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3-05-30 08:07高明敏
南北橋 2023年7期
關鍵詞:民營企業問題對策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民營企業在自身的生產經營中,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與企業治理之間必須形成深度融合。但是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民營企業為了擴大經營規模并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企業生產經營方面,對企業內控管理沒有高度重視,導致內控管理制度存在一些問題,這對我國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民營企業積極完善自己的內控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闡述我國民營企業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必須堅持的原則,最后就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運用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作者簡介]高明敏,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市福利工藝制品廠,中級會計師,大專,研究方向: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授權、流程控制、預算管理、監督及會計信息都屬于民企內部控制的內容,內控管理工作貫穿企業管理的所有層面,對于提高民營企業的運行效率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并以此形成了職權明確、監督有力的現代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確保企業可以實現高效、良性運轉。目前,民營企業所處的內外環境極為復雜,需要結合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現狀健全自己的內控制度,并對自己的內控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提升內控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使企業內控體系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民營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1]。

1 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1 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我國民營企業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發展起來的,規模小、資金實力不雄厚、人才缺乏是我國多數民營企業的重要特征,民營企業總體實力有限,很難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運用缺乏清醒的認識。因為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所以經常從業務部門選擇管理人員,由于其不具備專業的企業管理知識,在實際管理中憑經驗辦事,制度建設滯后,內部管理混亂,使得企業經營管理長期徘徊在較低的水平。民營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普遍不重視,沒有設置自己的審計部門,造成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2 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

很多民營企業內部組織部門在運行中缺乏協作和監督,導致不同部門的業務出現重疊,企業內部經營出現各種問題,很難確定責任機構與人員,對民營企業內控管理的優化和發展造成了阻礙。部分民營企業組織結構設置不遵循權力分配原則,造成工作中各個部門各行其是,互相之間缺乏有效的監督,這也不利于企業強化自己的內部控制管理。部分民營企業也有自己的董事會與監事會,但只是形同虛設,監管更是流于形式,沒有發揮企業內控管理的作用。

1.3 經營風險管控不到位

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會受到內控管理的影響,面對目前風云變幻的市場形勢,民營企業也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這也給企業的內控管理造成了沉重的壓力[2]。很多企業不能有效地管控自己的經營風險,內控管理存在許多問題,不利于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當前民營企業經營風險管理水平有限,也沒有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企業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無法有效地整合,導致企業的風險管理規劃不能落地實施,造成企業無法獲得經濟效益。

1.4 內控監管體系不健全

民營企業的內部監督管理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關鍵內容,強有力的監管工作能夠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于企業資金管理、風險管控都有重要意義。但是監督管理工作在很多民營企業不受重視,企業的內控監管體系沒有全面地建立起來,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經營活動無法得到有效的監管,造成企業的內控力量薄弱,內控管理制度的效能無法充分地發揮出來。

1.5 缺少復合型管理人才

部分民營企業嚴重缺乏管理人才,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和創新,一旦在經營管理中遇到問題,而企業無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時,就會在無形中加大企業內控管理的壓力。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加大內控管理力度,這樣才有利于自身的發展。綜合型人才在企業管理中可以發揮突出的作用,也可以有效地適應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但是當前很多民營企業嚴重缺乏復合型管理人才,導致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不能很好地配合。這就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得一些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在較低的水平徘徊。

2 民營企業完善內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

2.1 遵守法律原則

民營企業在構建內控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辦事,這也是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的原則,民營企業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須嚴格執行我國的各種經濟規章制度。民營企業在制定內控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必須提前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按照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內控管理制度,為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法律保障。

2.2 適應性原則

我國的民營企業存在于國民經濟的大部分領域,各個民營企業存在較大的差別,為了保證民營企業的內控管理與經營管理需求相適應,企業在建立健全內控管理制度過程中,必須遵循適應性原則,使內控管理制度與企業規模、業務、風險、股東、人員等因素實現充分的整合,并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地進行調整。其內部控制必須體現出一定的前瞻性,這樣內控管理就可以有效地發揮出自己的效能。

2.3 成本效益原則

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資源,所以企業在內控管理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成本與效益之間的關系,按照成本效益性原則實施內控管理措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在制定內控管理制度過程中,應當把財務管理審核、項目投資、生產成本作為重要內容,構建自己的內控管理制度體系,提高內控管理效果,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2.4 時效性原則

面對目前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各方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效果。為了有效應對這一局面,強化企業經營管理,確保企業的利益有可靠的保障,企業的內控管理必須遵循時效性原則,從而更好地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完善還要結合市場形勢,使內控管理可以滿足市場變化的需求。為了保證時效性原則更好地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可以設置監督機構,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進行監督,并監督檢查其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內控管理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2.5 制衡性原則

