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9 細胞及其因子IL-9 與過敏性紫癜患兒病情及預后的關系研究*

2023-05-25 10:46周美云錢元原
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急性期外周血細胞因子

周美云,錢元原,張 凡,王 娜

(南通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兒科,南通 226018)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小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全身炎癥性疾病,3~15 歲多見,四季均有發病,但以秋冬季多見,可累及多個系統,且易復發,部分患兒可累及腎臟導致預后不良[1]。該病確切的發病原因及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機體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失衡導致炎癥因子釋放在其發病中占據重要作用[2],故進一步探討HSP 患兒免疫功能變化,明確發病機制,對于該病的診治十分重要。輔助性T 淋巴細胞-9(helper T lymphocyte,Th9)作為一種新型的CD4+效應T 細胞,被證實在多種炎癥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本文通過檢測HSP 患兒血清Th9 細胞及IL-9 的表達變化,了解對疾病的臨床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南通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住院的初發且未經治療的HSP 患兒60 例作為HSP 組,男36 例,女24例,年齡5~14 歲;隨機選取同期體檢兒童60 例作為對照組,男33 例,女27 例,年齡4~14 歲。將HSP 組分為過敏性紫癜腎炎(Henoch 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組及非HSPN(non-HSPN,NHSPN)組,其中HSPN 組18 例,男10 例,女8 例,年齡4~13 歲;NHSPN 組42 例,男26 例,女16 例,年齡6~14 歲。隨訪6 個月,根據患兒是否有病情反復分為復發組及非復發組,復發組共24 例,男14 例,女10例,年齡5~12 歲。非復發組36 例,男22 例,女14例,年齡4~14 歲。各組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HSP 患兒符合第八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HSP 的診斷標準,且4 周內均未使用過免疫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無過敏性疾病及其他類型免疫性疾病。HSPN 患兒診斷依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2009 年制訂的診斷標準[3],并排除其他引起蛋白尿和血尿的腎臟病。急性期:所有HSP患兒初診且未經治療,入院時有皮膚紫癜、腹痛、關節腫痛、血尿、血便等1 種或多種癥狀?;謴推冢核谢純航浾幹委? 周后,皮疹、關節疼痛、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消失,并無血尿、蛋白尿。出院后定期隨訪,專業指導,避免接觸過敏原,隨訪6 個月內在臨床癥狀緩解停止治療后再次出現相應臨床癥狀為復發。本研究取得南通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及患兒家長知情同意。

1.3 外周血Th9 細胞及IL-9 測定 HSP 組急性期、恢復期及對照組各采集靜脈血5 mL,取2 mL 使用離心機以2 000 r/min 離心20 min,吸取上清液,-80 ℃冰箱保存備用,ELISA 檢測血清IL-9,嚴格按照IL-9 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說明進行操作。剩余血液使用淋巴細胞分離液通過密度梯度離心方法將單個核細胞分離出來,在顯微鏡下查看細胞形態并計數,調整細胞濃度為5×106個/mL,分別以抗人CD3 抗體和CD8 抗體各5 μL 實施熒光抗體染色,然后依次進行細胞的固定、破膜、細胞內的染色,經PBS洗滌2 次,固定并應用流式細胞儀檢測Th9 細胞比例,嚴格按照說明書(美國BD 公司)步驟進行操作。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表示,樣本之間的比較采用t 檢驗或方差分析檢驗,組內比較采用SNK-q檢驗方法,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SP組與對照組外周血Th9 細胞及細胞因子IL-9 水平比較 HSP 組急性期與恢復期的外周血Th9 細胞及IL-9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HSP 組急性期高于恢復期(均P<0.05),見表1。

表1 HSP 組與對照組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IL-9 水平比較()

表1 HSP 組與對照組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IL-9 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恢復期相比,#P<0.05。

2.2 HSPN 組與NHSPN 組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細胞因子IL-9 水平比較 HSPN 組急性期及恢復期外周血Th9 細胞和IL-9 水平均高于同期NHSPN 組(均P<0.05),見表2。

表2 HSPN 組與NHSPN 組急性期及恢復期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IL-9 水平比較()

表2 HSPN 組與NHSPN 組急性期及恢復期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IL-9 水平比較()

2.3 復發組與非復發組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細胞因子IL-9 水平比較 復發組急性期外周血Th9 細胞和IL-9 水平與非復發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復發組恢復期均高于非復發組(均P<0.05),見表3。

