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中數字媒體的互動效應

2023-05-30 05:13任文君張棟
高教學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思政理論課數字媒體提升路徑

任文君 張棟

摘? 要:該文以數字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互動教學方面的研究作為本課題的切入點。文中首先分析數字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應用現狀及數字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所面臨的現實困境,進而提出解決性策略,如明確數字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總體原則和創新數字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方式方法,目的是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數字媒體;思政理論課;互動教學;應用困境;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4-0168-0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media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topic.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ving strategies. For example, it clarifies the overall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 and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i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a better direction.

Keywords: digital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lication dilemma; improving path

思想政治理論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正確樹立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主要教育途徑。然而在傳統高職院校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往往采取“填鴨式”的灌輸性教育,從而導致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反感,更是失去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如今,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深入,以及新媒體等技術的出現,使得高職院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改變。

一? 高職院校思政互動式教學中數字媒體的應用現狀

現代社會教育的發展講究創新。這個創新更多的是講思維上的創新,將其運用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則體現為教學方式的創新。其打破傳統固有的模式,將“填鴨式”的灌輸性教育轉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育,從而使政治理論學習有了新的進展。

(一)? 高職院校思政互動式教學改革漸受重視

在數字媒體環境下,國家強調要抓住網絡輿論引導這個契機來加強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特別是一些正能量的內容更要加大力度去宣傳,從而使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中特別強調:“以加強高校網絡等陣地建設為重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边@也是國家在數字媒體環境背景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重視,也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不僅如此,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后,中宣部、教育部還特別加強組織新教材任課教師全員培訓,其目的就是使任課教師將思政課重視起來,將思政課的作用發揮出來。此外,各大媒體、網絡也都紛紛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給予了相關的追蹤報道。由此看來,全社會都在將目光聚焦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因為其不僅僅關乎著學生自身,更關乎著國家未來的發展。

(二)? 高職院校思政課數字媒體互動式教學成效顯著

在數字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以及課下任課教師之間的不斷探討,從而把握住了教育規律和理論網絡傳播規律的科學統一,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堂在內外都能借助于數字媒體的力量與學生產生更多的互動性。例如,通過開通網絡平臺,使任課的教師能夠在線上與學生隨時進行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相關性探討。而很多教師甚至借助于網絡平臺的力量,設置了關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精品課程。如:清華大學劉震副教授在“學堂在線”平臺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浙江大學段治文教授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也出現在中國大學 MOOC平臺上;等等??梢哉f正是有了網絡平臺,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變得多樣起來。無論是線上和線下,教師都可以展開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話題和探討,包括國內外一些熱點話題和政治形勢變化等。有了數字媒體,無疑是加深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不僅如此,在網絡媒體的作用下,各大媒體和報社也都紛紛借助于網絡平臺進行集中性的有關思政教育方面的報導。很多教師也通過數字媒體這個平臺開通了個人的微信或者博客,來為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答疑和解惑。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教師徐川就以這種方式幫助了很多學生,解決了其心中的疑問。

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許多,全部是在數字媒體技術應用下所開出的豐碩果實。這些豐碩的果實是源于數字媒體這個大的環境背景下所產生,其打破了傳統式的思政教育,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性,使思政教育從以往的灌輸性教育變為了互動式教學。在結合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向更深層次推進,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通性、互動性與共享性,使學生不僅僅是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局限于課堂之上,而是有了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借助于網絡平臺能夠實時共享。這種互動性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具有實踐意義與指導意義的重要課程,該課程不僅僅作用于人們的生活,更是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將數字媒體融合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案例已有許多(如圖 1和圖2所示)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三)? 學生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數字媒體的運用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增強了其互動性與體驗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老師建立了更加緊密的關系性,不僅促進了師生關系的融洽,也充分滿足了現代大學生對于知識理論的廣泛性需求。特別是在實踐內容中,通過數字媒體學生獲取了思政課教材之外所關注的熱點問題與時事問題。而在互動的過程中,作為思政課程的任課教師,也發現了學生對思政課教材所熱衷的集中點,從而更加有利于其在課堂上更好地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從而使課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加深對理論知識系統的理解。有了數字媒體,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并不局限于課堂這個狹小的范圍內,在課外,同樣可以借助網課、慕課和微課等與學生之間進行知識層面的互通。這不僅讓學生在新鮮的體驗中獲得更多的學習主動性,也消解了其對思政課程的抵觸心理,特別是有了網絡平臺,學生能夠與老師之間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互動方式,例如線上討論、線上辯論和線上答疑等。這些內容的產生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也使學生得到了更多的知識獲取渠道,從而有了更大的收獲。

