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灣碧之旅

2023-05-07 08:58唐新朝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詩會碧水金沙

唐新朝

我們乘坐著友人的車,在細雨迷蒙中穿梭,一會兒在昆楚高速,一會兒在元雙路,歷經七八個小時,我們到了太陽城——永仁(永仁縣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轄縣)。天氣放晴,車卻被攔在了永仁汽車客運站,說是一步也不能再往前。未時將盡,迎接客人的詩會專用客運車隊才駛出了永仁縣城。

這就是通往灣碧的路。其實去灣碧并沒有路,是后來有人走出了路。那山高峻挺拔直插云霄,那水飛湍瀑流爭喧豗,金沙水岸浩浩湯湯。車隊先是向西北方向的山路攀爬,又迎著太陽的方向駛去,在崇山峻嶺間,山高路險處,翻山越嶺,起起伏伏,跌跌宕宕,約摸四五個小時的跋涉,我的大腦和我的神經幾乎有些錯亂,懸崖峭壁間,車懸一線間,不敢往下看,遠處的一灣碧水漸漸映入眼簾,那一灣碧水也漸漸由窄而寬,車一直在山崖上折疊式下坡。夜幕降臨,遠處的燈火才依稀可見,司機才說,灣碧就在那點點燈火處。

雖說是仲春時節,滇中北的金沙江峽谷地帶大姚縣傣族傈僳族民族鄉灣碧卻像熱帶的初夏。也許是因為特殊的日子,叫“清明時節雨紛紛”,也許是因為我們要參加的主題詩會要在這里舉行,讓這個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彈丸之地充滿了神秘色彩。省內外,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新加坡等地的詩人專家學者紛紛前來。

金沙江南岸拐角處的一灣碧水,碧波蕩漾,是觀音巖水電站建造后“高峽出平湖”的歷史見證,兩岸高山詮釋著河谷地帶獨有的熱辣與荒涼,如果想用歌來表達這里的溫情的水域,你會發現歌曲配不上那充滿野性的山巒。因為那山太高太高,坡太陡太陡,層層疊疊,如野馬塵埃,綿延向兩頭,向更高處伸展開來,更遠處看不到山巒的來去。試想,那灣碧的大壩沒有建起之前,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江流,甚是讓人害怕。對于一個沒有見過大江大浪的我來說,面對如此景象,一定會戰戰兢兢,驚慌失措。也不知當年傣族祖先被世族追趕和老鄉們一路逃離的青哥和紅妹是如何成了這金沙江中的紅魚和青魚的,他們一定忍受著巨大的壓力,承受著莫大的冤屈,還有那兇險的江流。怎忍埋葬這對有情之人,難道就用這種非人的方式成就他們的“終成眷屬”?這無疑讓青哥和紅妹的故事更加充滿悲壯而凄婉的色彩。

我們是奔著詩會來的,是奔著中國—新加坡“一帶一路”詩歌論壇而來的,更是奔著“青哥和紅妹”為題材的窩巴節(傣語為“魚的聚會”,即潑水節)而來的。江流南岸的半山腰上,就是修建觀音巖大壩移民搬遷的嶄新的灣碧鄉小鎮,整個小鎮背靠東南,山北水南,面對一彎高峽平湖和更遠處的連綿不斷的蒼勁挺拔的山巒。在客運車上和鄉黨委書記、鄉長的交談中,初步了解了灣碧移民搬遷和脫貧攻堅的一些情況,兩位領導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也希望我們把灣碧告訴世界,告訴未來。告訴世界,除了珠穆朗瑪峰和長城,中國還有一個地方叫灣碧。

灣碧位于大姚縣城邊緣的金沙江南岸,百草嶺北麓的灣碧傣族傈僳族鄉,是一個聚傣、傈僳、彝、白、苗、漢6個民族為一體的“民族大家園”。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濃郁的民族風情,讓這里長期以來就有“彝州小版納”之稱,是傳說中“青哥”“紅妹”的故鄉。一年一度的窩巴節及國際長江漂流節成為民族融合、對外交流的大舞臺,吸引著無數客商、學者和專家。暮色蒼茫,大山在一灣碧水的兩岸靜了下來,小鎮卻由天籟般的寂靜變得喧鬧起來。當月亮半遮著面孔躲藏在芭蕉林身后的時刻,小鎮的燈火卻因為遠方的客人比往常更亮了起來。

