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茶藝編創原理解析
——以創新茶藝《一封家書》為例

2023-04-17 10:32王安琪閆雅琪
福建茶葉 2023年4期
關鍵詞:茶席茶湯沖泡

王安琪,閆雅琪

(1.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宜昌 443111;2.湖北民族大學,湖北 恩施 445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不斷提升,大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大大提高。為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上積極健康、規范有序的軌道,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該文件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要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茶藝是中華傳統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研習茶文化、編創傳統茶藝是滋養文藝創作、將傳統文化融入生產生活的重要途徑,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取得實際成效。

1 創作背景與主題構思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部分青年大學生畢業后選擇離鄉創業。青年一代秉承著工匠精神,肯吃苦、有激情,創業的項目有一定基礎后,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助推家鄉產業提質增效的熱情,逐漸承擔起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主要力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新茶藝作品《一封家書》以宜紅茶非遺傳承人的家庭生活為主線,以宜紅茶為主體,講述了青年一代延續老一輩宜紅茶人艱苦奮斗的精神。

2 茶藝作品要素設計

2.1 茶品

茶是茶藝作品的主角,貫穿始終,茶品不僅要緊扣主題,而且要有代表性。本作品選擇歷史淵源的宜紅茶,宜紅茶又稱宜紅工夫茶,是中國工夫紅茶的典型代表和傳統出口商品[1]。外形條索緊細顯鋒苗、色澤烏潤顯毫、較勻、整、凈,內質香氣嫩甜香、滋味甜醇,湯色紅亮,葉底紅亮顯芽[2]。

2.2 茶席與茶具

2.2.1 茶席。茶席狹義的講,它是品茗的一個平面;廣義的講,是為品茗構建的茶藝師、茶、器、物、靜的茶道美學空間,它以茶與茶湯為靈魂,以茶器為主體,在特定的空間形態中,與其他的藝術形式相結合,共同構成的具有獨立主題并有所表達的藝術組合[3]。

本茶藝作品共有三組茶席位,為五人團體茶藝,遵循茶席設計原則,中心茶席位為主,由一男一女兩名主泡扮演一對青年夫妻,坐姿沖泡;中心茶席左右各一茶席作為補充,右邊的小朋友扮演年輕夫妻的女兒,跪姿沖泡。左邊兩名輔泡扮演爺爺奶奶,坐姿沖泡。

圖1 2019年全國茶藝師技能競賽創新茶藝《一封家書》比賽現場

主泡茶席以淡黃色緞面的席布為底色,淡雅素凈;茶旗選擇紺藍色且稍有紋路的方形席布,對角線疊壓桌面居中斜鋪。整個主泡茶席布置形成信封狀,與寫給父親的信相呼應。

右邊茶席整體布置與主泡臺茶席相稱,茶席是向兩邊平鋪延伸,在視覺上不易忽視小茶藝師。主泡器、品茗杯、茶荷、茶匙與主泡臺一致。杯托選用木質花朵狀;提梁壺選擇白瓷,有小魚花紋,且大小適合小朋友使用;水洗選用白瓷的。茶藝師小朋友穿著校服,背著書包,體現孩子可愛、活潑的一面。

左邊茶席布置,在席布底色選擇上與主泡臺茶旗相同。茶具選用兩套白瓷蓋碗,一個白瓷提梁壺和白瓷水洗。兩位扮演父母的茶藝師身著藍灰色彩中式衣服,戴老花眼鏡。為了更好的呈現主題、營造情境,激發觀眾的審美想象空間,茶席設計中還要使用貼合主題的輔助用具增加茶藝表演的藝術性[4],如配有竹制簸箕來擇茶,與家的元素相呼應。

