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技術分析

2023-05-21 00:07黃顧林
種子科技 2023年7期
關鍵詞:小麥

黃顧林

摘 ? ?要:隨著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耕地制度也在發生變化,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開始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提高了農作物產量,保證了農作物品質。小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麥種植不僅受當地氣候條件和種植技術等因素影響,而且受土壤養分和施肥管理等因素影響。文章主要論述了小麥土壤管理技術以及小麥肥料管理技術,以期為提升小麥田間管理技術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7-0118-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2.1 ? ? ? 文獻標志碼:B

在小麥種植過程中土壤肥料管理非常關鍵,必須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證小麥高產和穩產。在小麥種植過程中,并非施肥越多效果越好,應結合實際種植情況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工作,控制好施肥時間和次數,滿足小麥生長需求。當前,我國土壤肥料管理技術還存在不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為此,應加強對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技術的研究。

1 小麥土壤肥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有機肥料施用量不足

受傳統種植觀念的影響,許多種植戶在施肥管理中過于重視施用化肥,不重視施用有機肥料,并且盲目認為施加肥料越多對小麥生長越好,導致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嚴重影響土壤理化性能,使得土壤板結和耕作層變淺。調查研究顯示,雖然有機肥料效果緩慢,但是肥效釋放時間相對較長,能夠對小麥生長階段提供一定營養物質,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針對當前農民群眾不重視施用有機肥料的問題,應加大對施用有機肥料的宣傳推廣力度[1]。

1.2 過量施用化學肥料

有的農民沒有控制好化肥施用量,尤其是在小麥生長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導致小麥土壤養分供給不足,在生長小麥中后期易出現倒伏現象,造成小麥減產,甚至絕收。

2 土壤管理技術

2.1 整地標準

整地要有一定的質量標準要求,達到深、細、平、實和足的目的,其中“深”是指深耕,確保耕地深度達到25 cm打破犁底層,保證根部下扎,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提高小麥抗逆性?!凹殹笔侵妇氉?,保證土粒大小基本均勻,能夠讓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觸,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捌健笔侵父髑按制胶透骱髲推?,確保土壤平整?!皩崱笔侵干咸撓聦?,不漏耕和不漏耙?!白恪笔侵副WC底墑充足,耕作層黏土含水量應達到20%、沙土含水量應達到16%以上,并且保證占整個田間含水量的70%~80%,保證足墑下種。如果田間含水量高于85%或者低于60%,都會影響小麥出苗率[2]。

2.2 整地措施

采取正確的耕作方式,需要將深松和旋耕相結合,一般情況下,旋耕需要選擇2~3年用的鏵式犁進行深耕或者深松1次,要打破犁底層,每年要深松或者深耕,逐漸加深,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一次耕作過深,否則會導致大量土壤被翻出,影響小麥根系生長。耕作過深會造成小麥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犁耕深度為20 cm以上,深松為25 cm以上,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適當調整。

2.3 其他管理措施

除了要做好整地和田間管理工作之外,還應及時滅茬。早茬要及時滅茬,堅持隨時耕地、隨時耙地的原則,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結合施肥深耕細耙,以增強土壤肥力。同時,清除干凈帶病秸稈或者根茬,及時清理田間地頭雜草,并且深埋或者焚燒處理,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結合病蟲害發生情況,在整地過程中要做好土壤管理工作,選擇適合的藥劑防治,在預防地下害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采取秸稈還田技術可選擇大型拖拉機設備深耕細耙,在完成工作后要保證土壤平整。如果上層過于疏松,會影響播種機開溝,形成弱苗,導致小麥幼苗穗數減少,影響小麥產量和質量[3]。

3 小麥土壤肥料管理的重要性

在小麥種植的過程中,土壤肥料管理對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有些種植戶不重視施用有機肥料,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有些種植戶盲目施用化肥,導致小麥抗病性較差,增加了病蟲害發生概率。為此,種植戶應認識到土壤肥料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工作。

3.1 均衡配方可提升施肥效果

隨著化學工業技術的發展和完善,不同類型的化肥相繼出現,根據肥料所包含的營養元素,可以將化肥分為單元化肥和復合化肥,其中單元化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鉀肥,而復合化肥包括二元復合肥和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等。因為肥料的養分含量不同,因此對土壤產生的影響也不同。這就需要種植人員結合小麥生長情況,合理選擇單元化肥或者配合施用有機肥。在具體施肥過程中,可在肥料中添加少量微生物菌肥,混合均勻后施入土壤,大大提升施肥效果?;适切←湻N植過程中經常施用的肥料之一,但是過量施用會導致土壤表面干燥、板結,造成土壤養分和水分流失,導致小麥無法從土壤中獲得足夠養分,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在施肥前要了解土壤實際情況,可選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分析土壤養分含量以及小麥生長過程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堅持科學施肥,保證小麥健康生長。

