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生產力概念研究
——基于對“力”的考察

2023-04-17 16:56方浩然
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生產力馬克思要素

方浩然

(首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00)

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幾乎可以算得上是馬克思一切社會理論的基石,貫穿于其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始終。同時,由于生產力的運用范圍極廣,且隨著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推進,其對生產力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生產力在其研究各個領域、各個時期含義都略有區別,而馬克思恩格斯本人又沒有對其下過明確的定義,致使后世對其產生了巨大的爭論。

就對生產力本質的研究來看,學界大體可以分為:以生產中物質要素為生產力的“要素說”;強調生產中人主體能力的“能力說”;強調生產力是一種客觀物質力量,而非潛在能力的“力量說”;認為生產力是一種表征著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關系說”;認為生產力是一個諸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有機構成的系統的“系統說”等等。就對其要素的研究來看又可以分為:支持勞動者、勞動資料的“兩要素說”;支持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三要素說”;基于“兩要素說”之上的僅將生產工具當作生產力要素的“一要素說”;認為一切能夠提高生產數量和生產率的因素都是生產力要素的“多要素說”。就對生產性勞動的解釋又可分為:以于光遠先生為代表,認為凡是合乎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勞動皆為生產性勞動的“寬派”;以孫冶方先生為代表,認為只有物質生產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的“窄派”;以楊堅白先生為代表,認為介于以上二者之間在原國民收入計算基礎上增加客運、修理和生活服務,不同意科教文衛、黨政軍人員的勞動屬于生產勞動的“中派”。再到后來的“蘇、谷之爭”“晏、衛之爭”等,種種觀點紛繁復雜,不一而足。

一、力:變化產生的真實原因

筆者認為,對生產力的研究還是應從對“力”的研究開始,如果我們連一個概念的“屬”都沒有搞清楚就來研究“種差”,那豈不是就顯得本末倒置了嗎?而對這一“屬”的研究,筆者以為,比起所謂的正本清源或與時俱進,在字典堆和重要文獻里追古溯今地討論“力”的前世今生,不如去看一看馬克思恩格斯對“力”字的解釋。任何理論都有其出現的時代背景和主觀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生產力,肯定也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在他們所理解的“生產”和“力”的概念基礎上所提出的,所以回歸文本、回歸時代方為正途。

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力的觀念,如各方面所承認的(從黑格爾起直到亥姆霍茲止),是從人的機體在其周圍環境中的活動借用來的。我們說的肌肉力、雙臂上舉力、腿的彈跳力、腸胃的消化力、神經的感覺力、腺的分泌力等等。換句話說,為了不必對我們機體的某種機能所引起某種變化的真實原因作出說明,我們就塞進某種虛構的原因,某種和這個變化相當的所謂‘力’。然后我們又把這種偷懶的辦法搬用于外在世界,這樣,有多少種不同的現象,便虛構出多少種‘力’?!保?]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理解“力”的三個關鍵點,即一個淺顯的行動、一個經由這個淺顯的行動所出現的明確結果、一個真正造成這個結果的深層原因。所以,對“力”的研究,實際上是要經歷一個從原因到結果再到原因的過程,而重點則是第二步——從確實結果到深層原因的回溯過程,其中確實的結果——“所引起某種變化”“這個變化”“不同的現象”——實際上是這一整個思維過程真正的開端。而那個“竊取”了冠名權的行動只是一個表象,它既不能徹底解釋變化發生的根源,也不能徹底解釋相互作用的機理。它甚至都無法證明自己是這個變化過程中的唯一行動,它只是作為引子引出了我們要研究的整個對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力”在馬克思那個年代實際上指的就是:某種變化產生的真實原因——能夠舉起(如此重量)重物的原因、能夠跳躍(如此距離、高度)的原因、能夠消化(如此類型、數量)食物的原因……

馬克思生產力所“生產”的現實對象或者說“結果”,根據其研究領域和層次的不同大體可分兩類:一是以《德意志意識形態》為代表的唯物史觀領域內的生產力,其主要研究的是整個人類歷史范圍內的生產、再生產,對象是物質生活資料;二是以《資本論》及其手稿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領域內的生產力,其主要研究的是商品經濟時期和資本主義時期的生產與再生產,對象是商品和剩余價值。