二? 高職院校思政互動式教學中數字媒體應用的現實困境

在前文中筆者充分闡述了數字媒體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融合性應用,以及由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但是數字媒體猶如一柄雙刃劍,其在為思政課程注入更多新鮮元素的同時,也有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存在。

(一)? 復雜化輿情削弱互動式教學的引領功能

思政課程教育的本質是反映統治階級的政治意識和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換言之,思政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傳承教育話語的內涵,肩負起一般性的傳播使命,又要汲取一定社會主導意識形態話語的內涵,肩負其特殊的灌輸使命。然而在數字媒體大環境的影響下,這種主流意識形態逐漸被削弱,它的中心性開始變得分散。因為數字媒體本身就是強調它的多元性與差異性,這些復雜性的因素,對于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課程而言,無疑也是一種挑戰。這更加強調了任課教師在進行思政課程教育過程中,如果想要借助于數字媒體的力量應該更加充分地做足準備,去強化互動式教學的引領性。這種引領并不意味著要回歸到傳統式、強壓式的灌輸,而是說要發揮出具有積極主動性的引領作用。

當前幾乎每名大學生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這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據中國青年網2021年進行的《大學生手機瀏覽情況調查》顯示,有70%的大學生每天手機瀏覽的時間要超過三個小時。如圖3所示。

三個小時的時間,對于一名大學生而言,并不是短的時間,那么學生借助于手機的應用所獲取到的信息是多元性的,是不確定性的。而學生充斥在這多元化之間,很難再對思政課程教學產生強烈的興趣。換言之,思政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對其影響力會有所削弱。這時網絡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或是錯誤信息,就極有可能侵蝕到學生尚未成熟的思想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當中。從而使其蒙蔽了雙眼,更為嚴重的是,很可能由此對思政課程中的理論內容產生質疑,甚至是偏見。此外,由于網絡中各種輿論形態的多樣性,使得這些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也在不斷地削弱。學生越來越少地與教師展開交流與溝通,甚至會錯誤地認為網絡能夠給予其所想要的一切。這種引領性的喪失是目前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突出的一個問題。如何正確利用數字媒體的力量去積極地引導學生,重建思政教師的權威使其成為首席,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 碎片化信息弱化互動式教學的系統性

系統性、整體性、延續性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規定性特征,作為一名思政課程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有高瞻遠矚的思想理論體系,要站在歷史發展的整體高度上去闡述課程中的觀點。然而在數字媒體環境的影響下,所有的信息都以碎片化的方式傳播,換言之,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也是短時間無法察覺到的。而這種問題一旦得以顯現,就會直接反映在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漠視和對于教學課程的不滿等情緒中。因為學生通過手機這種“快餐式”和“碎片化”的信息轟炸下,已經開始忽視教師在課堂中所扮演的重要性角色,認為有了手機就能夠學到所有的知識。這種偏激性的思想直接影響其在思政課程中的學習與互動。

(三)? 形式化應用制約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性

在數字媒體環境的影響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建立起正確認識數字媒體應用的意識。學生要學會自律,不能沉迷于網絡,認為“網絡就是一切”這樣錯誤的思想認識。那么作為一名任課教師,也不能在數字媒體的影響下毫無分辨性地去運用數字媒體。特別是為了引起學生的關注,充分展現出作為教師的存在感而不加分辨地去展示一些與課程無關的視頻、音頻或圖片。目的只是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迎合大多數學生的口味。然而這種片面化的內容展示,對于思政課教育這門建立在整體范疇下的思想意識形態發展的課程內容,顯然是不適宜的,也是錯誤的。這種看似有了互動性的教學,只是表層式的顯現,其實從思政課程本質來講,其反而影響了互動的效果。而根據調查顯現這種現象似乎成了目前思政課程教育中一個比突出顯的問題,如圖 4所示。

此外,片面形式化也導致數字媒體互動載體無法完全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深度運用。因此,在數字媒體這個大的環境背景下,如果想要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開展得更加深入且豐富,除了學會應用數字媒體這個互動載體外,同樣要發揮主體能動性,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真正的教學互動。

三? 數字媒體環境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政互動式教學效果的路徑

在數字媒體這個大的環境背景下,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任職教師,既要意識到數字媒體所帶來的影響,也要充分地意識到由其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而只有有效地去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互動式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 明確數字媒體環境下互動式教學的總體原則

