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君子教育與洛克紳士教育的比較研究

2023-05-30 17:51李增沛
文學教育 2023年2期
關鍵詞:洛克孟子

李增沛

內容摘要:孟子君子教育與洛克紳士教育分別代表了一種理想的人格形象,比較二者的異同,能夠為當下的教育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兩位教育家雖然相隔千年,但是兩者的教育思想卻有著相通之處,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追求內外兼修的德性,以及重視教育方法。兩者的獨特之處表現在個人身心發展的動力源泉不同,教育對象的不同,教育內容的不同。通過對兩種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啟示當今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加強學校道德教育,強化家庭教育。

關鍵詞:君子教育思想 紳士教育思想 價值啟示 孟子 洛克

黨的二十大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盵1]對于這個問題的探求,我們可以從孟子和洛克身上尋找答案。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繼承了孔子“仁”與“禮”的君子教育思想,從“人性本善”的原點出發,進一步構建發展君子人格,豐富了君子教育的內容,開拓了成為君子的進路。[2]約翰·洛克是17世紀英國教育家,倡導一種“紳士教育”。洛克和孟子兩人相距千年,其生活的時代背景、文化環境截然不同,但是他們的教育思想卻不謀而合,都認為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或“紳士”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將這兩位東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作比較,有利于我們挖掘中西方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處,為我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借鑒。

一.君子教育與紳士教育的內涵闡述

1.孟子的君子教育

“君子”一詞由來以久。早在《尚書》中就有提到“君子”一詞——“君子在野,小人在位”。這句話對“君子”和“小人”從內在品性上做了區分,奠定了君子的內涵,有“賢德之能”應為君子。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孔子開創了君子教育這一模式,將君子視為儒家教育所要培養的理想人格,并在《論語》中多次提及。

孟子作為孔子的弟子,不僅繼承和發展孔子“仁”與“禮”的觀念,更在此基礎上豐富了君子的內涵。孟子認為,所謂君子,其理想目標是“道”,內在精神是“仁”,外在規范是“禮”,基本準則是“義”,基本操守是“信”,基本能力則是服務社會的“知”。[3]從孟子語錄和其生活的時代背景中我們可以窺見,孟子的君子教育是有別于孔子的。其一,孟子言“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盵4]這是孟子對君子特性的具象化,明確指出了成為君子的進路,是要從修身開始直到實現天下太平。其二,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中期,諸侯國混戰,社會動蕩不安。這樣的社會亟需堪當重任的“大丈夫”?!睹献印费浴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庇纱丝梢?,孟子的君子教育有著具體的實踐路徑,培養的是充滿“浩然正氣”的“大丈夫”。

2.洛克的紳士教育

約翰·洛克是英國紳士教育的集大成者,他在《教育漫話》中從德育、體育、智育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培養一個“紳士”。

首先是體育。洛克認為“要有自己的事業,要得到幸福,必須先有健康的身體?!盵5](P1)身體是人和精神的基礎,所以要把培養強健體魄放在第一位。為了實現這一點,洛克提出具體的建議:如冷水洗腳,適應寒冷,不溺愛孩子,培養孩童吃苦耐勞的品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強健的體魄。

其次是德育。德育的重要性僅次于體育。洛克認為“在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盵5](P4)洛克所說的德育包含各種美德,如德行、禮貌、教養、智慧,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塑造“紳士”人格。關于如何培養身紳士的德行,洛克提出了三條建議:一,用理性克制欲望;二,善于運用懲罰和獎勵;三,適當的說理和樹立榜樣。

最后是智育。智育相對來說是洛克紳士思想中較為不重要的。他認為“學問應該是有的,但是它應該居于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盵5](P155)在智育的培養上,洛克強調功利的原則,即孩童所學的東西必須有實用價值,能夠幫助他們將來的生活。其次,強調教育的方法,如關注兒童心理,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學習要循序漸進,保護兒童的好奇心等等。

二.孟子君子教育和洛克紳士教育的相通之處

1.汲取前人智慧,順應時代潮流

孟子和洛克都處于社會大變革時代,其教育理念是在前人積累的經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次,他們所要培養的理想人格體現了各自時代發展的要求。孟子的君子教育思想繼承了孔子“仁”與“禮”的觀念,以“孝悌”為基礎,提出了“四端”之說,極大豐滿了君子人格形象。同時,孟子理想中的君子是一個“大丈夫”的人格形象,是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混戰、社會巨變所提出的。到了漢朝,儒家君子教育思想被統治階級所接受,更確立了君子之道的文治官僚體系。

洛克的紳士教育思想起源于古羅馬時期博雅教育思想,吸收借鑒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英國家庭教育、公學教育等教育思想,體現英國特色的貴族體制。1688年,英國通過“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提出“所謂紳士是具有開拓精神的事業家”,正符合資本主義初期英國對于實干家的需要。

2.追求內外兼修的道德品質

孟子和洛克兩位教育家都強調德性培養。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強調“四端”。孟子認為依靠人先天所具有的善念來激發人內心的善之本性,通過“自反”“修身”等方式來達到自我改造的目的。這是孟子對于君子內在修養的要求。其次是外在要求,《孟子》曰:“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本釉谧非蟮滦缘倪^程中,會面臨個人道德理性與感性欲望之間的沖突。孟子認為,當人的物欲過多,就容易趨向于惡。所以,孟子倡導君子要寡欲、節欲,從而存心養性,培養德性。

洛克同樣把德行作為紳士的重要品格,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塑造個人的精神和人格。洛克曾說“德行是紳士所應具備的最必不可少的一種稟賦?!币虼?,在洛克眼里德育先于智育,德行在各種品性中位居第一。就外在而言,洛克強調紳士要有教育和禮貌,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行為舉止,時刻保持一種彬彬有禮的狀態。

