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問·二試·二提升

2023-05-30 23:28陳曉青
考試周刊 2023年15期
關鍵詞:探究能力自主探究幼兒

作者簡介:陳曉青(1986~),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臨平區南禾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教育教學。

摘 要:泥塑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是我國文化藝術中的瑰寶。針對幼兒泥塑教學經驗不足問題,在相關文獻研讀基礎上,通過“二問、二試、二提升”教學策略的設計與實踐,對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培養進行了探析。研究認為,幼兒園泥塑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從泥塑學習活動出發,通過合理、科學的觀察與比較,立足幼兒泥塑生活經歷,凸顯幼兒本位,提供豐富的泥塑材料,采取適宜的教學指導策略,從而使幼兒在參與過程中發展藝術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幼兒;自主探究;探究能力;泥塑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5-0159-04

所謂“泥塑”,通俗地講就是玩泥巴的升級版,其主要是將加工好的泥料,通過搓、捏、揉、拉、壓等方法捏塑成型,再通過填縫、打磨以及上色等將其完成的一種藝術形式。幼兒泥塑是旨在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的一種趣味性活動。開展幼兒泥塑活動,有利于促進智力的發展、想象力的激發以及大腦的發育。目前,很多幼兒園都有相關的泥塑課程或泥塑教學活動。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其持續性上出現了“曇花一現”。剖析根源,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師生缺少泥塑的認知經驗。對“泥塑”一詞,很多幼兒園的教師以及幼兒是陌生的,尤其是生活在城鎮的人們。城市出生、城市長大,接觸泥土的機會少之又少,更何談泥塑呢?二是泥塑活動開展相對復雜。開展泥塑活動需要準備的過程長且物品種類也多,如陶泥的濕潤度、合適的工具、拉坯機器的檢查,在幼兒制作過程時間上也相對較長。三是泥塑活動所需材料費用較貴且不易存放。陶泥活動所需的材料較為昂貴且泥巴存放上也有較高要求,這導致個別幼兒園和老師不得不放棄。四是泥塑教育教學經驗相對匱乏。由于此活動并非大眾項目,所以很多幼兒園教師對泥塑教學缺乏一定的經驗。并且,相關可以借鑒的文獻也相對較少,這也成為阻礙幼兒園開展泥塑教學的重要原因?;诖?,文章圍繞幼兒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以泥塑活動為載體,通過“二問、二試、二提升”教學策略的設計與實踐加以探究,旨在交流與共勉。

一、 二問:解析“泥塑”,建構泥塑認知

(一)一問:什么是泥塑?

主動學習的關鍵是內在學習動機得以有效激發,興趣就是動機的一種。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是獲得經驗的先決條件。讓幼兒自始至終對泥塑活動參與保持濃厚興趣,是提高泥塑活動實效性的原動力。筆者在開展幼兒泥塑活動教學前,對班里的幼兒開展了一次調查(圖1、圖2),從而為后續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組織做好準備。從調查結果來看,30%的幼兒在陶泥店、手工店等場所有過泥塑活動體驗,45%的幼兒是通過觀看電視或一些培訓機構的泥塑宣傳廣告等渠道對泥塑有一點接觸,有25%的幼兒對泥塑比較陌生,沒有接觸過的經歷。通過活動開展前的調查,筆者對班級開展泥塑活動有基本情況的掌握,這為泥塑教育的相關活動設計的有效性和活動組織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二問:怎么玩泥塑?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筆者認為這個“玩”應該是沒有附加條件的。如果一定要強調通過玩學到什么,那么這個“玩”也就沒有意義了。福祿貝爾曾經講過:“通過生活并來自生活的課,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課?!睘榇?,筆者在活動初期,針對孩子們泥塑經驗上的不足,組織開展了“你想怎么玩泥塑?”的討論活動(圖3)。通過討論,筆者發現孩子們對泥塑活動充滿了期待。

綜上,一問(什么是泥塑)和二問(怎么玩泥塑)為筆者的后續開展泥塑教學打下了基礎,讓后面的教學實踐有效性提高有了保障。

二、 二試:嘗試“泥塑”,豐富泥塑經驗

(一)一試:嘗試玩泥

為了實現泥塑活動開展的有效性,筆者在活動開展前的一天里,在工作坊中準備了近兩個小時,主要包括陶泥與泥油的配置、揉泥拍泥切泥、濕潤保存。準備下來,讓筆者感嘆泥塑真是一門手藝活兒。有了筆者的初步體驗,也為第二天教學活動的開展堅定了信心。第二天,課堂伊始孩子們款款落座,個個精氣神十足?;顒娱_始后,孩子們挽起袖子開始了玩泥活動,初次體驗中孩子們從最簡單的搓條開始,大部分孩子玩出了“小蛇”“毛毛蟲”“面條”等簡單的造型,也有個別能力強的孩子模仿筆者的筆筒制作。雖然,筆者前期做了充分準備,但是活動開展還是出現了各種問題和困難。

案例1:我不喜歡玩這個泥巴

佳佳:一邊做一邊說:我要做個小兔子的筆筒。

成成:不聲不響地開始做了,她慢慢地把泥巴搓成泥條……

小寶:小心地搓著泥條,斷了,再搓,又斷了,再搓,反復如此……

時間過半了,很多孩子都做好了自己喜歡的筆筒。

佳佳:開始用小兔子的耳朵來裝扮筆筒。

成成:筆筒裝飾是花朵和葉子。

小寶:一個泥條都沒有搓成,而是一段一段碎碎的泥巴球。

教師:“小寶,你的筆筒做好了嗎?”

