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密調控對小麥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2023-05-19 19:16吳儒剛蘇譽劉文海朱元剛張英霞范業泉張超
安徽農業科學 2023年7期
關鍵詞:經濟效益

吳儒剛 蘇譽 劉文海 朱元剛 張英霞 范業泉 張超

摘要 以抗旱小麥新品種陽光18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灌水次數和密度組合對小麥產量、產量構成因素及經濟效益的影響,旨在豐富小麥新品種陽光18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為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小麥產量隨灌水次數的增加而增加。從群體動態來看,基本苗多的處理產量較高,但270萬/hm2基本苗的處理略高于360萬株/hm2基本苗的處理,表現最佳。從產量結果來看,W2T2組合(灌拔節水和灌漿水+270萬株/hm2)產量最高,達到8 811.60 kg/hm2。從經濟效益來看,W1T2組合(只灌拔節水+270萬株/hm2)經濟效益最高,達到6 661.13元/hm2。因此,從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建議采用春季灌拔節水和灌漿水,播種量以基本苗270萬株/hm2為宜;從農業收入的經濟效益角度來看,建議采用春季灌1次拔節水、基本苗播種量270萬株/hm2。

關鍵詞 水密調控;抗旱型小麥;籽粒產量;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S 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3)07-001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05

Effects of Water Density Regulation on Grain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Wheat

WU Ru-gang, SU Yu, LIU Wen-hai et al

(D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zhou, Shandong 253015)

Abstract In order to enrich the high-yield and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 rules of the new wheat variety Yangguang 18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t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frequency and density and wheat yield, three factors of yield forma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new wheat variety Yangguang 18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e irrigation times, the higher the yield.The yield of 2 700 000 plants/hm2 basic seedlings was greater than those of other two treatments.An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2 700 000 plants/hm2 basic seedlings was the best.In terms of different water-tight combinations, the yield of W2T2 treatment was the highest, reaching 8 811.60 kg/hm2.One-time irrigation and 270 000 plants/hm2 basic seedlings (W1T2) had t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 reaching 6 661.13 Yuan/hm2.One-time irrigation and 2 700 000 plants/hm2 basic seedlings had t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 reaching 6 661.13 Yuan/hm2.Thus, spring irrigation jointing water and grouting water were recommend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food security.The appropriate sowing amount for basic seedlings was 2 700 000 plants/hm2.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benefit of agricultural income, we suggested to adopt the treatment of one-time irrigation in spring and 2 700 000 plants/hm2 sowing amount of basic seedlings.

Key words Water density regulation;Drought resistant wheat;Seed yield;Economic performance

作者簡介 吳儒剛(1980—) ,男,山東臨邑人,正高級農藝師,從事小麥育種及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5-12;修回日期 2022-06-23

小麥作為我國,特別是北方人民的口糧作物,在飲食結構中的比例較高[1],其高產、穩產關系著國家的糧食安全。水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是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2]。小麥農業用水較多,約占農業用水的70%, 生育期內至少灌溉1~3次才能確保小麥穩產高產[3]。黃淮麥區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產區,時空、區域水資源匱乏,不能滿足小麥用水需求,因此小麥持續增產壓力較大,節約集約用水已成為黃淮麥區小麥穩產增產的必然選擇[4]。小麥是分蘗作物,自身調節能力強,其產量并不與播種密度成正比[5]。因此,探索新育成品種高產高效合理群體[6]尤為重要。為此,李偉華等[7]通過對百農418不同密度下的群體動態、產量及農藝性狀的研究,得出種植密度與產量呈拋物線函數關系。由海霞[8]認為,合理高效的群體,要求基本苗有一定的閾值,低于這個閾值時葉面積指數下降,造成空間浪費;高于這個閾值時,雖能形成超大群體,但后期群體郁閉,葉片老化加快,光照環境惡化,容易造成小麥倒伏,更易造成小麥減產。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鎮集中[9]。小麥播種、收獲、病蟲害防治等農事活動的機械化、現代化已逐漸被接受。高效節水灌溉設備成本較高[10],小農戶投資能力有限,且局部地區存在土壤返鹽現象[11],“小白龍”灌溉方式仍然是廣大農村灌溉的普遍方式。灌溉成本高且勞動力工資不斷上漲,糧食收儲價格卻在低位震蕩,導致小麥凈收益下滑明顯,極大挫傷了種糧生產者的積極性[12],急需改善小麥水分管理方式[13]。