而貫穿于這些對象始終、為生產概念所不可或缺的“是使用價值,是經過形式變化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2]211。作為目標,它構建于生產之前;作為產品,它完成于生產之后;作為“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它為商品經濟的生產所需要;作為“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

二、生產力所解釋的變化:使用價值的產生——需求的狀況及其滿足水平

國內學界對生產力問題的探討較少涉及對使用價值的研究,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方面馬克思對使用價值下過較為明確的定義,另一方面馬克思也認為對商品具體物理屬性的探討應該交給工藝學和商品學,而不是政治經濟學。但筆者認為在這里還是有幾個問題值得琢磨的。

首先,與當代大部分歷史教科書中“物的有用性使物具有使用價值”和“同一種商品還可以兼有多種自然屬性,從而具有多種使用價值的”[3]的表述不同,馬克思的說法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2]213以及“同一種使用價值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但是,它可能有多少用途全在于它作為具有一定屬性的物的存在”[4](參考一下“因為每種物都具有多種屬性,從而有各種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產品能夠成為很不相同的勞動過程的原料”[2])??梢钥闯?,馬克思所說的使用價值是這個物的全部,這個物的屬性(無論當前是否有用)的全部。物的某一個屬性只是一個使用價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遠非全部,如果認為“一屬性一使用價值”的話,那么就難以理解互為替代品的商品與同一種產品的區別,進而也難以理解供求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價格影響的區別,難以徹底理解馬克思的兩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間的關系。我們生產的不是物的有用性,我們生產的是物,而它的有用性則由人在歷史中去發掘。

其次,對個別商品而言,當確定了某物具有人們所需要的屬性后,物的具體有用性、其如何具體滿足人的需要其實并不重要,問題只在于用具體勞動生產出這么樣的一個物就行了,而這個物是確定無疑的,所以對它的進一步討論似乎的確將進入工藝學和商品學而非政治經濟學的范疇。然而,一旦當我們的研究超出了個別生產而進入社會生產領域,情況就不同了。因為在這里會牽扯到一個直接表征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概念——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某一使用價值”指的也就不再是“這個物”而是“這類物”了,“在這里,單個商品是當作該種商品的平均樣品”“全部同類產品其實只是一個量,這個量的價格是整個地決定的,而不以特殊情況為轉移?!保?]52那么自然我們就要問,“這類”指的到底是哪類,或者說哪些商品可以在一起進行平均、進行使用價值量上的比較??v向上來說是共性和個性的選擇問題,橫向上來說是屬性劃分標準的問題。標準以上的個性進行研究,這就是同類使用價值的共性,是使用價值的質;標準以下的不進行研究,它們將作為無關的個別屬性而被平均掉。那么這個標準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是有用屬性,并且是當時為人所認識到的有用屬性。例如某些天然放射性物質,當人們注意到這些放射性極強的危害性(或者說有用性)以前,這些物質有可能和自然界中其他無害熒光物質一樣被開采出來,當作同一種原料進行加工。這種情況下,這些物質只會和其他無害熒光物質當作同一使用價值,沒有人會關注它們深層的差別,沒有人會關心它們開采的獨特環境,沒有人會專門去計算它們的必要勞動時間,它們將會被當作同一物質一起進行社會平均。問題不在乎于產品有多少屬性,而在乎于社會承認多少屬性;問題不在乎于從物理上來說這里有多少種產品,而在乎于社會承認多少種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使用價值是多種有用屬性的集合體,而非一種有用屬性,那么在這里,不僅各類有用屬性的質對集合體的質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且各類有用屬性在量上的比例也具有決定性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了集合體的質的規定性。如果我們只按產品最主要的有用屬性劃分使用價值,那么每種使用價值都會“外溢”出相當部分的其他有用屬性。這些“外溢”屬性會對人們需求的實際滿足產生極大的現實影響,所以人們的需求一定是通過大量異質使用價值合理組合而滿足的。

