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寫字

2023-04-20 01:59徐海陸涌泉黃薇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 2023年5期
關鍵詞:果盤絮狀物鐵鹽

徐海 陸涌泉 黃薇

書法以漢字為依托,是中國特有的藝術,歷經五千多年歷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里的一顆明珠,為后人的書寫藝術樹立了典范。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等書法大家的作品至今熠熠生輝。

雖然不能和書法家比誰的字寫得好,但我們也有一手絕活:以水為紙,在水中書寫多彩文字。究竟是什么魔法能做到在水中寫字,而且每個字的顏色還不同?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一、魔術材料

大燒杯、注射器、玻璃棒、加熱裝置,氯化鐵(FeCl3)、硫氰化鉀(KSCN)、亞鐵氰化鉀(K4[Fe(CN)6])、羧甲基纖維素鈉。如圖1。

二、魔術步驟

(一)稱取羧甲基纖維素鈉約15 g,加入1000 mL清水,邊倒入邊攪拌,至全部溶解(可置于恒溫磁力攪拌器中加熱攪拌)。待溶液呈澄清透明狀,將其倒入果盤中。如圖2。

(二)分別在小燒杯中配置0.05 mol/L

的FeCl3溶液、KSCN溶液和K4[Fe(CN)6]溶液。如圖3。

(三)用注射器分別抽取一定量的KSCN溶液和K4[Fe(CN)6]溶液,然后在果盤中水溶液的左、中、右三個區域均勻調和。如圖4。

(四)用注射器吸取FeCl3溶液,在果盤中水溶液左、中、右三個區域寫三個字,三個字分別呈鮮紅色、黃色、海藍色。如圖5。

“徐”徐道來

FeCl3與KSCN反應變紅色,與K4[Fe(CN)6]反應變藍色,這是鐵鹽變色反應。鐵鹽是一種絮凝劑,水解產物能與溶液的羧甲基纖維素鈉進行電中和脫穩、吸附架橋,形成粗大絮體。利用能與FeCl3溶液產生反應的KSCN 溶液和 K4[Fe(CN)6]溶液形成不同顏色的絮狀物,而具有一定黏度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能抑制溶液的擴散,使絮狀物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和塑形性,因此在“水”中形成了彩色的字畫。

科學大視野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是纖維素的羧甲基化衍生物,是最主要的離子型纖維素膠。羧甲基纖維素鈉通常是由天然的纖維素和苛性堿及一氯醋酸反應后制得的一種陰離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由幾千到百萬不等。CMC-Na為白色纖維狀或顆粒狀粉末,無臭、無味,有吸濕性,易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溶液。

羧甲基纖維素鈉是一種增稠劑,其在食品工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食品工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猜你喜歡
果盤絮狀物鐵鹽
大山是果盤
鐵鹽改性蒙脫土活化過一硫酸鹽去除水中雙酚A效能與機理
油田生產流程絮狀物治理探究與實踐
“補鐵劑中鐵元素的檢驗——鐵鹽和亞鐵鹽的轉化”教學設計及反思
鐵鹽與鋁鹽混凝去除反滲透濃水中磷元素的研究
一塊毛石的價值
讓服務員送個果盤
拼果盤
自行車果盤
加氫處理光亮油中絮狀物的組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