陽光18號為旱肥的小麥新品種,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王成超等[14]已研究了該品種適宜的種植密度,但是鮮見對灌水量同播種量的協調作用的研究。鑒于此,筆者對灌水量與播種量協調作用小麥產量和經濟效益方面進行研究,從糧食安全和利潤最大化2個方面進行協調,從而制定出最佳的小麥栽培技術措施,設置了 3個灌溉水平和 3 個播種量,以期篩選合理的種植密度和灌溉次數,為實現節水高產高效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9—2020年度在德州市德城區黃河涯鎮黃河涯村德州市農科院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地土壤類型為壤土,0~20 cm耕層土壤中有機質含量15.7 g/kg,全氮含量1.02 g/kg,堿解氮含量80.2 mg/kg,速效磷含量67.4 mg/kg,速效鉀含量103.6 mg/kg。玉米秸稈全部還田,并深翻掩埋25 cm土層以下;整地前10 d造墑,基肥種類和數量為:純氮225 kg/hm2、 P2O5 90 kg/hm2和K2O 150 kg/hm2,拔節期追施純氮150 kg/hm2,不灌水處理的追肥方式為開溝撒施并掩埋,只灌拔節水、灌拔節水和灌漿水處理的方式為隨水撒施。

1.2 供試材料 試驗選取抗旱型小麥新品種陽光18為供試材料,該品種為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葉片上沖,熟相好。生育期229 d,熟期與對照魯麥21號相當;株高72.5 cm,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硬質,越冬抗寒性較好,抗倒伏性較好。2018年由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魯審麥20180027。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二因素裂區設計,水分處理為主區,種植密度為副區。分別設置3個灌水處理:不灌水(W0處理)、只灌拔節水(W1處理)、灌拔節水和灌漿水(W2處理);3個種植密度:180萬株/hm2(T1處理)、270萬株/hm2(T2處理)、360萬株/hm2(T3處理)。

1.4 播種方式

使用小區精密播種機播種,隨機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為9.0 m2(6.0 m×1.5 m),行距0.2 m。田間管理同常規大田管理。播種時間為2019年10月12日,于2020年6月8日小區全部收獲。

1.5 指標測定

1.5.1 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測定。成熟期每個小區隨機選取2個能代表整體狀況的1 m雙行樣段,調查總穗數,折算成穗數;隨機選取30個單穗曬干,人工脫粒篩凈后數粒儀計數總粒數,換算成單穗粒數;按小區全部收獲篩凈曬干至含水量13%時的籽粒產量計為小區產量;小區收獲的籽粒中隨機取500粒,2次重復,取平均值換算成千粒重。

1.5.2 經濟效益的測定。根據試驗小區產量以及不同處理所用的農用成本,計算其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產量效益 - 電費成本- 人工成本 - 用種成本 -綜合成本。

1.6 數據處理 采用 Excel 2007 軟件進行數據整理;采用 DPS 7.05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α=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密調控處理對陽光18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小麥產量高低與灌水次數及種植密度密切相關[15]。灌水次數與種植密度及其互作對陽光 18 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見表1。由表1可知,在W0處理條件下,各密度處理的產量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降低;在W1、W2條件下,隨著密度的增加,各處理產量出現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

方差分析(表2)結果顯示,在該試驗條件下,不同水分處理間、不同密度處理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水分和密度的交互效應也達到極顯著水平。

2.2 不同灌水、種植密度處理對陽光18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穗數、單穗粒數和千粒重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共同決定著小麥產量的高低。從表3可以看出,主處理,即不同灌水次數間產量及構成因素間有差異,穗數和產量均隨灌水次數的增加呈上升趨勢,W2和W1處理間單穗粒數差異不明顯但明顯高于W0處理,千粒重處理間差異不明顯。副處理,即不同密度處理間的產量及其構成因素存在差異,以270萬株/hm2密度處理的穗數最高,明顯高于360萬和180萬株/hm2密度處理;單穗粒數隨密度增加而下降,180萬株/hm2密度處理明顯高于360萬株/hm2密度處理;千粒重隨密度增加呈現下降趨勢且處理間差異明顯,由密度180萬株/hm2增加至360萬株/hm2時,各灌水處理均下降2.00 g左右;產量隨密度增加而明顯增加。

隨著灌水次數的增加,陽光 18 產量表現為增加趨勢,W1和W2處理的產量分別比W0處理增產35.74%、41.33%;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陽光18產量表現為增加的趨勢,270萬和360萬株/hm2基本苗處理比180萬株/hm2基本苗處理分別增產 9.92%、12.43%。

2.3 不同組合處理對陽光18經濟收益的影響

該試驗條件下,小麥收益只計算小麥籽粒產量出售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小麥生產過程中的投入成本為地租、購買種子的數量、田間農事操作投入、肥料投入,其中田間農事操作包括旋地、播種、澆水、病蟲害管理、收獲,具體投入產出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在該試驗條件下,種植小麥的成本投入差距主要體現在播種量成本和澆水所涉及的電費和人工成本,其中人工成本的比重最大,這也是目前黃淮麥區小農戶小麥生產的難點問題。小麥純收益超過6 000.00元/hm2的組合為W2T2、W1T2和W1T3,其中以小麥只灌拔節水、基本苗270萬株/hm2組合(W1T2)處理的純收益最高,達到6 661.13元/hm2,小麥純收益最少的組合為小麥不澆水、基本苗為180萬株/hm2的組合,其純收益僅為469.81元/hm2。

