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音樂教育的比較及啟示

2023-05-23 09:29紀娟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傳承融合

【摘要】人之才器,各有分限,中西方音樂教育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實踐途徑。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知識的傳遞層次不斷加深。文章以研究中西方音樂教育認知中既能看到各自獨特的教育環境,又能兼顧彼此的發展特點的角度,探究音樂教育符合時代特點又可持續發展的融合點,為中國日益發展的音樂教育提供部分借鑒。

【關鍵詞】中西方音樂教育? 傳承? 融合

【中圖分類號】G5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4-0154-03

一、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中國素有“禮樂之邦”的稱號,音樂在人們的品德、生活和禮儀習慣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鬃诱J為,人才的培養“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體現了孔子樂教的目標是音樂教育與培養人的教育密切結合起來,并且是培養完整人的最后階段?!暗隆迸c“和”是當時音樂審美標準的重要準則。西周時出現了大司樂,這是中國古代最早記錄較為完備的音樂教育機構,其教育對象是貴族子弟,是為了貫徹“禮樂治國”的思想而設立的音樂教育機構。而后孔子興辦“私學”,“六藝”成為主要課程,推行“有教無類”,倡導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學,音樂的學習也推廣為大眾之學。到了漢、唐、宋、元等朝代出現的文人騷客、達官儒將,他們在整個思想文化與品德修養不斷思索的基石之上融合了音樂的發展。明清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慢慢呈現出世俗的特點,產生了中國的國粹——京劇,器樂的發展出現了多種樂器合奏的形式,音樂教育更加普及廣泛。本世紀初,一些知識分子出國尋求富國強兵之道, 回國后興辦新式學堂, 學堂樂歌為代表的中國近代的新音樂開始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學堂樂歌在中國音樂教育上具有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方音樂的契合點的特征,以“學堂”的形式,為中國的近代音樂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標志著中國近代音樂的開端。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的發展中,蕭友梅先生創立的“國立音?!卑l展成亞洲一流的高等音樂院校。蔡元培先生成立的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高等專門音樂教育機構。這些對中國近代音樂的發展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西方音樂教育的發展

西方音樂在宗教活動中的運用極為普遍,其作用也相當重要。中世紀的音樂主要基調是基督教宗教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有明顯的世俗化的傾向,但又仍然與宗教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音樂教育在此時期就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巧,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連接音樂,并成為一大亮點。古典時期的音樂教育氛圍更為濃厚,這一時期的音樂追求純音樂的理想,以音樂語言本身來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浪漫主義時期以來,西方音樂教育發展迅速,培養專業人才的音樂學院和各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在各國普及,出現了許多的知名音樂家,各大流派百花齊放,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應運而生,極大地豐富了人類音樂藝術寶庫。

西方近現代的音樂教育,各國都在不斷探索教學經驗及方法以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各種有代表性的音樂教育體系。比較有代表性的四大教學法有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洛茲體態律動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鈴木教學法,此外還有美國的綜合音樂感教學。從音樂教育體系來看,他們具有“自然發展法”教育理論的共同點:教學思維靈活,重視學生的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中西方音樂教育的比較認知

(一)音樂教育的發展歷史比較

中西方音樂的起源都需要在神話傳說中尋求了解音樂發展的途徑,樂器應用于各種活動中,音樂教育開始得較早,音樂教育在各自的社會形態進化中形成、發展、成長。中國歷史悠久,音樂的形式發展也是多種多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歷史中上百余種的樂器、歌舞大曲、說唱類音樂、韻書戲曲、多民族的藝術風格等等,它們的發展僅僅局限于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隨著時間的流逝,真正傳承并發揚發展的部分很有限,大多數正在逐漸消失。這些偉大的藝術寶庫,應該與現階段的時代特點相結合,尋求傳承與發展的契合點,讓中華民族優秀的藝術形式傳承下去,讓中華民族的歷史音樂藝術在當今世界的藝術舞臺上閃光。西方音樂教育,源于各種音樂流派,藝術風格百花齊放,時至今日,在各國音樂教育家不斷探索的努力下,不管是巴洛克音樂、古典時期音樂、浪漫主義時期以及近現代音樂,這些歷史傳承下來的經典在當今的藝術舞臺上依然綻放。西方音樂教育既有傳承又有發展,有著不斷創新、發展的內動力。

