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田間栽培管理技術及其發展建議

2023-05-12 15:30馬軍輝
新農業 2023年7期
關鍵詞:栽培管理棉花措施

馬軍輝

摘要:棉花種植可引導農村脫貧致富,在棉花種植過程中,棉花田間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直接關系到棉花的品質。本文以此為背景,首先對現階段我國棉花田間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了簡述,然后,就棉花田間栽培管理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棉花田間栽培管理技術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棉花;栽培管理;問題;措施

棉花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棉花田間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是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的關鍵,但從其發展、推廣和實際應用來看,棉花的田間栽培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進一步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進而推動我國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

1.1 優良品種選擇

在進行棉花田間栽培前,要根據地區的土壤、氣候等特點,選擇適宜的棉花品種,要保證棉花品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要從源頭保證棉花品種的質量達到“雙29”及以上標準,以此來保證棉花達到紡織要求。此外,在購買棉花種子時要從正規廠家購買,要做好購買前的詳細檢查。

1.2 科學精量播種

目前棉花的田間栽培主要采取“3膜12行”和“寬早優”的植棉模式,在GPS導航技術的協助下實現了1穴1種的精量播種作業。精量播種機分機械式和氣吸式兩種,實際播種規格因南北方氣候和地理環境不同又分為13穴、14穴、15穴以及16穴等。

1.3 田間栽培管理

棉花播種后,要做好滴水管道的安裝工作,保證苗水可以及時滴出。在棉花出苗時,要做好護理和檢查工作。棉花出苗后要做好覆土工作,避免田間水分因蒸發而流失。如果發現田間缺水,要及時補充,要維持好棉花生長環境,做好田間除草、施肥和灌溉工作,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

1.4 病蟲害防控

第一,科學施肥,有效管理。在棉花田間栽培過程中,受溫度、濕度、土壤肥力以及種植操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病蟲害出現較為頻繁。為此,工作人員要根據棉花的生長特征科學選擇肥料,以此來提高棉花抗病和抗逆能力。第二,加強病蟲害防控工作。在田間栽培過程中,通過合理添加營養劑以及科學使用多菌靈等方法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第三,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大對病蟲害防控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病蟲害的防控和防治體系逐步完善,我國的病蟲害綜合預警能力也得到提升。第四,在防治棉花病蟲害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無公害、預防與綜合性雙治療相結合的原則,減少化學試劑的使用,加大對病蟲天敵的保護力度,以此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

2.1 市場價格波動大

我國的棉花品質優良,多通過出口的方式銷往世界各地,因此,我國棉花的市場價格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這些影響的現實體現就是各類農用物資的價格漲幅不確定。這種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棉花田間栽培工作的成本預算,加之世界各國對中國棉花的產量需求不穩定,進一步導致了我國棉花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充滿了不穩定性。所以,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棉花種植戶的積極性也遭受到了打擊,棉花田間栽培技術的創新和改革工作也一直趨于緩慢。

2.2 栽培技術落后,市場監管不嚴

我國的棉花種植群體大多為農民,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相對較低,在棉花的田間栽培過程中,大多依賴于過往的栽培經驗。所以,棉花的田間栽培技術和后期管理工作都趨于落后,棉花的整體產量與質量也因此受到較大影響。此外,我國對棉花市場的管理和監督工作不完善,對棉花種子的審定工作不重視,導致許多劣質種子被不良商家帶入市場,造成了棉花種植戶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棉花種植群體的積極性。

2.3 缺乏科學嚴謹的管理意識

棉花從播種到收獲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嚴謹、科學的管理,但大多數的棉花種植戶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這就導致了棉花在整個生長周期內都沒有科學的管理措施“保駕護航”,使得棉花的整體質量和產量大打折扣。

