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關系分析

2023-05-06 09:27劉永祥青州市醫療保險事業中心
現代經濟信息 2023年13期
關鍵詞:耦合度粵港澳大灣

劉永祥 青州市醫療保險事業中心

引言

國民經濟的優質發展,促使人力資源需求增多,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潛在影響力被社會所獲知,多數學者認為人力資源是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可增強經濟發展實力。但經濟也會影響人力資源的開發,兩者相互制約、互相牽制。站在區域經濟的角度,人力資源作為經濟持續發展的保障,會影響經濟的穩定運行。站在人力資源的角度,經濟的發展可保障人才供給的充足,為開發人力資源提供資金支持,減少專業人才流失。由此可見,人力資源與經濟的耦合關系值得研究,通過關系的量化計算,可基本掌握兩者協調程度,實現兩者的可持續發展。

一、文獻綜述

蔡紅、韓兆洲(2022),使用了驗證模型,探討了人才集聚與經濟發展的耦合性。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實施分析研究中,借助創新效率模型,對核心數據測算,對耦合協調性科學的驗證,認為吸引和留存人才至關重要,可高效促進經濟發展,與此同時提高城市創新效率。在此基礎上,優化城市經濟結構,通過協調發展實現共贏。換句話講,蔡紅、韓兆洲研究成果指出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是促進經濟騰飛的基礎,可從不同層面拉動經濟,效果顯著。

劉芳(2023)基于SDM 模型,探討了人才對經濟的促進功能。研究發現,在地區經濟發展中,人才引進政策有著“U”型影響,對地區經濟促動較大。

綜上可以看出,許多學者都已經認同人力資源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在考慮其與經濟發展的耦合關系,結合現實進行動態分析[1]。但現階段缺乏對制約因素的深入探討。為此,本文將從人才質量、要素投入不同角度出發,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剖析經濟與人才的關系,并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和障礙度模型,實施協調關系研判。同樣以粵港澳大灣區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協調狀況的障礙因素,借此為區域經濟轉型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耦合度評價

耦合度是重要指標,需強調的是耦合度無論正負向,都主要表現相互作用程度。具體來說,就算是耦合度高,在現實中也不意味著協調程度高,同樣也不能因此認為經濟處于高的水平[2]。正是因為如此,本文將基于耦合度這一參數,評價對象和諧一致的程度,借此呈現出協調程度的好壞,為后續工作提供保障。

在耦合度的評價中,可用F(x)、G(y)分別指代綜合發展值,與此同時用C 表示耦合度函數。此外,應用系統時,協調系數(k)的取值為2。

T 為綜合評價指數,D 為系統中的耦合協調度,而較為關鍵的a 和b 為待定參數,兩者的關系很重要,且a+b=1。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力資源和區域經濟所在的系統同等重要,基于此參數取值為a=b=0.5。耦合協調度評價的科學指標,見表1。

表1 耦合協調度評價的科學指標

現實中,為更好地、完整地反映研究區域的人力資源情況,掌握區域經濟發展動態,了解兩者的耦合協調差異特征,可在研究體系中引入相對發展度R,借此獲取研究對象的比值,即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相對發展度評價

(二)障礙度模型

在本次研究中,還需要用到障礙度模型,借此評估出阻礙經濟與人力資源協調發展的因素,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障礙度模型作用顯著,經實踐表明,該模型能根據指標體系中的因子,對關鍵障礙因子有效識別。模型如下:

在上述公式中,Aij——單項指標障礙度,屬于重要參考數值,表示第j 項指標現實中對協調度的影響,不容忽視;Wij——指標權重;(1-Xtij)——現實中的指標偏離度;U——指標障礙度,該數值決定著兩系統耦合協同的影響程度,也是本文研究重點。

三、研究區概況

粵港澳大灣區較特殊,屬于新的經濟區域,詮釋著“一帶一路”的核心精神,發揮著橋梁的作用,可加深區域間的合作(內地與港澳),屬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該區域的核心引擎,經濟發展中匯集新能源汽車產業、信息產業、無人機產業、玩具加工產業等,形成優質的產業集群。截至2022 年2 月,該區域11 個城市GDP 增長幅度已趕超眾多沿海城市,達到12.63萬億元。另外,最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迅速聚集,帶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無限發展潛力。人力資源至關重要,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因素,但是人力資源也具有流動性特征[3]。進行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協調關系的研究意義重大。

四、研究數據分析

(一)耦合協調度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均來自經濟發展和人力資源的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結合表2 的相關內容,可以對耦合協調度進行評價,對協調類型和等級科學的劃分。例如:若 F(x)>G(y),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經濟發展滯后,并不能與人力資源發展協同,可判定為發展滯后型(EB);相反若經研究發現F(x)<G(y),意味著該區域經濟發展快,協調度類型為人力資源滯后型(PB);倘若兩者參數相同,即F(x)=G(y),此時說明經濟發展平穩,人力資源發展好,可判定為發展同步型(SN)。綜上所述,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與人力資源耦合協調度情況,具體見下表3。

