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下基于課后服務的初中音樂社團課程價值探索

2023-04-23 05:22張恬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課后服務雙減背景初中音樂

張恬

摘 要:為解決我國中小學教育長期以來存在的教學弊端,我國特地頒布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負擔的意見》,文件指出要能夠著重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內外課業負擔重的問題,同時也要為廣大家長解決接送困難和課后輔導困境。課后延時服務開展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搭建一個閱讀、做作業、參與音樂藝術活動的平臺,主要借助社團、興趣小組等方式實現。因此,本文聚焦“雙減”背景,探究初中音樂社團課程在課后服務教學工作中的價值。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音樂;音樂社團課程;課后服務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6-0163-03

近年來,課后延時服務在教育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此可見,課后延時服務應該是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學產物。課后延時服務是針對性地在課后實行的教學延伸服務,課后延時服務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學生,是為了補充父母的照顧與教養,在學校放學和放假期間,由父母授權,學校、機構型團體或個人等不同服務主體提供一段時間的組織化生活照顧、保護與教育,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均衡發展的多樣化的服務形式。學生課后服務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能為家庭和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小學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板塊,在“雙減”政策下需要更加體現出人性化和全面教育的教學特點,搭建教學和課后服務相輔相成的教學體系。其中初中音樂課后服務之音樂社團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和認可,因此,探究初中音樂課后服務的音樂社團課程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1.“雙減”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后服務的重要作用

初中音樂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首先,初中音樂課后服務能夠幫助家長解決接送不便的問題,畢竟每個學校的上下學時間是固定的,但是家長的上班和下班時間卻是不固定的,偶爾還會出現需要加班的現象,此時就做不到按時接送孩子了,而課后服務就能夠有效地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而等到學生回家后,家長還要照顧孩子,輔導孩子的課后作業,但部分家長會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產生面對孩子的作業做不來的問題,此時課后延時服務就可以協調這個矛盾,通過教師提供專業的教學指導,幫助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次,課后延時服務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興趣愛好,在進行初中音樂課后服務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課后服務也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提升。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長了,就能夠更加了解學生,在輔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有更具體的認識,從而便于指導后續的音樂教學。

2.“雙減”背景下初中音樂課后延時服務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音樂課后服務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學校對該部分內容的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音樂教師未能集中精力去解決該問題,直接引發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夠順利和全面;課程體系的搭建和完善也是存在漏洞的;課后服務教學形式不夠合理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如課程設計未能體現出人性化的教學特點,不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從而令課后延時服務工作陷入了教學困境。

3.“雙減”背景下開設初中音樂社團課程對課后服務產生的價值探究

(1)產生的價值

第一,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以往長期受到中考和高考的影響,我國以應試教育為導向,教師過于關注考試成績。大部分學生課后需要完成課內的作業,當然其中不免受到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的影響,我國學生的課余生活非??菰飭握{?!半p減”背景開設課后服務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享受到多元化的藝術、體育、科普、閱讀等活動的樂趣,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完善的素質教育。初中音樂作為基礎性音樂教育的核心環節,對學生的音樂情懷、音樂素養等培養都起著重要影響,開設音樂社團的方式則能夠讓學生不斷挖掘自己的音樂興趣,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從繁重的學業中解脫出來。

第二,塑造學生的良好性格。音樂是啟迪人類智慧,洗滌人類心靈的重要方式。初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時期,很多學生在這個時候都在逐漸發展個人性格。教師奉行灌輸式教育,課堂教育也比較閉塞和壓抑,導致很多學生的自我表達很少得到關注。但是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如果長期忽視其性格表達,那么對學生的未來人格塑造都是非常不利的。音樂藝術是開放型的課程,其允許鼓勵學生進行天馬行空的創造,也鼓勵學生大膽展現自己的性格,能夠幫助學生尋找到情感的宣泄口,平衡學生的性格發展。因此,開設音樂社團課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性格健康發展。

第三,熏陶學生的音樂素養。初中音樂教學以往以及現今部分地區,也把音樂教學視作“雜科”,認為與應試并無太大關系,故一直得不到重視,學生也對音樂學習不夠看重。核心素養背景下音樂教學要在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音樂實踐能力方面打好基礎,進而展開系統的音樂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表達能力等。音樂社團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互動交流的音樂氛圍,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下逐漸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

第四,完善了課后服務形式。課后服務與正式的課堂教學還是存在相應差別的,教師不能將一板一眼式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各個教學領域,因此通過開設音樂社團課程豐富課后服務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音樂社團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培養音樂愛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對課堂教學是一種補充和延時,也為師生的音樂學習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如可以開展音樂游戲活動,音樂游戲就是指將游戲教學和音樂活動教學進行更好的融合,音樂游戲也就是兩者的有機結合,相對于單一的音樂教學形式而言,音樂游戲就能夠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快樂,也學得更快、更愿意沉浸在其中。

(2)實踐的原則

第一,以生為本。要想開展有效的初中音樂社團課后服務,就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教師要應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依據不同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制訂科學的分組計劃,搭建優質的音樂學習小組。如本校在開展音樂課后服務活動的過程中,一共設計了七個音樂興趣小組,分別為合唱、美聲獨唱、二胡、古箏、小提琴、音樂鑒賞選修、舞臺劇表演,然后由教師負責提供報名機會,讓每個班級學生自己報名參與,最后班級收集各個班級的報名學生,將報了同一個興趣小組的學生結合在一個小組。在課后服務的時候,每周都有1~2天專門用于音樂學習小組的學生進行集體活動,并分別有專門的音樂教師帶領。課后學生還可以以小組形式自行開展音樂活動,如以合唱小組為例,教師在開展課后服務活動的時候,不妨組織學生進行合唱比賽,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感受到合唱的快樂,也能夠起到增強訓練效果的作用。

