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的有效開展

2023-04-19 19:29胡其木格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合唱訓練音樂教學中學

胡其木格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逐漸映入群眾眼簾,當前教育重心逐漸重視培養學生個人能力。音樂能夠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在中學音樂教育中融入合唱訓練,能夠在提升學生自身能力的同時,陶冶情操,舒緩情緒,改善教學現狀。本文介紹合唱訓練作用,并提出中學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策略。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合唱訓練;策略

引言: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進行優質合唱訓練很有必要。隨著我國大力推進,進行合唱練習,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使其在認識到音樂張力的基礎上,達到審美和情感的雙重提高。在注重合唱訓練前提下,充分地調動起學生音樂熱情,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加相應的教育活動。

一、合唱訓練作用

音樂是人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借助于外部條件和自身靈感,形成的一種藝術形式。對初中學生而言,優質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建立起一種藝術意識,從而提升學生音樂素質。與常規音樂教學方法相比,合唱訓練更注重于學生的合作,需要學生在群體的共振中找到節奏感和節奏美。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使學生在某種意義上擺脫“不愿張嘴”的窘境,在群體中進行“模仿”和“學習”,提高自身音樂水平。與傳統教育方法相比,現在學生已經從單純的模仿教師變成學生之間的互相推動,在得到更加豐富教育對象的同時,學生也更加積極地參加到有關的教育活動之中。

二、中學音樂教學中合唱訓練策略

(一)提升學生基礎水平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為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收獲優質教學效果,通過加強學生合唱基本訓練,讓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學習音準、音階、音色、節奏等方面基本音樂知識和技巧,為學生合唱打下扎實的基礎。合唱結果常常是由學生聲線決定,所以在進行合唱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喉部力量的練習[2]。

比如,在合唱低聲部時,聲音自然流出,有一個清晰的音階,打開嗓子唱歌,有響亮音質。而在高聲部時,使聲音圓亮。比如,教師在教學《保衛黃河》的時候,讓學生輪流表演。第一,通過多媒體播放《保衛黃河》的演示影片,讓學生跟著練習。第二,讓學生進行輪唱,在輪唱的過程中,保證歌曲的節奏是統一的。第三,教師對學生進行循環演唱技術指導。第四,合唱《保衛黃河》。第一次和第四次,是齊唱,然后中間是兩次輪唱。教師也對這首民歌進行深度的指導,通過對民歌的音樂速度、力度、旋律特點、音樂情緒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剖析,讓學生對這首民歌的音樂進行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進而提升學生歌唱技巧。

(二)培養合唱意識

在中學音樂合唱教育中,首先對其進行有效訓練和提高合唱意識。因為,在剛剛開始進行合唱的時候,學生并沒有很好地感受到這種音樂藝術韻味,所以,從學生進行訓練開始。一般情況下,學生比較喜歡自己唱歌,對合唱并不了解,所以學生無法滿足合唱所需要的音樂整體性、協調性,很難在比較快速的時間里將合唱之中的和聲部分唱好。所以,教師應該在音樂的課堂上,讓學生在對合唱曲進行欣賞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對音樂當中的力度、音量、音質、音色等方面進行更深刻的剖析和學習,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歌唱的藝術之美,進而讓學生更好地將歌唱好。

比如,在進行合奏《十送紅軍》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合唱意識:教師告訴學生,在演唱時,大家要做到“大同小異”。在歌唱中,兩個聲部是一種配合與協同,所以,歌唱旋律聲部學生,在歌唱自身聲部的時候,注意傾聽二聲部,并及時調節自身聲部的音量,讓兩個聲部互相配合。并且將這兩種聲音逐步調整到協調、均衡的狀態。

(三)增強感官配合

與傳統唱歌方式相比,合唱不僅注重總體的表達,而且對個人唱歌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在進行唱歌練習的時候,由于學生的音色變化、情緒變化,都會導致合唱效果有很大差別。另外,部分教師在進行合唱團教學時,過分強調對學生演唱技能的培養,強調學生的“唱”,忽視學生的“聽”,由于缺少有效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學合唱訓練中,應注意“聲”和“聽”的協調,培養學生的歌唱技能。在聽力方面,教師運用和聲段落指導學生,找出學生在語音上的差異,并通過與單一音段的比較,讓學生明白單音與雙音在聲音上的差異;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根音和冠音,并把握自身音色特征和語音特征,從而奠定合唱訓練的基礎。聽力訓練是逐步進行,教師采用從單音程到多音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與常規單一合唱訓練相比,通過引進“音程”和音色認識,讓學生找到平時被忽略歌曲的細微之處,并有意識地查漏補缺。在相應合唱訓練中,教師適當地利用課本上的知識來提高整個歌唱技能,并以“先聽后唱”的練習方法來提高學生合唱和合作的技能。

(四)提升配合度

合唱不僅更好地反映出合唱者的基本音樂素質,還反映出學生彼此配合和默契。因為合唱屬于一種集體的歌唱藝術,所以演唱音樂作品,大多是兩個以上多聲部歌曲。在演唱過程中,一定要使演唱聲音保持和諧。不僅要將自身聲音唱好,而且要注意與其他聲部更好的合作,使歌唱具有整體和協調效果。因為,學生樂理基礎參差不齊,所以很難在合唱之中進行良好合作。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合唱進行高效訓練,使學生在合唱中擁有更高的配合度。

比如《歌唱祖國》,在三個樂段中,第一個樂段都是八分休止符,每一個詞都要對應一個音,就能很好地表現出這首歌所包含的愛國情懷,第一和第三樂段是一樣的,表現出一種悠長而又沉穩的聲調。第二部分,則更趨平緩,更趨延綿,曲調連貫,營造出一種磅礴大氣的氣氛。每一位唱歌的學生在合唱中,都要把自身伴音和切分音都精確地唱出來。并留意切分韻律中的強拍。

結論:綜上,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中學階段應該更加注重對中學生音樂的教學。在此基礎上,對中學生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并對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在中學音樂教育過程中,將合唱訓練作為一種比較創新的音樂教育方式,把合唱融入到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有所裨益,教師要注意課本的內容和特征,提高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協助學生正確地把握合唱技巧,進而提高學生對合唱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武英.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J].學周刊,2023(09):154-156.

【2】馬嘉琦.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視唱練耳教學法的運用策略[J].吉林教育,2022(36):88-90.

猜你喜歡
合唱訓練音樂教學中學
在多解中學創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職高合唱訓練中跑調問題的解決措施
淺析合唱訓練的基本方法及注意問題
合唱有益于農村學生行為習慣之養成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論群體心理對合唱訓練的影響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