插花選擇黃色圓形的乒乓菊,寓意“團圓美滿”,且與茶藝師服裝、茶席底色色調一致;花器的選擇,以清雅別致為上,顏色與茶具色調相符。

2.2.2 茶具。

2.2.2.1 主泡器。茶具選擇以天青釉和透明玻璃材質為主。主泡器選擇的是壁薄、致密的小壺,吸收的熱量相對較少,茶湯得以保持較高的水溫,故茶香較高,使用得心應手的小壺泡茶比較容易控制好茶與水的比例,能夠相對精確的判斷出一壺茶的最佳的出湯時間[5]。壺承顏色的選擇、大小與主泡器相映。公道杯選擇沒有把手的玻璃器型,外觀高挑,既能增加茶席空間的層次感,又可通過茶湯的變化,調節茶席色調的豐富性[6]。品茗杯顏色、大小的選擇與小壺相匹配,小品茗杯更易留香,保留茶湯的溫度。杯托選用朱漆木質的,合理的調節整套茶具的色彩比重。壺有壺承,杯有杯托,則倚則制,壺蓋就一定要有蓋置,器物雖小,不可或缺[7],因此選用的是棕色木質的蓋置?!八疄椴柚?,器為茶之父”,壺與壺承、杯與杯托象征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2.2.2.2 輔泡器。茶葉罐選用天青色,密封嚴密的,與主泡器相呼應;茶荷,茶匙均選用同杯墊同質同色的,便于賞茶聞香。提梁壺選擇的是淡藍色的陶制敞口煮茶器,底座是一個酒精爐,以便保持水溫。水洗選用小巧圓潤的玻璃碗,既不影響茶席的美觀,也不占用茶藝師沖泡的位置。兩位主泡均用左手沖泡,即左手持煮水器,完成注水動作;右手持勻杯,完成分湯動作。左手席的設計原則,決定了茶席上勻杯的最佳擺放位置,是在與泡茶器呈45度角的右外上側[8]。

3 茶藝編排流程與沖泡技巧

3.1 茶藝編排流程

根據《2019年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技術規程》,團體自創茶藝比賽時間為8min~15min,主題自創,茶品自選,現場團隊合作完成。該賽項里創新茶藝所占比重較大,技術文件要求茶藝流程編排科學合理,動作流暢,并做到實用與藝術美學相結合。本作品編排流程見表1。

3.2 茶品沖泡技巧

泡茶時應遵循基本原則,更要掌握茶品的性質,通過藝術的手法最大限度的呈現茶的美、并契合主題。在茶藝中呈現一杯滋味甘醇的好茶,是對茶藝師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一場茶藝設計好壞的重要標準[9]。

為展現出高品質的茶湯,選用農夫山泉礦泉水沖泡宜紅茶。茶湯口感如何,從本質上講就是茶湯濃度的控制問題;香氣是否高揚,則由水溫的高低差異決定[10]。因此宜紅茶沖泡水溫在90℃—95℃左右,投茶量為5g。如果比賽現場的茶壺沒有加熱底座,在備具環節需要準備水溫更高的飲用水。

首先要溫具,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器具溫度,有利于后續沖泡時茶香的散發。接著將茶葉從茶葉罐中撥出,聞香賞茶,把茶葉緩慢投入小壺。浸潤泡時,沿著壺壁逆時針繞一圈,水量正好浸沒過茶葉;在沖泡時,定點低沖,快速出湯,以免茶湯過于濃郁。在分杯時講究均勻,每一杯斟七分滿,以示對來賓同等的尊重。

總之,要在平時備賽訓練時把握好投茶量、水溫和出湯時間,尋找三者達成的短暫而協調的最佳平衡點[11]。

4 意境營造

4.1 茶藝解說詞

茶藝表演解說詞,既可以是對茶藝表演的茶葉的色香味形、茶具的形神氣態、茶席的色彩疊鋪等表象的解說,也可以是對茶藝表演的主題思想和精神內核的解說[12]。好的解說詞應跳出對泡茶流程平鋪直敘式的解說模式,要以茶為出發點講好一個故事,自然地烘托氛圍情感,打動包括創作者自己、評委和觀眾,展現本地區茶藝特色和茶產業現狀。本作品解說詞見表2。

表2 茶藝解說詞

本作品與常見的解說形式不同,采用了主泡男茶藝師讀書信的形式解說。通過一封兒子寫給父親的信,把宜紅茶非遺傳承人一家的故事用茶藝展現出來,烘托出濃濃的親情,給評委和觀眾帶來強烈的共情,奠定感情高潮,點名主旨。