小寶難為情地說:“沒有?!?/p>

教師:“為什么呀?你看他們的筆筒都做得多漂亮呀!”

小寶小聲地說:“這個泥巴不好玩,我不喜歡?!?/p>

教師:“那你喜歡什么呀?”

小寶:“我喜歡橡皮泥,軟軟的,能黏住,這個不好玩?!保ㄋ那榫w有點低落)

在觀察中,筆者認為小寶比其他孩子小了大半年,他的小肌肉群沒有發展到中班孩子的年齡段,所以導致其不能靈活地玩弄泥巴。雖然也盡量努力按照要求去做,但是還是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世界中。筆者并沒有一定要求他做出什么,只是想讓其學習搓泥條的方法,再用泥條學做筆筒。但是,他覺得自己沒有學會,對玩泥巴也失去了興趣。針對此問題的出現,我們組織了“搓條”方法的討論活動(圖4)。其實,幼兒對陶泥不熟悉,但對“搓條”這樣的動作并不陌生。通過討論活動的組織,對“搓條”方法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也強化對小寶的鼓勵與指導,從而使其產生泥塑活動的參與興趣。這一案例讓筆者認識到,課前的準備無論怎么充分,課上教學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而面對出現的問題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二試:嘗試換泥

經過前面泥塑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的操作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學會了用陶泥操作搓條、揉圓、壓扁、壘高等,也有了簡單的作品開始呈現。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玩泥的孩子多了,用量也多了,廢料也就多了,活動中出現了陶泥供不應求的情況。然而,陶泥價格不菲,學校在投入經費上是有限的,也來不及予以補給。同時,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一些幼兒由于幾次的失敗,失去了對泥塑的熱愛。最終,班級的泥塑活動被迫暫停了。在一次家訪中,筆者向家長介紹了筆者在實施泥塑活動上的困惑。剛好,這名家長有一個朋友是做瓦片生意的。家長非常熱心,主動幫筆者聯系朋友解決了筆者泥塑教學上的材料問題??梢哉f,這給筆者的觸動很大,除了認識到開展泥塑教學不僅需要有效開展家校共育,更為重要的是教育視野上的拓寬,不能因一條路受阻就輕易放棄,而應積極地去拓展更多的路。

綜上,從一試到二試,筆者對泥塑活動開展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明確了在后期開展此活動的信心,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三、 二提升:探究“泥塑”,提升泥塑能力

(一)一提升:提升幼兒經驗

幼兒的成長多表現為經驗上的積累,經驗來源于日?;顒又胁粩嗟靥骄?、磨合、再發現,其是幼兒獲得直觀經驗的途徑。只有通過反復多次的失敗,在失敗中發現問題的存在,在探究中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

案例2:易碎的泥巴

上課前,筆者拿來了之前與孩子們一起做的泥塑作品:杯子。想著在課堂上對其涂上顏色,可是發現上面出現了一些淺小的裂紋,這是怎么回事?再看一看孩子們的作品,發現上面也有一些裂紋,有的甚至已經裂開了。筆者認為也許涂上顏色就看不出來了,于是認真地對其進行了涂色??赡苁峭康念伾容^厚,下午活動的時候,筆者杯子上的裂紋看不見了。但這個時候,有不少孩子說自己的杯子開口了。筆者故作鎮靜地說:“沒關系的,涂上顏色就沒事了?!焙⒆觽兟犃斯P者的建議,認真地對自己的杯子進行了涂色。但是,由于他們涂得太淺,而且水分也大,顏色間沒有了黏性,導致杯子顏色干了之后還是有明顯的裂紋出現。孩子們發現涂了顏色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就表現得非常著急。此時,筆者并沒有馬上告訴其原因,而是要求孩子們分頭去找開裂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圖5、圖6)。

實踐證明,當幼兒有了探索欲望時,他們會變得更加主動。課上,筆者將問題拋給了孩子,并引導孩子們通過合作去尋找杯子干裂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最終讓孩子們收獲了更加多元的知識??梢哉f,幼兒園開展泥塑教育活動過程中,應該讓幼兒盡情地玩弄陶泥,在接觸中去感受泥的特點,并按照自己的愿望捏造出自己心中喜愛的事物。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師不能進行有效指導,其往往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所以,作為幼兒園教師若想有效開展泥塑教育,對指導策略的研究必不可少。

