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1年河南省安陽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學分析

2023-05-07 09:31何其棟
河南醫學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安陽市食源性病原體

何其棟

(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公共衛生科,河南 安陽 455000)

食源性疾病是最常見、分布最廣泛的疾病,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普遍存在且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是需要優先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相關研究表明食源性疾病在國內外普遍存在,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由于食源性疾病急性病例居多,癥狀較輕,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監測遠不能反映該地區的疾病負擔[2]。為此,各國陸續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來應對食源性疾病帶來的挑戰[3]。通過監測來達到掌握其流行規律、提高食源性疾病暴發和食品安全隱患的早期識別、預警與防控的目的[4]。本文對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結果進行分析,旨在了解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和病原學特征,為制定和優化安陽市本地防控措施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于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中2019—2021年河南省安陽所有監測病例數據,內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臨床癥狀與體征、初步診斷、飲食暴露史、標本采集信息等。

1.2 研究方法

1.2.1監測對象 由臨床醫生診斷的因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導致的腹瀉或者嘔吐癥狀為主訴的就診病例,排除重復的病例。

1.2.2生物標本采集與檢測方法 國家食源性疾病監測中承擔病原學采樣和檢測任務的2家哨點醫院醫生發現符合監測要求的病例時,收集病例信息的同時,按要求采集病例的糞便或肛拭子標本,開展非傷寒沙門菌、志賀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諾如病毒檢測,并將檢出的陽性菌株送至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復核和血清分型鑒定。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Excel 2016軟件整理數據,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不同組間率的差異分析使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監測上報系統共報告病例22 878例,其中11例為復診病例,排除復診病例后納入本研究總病例22 867例。其中住院病例836例,住院率為3.65%,無死亡病例,提示該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癥狀較輕。報告的病例中,以急性胃腸炎(90.93%,20 793/22 867)最多,其次為感染性腹瀉(5.24%,1 197/22 867),過敏病例最少(0.04%)。所有病例中共同用餐者發病病例437例,提示報告病例中有較多食源性疾病暴發;標本采集病例859例,采樣率為3.76%。見表1。

表1 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病例基本情況

2.2 流行病學特征

2.2.1人群分布 22 867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中,男性病例1 340例(45.22%),女性病例1 527例(54.78%);農村病例14 345例(62.73%),城市病例8 522例(37.27%)。各年齡組均有報告,以30~<40歲組報告病例數最多,≥70歲組報告病例數最少;0~<10歲組和10~<20歲組中男性患病構成比高于女性,20歲以上年齡組女性高于男性。40歲以下年齡組城市人群患病構成比高于農村,40歲以上年齡組農村人群患病構成比高于城市。職業以農民(53.35%)為主,其次為學生(10.23%)、家務及待業(9.27%)、散居兒童(5.94%)、工人(4.74%)。見表2。

表2 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監測人群分布[n(%)]

2.2.2時間分布 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病例分別為7 193、7 906、7 768例,食源性疾病監測每月均有病例報告。食源性疾病高發期主要集中在6—8月,2019年和2021年6月份病例最多,2020年7月份病例最多,低谷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見圖1。

圖1 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監測病例時間分布

2.2.3病例地區分布 2019—2021年安陽市各區縣食源性疾病病例報告數以內黃縣報告最多(4 002例),報告患病率最高為龍安區(680.32/10萬)。見表3。

表3 2019—2021年安陽市各區縣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情況

2.3 病例飲食史情況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監測中,有797例病例報告2種及以上可疑暴露食品,其中報告最多為水果及其制品,其次依次為糧食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肉與肉制品、混合食品??梢杀┞妒称返募庸せ虬b方式中家庭自制占比最高,其次為散裝(包括簡易包裝)、餐飲服務業??梢墒称返倪M食暴露場所類型以家庭報告為主。見表4。

表4 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基本信息

2.4 病原體檢出情況2019—2021年安陽市采集的標本采集病例859例中有75例標本檢出病原體79株,有4例病例標本同時檢出2種病原體,總標本檢出率為8.73%。2019年病原體總體檢出率最高,為14.93%;2021年最低,為6.19%,歷年總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019—2021年監測中副溶血性弧菌、志賀氏菌均未見檢出。致瀉大腸埃希菌、沙門菌、諾如病毒檢出率分別為4.31%、2.68%、1.75%。其中瀉大腸埃希菌、諾如病毒歷年檢出率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5。

表5 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病原體檢出情況[n(%)]

3 討論

食源性疾病作為全球最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給國內外造成巨大的疾病負擔[1]。因此進行食源性疾病監測并及時總結分析,對掌握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病原體分布特性及有效防控疾病暴發具有重要意義[5]。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監測累計報告病例22 867例,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能夠反映我市食源性疾病的發病規律及流行趨勢。監測數據顯示食源性疾病在職業分布上與年齡分布特征相符。30~<40歲組報告病例最多。造成以上特征的原因:一是可能由于該年齡段的人群社會活動頻繁、食品選擇自主性和接觸暴露食品的機會大[6];二是該年齡段的人群以家庭用餐為主,當食品儲存不當時極易患食源性疾病。

通過對2019—2021年安陽市食源性疾病監測情況的分析,可以發現6—8月是該地區食源性疾病的高發期,這種流行趨勢與河南省及其他省市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發生趨勢[7-8]相一致。該時間段內天氣炎熱、濕度大等氣象特征,有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監測病例中可疑食品是以水果及其制品最高,高危食品主要是來自家庭自制,與其他省報道[9]基本一致。這可能與食品加工、儲存方式不當有關。其次是散裝(包括簡易包裝),說明該市需要加強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宣傳,增強群眾預防食源性疾病意識。

病原學檢測結果顯示,病原微生物的總體檢出率低于有關報道的檢出率[10]。安陽食源性疾病病原為致瀉大腸埃希菌和沙門氏菌,有報道稱食品加工從業人員中存在普遍攜帶沙門菌和致瀉大腸埃希菌的情況[11],有較大可能為在食品加工與銷售等環節感染這2種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志賀菌未檢出或者檢出率低。研究表明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未煮熟或變質的海(水)產品[12]。而該市作為內陸城市,市民目前海(水)產品消費率很低,這可能是副溶血性弧菌未檢出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病例未能檢測到明確的病原體主要原因是與樣本的采樣時機、檢測手段靈敏度不高以及病例就診前自行服藥等有關。

通過本次監測分析,能夠反映該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趨勢,同時也提示該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體分布。但也發現,病原體檢測率和檢出率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建議繼續完善該市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加強管理,強化對高危人群、高發季節監測,提升監測能力。同時加強食源性疾病的健康宣傳,引導居民在家進行食品加工時注意防范,減少和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猜你喜歡
安陽市食源性病原體
秋冬季高發食源性疾病的危害與預防
論食品安全與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頭號殺手——食源性疾病
安陽市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途徑研究
野生脊椎動物與病原體
病原體與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態關系
安陽市
伊犁地區蝴蝶蘭軟腐病病原體的分離與鑒定
病原體與抗生素的發現
安陽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