這里有幾個問題是要解釋的。第一,如果人們的需求是精神需求,需要的產品是精神產品,那么這種產品也是使用價值嗎?筆者認為是的。不過,精神不能對精神起反應,精神只能對精神借以體現出來的物質起反應。正如馬克思所說,“‘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法定要受物質的‘糾纏’”[5],“藝術和科學的一切產品,書籍、繪畫、雕塑等等,只要它們表現為物,就都包括在這些物質產品中”[6],縱使它滿足的是人們的精神需求。第二,如果人們有一些需求消失了,是不是使用價值也會消失,這是否有主觀主義之嫌?筆者認為需求消失,使用價值(物)也會消失。不過,這里首先要排除掉一個“幸存者偏差”,很多看似“徹底消失掉的”需求,實際上只是個別的消失,其表現為絕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需求消失了,但這并不能說明其在整個社會層面或對整個人類來說已經喪失意義。如天花疫苗,雖然天花病毒在40年前就被徹底消滅了,但考慮到天花死灰復燃的可能性及其一旦爆發的巨大危害性,在人類層面依舊有著對天花疫苗的需求。而真正徹底消失掉的使用價值,一般來說已經完全在人們的記憶中喪失了。這是一個極其漫長又潛移默化的過程,首先是需求量及使用者緩慢減少,使用價值不斷升級,有用屬性的種類及其比例發生微小量變,隨著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人們的某種需求徹底消失,有用屬性徹底淪為無用屬性被迫接受社會平均,使用價值發生質變。在它們剛退出市場舞臺時,其有用屬性、制作工藝乃至生產工具,往往還會被人有意無意地記憶或儲存,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儲存成本不斷增加,對這些東西的維護保養也變得愈發困難,最后還是不免會因為種種“意外”而徹底消失,蛔蒿在中國的滅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從人類歷史發展的層面上來看,隨著需求的消失,使用價值(物)是會消失的。

至此,我們可以對使用價值有這樣的認知:首先,使用價值不是某一屬性,而是物,物的全面的規定性;其次,使用價值是對產品內全部有用屬性的描述;再次,同種使用價值所具有的各類有用屬性必須成同一比例。

綜上,某種使用價值指的是具有同類同比例有用屬性的物。歸根結底,生產使用價值還是對人們需求的滿足,只不過是對人們確定的需求的滿足。對使用價值的描述,就是對人們的需求狀況及其滿足水平的描述。

三、勞動:需求滿足的條件、本身與消滅對象

根據我們之前的研究,“力”在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是某種變化產生的真實原因,而貫穿于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始終的生產對象——“這種變化”——就是使用價值;而對使用價值的描述,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對人們需求狀況及其滿足水平的描述。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生產力指的就是需求滿足——確定種類需求確定程度滿足——的原因。

但在人們的無數需求之中,有一項需求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消滅勞動”的需求。誠然,“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作為有用勞動,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保?]51但我們也要注意到,“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實際上“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而在隨著人們的發展和需求的擴大而擴大的必然王國內,“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钡珶o論是為了獲得必然王國領域內的自由,還是真正的邁向自由王國,“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7]而“在奴隸勞動、徭役勞動、雇傭勞動這樣一些勞動的歷史形式下,勞動始終是令人厭惡的事情,始終表現為外在的強制勞動,而與此相反,不勞動卻是‘自由和幸?!保?]。

人們的需求中始終包括著對必然的突破與對自由的追求,人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個性,就應當消滅他們至今所面臨的生存條件,消滅這個同時也是整個舊社會生存的條件,即消滅勞動”[5]。我們不僅要消滅一切私有制與分工強加在人身上的屈從關系,消滅一切舊制度的剝削性與腐朽性;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將人類一切為生存而付出的勞動力——腦力和體力的總和——一種生命力的耗費降到最低。

一方面,勞動的投入既是需求滿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勞動的減少又是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之一。所以,對生產力——需求滿足原因的理解,必須在供需兩端上對勞動力耗費加以解釋。進言之,我們的需求必定包含耗費在生存資料生產上的必要勞動力的降低,必定是尋求耗費更少的勞動力滿足更大的需求量。