第二,創建多樣化需求。學生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是獨特的,音樂社團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當然對應的就是為了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音樂學習需求。因此相關人員在開設音樂社團的過程中,既要圍繞“雙減”政策的課后服務創建原則,也要同時兼顧學生的多元化需求。社團創建工作者如何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設形式多樣,內容多樣化的課后服務活動是值得考究的。音樂社團的創建也需要從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為立足點,建立師生需求溝通的媒介,挖掘需求點,創建需求滿足平臺。

第三,關注長期能力發展。學生的學習發展力和能力能否得到長期發展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學生能否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活動獲得的持續學習能力,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等都是開設音樂社團課程的過程中需要認真考慮的。初中學生的個人自我意識比較凸顯,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普遍存在依賴性學習、自我認知能力不清晰等特點。廣大中學教育工作者要想通過開設音樂社團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長期能力發展,則需要以能力發展為導向,開設相關的社團項目,設計社團課程。

(3)實踐的策略

第一,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社團課程有效銜接。音樂社團課程屬于另一種傳播音樂知識的載體,教師完全可以將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社團課程視為同源體,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的時機,將課堂上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同時對課堂上的音樂知識進行延伸式教學,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將知識轉變為素養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雪球花》的教學時,因為這個屬于感受與欣賞曲目,《雪球花》還是女聲合唱曲目,作為俄羅斯民族歌曲,既包含有舒緩的歌唱旋律,也包含有歡快強烈的舞蹈節奏,是一首優秀的國外民族音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上會樂器的學生共同表演,在社團活動過程中開一場小型的演唱會,具體的人員分布為會樂器的學生分在演奏組,不會樂器的學生則組成合唱團,教師擔任指揮官的角色,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演唱會是調動學生綜合表演能力的組織型音樂活動,需要所有學生共同參與,各自發揮自己的能力,學生能夠展示自己的長處,調動自己的音樂技能,這也是展現班級學生凝聚力的一種形式。教師還可以借助攝影技術,將學生最后的表演以視頻的形式錄制下來,成為珍貴的影像資料?!把莩獣苯虒W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具有顯著差異,是以師生共同參與的形式展開教學,學生能夠在該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也能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真正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積極開設具有特色的音樂社團校本課程。音樂社團本質上是具有明顯區域性的課程,因此,學校要積極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音樂社團校本課程。例如,可以將本地區的傳統民族音樂作為音樂元素,然后將諸多音樂元素和初中音樂課程內容結合起來,開發具有特色的音樂社團校本課程。校本課程可以由本校教師、當地的音樂傳承人等共同參與設計完成。同時需要明確校本課程的開發目標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并且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為目標,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高,并且起到陶冶學生情操和素養的作用。如本校就積極開設了“昆曲”系列的音樂社團校本課程,鼓勵對傳統戲曲文化感興趣的學生,積極參與對應社團,社團課程會從基礎的知識體系開始講解,逐漸過渡到表演藝術。

第三,靈活轉變課程形式,滿足學生多元需求。傳統課堂因為過分強調教師的重要性,出現明顯的課堂分級教學,教師的主觀教學經常出現認知差異,學生性格各異,學習節奏和音樂基礎、音樂感悟程度也有所差別,采用單一化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也應該認識到課堂現狀,發揮好音樂社團的作用進行創新型教學,以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例如,在進行“村寨踏歌——瑤族舞曲(民族管弦系)”的教學時,該單元的教學歌曲是民族歌曲的欣賞,瑤族舞曲作為民族管弦曲,突出了多種民族樂器的音色和性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民族色彩,共具有四個音樂主題,情緒感受都不同,學生是否辨別出不同層次的情緒是重點的教學內容。教師不妨在課堂上完成基本的教學,然后在社團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對不同歌曲進行二度創造,這是對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培養的好機會。音樂理念的傳達要與音樂實踐能力相配合,學生通過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能夠了解音樂的地域性、情緒表達差異等,而對音樂的二度創造則是對學生音樂思維、音樂實踐能力的有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

4.結語

初中音樂課后服務板塊要想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認真探討“雙減”政策的內涵,并認識到課后服務和教學之間的聯系,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發揮出音樂社團的重要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加強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社團課程有效銜接;積極開設具有特色的音樂社團校本課程;靈活轉變課程形式,滿足學生多元需求等措施提高課后服務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富英.“雙減”背景下初中音樂社團課程在課后服務中的思考[J].亞太教育,2022,18(8).

[2]董秀.以“雙加”促“雙減”,彰顯音樂育人價值——中小學音樂課后服務增效的實踐路徑[J].中國音樂教育,2022(05).

[3]王旭.“雙減”政策下中學音樂教學優化策略[J].黑河教育,2022(07).

[4]王居宇.“雙減”背景下的初中音樂社團建設[J].文淵(中學版),2021(07).

[5]金小花.論初中音樂社團課的實踐與思考[J].好日子,2021(13).

猜你喜歡
課后服務雙減背景初中音樂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探究
發揮學校優勢 做好課后服務
“課后服務”之我見
“課后服務”:亟待研究的一些問題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