(二)音樂教育的思想理念比較

中國傳統的教育在理念上強調教師的主體性,學生被動接受。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多的是尋求規律性的答案、追求完美的呈現,而不是遵從內心的發聲。音樂教育的追求也更多展現在藝術考級等方面,用單一的成績衡量學習的狀況,孩子的想象力、創新力、創造力得到束縛。發展到今日,在全球一體化的推動下,此種音樂教育理念需要不斷更新、提升。讓學生回歸到音樂的本體,音樂教育的目的更多是增強學生不同的體驗感,以及在體驗過程中的思考,真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傳承能力、創新能力。

西方音樂教育的理念較為重視學生的早期音樂教育,發掘學生自身的潛力,更多地發展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注重引導音樂帶給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激情,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積累與培養,這些都是為了創新思維打好堅實的基礎。鼓勵學生發散性思維,最終音樂教育收獲的不僅僅是傳承,更多的是不同思維理解下的音樂的發展。

(三)音樂教育培養目標的比較

中國音樂教育更多強調技術性、表演性、整體性?,F在當下音樂教育的目標要求學生增強對音樂的審美力、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要求,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體實施途徑中應當怎樣實現此項目標,也成為從事音樂教育者應引起的最大思索。課堂教學中要求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團隊合作精神,學會正確調控情緒,真正發揮音樂的本質作用,讓美善洗滌人的心靈。

西方音樂教育的目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培養音樂人才, 結合社會各方進步的力量推動音樂發展,推動音樂教育的不斷升級。在音樂教育過程中一直強調發揮音樂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開拓精神的培育的重要作用,著實體現了音樂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對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音樂教育教學內容的比較

中國音樂教育內容中偏重于強調作品背景、創作情感、知識點提煉、專項技能的掌握。對于中國自身民族的、傳承的、經典的音樂藝術重視不夠,音樂學習方面的資料也是比較受限的,音樂理論學習的重視度也不夠。近幾年在教育理念不斷提升的前提下,音樂教育思想、音樂理論、個體的創新性也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引導學生學習、了解、掌握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本土與西方優秀音樂文化,推動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

西方近代音樂教育在內容上偏重于學習音樂文化、審美、創作和表演技法,相對來說,內容較為寬泛,學習空間較大,這些有助于推動西方音樂的發展繁榮。學生的藝術活動中并不追求有多高的成果水準,而是更注重學生是否愉快地參與活動,沒有了考試負擔,更多強調的是學生的審美體驗、個人情感的宣泄、尊重并彰顯個性、激發才能的發揮,這些都能激發出學生內在的潛力。

(五)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比較

近年來,中國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有:音樂欣賞法、律動教學法、演示法、游戲教學法、創作教學法、引入西方柯達伊等著名教學法等等。音樂教育中更多地是上大集體化課程,能關注到的學生個體相對有限。

西方近代音樂教育采用專業小課和小班化教育。倡導學生十八歲之前掌握一項樂器,學校教育和私人家教有效地結合起來。他們比較重視專業基本功的打磨和專業理論課,包括視唱、練耳、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音樂思維、創作意識和情感表達,尊重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實施與推動方面,以國家課程、整體課程,校外之社會資源與支援來進行,加強了音樂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四、從比較中得到的啟示

現階段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音樂教育怎樣才能促進本民族音樂不斷發展,怎樣才能提高全民的綜合音樂素質,怎樣正確借鑒西方先進的音樂教育思想,怎樣才能培養出新時代的音樂人才,這些對開創嶄新的音樂教育有許多有幫助的啟示。

