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歷史演進、科學內涵和體系結構

2023-04-28 05:48鐘憲章張學聰
黨政干部學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歷史演進科學內涵體系結構

鐘憲章 張學聰

[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目標任務,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目標方向。立足新的歷史定位,緊密聯系新的時代發展要求,從長期執政和勇于自我革命視角,科學認識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演進、時代特征、科學內涵、歷史定位、理論主題和體系結構,準確把握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對于更加精準地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歷史演進;科學內涵;體系結構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23)03-0075-06

黨的建設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系統環境方面,與黨的政治路線緊密聯系,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在系統內部方面,各種要素相互聯系、整合運轉、互動共進。綜觀黨的百余年歷史,從毛澤東首次提出“偉大的工程”,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賦予執政黨“偉大工程”新的時代內涵,再到習近平總書記概括“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三次歷史飛躍形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征程中,緊緊圍繞世情、國情、黨情變化,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進行的賡續探索,不斷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作出新的歷史定位,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重塑推進不同時期“偉大工程”的實踐路徑,確保了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也步入新征程。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重申,必須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正確認識時代風云變幻和黨的歷史定位轉變,不斷深化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演進、時代特征、科學內涵、歷史定位、理論主題和體系結構的認識,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演進和時代特征

從語義學角度分析,“偉大工程”是一個涵蓋眾多范疇的系統性整合概念,包括特定時期黨的建設的歷史背景、時代氛圍,以及黨的歷史方位、政治路線、組織狀況等各種主客觀要素。把黨的建設提升到“偉大工程”的高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系統思維和辯證思維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實踐創舉,是以黨的建設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以從嚴治黨推動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

(一)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提出及理論內涵

毛澤東是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的締造者。1937年,毛澤東在《實踐論》中引用了“工程”一詞,從哲學視角提出任何“工程”都“需要一個長的努力過程”,需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螺旋式發展進程,具有典型的長期性、復雜性、系統性特征。1939年,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首次獨具匠心地把“工程”概念移入黨的建設之中,形象地把“正在進行之中”的黨的建設稱為“偉大的工程”。[1]602這個時期的偉大工程亦可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形象比喻,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體現著鮮明的時代要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特別是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內外形勢急劇變化,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黨的組織已經從狹小的圈子中走了出來,變成了全國性的大黨。這些都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出新的挑戰。與此同時,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浴血奮戰中,日益深化著對中國社會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理論的認識,并逐漸積累了關于加強黨的建設的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正是在此基礎上,毛澤東以“偉大的工程”來形容黨的建設的系統性、艱巨性、復雜性,強調全面開展黨的建設各方面條件已經成熟,必須把黨的建設提高到黨的工作大局和中國革命全局的高度來整體認識和系統推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具有特定的科學內涵和理論體系。伴隨長期的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發展,“偉大的工程”聚沙成塔、凝聚成形。在理論體系上,“偉大的工程”以領導革命戰爭、奪取政權來定位黨的歷史方位,以“建設什么樣的黨、為什么建設黨、怎樣建設黨”為理論主題,要求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展開,必須遵循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堅持民主集中制,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努力建設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1]603。

(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提出和完善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始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對其作出定型、完善和發展,實現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第二次歷史飛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們黨已經實現由領導革命的黨向執政黨、領導計劃經濟的黨向領導市場經濟的黨的歷史方位轉變,在這個背景下,鄧小平開始系統思考黨的歷史方位轉變和黨的建設轉型等重大問題,并明確提出了“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2]276等問題,開始從執政高度思考新時期黨的建設問題,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提出奠定了基礎。在1994年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上,江澤民正式闡明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概念,明確提出面向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和總任務。進入新世紀,胡錦濤進一步揭示了執政黨面臨“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強調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堅定不移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成功地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到新世紀新階段。

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同樣是有著豐富內涵的理論體系。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全面改革開放為歷史背景,緊緊把握世紀之交世界政黨政治巨變、國際國內形勢風云變幻的時代特征,以執政黨建設作為新的歷史定位,以建設什么樣的執政黨、怎樣建設執政黨為理論主題,直面“兩大歷史性課題”——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在黨的建設布局上,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確保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核心。

(三)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新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立足新的時代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新概念。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明確在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保?]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概念范疇。這一理論概括深刻體現了新時代背景下黨的建設新的歷史定位和實踐特征,彰顯了“新時代新的偉大工程”在黨和國家工作整體布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為黨建部分標題,為新時代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清晰的行動指南。

黨的建設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范疇,“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4],這是黨自身發展演進的基本規律。從毛澤東對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的提出,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對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科學闡釋,再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闡明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邏輯延伸,清晰地呈現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深化發展的內在聯系,深刻體現了黨的百年歷史進程中時代發展和歷史方位轉變對黨的建設系統化、科學化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揭示了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偉大斗爭、偉大夢想與偉大工程有機整合、互動共進的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標志著我們黨對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水平、達到了新境界。

