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可達5.4%

2023-05-04 06:40汪濤
支點 2023年4期
關鍵詞:基建投資政策性韌性

汪濤

政府工作報告將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與我們基準預測一致。宏觀政策基本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小幅提高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GDP的3%)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限額(3.8萬億元),貨幣政策保持溫和積極的支持基調。

考慮到今年政府換屆,政府工作報告僅簡單闡述了今年的政策定調和工作重點,新一屆政府會出臺更多具體的政策支持。我們認為政策性銀行對基建投資的信貸支持還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財政貨幣等政策要實現統籌運用,更多地方政府也可能會出臺擴大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

我們將2023-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從4.9%和4.8%分別上調至5.4%和5.2%。近期經濟重啟的進程快于我們此前預期,市場所擔心的第二輪疫情并未兌現,迄今為止疫情感染達峰對供給側和生產端的擾動較為有限。近期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銷售已反彈至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表明房地產銷售觸底反彈可能早于我們此前預期。海外經濟增長較我們此前預期更有韌性,國內政策支持也有可能會進一步加碼。此外,2023年初的CPI通脹遠低于此前預期。

政府工作報告繼續要求在2023年加大基建投資支持力度,并將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提高6.3%至6800億元。政府計劃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額度,再加上去年發行未使用的資金,這些都有望繼續支持基建投資。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仍有加大對基建投資支持力度的空間。報告要求統籌運用財政貨幣等政策,同時發改委報告明確指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補充項目資本金缺口,注重加強財政資金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有效銜接。我們認為后者意味著未來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和信貸支持可能加碼。

貨幣信貸政策寬松積極,但不會下調政策利率。如我們預期,報告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降低實際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我們預計今年央行將更多利用再貸款和其他貨幣工具確保流動性充裕,可能會再降準一次。我們認為今年央行不會降低MLF或逆回購利率,但可能繼續推動銀行降低存款利率和整體融資成本。

會議要求加大力度促進民營經濟和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報告重申政府將切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支持民營經濟和外資。具體而言,政府要求全面梳理修訂涉企法律法規政策,持續破除影響民企外企平等準入的壁壘。報告還計劃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同時,報告重申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科技和實體經濟融合。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政府可能出臺更為具體的政策措施。

此外,歐美經濟活動比此前預期更有韌性。由于暖冬等因素支撐了歐元區經濟活動,且美國勞動力市場較預期更具韌性,近期瑞銀上調了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增速預測。盡管通脹居高不下可能推動主要海外央行進一步加息,但全球經濟更具韌性,意味著出口需求可能強于我們此前預期。

我們近期對居民超額儲蓄和瑞銀消費者把脈調查的研究表明,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將提振消費者信心,超額儲蓄可能會在今年和明年逐步釋放。瑞銀預計科技下行周期可能在今年內見底,這意味著2024年出口增速將有所恢復。

猜你喜歡
基建投資政策性韌性
成本控制理論下A公司基建投資業務轉型升級研究
山西首個政策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收入保險落地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2022-2024 年廣東省政策性漁業保險
羅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體系批判
中國今年基建投資規模有望達20萬億元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我國基建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試論如何加強投資財務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