(二)二提升:提升幼兒發展

每一名幼兒都在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去感受與認識這個世界,在情感表達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為此在泥塑教育過程中應該給予其更廣闊的空間,促使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最大化發揮,這樣才能創造出形態各異、充滿生機的泥塑作品。隨著泥塑活動開展的不斷深入,幼兒們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懂得了要如何愛惜陶泥材料、工具,也學會了珍惜每一件泥塑作品,同時在制作過程中也會尋求幫助及主動幫助其他的小朋友。

案例3:泥塑在唱歌

課上,孩子們提出要求想要參與揉泥的準備工作,于是筆者把這項“大任務”分給他們去完成。(任務開始前,筆者先做了示范,并把加水的比例告訴給孩子們)

成成:“誰能幫我一下,我的袖子掉下來了?!?/p>

小詩:“我來吧,我的手還沒弄臟?!?/p>

貝貝:“佳佳,我建議你先少拿一些泥,先省一點用?!?/p>

佳佳:“你說得對,我放回去了一些?!?/p>

大東沒有揉泥,正叉著腰欣賞著我們之前制作好的作品,他深呼一口氣,饒有興致地說:“你們快聽,我們的泥塑有聲音?!?/p>

所有孩子停下手上的活仔細聽起來,一陣風吹進來,泥塑展示架上真的傳來一陣悅耳的聲音,孩子們興奮雀躍:“是泥塑在唱歌?!?/p>

這一案例中,孩子們從活動中感知了互助的意義,萌發了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學會了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也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美的感受。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對幼兒的活動參與不應做過多的約束性要求,而應是積極地引導幼兒在泥塑活動中主動感受藝術的美,鼓勵孩子們探索藝術在生活中的美,從而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梢哉f,當幼兒對泥塑活動產生了興趣,自然就形成了探究的欲望,在教師的及時引導和幫助下,他們會發現問題并嘗試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這一案例也讓筆者認識到,泥塑活動的實施是否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需要我們教師從提升幼兒經驗和提升幼兒發展兩個方面加以助推,從而提高幼兒在泥塑活動參與過程中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二問、二試、二提升”提高了幼兒自主探究泥塑活動的實效性,實踐也證明,經過一學期的泥塑活動開展,工作坊煥發了生機,幼兒的諸多泥塑作品呈現在展示架上。這些作品中幼兒的痕跡明顯,工作坊的特色也得以顯現,也為幼兒園的其他班級開展泥塑活動提供了參考。在實踐過程中,筆者也深刻地認識到,要讓泥工坊會“說話”,不只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設計活動,還需要立足幼兒的身心特點提高其活動的參與性、興趣性、可操作性,讓泥塑活動不再呆板?;顒釉O計與實施中,教師要能夠充分挖掘幼兒天性中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幼兒對泥塑活動從不解到認知,從半解到探究,從發現到成功。文章所呈現的“二問、二試、二提升”讓幼兒對泥塑活動的認知變得更加主動了,對泥塑的知識積累變得更加豐富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采用觀察、發問等方式促進了幼兒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筆者積累了泥塑活動教學的經驗。秉持問題的產生來源于幼兒,活動的內容延展至幼兒,退位、留白、支撐順應當下兒童觀,立足兒童本位給予幼兒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機會等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則,實現了泥塑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之,未來,筆者對泥塑活動教學的探究還將持續下去,也會繼續在不斷教育實踐中積累經驗,將問題轉化成動力,在活動實施的每個階段及時記錄、分析、調整,充分思考自主探究能力與幼兒發展的作用,支持幼兒完整地享受泥塑活動自主探究的樂趣、互動表達的興趣,深入、系統地去梳理泥塑活動的課程資源,最終將泥塑塑造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個獨特品牌。

參考文獻:

[1]沈文君.讓泥塑活動與幼兒的想象力結伴而行[J].教師,2022(5):78-80.

[2]孫慧.泥塑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1(22):93-95.

[3]陳少丹.泥塑活動中支持幼兒個性創作的策略[J].讀寫算,2021(17):49-50.

[4]繆秀清.幼兒手工泥塑指導策略談[J].新課程,2021(16):201.

[5]趙佳玨.淺析大班幼兒泥塑游戲的實踐策略[J].啟迪與智慧(下),2020(6):84.

[6]林哲卉.淺談泥塑活動中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以班級幼兒泥塑前測結果為例[J].新課程(綜合版),2019(11):220-221.

[7]沈徐銘.趣泥塑·重品質:淺談幼兒在泥工坊中的學習品質培養[J].新課程(綜合版),2019(11):240.

[8]楊嫣.開展泥塑活動,有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教育觀察,2019,8(34):32-33.

[9]陸艷萍.順應幼兒發展做孩子的好伙伴:幼兒園泥塑園本課程的實施[J].家庭生活指南,2019(10):164,287.

[10]陸寒斐.基于“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幼兒泥塑教學實踐[J].家庭生活指南,2019(4):297.

猜你喜歡
探究能力自主探究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淺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提升學生的探究和實用能力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