(一)在音樂教育理念的實時定義。中國音樂教育理念涉及的面很廣泛: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音樂教育不能只關注它的美育功能,應注重音樂教育自身的規律及全面的功能和價值。需要在回顧總結、時時探索、有選擇性學習下不斷完善、探索、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理念。音樂教育本身伴隨著生命的起源,具有綜合性、創新性,訴諸人們的感性,回歸人本。中國有優秀的民族文化根基,重視并充分弘揚民族文化,中國的音樂教育應該從本土音樂出發,真正讓音樂屬于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享受音樂。

(二)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進一步提升。說到目標,有短期和長效性的區分。音樂教育目標的短期性,重在一節課,一個小知識,一個小技能在反復的實踐中進步。它是為長效性奠定基礎的,長效性目標真正體現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方針是否符合時代的要求,百年樹人,樹立合理的目標后要不斷堅持,克服重重困難,在長久的努力中看到結果。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說道:“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币魳肥且环N創造性藝術,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培養健康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是關系到學習的整個進程的實際效果,是以人為主體的模式還是亦師亦友,或者是教學中需要另外重新審視的一個方面,它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需要不斷完善,在實踐中優化。從音樂的多元文化中取其精華,把民族的音樂、西方音樂及世界各民族的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入音樂教學內容中,給學生傳授有藝術價值的經典的中外優秀的音樂。在教學中要編選優秀的音樂教材,精選音響資料。選擇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優美的并與民族化相結合。在教材中,建議加入傳統音樂、民族民間音樂,加深學生對多元化音樂的接觸與理解。重視傳承與發展,精選歷史、民族留下的寶貴精華。學生小時候的教育時光是有限的,并且是寶貴的,教育內容需要精挑細選,需要有條不變的主線與時代發展相結合,以最好的方式讓這些民族財富綻放光芒。

(四)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思考。教學法需要和具體的國情相結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需要教學互長,引導啟發學生自己去學習和創造,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研究中多關注方法的改進,對于學生的探索,老師應多鼓勵,多思考?,F在的學生學習音樂特長的途徑也是很多的,怎樣將小課的學習與大課相結合,對于學生課外所學予以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共建聯誼課堂,信息化迅猛發展的時代,教育資源共享并在實際中應用,可以越來越多地得到探索。國內與教育發展較快地區聯系,甚至可以與國外部分學校聯誼,在音樂教育中加以應用,真正地資源共享,真正地互學所長,加深學生的體驗感,真正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的教學道路還需要音樂教育者共同的不懈努力。

(五)師資素養需要隨時代發展不斷提升。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力量。教師除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具備高尚的師德、愛心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v觀西方音樂史中一個個為音樂事業殫精竭慮的音樂家,正是因為他們不追求個人功名、生活的奢華,把畢生都奉獻給了音樂教育事業,不管他們遇到任何困難,仍然不畏挫折,數十年地堅持奮斗,最終形成了系統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這些精神是值得每一個音樂教育人終生學習的。學無止境,教師真正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思考與探索,用音樂的語言同世界對話,這些本身就是音樂教育的魅力。

通過比較,人類一切音樂實踐活動的實際意義是透過音樂的聲音形態反映精神世界,傳遞心靈的聲音,這是音樂藝術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讓音樂回歸本體, 激發人們心靈的成長, 培養人們對音樂的鑒賞力, 擁抱音樂像擁抱大自然一樣,才能彰顯出音樂本身的力量, 真正體現出音樂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孫蘭鵑.比較與構想——中西方音樂教育的思考[J].紅河學院學報,2009,7(4):119-121+125

[2]何世劍,王才升.比較音樂學視域下中、西方近代音樂教育比較初探[J].北方音樂,2018,38(22):108-109

[3]周奇迅.西方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啟迪[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91-94

作者簡介:

紀娟(1978年—),女,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傳承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融合》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