二、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科學內涵和歷史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鮮明的時代特征,是新的時代發展和執政黨歷史定位變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從歷史和時代中汲取經驗智慧,以勇于自我革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的時代發展提出的使命要求

新時代的鮮明時代特征集中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這是時代發展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使命和中心任務。與偉大夢想、偉大事業相承接的是新的更加艱巨的偉大斗爭。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政治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環境波譎云詭,各種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我國深化改革發展亟待突破“瓶頸”,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仍然凸顯,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依然存在。這些都要求全黨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敢于直面新的困難和挑戰,把握斗爭規律,敢戰能勝、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新的偉大斗爭應對百年變局。

新的偉大夢想、偉大事業、偉大斗爭對新時代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提出新的更高的使命要求。新時代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艱巨復雜,特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對我們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重申,復興征程千難萬險,前途命運全系于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布局迫切需要從理論上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縝密思考、謀篇布局、頂層設計,要求執政黨必須以更高境界、更好作風、更強本領、更優狀態,真正展現出新氣象新作為。立足新的時代特征,明確提出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是要深邃洞察時代風云、把握發展大勢,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不斷增強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本領能力,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實現新的偉大夢想、偉大事業,進行新的偉大斗爭提供堅實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二)執政黨歷史定位變化的客觀需要

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在黨執政歷史定位新變化,即從執政到長期執政歷史方位轉變下,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的偉大工程。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5]529。因此,從長期執政的視角對黨的歷史方位作出新的定位,科學闡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積極探索“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實踐路徑,已經成為新的時代征程黨必須應答的全新時代課題,“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提出正是對這一時代課題的正確因應。

執政考驗是執政黨面臨的所有考驗中最大的考驗,長期執政進一步增加了這種最大考驗的風險系數。從執政考驗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后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保?]這里所揭示的“四個不容易”深刻反映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歷史興衰規律,深刻闡明了執政黨面臨的新的嚴峻考驗。執政不易,長期執政更難。執政本色就是一把“雙刃劍”,長期執政使執政的風險考驗遞增,更容易出現思想僵化氛圍滋長,精神懈怠情緒蔓延;官僚主義沉渣泛起,為民宗旨日漸淡化;特權裙帶之風凸顯,消極腐敗屢禁不止等種種問題,最終導致執政權力異化、執政地位喪失。20世紀末蘇東等長期執政的工人政黨相繼喪失政權的教訓警示我們,如果對長期執政的風險掉以輕心,工人階級政黨同樣會重蹈喪失政權的覆轍。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黨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保?]

(三)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

如何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應對長期執政考驗,破解長期執政危險,習近平總書記從新的視角給出新的答案——勇于自我革命。延安時期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窯洞對”,毛澤東在回答黃炎培如何跳出歷史上“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周期率時,提出了“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的設想,找到了一條破解歷史周期率的實踐之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則是從我們黨的百余年奮斗歷程中,特別是長期執政的實踐基礎上,提出了破解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敢于揭示矛盾,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杰出的政治基因和最鮮明的政治優勢,“既是我們黨區別于世界上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們黨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保?]19-20如果說毛澤東提出的“讓人民來監督政府”側重解決的是長期執政的外在壓力,那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勇于自我革命則是側重解決長期執政的內在動力問題,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體現了內因和外因有機統一、互動共進的辯證關系。

以勇于自我革命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求全黨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針對長期執政可能出現的各種頑癥痼疾,常抓不懈、緊抓不放,在思想上決不能懈怠,不能有絲毫松勁歇腳、疲勞厭戰情緒;必須以眼睛向內的態度持之以恒推進從嚴治黨,以堅韌不拔的勇氣整體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引領社會革命。從這個意義講,在長期執政背景下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傳承弘揚黨的勇于自我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通過黨的建設系統工程內部整治打破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必然選擇。

三、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理論主題和體系結構

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一個系統整合、結構嚴謹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奮斗目標和中心任務,認真總結百余年管黨治黨基本經驗和長期執政基本規律,精準提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中的原創性新思想新舉措,科學詮釋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理論和實踐主題。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為首要原則和邏輯起點;以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純潔性建設為主線;按照新時代黨建總體布局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思想理論建設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為重點,以勇于自我革命為動力,以制度體系建設為保障,整體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建設,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堅守初心使命、人民衷心擁護、經受風浪考驗、煥發生機活力、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一)“兩個堅持”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首要原則,也是整個系統工程運行的邏輯起點