3.重視教育方法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強調君子育人有五種不同的方法,體現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半m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恒;又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則君子必自反也”,概括了君子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強調作為君子要自我反思。

在《教育漫話》中,洛克有許多關于教育方法的論述?!敖處煹呢熑问亲寖和B成習慣,而不是向它們灌輸規則”,要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而不是灌輸規則?!肮芙踢^于嚴厲可以有效制止孩子的一時任性,但可能打壓他們活潑快樂的天性”,強調要呵護孩童的好奇心。無論是孟子還是洛克都重視教育方法的運用,適當的教育方法可以更好的誘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孟子君子教育和洛克紳士教育的獨特之處

1.個人身心發展的動力源泉不同

孟子認為個人身心發展的主要力量來源于自身的內在需求。孟子從性善論的角度出發,主張“萬物皆備于我”,人的本性就是“四端”,是仁、義、禮、智四種品性的根源?!睹献印吩唬骸叭柿x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泵献诱J為,人只要善于存心養性,向內尋求,這些品質就能得到發展。孟子忽視外在環境等因素對人的影響,一味強調個人的內在力量,這是其君子教育的局限之處。

而洛克相信人的身心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環境的刺激,他人的影響以及學校的教育等。他認為“人的心靈猶如一塊白板,它本身沒有內容,可以任意涂抹?!币虼?,洛克強調一切知識都是后天得來的,都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人的發展是教育決定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遺傳決定的。洛克的這一思想是對“天賦論”的否定,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2.教育對象不同

孟子君子教育繼承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首先,孟子認為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對任何人都應一視同仁。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曰:“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在孟子看來,人們向善就像是水往低處流,只要有人勸導人人都能成為堯舜式的人物。其次,孟子主張全民教育?!睹献印る墓戮洹吩唬骸霸O為庠序學校以教之?!泵献诱J為要興辦“庠”“序”“學”“?!眮砑訌妼W校教育,進而普及教育。由此可見,孟子君子教育的對象是極其廣泛的,他們是來自各個社會階層的,無論什么出身,人人都能接受教育而成為君子。當下,孟子的上述教育思想依舊有借鑒意義。

而洛克紳士教育是一種貴族教育,其教育對象主要是資產階級貴族子女。在教育上,洛克要求有條件的家庭聘用優秀的家庭教師,從而避免受到底層小人物的影響。在《教育漫話》中說到“不應讓孩童受到不良榜樣的影響,尤其是仆人的榜樣最危險?!盵5](P80)所以,洛克的紳士教育思想,帶有明顯的階級性,對普通勞動者存在偏見,這是其紳士教育的局限性。

3.教育內容不同

洛克紳士教育內容相比于孟子君子教育內容更加開放多元。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從上古時期開始,發展了屬于自己的原始文化。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自成一派的儒家文化體系。孟子延續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六經”、“六藝”為主要教育內容。儒家教育經典在一定程度上是排外的,這導致后期孟子君子教育內容逐漸走向封閉僵化。

洛克的紳士教育內容則更加多元開放,這與英國自身的文化形成特點是密不可分的?!坝鳛橐粋€島國,其文明大都都是外來的,經過交融,最后積淀成為自己的文明?!盵6]在英國文化的影響下,洛克紳士教育的內容非常豐富多元。在體育方面,洛克把游泳、騎馬、擊劍等看作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運動,認為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堅強、果敢的紳士。在智育方面,他反對把讀書當作一項任務,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在洛克看來,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知識,獲得知識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讀書僅僅是其中一種。

四.孟子君子教育和洛克紳士教育的價值啟示

1.對學生:樹立理想,培養社會責任

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堅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泵献雍吐蹇硕颊J為培養理想的人格能夠推動社會進步。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睆娬{君子通過修養自己的德性,肩負起社會責任,參國家治理,進而推動社會、時代的發展。洛克的紳士教育也是立足于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強調紳士教育要培養的是具有開拓精神的事業家。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培養其擔當意識與責任意識,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繁榮發展緊密結合,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2.對學校:立德樹人,加強道德教育

習總書記強調:“要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各領域?!盵7]無論是“德智體美勞”還是“立德樹人”,德育都排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德育在學校教育和青年成長中的地位和作用。孟子的君子教育就是要培養具有高尚品德、重義輕利的君子。孟子把“德”擺在第一位,肯定了道德教育對于人的重要性。洛克心目中的紳士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格形象,認為德行是擺在各種品質前面的。因此,學校應該打破唯“分數論”的桎梏,明確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健全多維價值評價體系,拓寬道德教育的教學途徑,以“紳士”和“君子”作為教學范本,積極引導學生向善向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3.對家庭:剛柔并濟,弘揚家庭美德

黨的二十大提到:“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凸顯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孟子和洛克的教育思想,對于我們加強家庭教育依舊有借鑒意義?!睹献印吩唬骸案缸佑杏H,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逼浯?,孟子認為要“易子而教”,“父子不責善,責善則離”。孟子相信一個良好的人倫關系可以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而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對于家庭教育有更加明晰的論述。他認為父母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其次,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再者,父母要樹立好的榜樣,因為兒童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大,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孟子和洛克的家庭教育觀念,有助于我們構建一個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教育孩子剛柔并濟,進而弘揚家庭美德。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01).

[2]黃思記.君子教育與紳士教育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15:25

[3]張曉月.孟子的君子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漢字文化,2022(07):189-191.

[4]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9:286

[5]洛克.教育漫話[M].徐大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6]易紅郡.英國教育的文化闡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

[7]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N].人民日報,2018-09-13(010)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洛克孟子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磨刀不誤砍柴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