2.4 病蟲害防治工作缺失

棉花在每個生長階段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病蟲害,病蟲害對棉花的質量和產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整片棉田顆粒無收。但在實際的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由于棉花種植戶缺乏足夠的科學防范意識,導致對棉花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一直流于表面,或者為達到想要的效果,過度使用化學藥劑,從而導致生態環境破壞,給種植戶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損失。加之目前我國的棉花種植戶仍以個體種植居多,且種植規模普遍較小,一旦發生了病蟲害,很難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補救,這也是影響我國整體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原因。

3.1 選育優良品種,強化品種優勢

眾所周知,棉花的生長周期較一般農作物要長,面對病蟲害威脅的概率也比其他農作物要高得多,為此,在最開始的選種階段,種植戶就要根據需求和環境情況,選擇品種優良、有較高抗病性和抗逆性的棉花種子。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大對優良棉花品種的定向培育研究,不斷提純和培養高品質的棉花種子,為提高棉花田間栽培的質量和品質提供科學支持。

3.2 改革創新田間栽培技術,落實定期檢查工作

第一,開發無土栽培技術。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無土栽培技術在棉花的田間栽培中也得到了應用。但由于無土栽培技術的專業性較高,對于大多數種植戶來說掌握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在實際的應用和推廣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將無土栽培技術同棉花的田間栽培技術相結合,結合具體環境,對營養液的成分進行改良,使其有利于當地棉花幼苗的生長。第二,開發幼苗移栽技術。幼苗移栽技術在棉花的田間栽培過程中作用明顯,可以幫助棉花安全健康地度過幼苗期,對棉花的后期生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進行幼苗移栽時,要充分考慮到土壤的透氣性、肥力以及水源充沛性,以此來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此外,在移栽時,還應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將移栽技術同無土栽培技術相結合,能極大地保證棉花的整體產量和質量,對促進我國棉花產業升級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第三,推廣地膜栽培技術。地膜栽培技術的應用能為棉花提供更有利于生長的環境,有利于對棉花種植成本進行把控。棉花在生長過程中,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對于一些自然條件較差的棉花種植地區,棉花的種植成本大幅提高。地膜栽培技術能有針對性地對棉花的生長環境進行改造,不僅提高了棉花成活率,還降低了棉花種植成本,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適合推廣使用。第四,落實對棉花生長過程的定期檢查工作。要做好對棉花出芽率的檢查,部分棉花播種后,因為自身或環境原因會出現不能發芽的情況,要及時將不發芽的種子挑出并補種。棉花的生長過程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大,尤其是遇到高溫天氣時,大量的水分從土壤中蒸發流失,要及時做好補水工作,保證棉花的正常生長。

3.3 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完善監測體制

棉花在生長過程的各個階段都有出現病蟲害的概率,如果遭遇病蟲害,必然會導致棉花的整片減產,因此,必須要做好棉花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實際操作中,種植戶應密切關注棉花在不同階段的生長狀態,一旦發現病蟲害隱患,就需要馬上進行排查,以免泛濫成災。除了加強對棉花生長狀態的監測,相關部門也要不斷完善監測體制,要定期派出專員帶領種植戶進行學習,幫助其做好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因病蟲害導致的經濟損失。

3.4 加大國家管控力度,培育專業人才

第一,鑒于棉花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對于那些因為市場波動原因而受到損失的種植戶,國家應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此來安慰種植戶,這樣才能真正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從而保證我國棉花產業的平穩發展。第二,棉花栽培技術的創新離不開專業的科研人員,因此,國家應加強對科研人員的培養,使棉花的田間栽培技術得到持續的更新和完善。第三,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扶持棉花產業的發展,加大在棉花種植技術研究上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督促相關部門重視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使更多的新技術不斷應用于我國的棉花田間栽培中。

綜上,棉花田間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決定了棉花的整體產量和品質,為此,應加強對田間栽培技術及其聯動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對于棉花生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做好土壤和棉花生長環境的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以此來保證我國棉花產業的良性發展,進而提高我國棉花產業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

猜你喜歡
栽培管理棉花措施
棉花是花嗎?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棉花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盆栽紅掌的溫室栽培管理技術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如何做好林業產業管理分析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講 棉花肥害診斷及其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