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與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薛光遠

2023-05-30 03:50黃怡
鄧小平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

黃怡

〔關鍵詞〕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建構

〔中圖分類號〕A8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3)03-0082-10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表達。論證共同富裕的本質屬性,詮釋共同富裕的理論支撐、實踐基礎、歷史依據和國際經驗,闡釋共同富裕的目標、路徑和價值,需要形成和借助具有引領力、主導力、吸引力的話語體系。探究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邏輯與路徑,對于新時代把握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本質、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鄧小平建構共同富裕話語的理論資源

共同富裕話語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能憑空生成,其建構需要綜合利用和有效整合各種資源。為增強共同富裕話語的權威性和科學性,強化共同富裕話語的現實影響力,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的過程中,綜合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實踐經驗、歷史智慧和國際經驗等多種資源。

(一)馬克思主義為共同富裕話語建構提供了理論支撐和科學依據

馬克思主義不僅為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提供了基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且為共同富裕從理論變成現實提供了科學指引,增強了共同富裕話語的權威性、學理性和闡釋力。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的過程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論證了共同富裕的本質屬性,明確了共同富裕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定位。馬克思、恩格斯強調消除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的異化,創建共同富裕的新社會,“是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的”①,并指明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②。鄧小平將其上升到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進行闡述:“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雹?,“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④。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借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定義共同富裕的本質屬性,不但使共同富裕話語脫離了簡單的政策宣傳,而且使其具有了相當的政治高度和深厚的學理依據。

(二)實踐經驗為共同富裕話語建構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和素材

共同富裕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改革一樣,是一個不斷試驗、不斷調整、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智慧為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提供了豐富原料和素材。經濟體制改革打破“大鍋飯”后,越來越多的人和地區走上富裕之路,鄧小平以此為依據,明確指出:“要承認不平衡,搞平均主義沒有希望。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國家才有余力幫助落后地區?!俜种雀黄饋?,會把其他的帶動起來?!雹?1992年1月21日,鄧小平在聽取關于深圳支援相對落后地區情況的匯報時,對深圳每年按固定比例從財政劃出一部分資金作為貧困地區開發“造血”型項目基金的做法予以肯定。⑥ 這進一步印證和豐富了他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設想: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可以通過“多交點利稅”“征收所得稅”“技術轉讓”“自愿拿出錢來辦教育、修路”①等方式,激勵、示范、幫助、帶動、支持不發達地區,“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②。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過程是對實踐中所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說明,并根據實踐發展進行豐富、深化的過程,從而強化了話語的“在場性”、實踐性和合理性。

(三)合理運用歷史經驗來說明共同富裕的緣由與性質

“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雹?要更好地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離不開對歷史的研究與借鑒。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時,合理運用了中國近代歷史經驗以及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來說明共同富裕的緣由與性質。為了說明共同富裕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鄧小平在回顧近代中國發展道路選擇的曲折歷程后強調:“我們大陸堅持社會主義,不走資本主義的邪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雹?在論證共同富裕的必然性時,鄧小平同樣借用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他說:“我們過去是吃大鍋飯,鼓勵懶漢,包括思想懶漢,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F在不能搞平均主義。毛主席講過先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好的管理人員也應該待遇高一點,不合格的要刷下來,鼓勵大家想辦法?!雹?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的中國人對于“大鍋飯”和平均主義所導致的共同落后、共同貧窮記憶深刻,鄧小平將其與共同富裕相對比,有利于人民群眾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先富帶動后富的合理性也獲得了歷史支撐。

(四)辯證地引用國際經驗來詮釋和說明促進共同富裕的方法

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時也注意辯證地引用國際經驗進行詮釋和說明。如在姓“資”姓“社”問題的爭論中,他就明確提出:“許多經營形式,都屬于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手段、方法,既可為資本主義所用,也可為社會主義所用,誰用得好,就為誰服務”⑥,“我們發揮社會主義固有的特點,也采用資本主義的一些方法(是當作方法來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發展生產力”⑦。通過對西方發達國家致富經驗的辯證吸納,尤其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從而為通過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進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礎。鄧小平在借鑒和吸取國際經驗時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他指出:“我們在改革中堅持了兩條,一條是公有制經濟始終占主體地位,一條是發展經濟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極分化。我們吸收外資,允許個體經濟發展,不會影響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這一基本點。相反地,吸收外資也好,允許個體經濟的存在和發展也好,歸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發展生產力,加強公有制經濟。只要我國經濟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就可以避免兩極分化?!雹?借助國際經驗來詮釋共同富裕的政策方針和具體舉措,使共同富裕話語具有更強的現實性和穿透力。