世代生活在金沙江畔這方充滿神秘色彩的傣、傈僳、彝、白、苗、漢6個民族,還沿襲著古老而淳樸的待客禮儀。是金沙傣米酒的芳香消解了渾身的疲憊,簸箕擺成的迎賓宴使包括我在內的百名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新加坡的客人感受到了灣碧人的熱情。灣碧金沙傣的飲食文化,最具有特色的是橄欖參和擺衣菜,也是以高坪子村為代表的金沙傣家特色佳肴,色、香、味俱全,可謂傣鄉一道絕菜。在宴席上,邊品嘗著菜肴,邊聽這里的身著火草筒裙的金沙傣姑娘介紹這些佳肴的制作過程等情況。

橄欖參制作程序:通常是割下才殺不久的上等的豬瘦肉,細細地剁成肉沫,放上一些花椒、辣子面,放入蔥、姜、蒜、芫荽等佐料,混合倒入盆中,再把橄欖樹砍來,削去外皮,用碗片刮下橄欖樹中層皮舂細,漂洗后放入肉中,加上適量的辣椒、鹽、醋、醬油、味精、小甄酒拌勻,放10分鐘后就可食用,味道香,口感脆,涼爽可口,是傣家人常用來招待貴客時最特殊的一道菜。

何為擺衣菜?先把紅豆煮熟,采來新鮮的生菜或者山芹菜,用山泉水洗凈,切碎后和紅豆一起放入舂臼里舂,再放些茴香、芫荽、蒜、生姜、辣子、鹽、花椒等佐料,舂均勻后就可食之,味道鮮美,且相當有地方特色。擺衣菜還源于傣家人走路,風度翩翩,風一吹來,火草衣一擺一擺的,很美,故“金沙傣”又叫“擺衣”。因此,在灣碧金沙傣特有的這道菜,就叫“擺衣菜”。

此外,骨頭參也是村寨里人常食用的風味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用豬脊梁骨等剁細,加適量花椒粉、姜絲、小甄酒、食鹽等,攪拌均勻后,裝入壇子,封閉3個月后就可食用,味道香辣可口。

老鄉們極為好客,我們受到了“龍舌蘭”般的優待,簸箕宴席上,老鄉們給我們敬茶,敬酒,獻歌,簡直讓我們樂不思蜀。一位詩人代表全體客人回敬了茶和酒。在這個獨具特色的宴席上做了代表性發言。晚宴因為下一場活動的開始而結束。

灣碧中學的周末開始喧鬧起來,中國—新加坡“一帶一路”詩歌論壇打開了灣碧的夜色,詩會讓灣碧小鎮走向未來的路更加寬廣了,脫貧攻堅在文化脫貧的道路上有了全新的進展。參加的各位領導與詩人相繼發表演講,從不同的角度和主題暢談“一帶一路”的內涵和外延及各自的憧憬。灣碧文化將借助本次詩歌論壇讓全國知曉,傳播海外,發揚光大。

是篝火晚會、窩巴節的祭祀活動和文藝展演以及萬人狂歡潑水活動結束了小鎮的寂寞,由于不勝酒力,醉倒了灣碧的山水,更醉倒了灣碧的那一方風土人情,來來往往3天的灣碧之行,沒有記住灣碧更多的人和事。引用在場一位詩人的一段話:詩會的宣傳不是嘩眾取寵,而是為承辦者設身處地著想。辦詩會除了貼錢,是沒有半點經濟回報的,但可以通過吆喝,擴大對這個地方和行業、企業以及民生、社會的宣傳,以達到辦一屆詩會,傳最好名聲的目的。灣碧因此將隨著詩人的作品走向外界,讓更多人知道“高峽平湖灣碧美,金沙水拍傣鄉情”。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么來灣碧。我會義正詞言地告訴他:大山擋不住我的來路,江流擋不住我的征途,山有多高,志就有多堅,山高路險我不怕,萬水千山只等閑。哪怕是“猴子過山淌眼淚,巖羊過路滾皮坡”。就因為“一江碧水,半灣風情”,更因為“高峽平湖灣碧美,金沙水拍傣鄉情”。

猜你喜歡
詩會碧水金沙
為了一泓碧水入浉河
當遠方不再遙遠
如果……就……
突出“三個轉變” 守護碧水藍天
人大“年檢” 守護鷹城藍天碧水
王錫純
夏夜誦讀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