在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兩個堅持”,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縱貫整個體系的核心范疇,是推動系統運轉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領導是執政興國的根本政治原則,整體推進新時代“新的偉大工程”,必須緊扣這個“國之大者”,把住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根本的“方向性問題”,始終確保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充分展現,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指導方針,也是不能背離的基本原則,必須始終堅持,毫不動搖。這里的“兩個堅持”與“兩個全面”相互貫通。習近平總書記借用古語“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形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全面、全方位、全覆蓋的過程,既要以全局性視野、全方位思路、全覆蓋方式、全過程角度去整體布局,更要在實踐中全面貫徹落實,縱穿到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個層面,覆蓋到執政興國的各個領域,融入到深化改革的各層面和全過程。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緊緊圍繞“兩個堅持”展開,時刻不能游離、須臾不可偏離。

(二)“一條主線”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綱”和“魂”

按照系統思維的觀點,主線是系統中占據主導地位并貫穿系統運行全過程的一條主線,是鏈接系統網絡之“綱”,貫穿體系網絡之“魂”,具有“牽一發動全身”之效。在新時代黨建總體布局中,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執政黨的“兩大核心建設”,是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穩定性、綜合性特征的建設,是嵌入整個系統工程各方面要素的原點,黨的各方面建設都必須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展開,向著主線的要求延伸?!氨V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闭w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只有緊緊抓住和牢牢把握這條主線,才能緊扣全面從嚴治黨之“綱”,牽住黨建總體布局之“牛鼻子”,才能有效激活黨的生機活力,推動各方面建設,帶動各方面工作,實現黨的建設系統工程的“綱舉目張”。

(三)“政治統領”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軸心要素

在黨建總體布局中,政治建設事關黨的政治方向,涵蓋黨的政治領導、政治路線、政治原則,是牽涉全局、影響深遠的根本性建設。整體推進新時代“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和界定黨的政治建設的概念范疇,在黨的建設實踐中變傳統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為“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各項建設,構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和軸心的黨建新格局,是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內涵的重大調整和創新。把政治建設放在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統領地位,就是要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把政治原則、政治標準貫穿于黨的各方面建設之內,融入黨的各項工作之中,以黨在政治素質的全面增強引領帶動黨的各方面建設的整體提升,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推動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四)“理論奠基”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基礎環節

思想理論建設是黨建總體布局中的基礎性建設,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傳統。思想理論具有前瞻性和先導性,以什么樣的思想理論武裝頭腦、教育全黨,就會取得什么樣的工作業績、呈現什么樣的實踐效果。思想理論建設為黨的各項建設奠定思想基礎,提供理論指導和精神動力,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起著“思想鑄魂”“理論奠基”和“強基固本”作用。整體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全黨,加強思想建設,夯實“凝心鑄魂”奠基工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強化理想信念宗旨,引導全黨自覺做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做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忠實踐行者。

(五)“整體推進”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鮮明特色

緊密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和長期執政的實踐,按照系統整合原理,整體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和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融入其中,是新時代黨建總體布局的客觀要求。必須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思想理論建設為先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把握政治原則、突出政治標準,樹立科學的識人選人用人導向,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干部,建設堪當民族復興和現代化建設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整體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其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質量提升。加強作風建設,進一步細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嚴字當頭、刀刃向內,鍥而不舍深化整治“四風”,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糾治禁而不止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摒棄特權思想,根除特權行為,以常抓不懈的韌勁、嚴抓不棄的耐心,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繃緊紀律之弦不放松,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嚴守底線,從思想上筑牢遵紀守法的紀律防線。

(六)“依規治黨”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保障機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蓖七M全面從嚴治黨,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整體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強化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構建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推進以黨章為根本的黨的制度體系建設。特別是要按照新時代黨的勇于自我革命要求,刀刃向內、眼睛向內,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用好監督、巡視、問責“三把利劍”,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責權統一、權威高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完善巡視制度,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有效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形成知責明責、履責盡責、督責問責的工作閉環,用好問責利器。要提高制度協調性,提高制度執行力,真正把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習近平.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J].求知,2019(11):4-10.

[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習近平.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二)[J].前進論壇,2019(10):15.

[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N].人民日報,2022-07-28(1).

[8]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責任編輯 ?王興國

[收稿日期]2023-02-06

[基金項目]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委托課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與實現路徑研究”(2022lnskzdwtkt-007),主持人遲曉蕾。

[作者簡介]鐘憲章(1980— ),男,遼寧本溪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執政黨建設理論研究。

張學聰(1982— ),男,遼寧本溪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黨的建設理論等研究。

猜你喜歡
歷史演進科學內涵體系結構
準確理解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
歐美國家媒體自律制度的發展和革新
論馬克思主義和諧社會思想中國化的歷史演進
基于粒計算的武器裝備體系結構超網絡模型
作戰體系結構穩定性突變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社會醫療保障體系演進
基于DODAF的裝備體系結構設計
『四個全面』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及其啟示
基于云計算的航天器控制系統自組織體系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