表3 耦合協調度占比情況

現實中,應用耦合協調度計算函數和模型測算的方式,可得出精準的數值,粵港澳大灣區2014—2020 年區間內人力資源發展明顯,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耦合協調水平。經研究發現,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中,耦合協調度分布集中,平均數值在[0.5,0.7]區間,由此可以看出處于優質耦合協調階段。站在發展時間角度分析,2014—2020 年,只有少數城市協調度呈現波動下降,多數城市都是在上升趨勢。研究表明,城市中的產業分布不同,經濟發展路徑也各不相同,所以匹配的人才培養機制也有所差異,這是各城市耦合協調度不同的原因所在。以香港、澳門為例,其產業較為集中,耦合協調度在[0.7,0.8],近幾年間有所波動,雖然偶有下降,但整體水平還是較高的。深圳、廣州、珠海在政策的扶持下,各類資源不斷涌進,耦合協調度年均值不斷上升,平均處于[0.6,0.7]區間,整體發展良好。而佛山、東莞等區域,因為產業的多樣化和人才需求的旺盛,協調度上升空間較大[4]。從表3 中的統計特征看,現階段粵港澳大灣耦合協調度極差下降,差異正在減小,平均值提高。

(二)障礙度分析

除了耦合協調度分析外,障礙度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F實中,要運用障礙度分析模式,找出阻礙因素,計算各指標障礙,同時為今后發展提出優化建議。結合2014—2020 年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可看出影響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程度的因素多。

人力資源障礙度層面,勞動生產率、人才儲備量和產業就業結構偏離等,嚴重阻礙了耦合協調的上升水平,成為重要影響因素。具體來看,在深圳、肇慶、中山等地測算的耦合協調度失衡嚴重,受人才質量的制約明顯。具體表現在地域產業結構單一、產業生產效率低和人才儲備不足上?,F實中的高校人才資源的帶動能力弱,無法促進人力資源發展。結合研究數據可知,香港、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是典型的城市,兩者耦合協調度研究具有代表性,其發展受人口規模影響。香港和澳門近幾年受綜合因素的制約,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問題,導致經濟出現負增長。人口的遷移,讓澳門和香港的紅利消失,同時也給人力資源儲備帶來了挑戰。

經濟發展障礙度層面,粵港澳大灣區2014—2020 年間,有90.91%的城市耦合協調度波動大,開放發展的影響是核心因素。以東莞、佛山為例,因為其平時接待國際旅客較多,所以經濟發展受到國際旅游開放的制約,成為關鍵發展障礙因子。而對于香港而言,創新發展是最明顯的障礙因子,影響著當地的耦合協調度。香港歷史地位特殊,雖然經濟雄厚且市場體系健全,服務業高度發達,但產業發展極不平衡,工業基礎差,無法多元化發展。

五、方法建議

針對上述分析結果,現對粵港澳大灣區,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教育事業的投入

為提高該區域的耦合協調度,需持續加大教育力度,對人力資源深度挖掘,充分展現資源優勢,加強對人的知識,對所需人才培養,增強人才的發展潛力。實踐表明,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同時優化人才結構的關鍵,發展意義顯著?,F實中,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同等重要,往往由教育水平決定。結合現有數據看,研究期內的粵港澳大灣區需重視教育問題,增加教育支出占比,特別要看到受教育程度不平衡的影響,解決農村受教育程度低的棘手問題?;诖?,想要改善此發展現象,提高區域經濟水平,實現良好的耦合協調發展,需要在現有教育結構的基礎上繼續追加教育資源,設法提高教育能力,保障教育水平,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教育要加強關注,擴大基礎教育覆蓋面,在綜合措施維護下促進人力資源的發展。

(二)調整人才培養機制

要調整人才培養機制,特別是高等人才的培養。從現狀了解到,目前存在著教育適應性不強問題。這些實質性問題集中體現在一些勞動市場中,存在著供大于求的現象,專業對口度差、人才過剩的問題和高端人才缺少的問題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本地的特色產業,例如海產品加工等,人才需求缺口大,高校畢業生難以滿足要求。為此,可針對專業人才短缺,發展專業課程的人才培養,設置與特色產業匹配的課程,利用科學教育機制,解決人才缺失的問題。同時,促進產學研相結合,發揮各教育主體的優勢,積極培養專業人才,將其直接輸送到相應產業,通過這樣的模式,加快促進人才培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此外,還可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積極促進校企合作,加強高端人才的管理,大力推動職業院校發展,使其在了解行業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向社會輸送人才。借助人才拉動經濟發展,依托經濟培育優質的人才,形成良好的循環模式,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夯實基礎,確保當地人力資源和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水平。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耦合協調度層面可知,粵港澳大灣區在 2014—2020 年,表現出的發展系統耦合關系還是較好的,意味著城市差距逐漸縮小,經濟處于良好的態勢。但是也要重視解決粵港澳大灣區部分城市耦合協調度不理想的問題,長期處于初級協調階段,會制約其經濟發展。同時在相對發展度層面,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在人才培養中差異化顯著,整體上發展類型向均衡發展過渡。盡管如此,其中滯后型城市居多,為改變現狀,仍需大力發展教育,確保城市發展均衡?!?/p>

猜你喜歡
耦合度粵港澳大灣
中國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時空變化與水熱因子的關系
大咖論道:大灣區超級“極點”強勢崛起!
雙速感應電機繞組耦合度研究
大灣區城市大洗牌
遼寧省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性分析
大灣區的愛情故事
編讀往來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工藝美術博覽會開幕
摁下粵港澳大灣區“加速鍵”
馬光遠 下一個30年看粵港澳大灣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