二、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內在邏輯

話語建構不是語言、文本、符號的隨意組合和任意疊加,而是在實踐基礎上遵循內在邏輯和規則產生的。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內在邏輯是:以黨的領導為關鍵,以道路問題為基礎,以基本國情為依據,以促進發展為中心,以實踐成果為支撐,以大局著眼為策略,以精神文明為保障,以群眾認同為取向。由此,鄧小平構建了一個獨特而完整且邏輯嚴密的關于共同富裕的話語體系。

(一)以黨的領導為關鍵

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的過程中,著重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和組織保證。他指出:“在中國這樣的大國,要把幾億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統一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沒有一個由具有高度覺悟性、紀律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黨員組成的能夠真正代表和團結人民群眾的黨,沒有這樣一個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能設想的,那就只會四分五裂,一事無成?!雹凇案闵鐣髁x現代化建設,必須保證黨的領導。我們之所以能經得起風浪,黨的領導是最根本的一條保證。黨的領導,是四項基本原則中帶根本性的一條?!雹?鄧小平不但視黨的領導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而且深刻指出,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吧鐣髁x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雹?在鄧小平看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二是生產力發展的成果要落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兩者在黨的領導下相互聯系、相得益彰,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穩步發展。

(二)以道路問題為基礎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建構共同富裕話語首先必須明確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只有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走社會主義道路, 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雹?,“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②。這一論述為實現共同富裕確立了根本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則?!爸挥猩鐣髁x,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決大家的困難,才能避免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雹墼谡劦脚袛喔母锍蓴〉臉藴蕟栴}時,鄧小平堅定地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雹?道路問題是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邏輯起點,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原則,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遵循。

(三)以基本國情為依據

共同富裕話語只有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才能引導實踐走向成功。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時一再強調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鄧小平深刻地指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雹?他認為:“中國這樣的底子,人口這樣多,耕地這樣少,勞動生產率、財政收支、外貿進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國人談話的時候就說,我們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雹?因此,共同富裕不是齊頭并進式的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義式的同等富裕,而是分階段、分步驟、有差異的共同富裕?!耙试S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范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雹?/p>

(四)以促進發展為中心

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必須更加重視富裕這個基礎前提和根本目的,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斷把蛋糕做大。針對“四人幫”提出的“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的錯誤言論,鄧小平鮮明地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①,“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中心任務是發展生產力”②。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擺脫貧窮落后的根本途徑,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鄧小平一再強調,“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③。同時,發展不能超越客觀現實去追求不適當的、盲目的發展速度,而要“按經濟規律辦事”④,經濟發展要“扎扎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⑤推進,更為重要的是,在鄧小平建構共同富裕話語時,始終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他毫不含糊地指出:“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雹?在他看來,我們發展的成果應該為全體人民所擁有,否則我們的改革就是失敗的,就是走上了邪路。

(五)以實踐成果為支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鄧小平在構建共同富裕話語的過程中,注重實踐的積累,注重以實踐成效、發展事實來支撐和論證話語的正確性,并用具有真理性的共同富裕話語進一步指導實踐。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改革開放一度面臨嚴重困擾。尤其是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沖擊下,部分黨員干部對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認識模糊,甚至出現了姓“資”姓“社”的爭論。對此,鄧小平認為不要作空洞的爭論,要用事實來說話。早在1984 年,他在實地考察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之后得出結論:“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雹?1992 年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根據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不但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而且提出判斷改革開放姓“社”姓“資”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⑧。同時,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也證明了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性和優勢,“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當然,太早這樣辦也不行,現在不能削弱發達地區的活力,也不能鼓勵吃‘大鍋飯”①。在鄧小平構建共同富裕話語中,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實踐效果為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撐。

(六)以大局著眼為策略

在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的問題上,特別是在如何處理“先富”與“后富”的問題上,黨內黨外都存在認識上的分歧。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的過程中,采取了從大局著眼的策略,通過包容不同觀點化解認識分歧,凝聚共識,協調各方關系,盡力避免因共同富裕話語引發矛盾和沖突。沿海地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運輸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具備優先發展的條件;而內地在基礎設施、信息技術、人才儲備上相對薄弱,不具備和沿海地區實現同步發展的條件。因此,在根據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下,中央選擇優先發展沿海地區,加大對于沿海地區的經濟建設支持,增強沿海地區的經濟實力,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對此,內陸省份有過抱怨。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提出“兩個大局”的思想,說服內地顧全大局。他指出:“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雹?同樣,他提出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其內涵也具有很強的大局觀和包容性,由此激發了改革的活力和動力,凝聚了社會共識,調動了各方力量。