從表5可以看出,主處理,即灌水次數的增加明顯提高了產量收益,但人工成本的提高抵消了部分收入,所以導致W2和W1處理間純收入差異不明顯,但明顯高于W0處理,純收入分別比W0處理增加4 302.75和4 431.75元/hm2。副處理,即不同密度處理純收入隨密度增加而增加;與180萬株/hm2處理相比,270萬和360萬株/hm2處理純收入分別增加1 552.93和1 793.28元/hm2。

3 小結

小麥產量不僅與品種自身的特性有關,還與灌水次數、種植密度等栽培措施密切相關。辛秀竹等[16]認為,春季灌水次數與有效穗數無關;而郭振清等[17]則認為,減少灌水次數會導致穗數減少;高振賢等[18]也認為,春季灌水能提高穗數。該試驗中,灌水次數與穗數呈正相關關系,這與郭振清等[17-18]的觀點相一致。該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密度提高產量的主要因素是穗數的增加,但是對穗粒數和千粒重的影響卻存在不同意見。部分學者認為,增加種植密度會降低穗粒數,但是對千粒重影響不明顯[19-20];而于振文[21]研究表明,隨著種植密度的升高,穗粒數增多,千粒重降低;朱云集等[22]則認為,增加種植密度,千粒重和穗粒數總體下降。該試驗條件下,隨著播種密度的增加,穗數相應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逐漸降低與朱云集等[22]的觀點相一致。

農業生產倡導高產高效。小麥作為口糧作物,其產量關系國計民生、長治久安,同時還要保證小麥經營者的利益。目前,我國小麥種植正在集約化發展,土地面積逐步集中,大型機械化耕種收、水肥一體化、無人機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大大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但是,仍有部分新型經營主體存在地塊分散、水澆條件受限、現代高新技術無法施展的問題。筆者將農業灌水的勞動力成本單獨核算,就是基于這類經營主體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旨在呼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切實保障此類經營主體。

參考文獻

[1] 陸懋曾.山東小麥遺傳改良[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1.

[2] 任玉芬,蘇小婉,賀玉曉,等.中國生態地理區城市水資源利用效率及影響因素[J].生態學報,2020,40(18):6459-6471.

[3] 馮素偉,張保軍,謝惠民,等.灌水和非灌水條件下冬小麥水分的利用特點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5,25(5):84-87.

[4] 宋秋英,趙德芳,劉恩民,等.魯西北灌區農業水資源特征及評價方法芻議[J].灌溉排水學報,2021,40(S1):112-116.

[5] 葛連興,李迎春,彭正萍,等.基于DSSAT模型河北省冬小麥優化栽培管理方式模擬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9,42(2):18-23.

[6] 王德軒,張正斌,柴守璽,等.高產小麥合理群體和個體動態結構[J].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88(2):94-104.

[7] 李偉華,張靜,郭振升,等.種植密度對‘百農418’小麥群體動態、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8,34(12):1-6.

[8] 由海霞.不同密度小麥群體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4):162-165.

[9] 郭志廣.農村勞動力外流與糧食安全研究:從沖突到一致的路徑選擇和制度安排[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10] 景俊生.大中型農業滴灌設計現存問題及改進建議[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10):15-16.

[11] 胡琴,陳為峰,宋希亮,等.不同灌水量對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改良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19,33(6):305-310,325.

[12] 姚艷春,劉元義,牛國棟,等.山東旱作灌溉區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經濟效益分析與評價方法[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0,41(12):6-11.

[13] 殷海善,石莎,秦作霞.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農業生產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9):1003-1005.

[14] 王成超,李寶紅,王柏方.小麥新品種陽光18節水條件下適宜密度探討[J].農業科技通訊,2020(4):28-30.

[15] 張秀,朱文美,董述鑫,等.灌水量與密度互作對冬小麥籽粒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21,32(1):163-174.

[16] 辛秀竹,石怡彤,張璐鑫,等.土壤耕作與春季灌水次數對冬小麥產量要素與經濟效益的影響[J].節水灌溉,2021(10):18-23.

[17] 郭振清,劉添,張敏,等.減少灌水次數對河北冬性強筋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21,41(6):731-737.

[18] 高振賢,史占良,韓然,等.不同灌水模式對小麥產量、形態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9,39(10):1234-1240.

[19] 馬東欽,王曉偉,朱有朋,等.播種期和種植密度對小麥新品種豫農202產量構成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91-94.

[20] 謝榮,劉志清,張東志,等.播種密度對新研7號小麥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21(12):72-74.

[21] 于振文.不同密度條件對冬小麥小花發育的影響[J].作物學報,1984,10(3):185-194.

[22] 朱云集,郭汝禮,郭天財,等.行距配置與密度對蘭考906群體質量及產量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01,21(2):62-66.

猜你喜歡
經濟效益
提高育肥豬養殖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
如何提高農村合作社的經濟效益
新形勢下經濟效益審計的新措施
休閑產業的經濟效益分析
園林綠化工程的經濟效益初探
對提高煤礦經濟效益措施的探討
不同飼養方式對肉牛經濟效益影響的初探
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