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終極價值。以人為本,就是在思政教育課堂中能夠充分意識到學生是作為一個主體能動性的角色存在,其具有充分的邏輯思維和思考能力。因此,作為思政教育的任課教師既要充分地運用數字所帶來的影響力,也要關注到學生是作為一個具有主體能動性個體的存在。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地運用多媒體,來實施互動式的教學引領,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能夠產生主觀能動性思考和興趣的發生。另一方面,在教學中的互動性環節,要以學生的本質和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切合學生的實際來安排課程中所需要的內容,注重學生的體驗性和感受性,充分尊重學生。使多媒體成為促使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領工具。其次,對數字媒體環境的解讀也必須以人為本。數字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或者說是社會科技進步的產物,它的本質性作用是作為促進教育的發展而存在的媒介,而不是使其成為促使教育浮于表面化的形式傳播的罪魁禍首。高職院校思政教師要學會正確運用數字媒體,也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新媒介觀,提高他們對多元化信息辨別的能力。

在思政課程的教育中,教師既是一名教育者,也是教育的引領者。在課堂教學中要引領學生去積極地思考問題,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及人生觀。要注重學生作為主體能動性的存在,也要重視作為一名教育者所起到的引領性作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具有嚴格價值規范性的課程,其承擔著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教育三大基本任務,通過課堂的教學,使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層面的知識,更要促使其將來走入社會,要成為合格的公民。作為一名思政課程教師,要充分地意識到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思想意識十分活躍,主觀能動性也非常強,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因此在進行教學互動環節時,要將其特點發揮出來,在尊重個性的同時,要加以積極地引導,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一定要認識清。在注重互動的同時,引導其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 創新數字媒體互動式教學的方式方法

凡事都要講究方式與方法,在數字媒體的影響下,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同樣要注重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以此來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成為學生心目中所愛學習的課程之一。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課前、課中和課后。有了數字媒體這個平臺,師生在進行課程內容的交流時變得更為多樣化與豐富化。其不再受到時空的影響,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師生之間的互聯與互通變得異常方便。首先,課前階段,思政教師可以運用數字媒體做足教學上的準備,可以將學生所感興趣的并且與課程內容相關的一些資料融入到教學設計中來,從而引起學生在課堂中更多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課堂效果變得更加充實、有效。教師借助于數字媒體這個橋梁與紐帶,為學生搭建起更多知識層面的互動關系。一方面,思政教師可以滿足學生對于本課程內容知識的需求。為學生答疑和解惑,并且在堅持思政教學總目標總方向的基礎上,融入不同層面的學科知識來豐富學生的認知。另一方面,思政教師應當利用媒介及時告知學生本課程的教學大綱,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不至于盲從。其次,課中階段,思政教師也可以利用數字媒體這個豐富的資源來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在擴大知識范圍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與老師之間形成緊密的學習伙伴關系。最后,課后階段,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媒體這個大的平臺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作業內容的溝通和探討;另一方面思政教師也可以用作業互動為紐帶,借助數字媒體平臺使學生廣發言論去正確的思考問題、認識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對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來說,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這個課堂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角色。數字媒體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是作為學習的一個工具,關于這一點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充分認識到。要認識到只有人作為個體,才能夠發揮出真正的主體性與作用性。他們開始注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并在課程教育中結合了數字媒體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教學方式上,也開始轉換以往的教學思想,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互動式教學。這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是引發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首先,要繼續拓展師生互動的廣度和深度。既要注重師生知識互動形式的多樣性,也要注重知識的廣泛性與深度性,特別要針對有價值性的問題來進行探討。其次,要深刻挖掘出師互動的價值。這種互動性既有利于學生學習課堂上的知識使他們引發更為深刻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能架構起更為立體化的思政學習框架,便于學生去理解思政課程對于他們自身的發展而言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賈錚,陳勁新.新工科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2(3):157-161.

[2] 羅薇,王梓.高職院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49):12-13.

[3] 束銘.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以《動畫概論》為例[J].大眾文藝,2021(18):144-145.

[4] 王萍,楊盛芳,孫吉軒.疫情背景下高職數字媒體專業“線上+線下”課程思政教學探索——以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8):78-80.

[5] 張超.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思政建設路徑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5):20-22.

基金項目:第二批陜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高職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信息化建設研究”(2022WSYJ100079);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校級科研項目“高職院?!當底竹R院建設研究”(2021QN06);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團建專項研究課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與思想政治類社團有效互動機制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的視角”(22TJ02)

*通信作者:張棟(1968-),男,漢族,陜西興平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思政理論課數字媒體提升路徑
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性教學思路探討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創新研究
微媒體與高校思政理論課創新探析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現狀與前景
數字媒體的時代特征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移動互聯時代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