表3 復發組與非復發組急性期及恢復期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IL-9 水平比較()

表3 復發組與非復發組急性期及恢復期外周血中Th9 細胞及IL-9 水平比較()

3 討論

HSP 是兒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癥性疾病,可能是在感染,食物、花粉過敏,疫苗等多種因素作用下,機體形成IgA 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于毛細血管壁,并激活補體,致使毛細血管及周圍組織產生炎癥反應[4],可累及皮膚、關節、消化道、腎臟等器官,臨床上出現皮膚紫癜、腹部疼痛、關節腫痛以及蛋白尿、血尿等單一或多種混合表現。HSP患兒大部分預后良好,但該病易復發,且腎臟損害是其最嚴重的并發癥,影響長期預后,部分可遷延不愈,最終進展為腎功能不全[5]。該病的發病機制復雜,與細胞、體液免疫有關,T 細胞及細胞因子在HSP 的免疫機制中起關鍵作用。Th9 細胞是一種新型CD4+T 細胞,主要分泌IL-9 發揮生物學效應,可在多種組織與炎癥細胞中產生作用,改變組織周圍微環境,導致相應病理變化[6]。IL-9 作為一種新型的細胞因子,促進多種炎癥因子及趨化因子釋放,在多種炎癥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過敏性疾病中發揮作用[7],參與機體炎癥與免疫反應等病理生理過程[8]。而目前關于IL-9 與HSP 的關系鮮有報道。

本研究發現,HSP 患兒急性期血清Th9 細胞及IL-9 的水平高于對照組,且HSP 組急性期高于恢復期,提示Th9 細胞及其細胞因子IL-9 參與了HSP 的發生發展,且隨著疾病的緩解,炎癥反應減弱。IL-9作為Th9 細胞的效應因子,能增加機體嗜酸性粒細胞數目,使肥大細胞表面IgE 受體表達增強,促進炎癥因子的釋放,進而誘導變態反應性炎癥的產生,導致機體全身小血管壁的滲透及損傷,引起HSP 的發生[9]。經過相應抗過敏、抗炎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改善,免疫功能較前好轉,抗炎因子釋放,抑制機體的促炎性反應,炎性因子組織浸潤減少,故HSP 恢復期Th9 細胞及IL-9 的水平較急性期下降。

90%以上的HSP 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且其損害程度將影響HSP 的遠期預后[10],然而早期腎損傷輕微,很少出現相關的臨床癥狀。本研究發現,HSPN 組急性期及恢復期外周血Th9 細胞和IL-9水平均高于NHSPN 組,提示腎臟受累的HSP 患兒在急性期IL-9 水平更高,Th9 細胞的功能增強,可能是導致機體小血管炎性改變的部分病因,IL-9 不僅參與了HSP 的發病,且在疾病早期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其高表達可能更易引起腎臟受累,可作為HSPN 早期診斷的一個指標。

M.POHL[11]認為,約有1/3 的HSP 患兒會復發,復發次數越多預后越差,從而增加腎臟損傷的風險。HSP 復發可能與機體免疫失衡及接觸致敏物質誘發等有關[12]。本研究顯示復發組急性期外周血Th9 細胞和IL-9 水平與非復發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恢復期復發組高于非復發組,即恢復期復發組HSP 患兒臨床癥狀雖緩解,但體內免疫失衡狀態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小血管炎未全部消失,其病理損傷仍存在,致使疾病易于復發,而非復發組癥狀消失,血管炎癥基本消失,故不易復發。

綜上所述,Th9 細胞及效應因子IL-9 是引起HSP 免疫失衡的重要因素,也是疾病反復遷延的原因,在其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且可作為HSP 患兒病情活動性的指標,通過監測其變化可更好地評價HSP 患兒病情,對疾病的預后有預警價值。IL-9調整免疫失衡可能會為HSP 免疫方面的治療提供一個新的思路,為臨床工作提供指導,以期減少疾病復發,改善預后。然而本研究樣本數較小,期待更多樣本進一步驗證實驗結果。

猜你喜歡
急性期外周血細胞因子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抗GD2抗體聯合細胞因子在高危NB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細胞因子表達及臨床意義
白血病外周血體外診斷技術及產品
細胞因子在慢性腎缺血與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過程中的作用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礙的性別差異
結腸炎小鼠外周血和結腸上皮組織中Gal-9的表達
慢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DWI結合ADC圖在超急性期腦梗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評價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急性期6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