3.2 提高土壤肥力可為小麥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肥料能夠為小麥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土壤中所含的營養物質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標準,要結合小麥的營養需求合理控制施肥量,保證土壤充足吸收營養物質,促進小麥健康生長。菌肥又被稱為微生物肥料,是一種活性肥料,富含豐富的有益微生物,能夠改善土壤性質和緩解土壤板結情況,提高土壤透氣性,為小麥營造良好的土壤環境。為了提高土壤肥力,應選擇精耕細作的方式,將土塊耙碎,保證土塊大小均勻。在整地過程中要堅持上虛下實的原則,提高小麥種植效率。

3.3 土壤有機質會促進小麥根部的生長

結合小麥生長狀態適當施加肥料,讓小麥根部與土壤充分接觸,保證小麥光合作用充足。小麥根部系統能夠促進小麥根莖分解和新陳代謝,土壤有機質會促進小麥根莖生長,確保小麥產量和質量。

4 科學的施肥技術

4.1 施用有機肥

有機肥是一種自然肥料,又被稱作農家肥料,主要包括人畜糞肥、堆肥、綠肥等。有機肥中富含豐富的有機質和養分,為小麥生長提供養分,改善土壤性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提升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4.1.1 秸稈還田技術

小麥秸稈富含豐富的有機物質和礦物質,秸稈還田技術是利用秸稈中的養分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生態環境污染,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證小麥高產和穩產。但要有效處理秸稈,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小麥苗黃、出苗率低,甚至出現缺苗和死苗的現象。為此,在秸稈還田方面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控制好翻壓深度。在秸稈粉碎還田后,應立即深翻處理,深度控制在25 cm以上,將全部秸稈覆蓋嚴實,不能在土壤表面暴露時間太久,否則會導致土壤水分流失過多,影響還田效果。二是控制翻埋量。秸稈還田數量不能太多,應控制在3 750~5 250 kg/hm2,秸稈還田量太多會影響秸稈腐熟分解速度,產生過多有機酸,影響小麥根部生長。三是做好粉碎工作。應將秸稈粉碎長度控制在5 cm左右,秸稈太長不利于小麥生長。四是做好灌水工作。在秸稈還田后應結合土壤墑情及時澆水,加速秸稈腐爛速度,避免與小麥爭奪水分。五是做好肥料補充工作。通過補充肥料能夠防止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以及與幼苗爭奪養分而影響幼苗生長。六是嚴禁將帶病秸稈應用在秸稈還田技術中。

4.1.2 施用農家肥或者商品有機肥料

每公頃可以施用充分腐熟農家肥料45 000~60 000 kg或者充分腐熟雞糞肥15 000 kg。如果選擇商品有機肥料,要保證有機肥料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其中有機質含量>45%,氮磷鉀含量>5%。每公頃施用商品有機肥料3 000~4 500 kg。生物有機肥料是指將功能微生物和主要動植物殘體作為來源,經過充分腐熟后形成的一種具有微生物肥和有機肥效能的肥料,其中有機質含量>40%,每公頃施用生物有機肥料2 250~3 000 kg。

