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西部多省份人口逆勢增長

2023-05-06 05:31
讀報參考 2023年14期
關鍵詞:常住人口中西部省份

截至今年4月初,除西藏、寧夏兩省份外,31個省份中已有29省陸續發布2022年人口數據。從已發布數據來看,2022年17個省份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其中超半數位于中西部;相較2021年,包括云南、陜西、甘肅、江西、內蒙古等省份常住人口于2022年實現“由負轉正”,安徽、四川等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增量則進一步擴大。

多位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多個中西部省份實現人口逆勢增長,主要得益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西部地區經濟駛入了快車道,疊加政策引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西部地區多省份人口回流,這一情況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再平衡創造了難得的機遇與窗口期。長期來看,這一趨勢能否延續仍需看中西部地區能否把握機遇,提升自身經濟與產業發展水平。

人口回流

2022年,我國人口自196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較2021年末減少了85萬。在此背景下,2022年我國多省份常住人口還是實現逆勢增長,且多位于中西部。

隨著吉林省于4月初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31個省份中已有29省陸續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情況,其中17個省份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

具體來看,2022年17個常住人口正增長省份中,浙江省較上年增長約37萬人,湖北、安徽增長14萬人,江西增長10.58萬人,江蘇、廣西增長均為10萬人,海南增長6.56萬人,貴州增長4萬人,云南增長3萬人,甘肅、四川、陜西均增長2萬人,內蒙古增長1.17萬人,福建、青海增長1萬人,重慶增長0.9萬人,山西增長0.88萬人。

可以看出,除浙江、江蘇、海南、福建等省外,2022年常住人口正增長省份多位于中西部,且相較2021年,多個中西部省份常住人口由減少轉向增長。較為典型的是,云南省2021年常住人口較上一年減少了32萬,甘肅、山西等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較上一年也都減少10萬以上,陜西、內蒙古、貴州、江西等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也有1萬到數萬的減量,這些省份常住人口都在2022年實現“由負轉正”。

另有部分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增量實現增長,比如,安徽省常住人口由2021年增長8萬人擴大到2022年的14萬人;四川省常住人口增量也從2021年的1萬人增長到2022年的2萬人。

多為機械增長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人口是正增長還是負增長,取決于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兩個因素?!比丝趯W者何亞福指出,某一地區一年的人口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長率;人口機械增長則指人口遷移,目前來看,多個中西部省份于2022年實現人口逆勢增長,主要還是得益于人口遷移因素。

從已發布數據來看,2022年常住人口正增長的多數中西部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或較上一年下降,其中至少有四川、重慶、陜西、云南、湖北、甘肅、山西、內蒙古等8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江西、青海等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雖為正,但較上一年也有所下降。

“2022年四川省出生人口53.5萬人,死亡人口75.7萬人,如果沒有人口遷移,那么2022年四川省人口將減少22.2萬人。但根據四川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增加2萬人,這意味著2022年四川省凈流入人口24.2萬人?!焙蝸喐UJ為,2022年多個中西部省份實現人口逆勢增長,主要與相關省份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有關。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認為,2022年多個中西部省份實現人口逆勢增長,主要是產業轉移以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下,務工人員回流所致。

“從內部因素來看,2022年多個中西部省份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主要得益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西部省份經濟駛入了快車道,近幾年經濟增速要高于東部地區,增長了對人口的吸引力,為人口增長奠定了堅實經濟基礎?!敝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區域與城市經濟創新工程首席專家蔡之兵則認為,除外流勞動力回流等外部因素外,近年來中西部省份經濟快速發展也為相關省份提升人口聚集能力提供了內生動力。

“一些地方出臺了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發展經濟的政策,同時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的投入,也有一些地方加速城市化進程,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毙熘菔薪涢_區醫藥生命科學招商服務局局長史周華認為,2022年多個中西部省份人口增長可能是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城市化進程等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

把握機遇期

多位專家認為,2022年中西部地區人口逆勢增長趨勢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期?!?022年中西部地區人口逆勢增長,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再平衡創造了難得的機遇與窗口期。如果能夠抓住這一機遇與窗口期,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和減緩我國東部及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的態勢?!卑匚南舱J為,未來中西部地區人口能否保持增長趨勢,與相應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聚集對人口的吸納能力有關,就目前產業格局變遷的趨勢來看,中西部地區未來很難保持長期增長趨勢。

“中西部地區人口增長是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應有之義,且仍然能夠帶來巨大的人口與人才紅利,將顯著增加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能力?!辈讨舱J為,中西部應該抓住人口增長的機遇,全方位改善自身基礎設施,優化公共產品供給體系與提高經濟產業發展水平,持續增強自身發展能力。

對于未來我國人口發展趨勢,多位專家也認為,繼續分化后的均衡將是必經的過程?!拔磥碇形鞑康貐^人口能否保持增長趨勢,關鍵在自身經濟與產業發展水平?!辈讨硎?,中長期看,我國省際間人口格局仍然會出現分化并最終達到一定的均衡,這是因為隨著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推進,人口要素仍然會呈現加速流動的特點,人口要素的空間分布沒有達到最后的穩態,這就意味著未來的省際人口格局還將經歷一段分化的過程。

“中長期來看,我國省際間人口格局可能會更加趨向平衡?!笔分苋A也認為,未來一些地方可能會在人口和經濟方面實現更快速的增長,而一些傳統發達地區可能會經歷人口減少和經濟下行的壓力。柏文喜則認為,中長期來看,我國人口將向以各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為核心的區域轉移,其他區域人口將呈持續下降趨勢。

另一方面,人口變局也在影響著我國城市發展模式?!叭丝诳偭肯陆蹬c人口流動放緩等現象,要求城市發展模式由數量擴張轉向質量導向,引導城市的發展導向從追求經濟規模轉向滿足居民需要,不斷增強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與可持續性?!辈讨硎?,我國正加速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意味著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已經不可能再維持過去的高速增長模式。

實際上,當前我國常住人口超100萬的大城市中,包括成都、鄭州、西安等中西部大城市在內,2022年常住人口增長均出現明顯放緩跡象。比如,西安2022年常住人口較上年末增加12.29萬人,這一增量與2021年的21.01萬人相比有明顯下降;2021年常住人口增加24.5萬人的成都,2022年常住人口增量則未到10萬人。

“把握‘人才紅利,大城市要著力構建宜居的新發展模式?!辈讨J為,當前大城市應加快轉變發展模式,真正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提高城市宜居程度;要抓緊推動產業升級,盡可能向產業鏈的中高端位置進軍,避免長期被鎖定在產業鏈的中低端。

(摘自《中國經營報》莊靈輝、盧志坤)

猜你喜歡
常住人口中西部省份
2021 年內蒙古自治區常住人口主要數據公報
讓航天夢想在中西部地區揚帆啟航
誰說小龍蝦不賺錢?跨越四省份,暴走萬里路,只為尋找最會養蝦的您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萬以內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場人才保衛戰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現負增長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積體系魏縣組的建立
因地制宜地穩妥推進留地安置——基于對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調研
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1888萬多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