民營企業在建立內控管理制度時,還需要遵循制衡性原則,要明確內控管理部門的責任權限,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內控管理工作,不相容職位要分離開來,在工作中做到互相協作、互相監督,確保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工作規范有序地開展。具體包括企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決策審批,企業重大決策的審批與執行,企業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等等。會計和出納不得兼管,企業的收入、支出要分開管理。民營企業全體員工要進一步加強對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推動內控管理全面深入地落實,確保內控管理工作可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3 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改進的建議

3.1 提高內控管理的重視程度

在目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民營企業對內控管理的重要性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執行人員,樹立內控意識都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民營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內控管理部門,并遵守企業內控制度的規定,制訂科學合理的內控方案。企業建立自己的內控體系需要一個過程,必須統籌考慮目前的市場行情,并結合民營企業經營實際,動態分析各部門的業務現狀,在此基礎上建立企業的內控體系。其次,企業內控制度要融合議事決策,運用現代辦公技術對部門工作進行監督考評,同時還要結合市場變化,補充、修訂、完善內控管理制度體系,按照新會計準則和企業內控規范的要求,做好民營企業預算、決算、審計、監督工作。最后,民營企業還應按照企業內控規范的相關規定,實現企業預算精細化,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科學合理地配置資金,避免出現浪費現象。民營企業在建立自己的內控體系的過程中,必須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鼓勵員工主動參與其中,讓內控體系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并促使民營企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3]。

3.2 科學設置組織機構

民營企業要提升自己的內部控制水平,建立一個高效率的組織機構是關鍵,組織機構的建立要遵循制衡性原則,確保各部門的管理權力與自己的工作要求相符合,相關部門之間既要互相制約、互相監督,又要密切協作,方便各部門在內控管理過程中把自己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同時,民營企業也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在此基礎上明確各自的職責權限,強化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企業管理層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在民主管理理念的指導下,作出更加客觀公正的決策,充分保障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另外,民營企業還應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強化財務管理工作,把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在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3.3 完善內控管理的體制機制

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具備組織規劃、授權與批準、財務預算等方面的職能。首先,在組織規劃內控體系的過程中,不相容的部門及職務必須分離開來,確保各自的組織機構職責權限清晰,行使職權不能超越自己的授權范圍,保證企業的日常運營可以受到嚴格的檢查與監督。其次,在建立授權制度的基礎上,還應細化每個部門的權限,在企業重大戰略決策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不同部門之間做好分工合作。此外,民營企業還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構建自己的信息化交流機制,進一步拓展信息獲取渠道,讓不同部門及員工之間可以實現信息共享,保證企業信息的暢通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交流平臺的搭建可以為內控管理部門人員之間的溝通提供便利,這樣內控體系才可以安全穩定地運轉。民營企業還可創建內控管理流程圖,使企業內控的各個環節及具體步驟明朗,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把每一個員工的價值與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各司其職,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各部門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工作中做到互相聯系并相互促進[4]。

3.4 提升內控人員的專業素質

人才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人才激發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活力,民營企業內控管理需要專業素質過硬及創新能力突出的人才。所以,企業的內控管理方案要有自己的特色,不僅要吸納專業人才,還要強化對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力度。首先,民營企業要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內控管理人才隊伍,招聘工作人員時不僅要重視其專業素質,還應該考察其職業道德素質。其次,企業還應該定期組織內控管理人員召開經驗交流會,總結和歸納企業在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共同制訂問題的解決方案。企業還可以派遣內控管理人員到高校和先進企業參加培訓,以此強化他們的專業素質。對于企業財務人員來說,新的預算管理方式是他們必須掌握的內容,他們要學會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民營企業內控管理體系的運營效率。內控管理人員在建立內控體系的過程中,必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不能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要體現出企業自身的特色,這樣民營企業內控制度才可以有效得到落實。

3.5 加強審計與監督力度

審計與監督是內控管理的重要手段,民營企業對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借助外部審計對企業進行監督與管理。首先,民營企業應重視項目的事前及事中的風險防控,為企業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參照。其次,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也要樹立起來,并按照民營企業的實際需求建立審計信息數據庫,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效率。由于審計工作設計的內容比較復雜,需要審計人員仔細地分析與判斷,在構建數據庫的過程中,要整合歸納每個部門的業務信息數據,這樣就可以方便審計部門查看與審核,提高審計的效率,并且在審計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并及時制訂問題的解決方案。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我國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企業必須積極主動地行動起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及時發現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企業的實際相結合,堅持內控管理基本原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斷地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內控管理組織機構,形成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內控管理制度的作用,為民營企業壯大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袁洪濤. 中小型民營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漏洞及對策探討[J]. 時代金融,2018(32):396-397.

[2]尹麗娜. 建立企業內控制度,加強應收賬款風險管理[J]. 現代經濟信息,2018(15):61.

[3]楊國強.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建設中的難點和解決措施[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5):248-249.

[4]陳金權. 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 時代經貿,2018(13):80-82.

猜你喜歡
民營企業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