4.2 化肥施用技術

除了要施用有機肥料外,化肥也是小麥生長過程中常見的肥料之一,應堅持以下幾點施肥原則。

1)施用氮肥。結合小麥目標產量,控制好氮肥用量,采取總量控制和分期調控的方法確定單位面積氮肥用量和追肥次數,結合灌溉和小麥品種分期調控確定小麥基肥和追肥的配比。如果小麥目標產量為7 500~8 250 kg/hm2,需氮量為195~225 kg/hm2;如果小麥目標產量為6 750~7 500 kg/hm2,需氮量為150~180 kg/hm2。針對保水保肥能力較高的小麥田塊,可以適量施入40%~50%氮肥作為底肥,小麥返青期至拔節期應追施50%~60%氮肥。針對中產小麥田塊,選擇60%氮肥作為底肥,小麥返青期追施40%氮肥。針對保水保肥能力較差的沙性土壤,底肥追施比例應控制在4∶6。針對比較嚴重的沙漿土壤,底肥追施比例應控制在7∶3。在追施氮肥的過程中應觀察幼苗生長情況,結合幼苗生長情況采用具體的施肥方式。播種太早或者群體較大的旺苗可以適當推遲拔節期的追肥,施入尿素150 kg/hm2。針對正常生長的小麥田,在小麥起身期后追肥,施入尿素180 kg/hm2。針對晚播并且苗弱的小麥田,施入尿素225~300 kg/hm2,結合具體的情況適當調整追肥時間和追肥量,為小麥生長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2)施用磷肥和鉀肥。在磷肥和鉀肥施用前應測量土壤中速效磷鉀的含量水平以及磷鉀的肥效反應,最終確定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如果土壤中有效磷含量<7 mg/kg,磷肥用量為75~105 kg/hm2;如果土壤中有效磷含量7~17 mg/kg,磷肥用量為60~90 kg/hm2;如果土壤中有效磷含量>17 mg/kg,磷肥用量為45 kg/hm2;如果土壤中速效鉀含量<100 mg/kg,鉀肥用量為45~75 kg/hm2;如果土壤中速效鉀含量100~150 mg/kg,鉀肥用量為15~45 kg/hm2;如果土壤中速效鉀含量>150 mg/kg,可以不施入鉀肥。在小麥生長中后期,應施入磷酸二氫鉀200 g,兌水50 kg,均勻噴施葉面,能夠有效預防小麥干熱風,并且增加小麥千粒重。

3)施用微肥。針對土壤中微量元素不足的地區,可以選擇硫酸鋅,用量為22.5~30 kg/hm2,或選擇硫酸錳30~45 kg/hm2,將其與細土均勻攪拌施入。拌種期使用小麥硫酸鋅或者硫酸錳用量為4 g/kg左右。

5 小麥種植的施肥原則

5.1 不同麥田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

土壤是肥料的重要載體,會影響小麥施肥效果,應選擇不同的施肥方法,結合小麥實際需求控制好土壤養分。

一是產量較高的小麥田中,土壤養分和水分比例充足,并且氮肥含量較高,在施肥過程中應控制好氮肥施用量,避免氮肥過多使得土壤養分不均衡,可以適當追施有機肥,保證小麥產量和質量。二是針對中產麥田,應了解土壤中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和缺乏的營養元素,科學追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三是在晚播的小麥田塊中,要做好肥料管理工作,科學搭配氮肥和磷肥的比例,選擇適宜的施肥時間和方法,滿足小麥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5.2 有機肥和無機肥的有效結合

有機肥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種類多、性價比較高,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和土壤理化性能。但有些有機肥料的營養成分單一,無法滿足小麥生長過程對養分的需求,需要配合施用無機肥,保證小麥的質量和產量。

5.3 基肥和追肥相結合

在小麥幼苗生長早期,要控制好基肥施用量,保證小麥幼苗生長,改善土壤結構。在追肥過程中,應結合小麥生長規律和土壤特點適當追肥,滿足小麥生長過程對土壤肥力的需求,提高小麥的抗病力和抗倒伏力,增強小麥抵抗外界自然災害的能力。

5.4 控制好施肥量

控制好施肥量非常關鍵。如果施肥過多會浪費肥料;如果施肥過少會因為土壤肥力不足影響小麥生長,導致小麥減產。在施肥過程中要計算好施肥量,可以選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了解土壤肥料的需求量,結合小麥實際生長需求計算需肥量。全面把控肥料的類型和效應,保證合理施肥。

6 結束語

提升小麥產量受土壤和施肥管理技術的影響。小麥生長期要做好土壤肥料管理工作,結合小麥實際生長情況作出正確判斷,做好整地工作,選擇適合的有機肥和化肥,其中有機肥料包括商品有機肥料和農家肥。施入有機肥料能夠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土壤肥力,滿足小麥生長對養分的需求。除了選擇有機肥之外,還要科學選擇化肥,控制好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保證比例均衡。在施肥前可以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了解土壤肥力,確定具體的施肥量和時間,從整體上提高施肥效果,保證小麥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學雷.科學施肥技術要點及推廣對策[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4(6):9-10.

[2]劉漢華.小麥優質高產節水節肥栽培技術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4(8):144,146.

[3]李曉衡.施肥種類對小麥產量及土壤肥力的影響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20,4(14):49,51.

猜你喜歡
小麥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小麥測產迎豐收
小麥春季化控要掌握關鍵技術
小麥常見三種病害咋防治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種植流翔高鈣小麥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哭娃小麥
新季小麥市場運行的變與不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