4.2 背景音樂

絕大部分茶藝是需要背景音樂來烘托表演氛圍的,背景音樂是茶藝表演的重要構成部分。一般來說,茶藝表演多選擇用傳統民俗樂器演奏的韻律古典、節奏輕緩、能與主題相稱的音樂。

本作品選擇了三段音樂進行剪輯。第一段是連續劇《蝸居》的背景音樂,沒有歌詞,用在茶藝開始的場景一、二里做劇情鋪墊,將故事帶入到兒子和父親的矛盾中;第二段是毛不易演唱的《無問》的純音樂伴奏,沒有演唱部分,用在兒子讀信流程里,抒發兒子內心的真實情感;第三段是趙照演唱的《聲律啟蒙》《經典詠流傳》第2期版本,該版本有小朋友參與吟唱聲韻格律,用在奉茶階段,與解說詞里的內容“我也會用您愛我的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保持一致。

4.3 茶藝師服裝

主泡男茶藝師上身著白色棉麻中式長袖,下身著灰色長褲,沉穩大氣;主泡女茶藝師身著黃色旗袍,與茶席主色調和“一封家書”的暖黃色調保持一致,溫婉素雅;輔泡茶藝師小朋友著白色襯衣和灰色格子裙樣式的校服,勤學守禮;兩位輔泡老年茶藝師,即爺爺和奶奶的扮演者均著灰色上衣和黑色長褲,與主泡男茶藝師和輔泡小朋友基本保持服裝色彩一致。

4.4 背景視頻

根據茶藝作品故事情節和敘事發展,背景視頻由9張圖片穿插剪輯而成,內容分別為家庭客廳一張、故鄉茶山一張、家書一張、茶農采茶制茶照片三張、父親在茶山上抱著嬰兒的照片一張、全家福一張。

視頻里最重要的背景圖片“一封家書”手寫在信紙上,書信以暖黃色調色,裝飾幾片茶芽和一支鋼筆,結尾部分的全家福由五名茶藝師穿比賽服裝提前拍攝完成,其余均為茶藝與茶文化教研室開展教研工作拍攝的原創圖片。

5 亮點與不足

創新茶藝《一封家書》在2019年湖北省茶業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團體一等獎,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茶藝與茶文化教研團隊通力合作是關鍵。前期的創作構思定位明確,從宜紅茶非遺傳承人的家庭故事入手,結合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弘揚了宜紅制茶人的工匠精神;指導老師和選手在備賽過程中反復沖泡品飲,優化了宜紅茶湯品質的沖泡方法;4歲茶藝師小朋友為湖北省歷屆茶藝比賽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選手,她奉茶彬彬有禮,將茶藝表演帶入高潮。但也需要指出,該作品從創作到成型用時1個月,對宜紅茶的歷史文化挖掘不充分,宜紅沖泡手法不夠新穎等問題是今后編創茶藝需要改進的地方。

圖2 2019年湖北省茶藝職業技能競賽比賽現場

6 結語

教育部自2013年舉辦中華茶藝技能競賽以來,創新茶藝一直是該賽項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習創新茶藝,注重茶葉沖泡技巧與品茗意境營造是中華茶藝技能競賽的技術要點,通過“崗課賽證”的理念有效對接了茶藝師用人崗位的實際需求,更是高職院校提升茶藝與茶文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為了進一步提升高職學生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研習創新茶藝應與工匠精神相結合,突出茶藝主題,優化沖泡流程,營造品茗藝術空間,充分展現茶藝的文化內涵。

猜你喜歡
茶席茶湯沖泡
茶席設計的研究綜述
以“沖泡法”教讀古典詩詞的一點嘗試
白毫銀針與平陽黃湯紫砂壺沖泡法研究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從一杯茶湯啟程(組詩)
一字蝕骨
荷葉茶防治便秘
茶席:一種可以玩的藝術
茶湯與金屬離子絡合反應的研究
茶湯養出俏精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