很多困境,需要多措并舉完善農村互助養老模式,以滿足農村老年人多方面的養老需求。

猜你喜歡
河南省養老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養生不是養老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養老更無憂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