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干部德才觀的獨特內涵

2023-05-30 07:00王文章
人民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德才兼備中國共產黨

王文章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干部德才觀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黨的政治路線的貫徹執行有賴組織路線的保障,而組織路線的核心內容就是要以嚴格的標準來選拔任用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暗虏偶鎮?、以德為先”的干部德才觀,是中國共產黨選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則和標準,具有獨特的內涵,在推進黨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實踐中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予以積極應對。

中國共產黨干部德才觀的內涵

首先,中國共產黨的干部德才觀契合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德才和向往平等的思想。從文化傳統上看,我們黨的干部德才觀由來有自,根植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崇德、尚賢、舉能”的重視德才的治理經驗之中,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文明中向往平等的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中國的先人們一直重視官員的德才素質,推崇德治和強調治理者的品德與才能,以實現良政和善治,雖然在不同時期也曾出現過重才輕德的唯才論或重德輕才的唯德論的思想和實踐,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賢任能的人才選用模式,基本上為歷朝歷代所遵循和推崇。另一方面,中國文化中一直存在著向往平等的政治理想。例如,在《禮記·禮運》篇中所設計的大同社會里就沒有階級區分,并通過選賢與能的方式來推選管理者。中國共產黨扎根于中華民族堅實文化土壤,既充分吸收了近現代世界的先進思想文明,也充分吸收了傳統文化精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其“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干部德才觀,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且比后者更具鮮明的時代性、開放性和先進性。

其次,中國共產黨的干部德才觀體現了共產黨員的素養思想和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理念。一方面,我們黨的干部德才觀受到了共產黨員素養思想的深刻影響。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成員的素質和修養水平直接關系到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歷史命運,因此一向實行嚴格的干部選拔任用標準。中國共產黨在干部的選拔標準上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中關于黨員素質的重要思想,如始終代表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高尚追求,處理各項具體事務的能力,等等,實際上就是對黨員“內在的德”和“外在的才”的德才兼備要求。另一方面,德才兼備的干部路線和標準符合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價值取向。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對公平正義價值的不懈追求使其充滿了恒久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億萬人民的信仰。我們黨的干部德才觀,主要以德行和才能作為評價和使用干部的標準,實際上也是在價值觀層面上選擇了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公平正義價值導向,確立了干部配置的公平正義基本原則,即無論在“選什么樣的人”的干部標準上,還是在“怎樣選人”的選拔程序或制度上,都要符合公平正義的正向價值和行為規范。

最后,中國共產黨的干部德才觀突出了“德”在德才辯證統一體中的首要地位。一方面,在中共干部德才觀中,德與才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和不能偏廢的有機統一體。德是才的思想基礎和發展方向保證,有助于才的提高;同時,德又不能離開才而單獨存在,德的培育需要才的幫助,人類歷史發展經驗也表明知識文化有助于人類道德水平的提升??梢?,德與才之間并不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二者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另一方面,德與才相互依存的統一體關系并不意味著二者地位完全等同,相對而言德在其中居首要地位或優先地位。當然,強調德居首位并不意味著不重視才,建設現代化的繁重任務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都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是有知識、懂業務和會管理的內行,是具有開闊視野、較強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實干家。

干部德才觀在實踐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干部德才觀有著豐富的內涵,在實踐中也指導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培養了大量的治國治黨治軍優秀人才,促進了黨的建設。但是,毋庸諱言,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干部選拔任用的實踐中存在著德才觀未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的情況。

其一,在德才標準的掌握上存在著隨意性的問題。什么是德,什么是才,以及如何把握以德為先,在干部選拔任用的實踐中存在標準的模糊性問題,原因是能夠衡量干部德才水平的可操作性的量化和細化標準還比較缺失。在這種情況下,現有的關于德才兼備標準的原則性規定,在運用到實踐中時就有很大的彈性解釋空間。例如,在制度監督和群眾監督不足的情況下,如何評判干部的德才水平,是突出政治性標準還是業務標準,是否具備德才兼備的條件等,就容易受到組織部門特別是黨委一把手的個人因素的影響。因此,干部德才觀在實踐中就難免會發生異化,例如,“以德為先”本身的涵義是評價干部首先要看他的政治品德和道德素養如何,但在實踐中可能會異化為領導認為有德比有德本身更重要;何謂有才也可能被簡單化地等同于學識、學歷、資歷、職稱、職務、身份等;對干部的工作考核本身應該進行德才的全面考核,但實際上可能變成主要看業績,導致“數字出官”或“官出數字”的現象。

其二,落實德才觀的制度建設滯后。這一方面表現在選拔人才制度上。例如,為了推進制度化建設,對人才有資歷、身份、年齡和學歷等各項原則性的規定,目的是防止前文所述的標準的隨意化問題,但在實踐中一些部門將這些規定絕對化,在用人上出現了求全責備的現象,結果是難以選出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才。又如,在推進制度化建設過程中,強調對干部選拔對象的考察要通過個別談話、聽取意見和群眾測評等程序,目的是堵塞制度漏洞和增加群眾參與,但由于一些部門只是機械地走這些程序,沒有針對不同級別和不同崗位的干部采取有一定區別的方式,結果出現了“一刀切”“一鍋煮”等問題,埋沒了許多真正的人才。