(七)以精神文明為保障

共同富裕不會輕易實現,也不是單純地指向物質生活的富足。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時也注重闡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雹?一方面,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拔覀円诖蠓忍岣呱鐣a力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雹?另一方面,如果不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也要受到破壞,要走彎路。鄧小平指出:“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這個真理,有些同志已經不那么清楚了。這樣,也就很難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雹?作為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的重要內容,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辯證統一有助于在全社會營造人人想致富、人人能致富、人人會致富的良好氛圍。

(八)以群眾認同為取向

實現共同富裕這一關乎中國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目標,不僅取決于黨的正確領導,也取決于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主體是人民群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任務也要靠人民群眾去完成,生機勃勃的、富有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鄧小平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時,既強調通過改革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保證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僅僅是少數人富有,那就會落到資本主義去了”②,又力求使共同富裕話語適合大眾的文化素養、思維方式、接受習慣,以使大眾理解、接受、認同共同富裕話語。比如,在說明共同富裕過程中的階段性目標——小康社會時,鄧小平用形象的語言進行了描述:“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沒有太富的人,也沒有太窮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過?!雹?廣為人知的“摸著石頭過河”、“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④、“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⑤、“兩手抓、兩手都要硬”⑥也是生活化、大眾化的表達。通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語,拉近了共同富裕話語建構者、傳播者、接受者之間的距離,既強化了話語的社會傳播效果,也有利于話語在實踐領域的推進執行。

三、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歷史作用

鄧小平對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的理論,而且推動了共同富裕話語建構的進程,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智慧,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一)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

共同富裕的話語建構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是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通過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將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將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將先富帶動后富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現實路徑,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作為實行共同富裕的必然條件等,突破了對于社會主義的僵化思維和陳舊認識,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超越,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同時,在共同富裕話語建構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合理運用和創造性發揮,更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解釋力、生命力,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與永恒魅力,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鞏固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有助于我國掌握共同富裕話語權

鄧小平通過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使我國成為共同富裕話語的倡導者、引領者和推動者。美國學者傅高義認為:“鄧小平時代中國政府的領導人具備了足夠的政治眼光與魄力去超越帝國主義時代的痛苦記憶,開始跟其他國家發展持久而積極的新型合作關系,從而使中國成為多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世界新秩序中的一員?!雹?正是通過建構共同富裕話語,全國上下能夠消除分歧、增強認同、凝聚智慧、集中力量,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同時,在中西方話語交鋒中,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使我國掌握了共同富裕的話語權,有助于擺脫西方話語的強勢殖民和路徑依賴。中國推進共同富裕的歷史實踐構成話語體系最深刻的根基、最強大的支撐和最充足的論據。只有將中國自己的話語元素、核心概念和原創性理論有機結合在一起,“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②,才能提升中國話語的“在場性”和能見度,不斷將中國推進共同富裕的發展優勢轉化為話語優勢。

(三)形塑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在形象和精神氣質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政黨話語體系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觀念和科學表達,反映中國共產黨的外在形象和精神氣質。鄧小平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為政黨話語體系注入了鮮活力。在建構共同富裕話語的過程中,鄧小平既注重說明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和組織保證,又特別強調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是鞏固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根本需要,是黨始終不渝的接續探索。他明確指出:“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韭肪€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雹?通過共同富裕話語,不但塑造了黨勇于通過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黨形象,而且成功地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的現實追求,提升了中國共產黨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影響力。

(四)為解決貧富差距這一世界難題給出了中國答案和中國建議

中國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不僅為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提供了明確思路,也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給出了中國答案和中國建議。鄧小平曾經預言:“這場改革不僅影響中國,而且會影響世界?!雹?富裕是各國現代化追求的目標,但貧富差距始終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嚴重阻礙。西方國家通常不直接提共同富裕,一般都將這一問題歸結為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梢钥吹?,一些發達國家搞了幾百年工業化和現代化,人民生活水平總體較高,但由于社會制度原因,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嚴重。實際上,西方國家崇尚資本主義制度和自由市場經濟,出現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是必然的。鄧小平不但建構了共同富裕話語體系,更身體力行地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盡力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共同富裕實踐的誤解和偏見,使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中國共同富裕話語。事實證明,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與實踐的推進,形塑了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中國已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類的共同追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③ 鄧小平對于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為推動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了理論支撐,從整體上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合理性、必然性。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進一步推動共同富裕話語的建構,以話語推動共同富裕實踐,形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高度自覺,擁有實現共同富裕的自覺與自信,為世界探索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 肖雪蓮)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國模式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22年8期)2022-11-21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與社會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與實踐
企業慈善行為、第三次分配與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繪綠色港區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碳中和愿景下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探究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