四、變化產生的原因:要素的屬性及其相互作用——生產的物質運動本身

馬克思的勞動生產力概念向我們展示了勞動與需求的關系,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雖沒有明確給出生產力的定義,但他卻向我們提供了勞動生產力的數值計算公式——勞動生產力=使用價值量/勞動量。其中,分子勞動量顯然是同質的無差別人類勞動——抽象勞動;但分母使用價值卻有質的區別,換言之作為其結果的勞動生產力也有著質的區別。那么,生產力何以出現質的差別?無疑,是具體生產過程的區別,同質的抽象勞動能力“注入”不同的具體生產過程之中,具體生產的異質性是造成生產出的使用價值異質性的原因。

并且我們還要注意到,生產同一使用價值的具體生產過程也可能并不完全同一。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主體、不同的稟賦,生產過程千差萬別;這些生產同種使用價值的不同生產過程,其內部結構、要素屬性、運行流程均有很大區別。誠然,這些生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比較,例如從目標產品的數量上看,或像科恩所做的從剩余的角度上看[9],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量的比較的生產就具有相同的質?!案鞣N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保?]210不同要素、不同流程的生產方式,縱使其有著同質乃至同量的產品,其中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截然不同,而“這種生產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表現他們生活的一定形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樣?!保?]這可能造成迥然不同的分工方式、社會關系以及一系列附帶的物質變化。這些“主產品”和“副產品”共同構成了這項生產的“全產品”——對人們各項需求種類及其滿足狀況的現實影響。所以,生產力所解釋的需求滿足的原因,必定是生產全過程中需求種類及其滿足狀況變化的原因?;谏a力的這種雙重異質性,我們對生產力的理解必定要深入到生產的全過程中去。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給出了在當時語境下對力的運動中原因與結果的理解:“力。任何運動如果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那么,只要這一運動是自己轉移的,是主動的,就可以把它看作是被轉移的、被動地運動的原因。于是這個原因,這一主動的運動就表現為力,而被動的運動就是力的表現。根據運動不滅定律,從這里自然而然地就得出結論:‘力和力的表現是同樣大的,因為在兩種情況下出現的是同一個運動’”。[10]

需求的滿足(需求種類及其滿足狀況變化)是“被轉移的”“被動的”運動,也就是“力的表現”。那么“力”——“運動的原因”——“自己轉移”的運動是什么呢?勞動者曾以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作為產品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顯然,只能是生產,生產的運動本身,運動滿足需求的屬性使運動成為生產力。而物質是總處于某種運動狀態中的物質,那么一切參與到生產過程中的物質的運動狀態——一切參與到生產過程中的運動的物質存在狀態就構成了生產的“主動”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要素論者們的看法無疑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有關勞動者與勞動的問題。與傳統要素論者將勞動的物質要素即勞動者、勞動資料當作勞動的簡單要素不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原文是“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保?]208首先,在這里勞動要素中沒有勞動者,有的是勞動活動。其次,這里的勞動不是——至少不單是抽象勞動,而是為生成某種使用價值的有目的勞動——勞動本身。孤立靜止的物質要素不是生產力,唯有由有目的的勞動所結合起來的要素體系的物質運動狀態(簡言之即物質要素+具體勞動)才是勞動生產力。

馬克思在談論聯合勞動時說道:“如果說單個人的力量的聯合能夠增加他們的生產力,那這決不是說,他們只要全體加在一起,即使他們不共同勞動,就能在數量上擁有這種勞動能力,也就是說,即使他們的勞動能力的總和不加上那種只有通過他們聯合的、結合的勞動才存在的、只有在這種勞動當中才存在的剰余,就能在數量上擁有這種勞動能力?!保?]這句話很好地說明了生產力的存在條件。沒有現實的具體勞動,沒有這種勞動的現在進行時,哪里有現實的生產力?如果我們有一群有勞動能力、有分工協作所需要的一切知識和技巧的勞動者,有協作生產所需要的一切生產資料,但是這群人就是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意協作,那么我們具有獲得這種“剩余”的可能嗎?具有獲得這種“剩余”的潛力嗎?具有這種協作生產力嗎?沒有。換言之,無論是所謂的能力也好,潛力也罷,當具有這些屬性的物(包括人)沒有作為要素加入具體的生產過程之中時都不能稱得上是生產力。這也是筆者對“能力論”的一個回答。