另一方面還表現在監督制度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包括監督主體缺乏監督責任感和主動性,監督信息網絡和交流渠道不夠完善,對重點干部的監督和預防不夠重視,缺乏監督制度的長效約束機制,群眾監督的渠道不暢等。監督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干部選拔過程中會出現個別腐敗現象,使得一些德才兼備干部難有嶄露頭角的機會。此外,干部退出制度特別是自然退出機制尚不完善,如干部的任期制規定沒有完全得到貫徹執行、干部的淘汰機制還不適應時代要求和群眾的期望、干部的年輕化步伐還受到不少的限制,等等,這也會影響德才兼備用人標準的落實。

在德才兼備標準不夠明晰的情況下,在主觀上容易采取選作風好的所謂“好人”等方式來建設干部隊伍,實踐證明這將難以為繼。制度建設的不完備容易給干部選拔工作帶來嚴重的風氣敗壞問題,如某些干部帶病上崗和帶病提拔,有才有德者向隅而泣,無才無德者彈冠相慶。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干部隊伍建設和共產黨先進性建設,挫傷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會影響黨的執政基礎。只有在干部選用等方面保持公正性,只有不斷創造出廣大人民群眾滿意和認可的新政績,才能鞏固和加強黨的執政基礎。

如何有效貫徹落實德才兼備用人標準

德才兼備用人標準能否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取決于用人標準科學化建設、制度化建設和干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

首先,要加強選人用人標準的科學化建設。一方面,要科學制定德才兼備的標準體系,量化和細化用人的具體標準,特別是要結合時代要求、干部門類與干部層級等實際情況,明確用人標準中德與才的具體內涵,使其在實踐中更具可操作性。一般而言,德才兼備中的德主要是指人品之德、職業之德、權力之德和黨性之德等,細化德的標準有助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德才兼備中的才主要是指理論修養、學歷水平、閱歷經驗和氣魄能力等,細化才的標準有助于正確處理學歷、資歷、能力的關系,避免干部的唯文憑化和假文憑化等現象。德才兼備并不意味著求全責備,而是在承認人無完人的前提下選用有一定德才素養并且不斷追求自我完善的人才。另一方面,以德為先的標準要求我們在選拔任用干部時,既要看重能力或工作實績,更要看重品行或思想道德水平,堅持德不合格一票否決,在才能相當的條件下要優先選擇德勝一籌者,決不允許出現德不夠拿才湊的現象。特別是一些關鍵崗位干部的配置,更要選用那些政治堅定、敢于負責、奉公為民、清正廉潔、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的優秀干部。當然在德的標準合格的前提下,也要重視干部是否具備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其次,要加強干部選拔任用的制度建設。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體系,強化其在實踐中的有效性,有助于打破干部體制上存在的各種壁壘,掃除任用干部上的各種身份障礙,使德才兼備標準落到實處。為此,一方面,干部選拔任用要在制度設計上繼續擴大選人用人過程中的民主。干部的選拔任用理應通過民主推薦、民主評議和民意測驗等方式,以便讓更多工作在一線且比上級領導更了解誰真正能辦實事的群眾參與進來。群眾的更多參與,能夠把為人民所了解擁護和能為群眾辦實事的德才兼備人才選拔上來,能夠加強用人環節中的監督力度,能夠有效抵制用人過程中的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能夠減少一把手權力過大的負面效應。另一方面,要加強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的監督制度建設。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崗位問責等制度;加強對干部用權行為的監督,切實防止以權謀私和權錢交易的問題;加強對干部德的全程監督,對那些理想信念動搖、漠視群眾疾苦的干部要嚴肅批評教育,該撤職的撤職,該降級的降級;對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生活不檢點、群眾有意見的要及時提醒指正,對腐化墮落的必須按規按法及時嚴肅處理;要把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有效結合起來,形成對干部監督的強大合力機制。

最后,要提高干部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一是干部首先要自覺提高關系到個人事業和為人民服務本領的道德修養水平。黨員干部要加強在社會公德、個人品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道德修身,自覺地追求高尚情操,盡量地遠離低級趣味,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防止因德不配位而出現古人擔憂的“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的悲劇。二是要重視對干部德的考核和培育。針對現行德的考核和評價存在著簡單化、公式化和空泛化等問題,要提高德考核上的科學性和真實性,既要看政治思想覺悟又要看品行作風,既要從工作實績看德又要防止用實績代替對德的評價,特別是要把群眾對干部的公認,以及干部在關鍵時刻、重大事件和涉及個人利益問題時的表現,作為對德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教育培訓對提高干部的德才素質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強對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加強黨的宗旨教育,加強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教育,加強道德情操教育,加強艱苦奮斗、拒腐防變教育。針對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加以完善,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參考文獻】

①麻寶斌、仇赟:《中國共產黨“選賢任能”道路選擇與實踐研究》,《治理研究》,2018年第4期。

②張榮軍、楊娜:《中國共產黨干部德才觀研究》,《重慶社會科學》,2022年第5期。

責編/李丹妮 美編/楊玲玲

猜你喜歡
德才兼備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論陳云選拔培養青年人才的思想與現實意義
看干部以德為先,德才兼備
大學生道德教育中的“周麗現象”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師生理想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