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纖的由來

2023-05-14 18:02咸彤
計算機與網絡 2023年6期
關鍵詞:瑞爾康寧羅伯特

咸彤

1966年,就職于英國標準電信實驗有限公司的華裔科學家高錕,聯合他的同事喬治·霍克漢姆,共同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在論文中,他們明確提出,只要解決了玻璃纖維的純度問題(減少雜質),就可以減少光信號在玻璃纖維中的衰減。當衰減率下降到20 db/km時,這根玻璃纖維,就可以用于實用型通信。這篇論文,后來被視為光纖通信理論的奠基之作。它開啟了光纖時代的大門,也改變了人類通信技術的走向。

現在我們都知道,這篇論文意義重大。但實際上,論文發布之初,并沒有獲得行業的認可。當時,沒有人相信高錕的結論。所有人都認為,高錕所設想的“沒有雜質的玻璃”,是不存在的。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高錕造訪了世界各地的玻璃工廠,試圖尋求合作。但是,這些工廠都拒絕了高錕。他們不打算進行深入研究,因為這種研究“無意義且耗資巨大”。

1966年的年底,事情迎來了轉機。一位名叫威廉·謝弗的工程師,在英國倫敦的郵局研究實驗室訪問,看到了實驗室介紹的光纖通信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威廉·謝弗所服務的公司,不是一家普通公司,而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玻璃制造企業———康寧公司。據說,愛迪生發明電燈的玻璃燈泡,就是他們造的。

回到美國后,威廉·謝弗向公司高層匯報了自己的見聞,并強烈建議公司進行光纖研究。威廉·謝弗的建議,得到了康寧公司高層的重視。很快,他們就低調啟動了高純度玻璃纖維的研發。負責牽頭這項工作的,是康寧公司的研發總監———比爾·阿姆斯特德。他找來了公司物理學家羅伯特·毛瑞爾,配給他2名新入職的年輕研究員(化學家皮特·舒爾茨和實驗物理學家唐納德·凱克),從而組建了一個3人研究小組。作為小組組長的羅伯特·毛瑞爾,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1924年,年輕時參加過二戰,獲得過紫心勛章。戰爭結束后,他返回大學學習,拿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低溫物理學博士學位,并進入康寧公司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12月,他發表在《化學物理雜志》上的一篇關于“玻璃是冷凍液體”的理論論文,曾經被高錕那篇經典論文引用過,算是2人最早的交集。3人小組正式啟動研究后,就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當時,純度最高的玻璃纖維,衰減率約為1 000 dB/km。想要將這個值減小到20 dB/km,并不是50倍的關系,而是驚人的10的98次方系數關系。對他們來說,有兩種可行的起步方案:第一,采用大量高純度的光學玻璃。第二,熔融石英(SiO2,二氧化硅),因為石英可以做到高純度。第一種是比較成熟的方案,也是那時大部分同行選擇的方案。但是,羅伯特·毛瑞爾獨辟蹊徑,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事后他回憶道:“如果你做的事情與其他人所做的不同,你就有2個優勢。一,你可能會在他們失敗的地方取得成功。二,如果你失敗了,會收集到他們沒有收集到的信息?!?/p>

二氧化硅是一個純度很高的材料。但是,它的熔解溫度極高,需要1 650℃。一般的烤爐,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溫度。

經過一番調查,羅伯特·毛瑞爾找來了化學博士弗蘭克·齊馬幫忙。弗蘭克·齊馬曾經為康寧早期的半導體項目建造了一個烤爐,可以實現2 000℃的高溫。

在弗蘭克·齊馬的幫助下,1967年,羅伯特·毛瑞爾的小組基于摻鈦二氧化硅,拉出了第一根試驗型單模光纖。經過測試,這根光纖的衰減仍然很高,但相比之前已有很大的改進。這增強了研究小組的信心。后來,研究小組經過反復嘗試,逐漸掌握了光纖預制棒的拉制技巧,還有煙灰沉積物處理等關鍵技術。他們制造的光纖,衰減率指標不斷改進,逐漸逼近理論值,3人小組的研究進展,被康寧公司嚴格保密。直到1970年5月11日,康寧公司基于已取得的成果,申請了兩項專利。

第一個專利,是羅伯特·毛瑞爾和皮特·舒爾茨的“熔融石英光波導”,用于具有純石英包層和摻雜石英芯的光纖。

第二個專利,是唐納德·凱克和皮特·舒爾茨的“生產光波導纖維的方法”,涵蓋了后來眾所周知的內部氣相沉積(IVD)工藝。

1970年7月22日,研究小組從6個不同成分的摻鈦預制棒中,拉出6根光纖。

8月7日,他們對這些光纖進行測試。在測試一根29 m長的光纖時,他們得到了一個驚人的衰減值結果———17 dB/km。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達到20 dB/km的論文目標。

唐納德·凱克激動地將這個數字記錄在筆記本上,還寫下了“Whoopee?。ü囊馑?,表示興奮)”的字樣。

29 m的光纖長度較短,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為了更加嚴謹,8月21日,他們又拉出了一根210 m的光纖,并進行測試。當唐納德·凱克的氦氖激光器進入光纖纖芯時,他驚訝地看到一道非常明亮的紅色閃光。他意識到,這是來自光纖遠端的菲涅爾反射。此時,他記錄下了光纖衰減率的測試結果———16.9 dB/km,他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世界上第一根符合理論的低損耗試驗性光纖,正式誕生。

1970年9月底,羅伯特·毛瑞爾飛往倫敦,在英國電氣工程師協會主辦的“導波干線通信”會議上,宣布了自己團隊的研究成果,引起了整個行業的轟動。后來,英國郵局實驗室和標準電信實驗室專門對他們的光纖進行測試,驗證了他們的成果。

康寧的光纖研制成功后,并沒有馬上上市商用,因為,他們的光纖使用的是摻鈦纖芯,還存在一些技術缺陷。兩年之后,1972年6月,康寧公司以摻鍺纖芯代替摻鈦纖芯,采用外部氣相沉積(OVD),制造出了一條損耗低至4 dB/km的多模光纖。這根光纖,不僅衰減更低,而且實用性更強,制造過程更為簡單。

后來,因為經濟衰退的原因,康寧公司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影響了他們對光纖技術的商用推廣。為了籌措資金,在康寧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默里·霍頓的支持下,康寧光纖業務負責人查克·露西與多家通信公司進行談判,簽訂了聯合開發協議,分攤開發成本。

這些協議,加快光纖技術的商用落地。1976年,美國AT&T公司在亞特蘭大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個實驗性光纖通信系統,長度約為2 000 m。

1979年,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研制出了0.2 dB/km的極低損耗石英光纖。這個衰減值,基本接近了散射的理論極限。

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首次使用光纖電纜傳輸電視信號,取得了巨大成功。

再后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

80—90年代,光纖技術迅速崛起,成為有線通信中重要的傳輸介質。進入21世紀,光纖更是全面取代金屬線纜,成為整個通信網絡的骨干底座。單根光纖能傳輸的數據量,早已突破了TB/s級別。

如今,全球光纜年需求量超過5億芯公里。這些光纖,傳輸著海量的數據,支撐著整個社會的發展,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著巨大貢獻。

猜你喜歡
瑞爾康寧羅伯特
人以修身為本 年年月月康寧
劉康寧
江蘇瑞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我離羅伯特·德尼羅很近,等了他十天!”
羅伯特的三次報復行動
應該上電視
康寧SMF-28?ULL光纖
康寧SMF-28?ULL光纖
Autumn Fiers 秋火
“百瑞爾”PVA專利產品在食品和乳品行業中得到好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