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湖南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05-04 01:34劉事青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23年4期
關鍵詞:市場主體營商民營企業

劉事青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強調民營企業要“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等等。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的重視前所未有、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前所未有、對民營企業家的愛護前所未有。3月30日,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全省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面對面聽取民營企業家意見建議。會議從7個方面深刻闡述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健康”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出“湖南落實中央關于民營經濟大政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省委、省政府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全省各級干部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好‘店小二’‘服務員’的決心堅定不移”,并提出從提高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等方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重要論述,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發展壯大全省民營經濟工作安排,以更大力度推動湖南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湖南民營經濟發展形勢總體向好

民營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改革開放40多年來,湖南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形成并鞏固了“67999”的發展格局,即貢獻了60%左右稅收,70%左右GDP,9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90%以上新增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市場主體,高于全國“56789”平均水平。

民營市場主體成為“主力軍”。湖南民營市場主體從100萬戶到200萬戶用了8年時間,從200萬戶到300萬戶用了5年,從300萬戶到400萬戶用了2年,從400萬戶到500萬戶用了2年,從500萬戶到600萬戶只用了1年。2022年,全省民營市場主體612.6萬戶,占全省市場主體的96%。

營商環境評價實現“三連升”。全省上下“一條心”“一盤棋”,共同打出助企惠企“組合拳”,推動湖南營商環境評價實現三年連年進位,在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2022年湖南居全國第7位,由中部第1位躍升為中西部第1位。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對標發達地區,湖南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生存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差距和短板。

整體上看:民營經濟規模偏小。2022年,規上工業營收,湖南排名全國第12、中部地區第5;規上工業利潤,湖南排名全國第16、中部地區第6。大企業頂得不夠高。全省營收5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不到280家。僅7家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與安徽并列居中部地區第4。小企業鋪得不夠廣。湖南市場主體全國排名第11,其中企業數排名第13。湖南市場主體總量、企業戶數在中部地區均排名第4。

從企業看,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短板是:發展信心不足。三年疫情沖擊和“三重壓力”下,民間投資存在“不敢投、不愿投、不能投、不會投”的現象。創新短板凸顯。湖南非公工業企業R&D人員占其從業人員比重為3.3%,比國有控股企業低2.6個百分點,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要素支撐乏力。抽樣調查顯示,47.6%的民營企業反映流動資金緊張,49.1%的企業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53.5%的企業反映存在技能型用工短缺。

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時不我待

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缺一不可,既需要企業自身發力擺脫困境、加速攀升,也需要政府形成全方位的政策支撐、共同發力,必須聚焦“三個關鍵”。

第一,聚焦發展強信心。提振發展信心,穩定發展預期,是“后疫情”時代快速恢復經濟首要解決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并就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我們做好民營經濟工作、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全省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自覺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積極為民營企業在發展上解憂、環境上解壓、政策上解惑、幫扶上解渴,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

第二,聚焦“六仗”促轉型。經過三年疫情沖擊后,當前湖南民營經濟正處在發展元氣恢復期、信心動力重塑期、增長轉型突破期,孕育著企業制度、產業發展、增長動力、經營模式等方面的重大轉變,要以打好“發展六仗”為契機,推動民營企業融入現代化建設場景,以轉型之變引領湖南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新跨越。強化主體培育,培優做強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推進“市場主體倍增工程”“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提升骨干稅源企業稅收貢獻度行動”,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力爭新晉1-2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民營市場主體突破680萬戶,新增民營企業25萬家以上、上市和過會民營企業10家以上。強化創新驅動,發揮湖南教育科技人才集成優勢,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治理創新,走好數字化發展之路,切實增強發展動能。強化開放合作,推動民營企業加強與世界一流企業和優秀國有企業交流合作,不斷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積極拓展對外貿易、承接產業轉移、開展以商招商,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綠色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培育發展先進制造、現代能源、文化旅游等產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強化共富意識,加強民營企業穩崗擴崗政策支持,引導民營企業更大力度吸納城鄉就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積極參與各類公益慈善活動,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強化風險防控,引導民營企業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防范化解金融債務、安全生產等方面風險隱患,切實做好“大型民企防‘爆雷’、小微民企防‘塌方’、負面輿情防炒作、安全生產防事故”等“四防”工作,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第三,聚焦環境優服務?!盃I商環境就是競爭力,服務企業就是生產力,干部作風就是生命力”。要持續拓展“六個一”工作品牌。按照省非公經濟領導小組提出的強化“一榜”示范性、提升“一獎”含金量、擴大“一中心”覆蓋面、提高“一冊”獲得感、增強“一辦”服務力、強化“一平臺”功能性目標要求,做實做好“六個一”工作,打造“身在湖南,辦事不難”金字招牌。要持續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企業投資信心和創新活力;要進一步加強“湘商回歸”工程實施和項目落地跟蹤服務,吸引更多湘商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總部回建。要持續推進助企紓困增效行動。常態化開展“送解優”服務,堅持各類市場主體“一碗水端平”,嚴格落實“非禁即入”;堅決兌現向企業作出的承諾,把“新官理舊賬”作為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內容;更加貼心提供涉企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工難以及水電氣、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圍繞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當好“保姆”“紅娘”“店小二”,讓湖南的子孫后代捧上營商環境這個“金飯碗”。要持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真誠坦蕩交往,真心實意解難;始終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始終堅持對違規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讓民營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

猜你喜歡
市場主體營商民營企業
營商環境“優”,一域發展“暖”
玉米市場主體售糧積極性提高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
人民幣匯率破7 市場主體應對有序
三地實踐:有效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
營商環境軟轉型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打造營商環境邀您共同參與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