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GC 下的文化產業投資機遇

2023-04-17 09:09顧晨浩
張江科技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化產業環節游戲

■文/顧晨浩

相比技術型公司,能結合AI 解決文化領域用戶需求并打造用戶愿意付費的產品的公司更值得關注。應用領域真正的護城河不再是純粹的模型能力,而是基于自己可以觸達的目標用戶盤所形成的獨有的知識產權(IP)、數據和場景。

AI 有望引領下一輪康波復蘇周期

科技是社會進步的第一推動力。幾年前,產業界和資本界還在討論突破性技術的缺失,操心新冠疫情何時終結,擔憂經濟停滯,如今,ChatGPT 的橫空出世讓人想起開啟上一輪康波周期的計算機和互聯網。

1981 年誕生的個人計算機、1989 年誕生的萬維網是重要的技術突破點,它們為1991 年之后的康波繁榮周期奠定了基礎。2015 年至今可以認為是康波周期的蕭條階段。后續要從蕭條階段走向回升階段,可能依賴的重大技術變革就是人工智能(AI),而其中的標志性事件是ChatGPT 的誕生。目前,海外GPT 模型的迭代速度非???,國內大模型的能力也追趕到了GPT 3.5 的水平,與海外還存在1 ~2 年的差距。

本輪AI 具有理解、生成、邏輯能力,這是以往AI 不具備的。過往的AI 更多只針對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單一任務進行設計,而基于大模型的AI 具有超越感知的執行層面的能力,能夠像人一樣交流、寫作、畫圖、洞察、執行,并且速度比人還要快。AI 正在改變信息的生成、處理、交互方式,信息要素的改變也將帶來社會其他領域的改變。

當前,大眾對AI 和大模型的感知還不深刻。就像20 多年前,當計算機初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人們并未意識到計算機對生產力的提升作用,也難以想象電商、游戲、社交市場的大繁榮?,F在,很多人只覺得大模型可以用來聊天、畫圖,少數喜歡嘗鮮的年輕人用百度、科大訊飛的大模型對話框聊了幾句,覺得挺有意思,但也沒有弄明白AI 到底能夠做什么。

AI 能力的不斷突破與文化產業的技術變革

現在AI 已經步入了多模態階段。用戶與AI 的溝通方式不僅有文字和代碼,還有圖片、語音。多模態的出現除了改變交互方式以外,還意味著AI與其他行業的關系更加密切,能催生出更大的市場。

人們可以像創建一個公眾號一樣創建一個GPT,這意味著AI 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將加快兌現。OpenAI 公司在美國當地時間2023 年11 月6 日的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GPTs。借助GPTs,每個人都可以創建自己的大模型,并定義大模型要實現的功能,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在開發者大會后不到1 星期的時間里,用戶創建的GPT 數量就超過了1 萬個。繼GPTs 之后,OpenAI 公司后續還會推出GPT Store,開發者可以通過上架自己的GPT 獲得收益分成。目前制作的GPTs 已經可以實現編寫代碼、編寫劇本、開發面試題目、撰寫論文、制作市場營銷材料、提供客服支持等各種功能。

文化產業也需要技術變革?;仡櫸幕a業過去20 多年的歷史,技術載體從1G 網絡發展到2G、3G、4G 和5G 網絡,內容生產方式從中心化的專家生產內容(PGC)、去中心化的用戶生產內容(UGC),發展到目前的AI 生產內容(AIGC),隨之形成的新市場也越來越大。例如:在互聯網的初級階段,網絡文學市場規模為288 億元(2021 年),數字音樂市場規模為333 億元(2021 年);在應用4G網絡和UGC 模式的今天,短視頻用戶數已經超過10 億,僅抖音的營業收入已達到850 億美元(2022年),中國移動游戲規模達到1 930 億元,玩家達到6.54 億人(2022 年)。技術的發展不僅影響內容的創作方式,也影響著內容的消費場景和消費方式,進而將打開新的內容領域,開辟新的文化空間??梢灶A見的是,在未來的文化領域,一定有AI 參與創造的文化,文化產業的消費方式也一定會引入AI 的交互手段。

目前,文化產業存在不少痛點,AI 興起正當時。以游戲行業為例。2022 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 658.84 億元,同比減少306.29 億元,下降10.33%。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 930.58 億元,比2021 年減少324.80 億元,同比下降14.40%。這是自2014 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游戲新品上線少、頭部公司游戲立項謹慎、小企業難獲投資等以外,本質上還是行業缺乏創新和多樣性。此外,我們很多文化資源開發不足,許多文化產品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F在AI 興起,文化產業也急需AI 這樣的新技術為產業的發展注入創新元素和增長動能。

AI 與文化產業的結合

從產業環節的角度看,AI 提升了文化的供給能力。整個產業鏈條中的IP 產生、內容制作、營銷、用戶交互等環節都可以與AI 的能力深度結合,從而提升供給的效率。例如:IP 產生環節可以用AIGC 進行形象設計、故事續寫;內容制作環節可以用AI 進行劇情策劃、圖像制作、代碼生產;營銷發行環節可以用AI 生成素材、進行個性化營銷;渠道環節可以讓AI 擔任AI“解說員”、數字人“主播”的角色;最后的用戶交互環節也可以使用增強現實技術、手勢控制等。

從產業數字化趨勢的角度看,AI 正在加速文化產業轉型。在電影制作領域,真人拍攝往往需要協調演員的檔期,并且需要為知名演員支付高額報酬;而動畫電影則可以實時制作,容易把控制作成本和周期,讓影視公司獲得更高的收益。在教育領域,AI 學習機取代了之前的萬億元教培市場,家長花幾千元就可以實現像真人一樣的輔導效果。在文旅領域,人們可以借助AI 對古代建筑、繪畫和雕塑等進行高分辨率掃描和數字重建,以延長其保存時間并擴大其傳播范圍;博物館可以借此打造智慧博物館,通過智能導覽系統和虛擬展廳等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豐富和沉浸式的參觀體驗。

從文化領域內容消費的角度看,AI+也有望形成新的趨勢。近年來,日益火爆的短視頻把人均日上網時間從4 小時提升至目前的6 小時,情緒飽滿的短視頻內容形式讓下至5 歲小孩、上至60 歲老人都迷上了手機。這背后是剪映、快影等內容制作工具的不斷迭代。在游戲行業,未來AI 可以讓不懂代碼的人也能設計自己的小游戲,并且在接入AI 數字人、語音手勢交互或AR 交互后,這些游戲有望吸引只看網文或視頻的數字內容消費者。

猜你喜歡
文化產業環節游戲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