第二,有關“兩要素”與“三要素”的問題,誠如于光遠老先生所說:“那場生產力三要素說和二要素說之爭的實質是天然的自然物能不能算到社會生產力要素里去?!保?1]而“天然的自然物”在要素中會出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勞動資料中,一個是勞動對象中,且以勞動對象中為主,所以問題一般也就集中在勞動對象算不算生產力要素上?!皟梢亍闭撜咭话愠钟羞@樣兩個觀點,首先,他們認為三要素指的是勞動的三要素而非生產力的三要素,將其直接對等是站不住腳的;其次,他們在對生產力定義時,一般都更強調人對自然的改造與征服作用,更強調人的主體能力,而非人們需求的現實滿足水平,或者說使用價值的實際制造能力。這種改造自然能力的“能力論”實際上是和“兩要素”論相輔相成的。

但筆者以為,首先,從我們剛剛所作的分析來看,在生產性勞動中,勞動的要素就是生產過程的要素,而生產的運動本身就是生產力,所以生產力的要素至少應該包含勞動的要素。而馬克思認為,勞動資料是勞動者將勞動活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的綜合體,“廣義地說……勞動過程的進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條件也都算作勞動過程的資料”[2]211。同時,他也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保?]209生產必定是基于目的(需求)的生產,胡亂地改造自然不是生產,這種生產活動必然要遭到自然的制約。而這些自然的生產要素必定和生產中的其它要素構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結構體系,它們是相互作用著的,而它們的相互作用就是運動。所以,筆者認為勞動三要素是生產力的要素,對勞動過程產生影響、為勞動過程進行所需要的自然資料也屬于生產力要素。

其次,筆者以為,最能反映馬克思對自然在生產中作用理解的理論應該是馬克思的地租理論,尤其是其中的級差地租理論。馬克思在評價利用優質自然資源進行生產的人的時候說道:“他所用勞動的已經提髙的生產力,既不是來自資本和勞動本身,也不是來自某種不同于資本和勞動、但已并入資本的自然力的單純利用。它來自和一種自然力的利用結合在一起的勞動的較大的自然生產力?!保?]雖然在這里造成生產力差異的是自然環境,但當它對生產活動產生影響時它就變成了“自然的生產要素”,在這里起作用的力不是獨立的自然力加上獨立的人的勞動生產力,而是“和一種自然力的利用結合在一起的勞動的較大的自然生產力”,自然物已經并入了生產活動之中,只是一種“勞動的生產力(自然的和社會的)”。

最后,勞動雖然是創造使用價值的重要途徑,是主體的對象化,是自我的實現,但勞動本身歸根結底并不是生產的目的,勞動的結果——使用價值——需求的滿足才是目的,需求的存在和滿足需求的物質運動是生產力存在的充要條件。單獨的勞動對生產力的存在來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甚至于當勞動無法滿足需求時,它就是一種單純的耗費,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負生產力。而需求的存在加可以滿足需求的單純的自然力,依舊可以構成完整的生產力,例如大氣壓,無非是這種自然力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無法被占有、被壟斷,乃至于被人們認識到其存在和運作機理,但這并不妨礙它們所生成的物質資料作為使用價值進入人們的生活,“要知道,如果指的只是使用價值,那自然界也是會生產的”[6]。所以,生產力并不一定需要勞動,自然力可以獨立地滿足人們的需求,自然運動可以作為獨立的生產力而存在。

綜上所述,“力”指的是造成某種現象的原因,是造成某種變化的主動運動。而這種現象、變化在這里指的就是使用價值的生成——需求的滿足;這種主動運動則是由參與到這個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而導致的變化構成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生產力是一種以物質形態展現出來的生產活動本身——生產的物質要素組合及其相互作用,這種運動所具有的滿足人需求的屬性使它成為了生產力。故此,生產力即人類社會及其存在的自然條件所共同構成的一種滿足人需求的物質運動狀態。

猜你喜歡
生產力馬克思要素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也談做人的要素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