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哈瑞窗”視域下的互動質效

2023-05-30 07:16文志軍繆露王義茗
高教學刊 2023年12期

文志軍 繆露 王義茗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猛發展,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環境給軍校思政課程教學帶來極大挑戰,積極探索軍校思政課程中的教學互動路徑,著力提升互動質效顯得尤為重要。該文基于“約哈瑞窗”理論,結合平面直角坐標系劃分軍校思政課程開放型、主張型、無為型和孤立型四種教學互動風格并具象得出相應的互動質效。根據四種教學互動風格分析得出,在選取教學互動的路徑時需要,一是擴大共感重疊,延展“開放”互動;二是壓縮盲目窗口,避免“主張”互動;三是融入育人要點,杜絕“無為”互動;四是創新溝通機制,打破“孤立”互動,從而進一步構建軍校思政課程高質效的教學互動模式。

關鍵詞:軍校思政課程教學;約哈瑞窗;互動質效;平面直角坐標系;教學互動風格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2-0181-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omplex ideology environment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military academ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teaching interaction path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military academy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ohari window", combined with the plan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this paper divides the four types of teaching interactive sty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military schools: open type, advocacy type, inaction type and isolation type, and obtains the corresponding interactive quality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four interactive teaching styles, when choosing the path of teaching intera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expand the overlap of empathy and extend "open" interaction; second, compress blind windows and avoid "advocacy" interaction; third, integrate the key points of education and eliminate "inaction" interaction; fourth, innovate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break the "isolated" interaction; further build a high-quality and effective teaching interactive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military schools.

Keywords: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military academy; Johari Window; interaction of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planar 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interactive style of teaching

當今信息化時代,社會輿論日新月異,思想觀念紛繁復雜,“海量爆炸”的網絡信息縱橫交錯,契合軍校青年學員“審美點”的網絡平臺豐富多元,給軍校思政課程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對思政課程中的教學互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1]。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積極探索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中互動路徑,對于提高軍校思政課程“抬頭率”,加強思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體現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根本使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著力提升軍校思政課程的教學互動質效,需參照借鑒人際社交溝通的基本規律,較為經典的有“約哈瑞窗”理論。本文在“約哈瑞窗”理論視域下,研判分析出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的可行路徑。

一? “約哈瑞窗”在軍校思政教學互動中的啟示

“約哈瑞窗”理論模型也被稱為“自我意識的發現——反饋模型”或“信息交流過程管理工具”,是心理學家哈瑞·英格拉姆(Harry Ingham)和約瑟夫·勒夫(Joseph Luft)共同提出的理論模型,該模型包含互動信息,有情感、經驗、觀點、態度、技能、目的和動機等,作為上述信息主體的社交者往往和某個組織有一定的聯系?!凹s哈瑞窗”理論模型通過具象展現和提高社交者與組織方的自我意識,進一步改善調整組織方的動態信息互動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信息傳播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也是傳播關系(人際互動)研究的重要理論資源。但國內對“約哈瑞窗”理論的引進較晚,研究應用廣泛度不高[2],尤其是在教育教學領域尚未深入探究。具體來講,“約哈瑞窗”理論根據人際交往過程中對信息“公開”和“回應”程度不同,將社交者自我認知的信息區域[3]劃定了四個窗口,即開放窗口、盲目窗口、隱蔽窗口和未知窗口,如圖1所示。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否進行高質效互動,關鍵取決于教員與學員雙方互動心理“窗口”是否實現有效對接,減少認知偏差。

(一)? 開放窗口與教學互動質效的相關性

開放窗口(Open Window)表示為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資訊,是“約哈瑞窗”模型中最理想的窗口區域,社交雙方在互動時處于該區域有助于消除隔閡,獲取信任,保持人際關系和諧。在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中,以軍校學員為參照對象,開放窗口區域可理解為學員在前期學習、日常生活中所掌握的知識及近期了解的重大事件和具有話題性的時事。開放窗口是互動雙方能夠實現質效交流的基礎。該窗口的大小與互動的效果成正相關:窗口越大,互動雙方對彼此了解越充分,授課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二)? 盲目窗口與教學互動質效的相關性

盲目窗口(Blind Window)表示為自己不知,他人卻知道的盲點認知區域,側重自我認識的局限性,強調他人知道而本人未知的信息。在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中,以軍校學員為參照對象,不甚了解的領域和興趣不高的“久遠往事”。這一窗口的大小與學員在課程互動案例的了解程度及互動的效果成負相關:該窗口越小,學員了解課程互動案例的興趣越濃厚,了解越全面深刻,在此基礎上的互動就更具質效;反之,則對互動案例無感,互動效果也越差。

(三)? 隱蔽窗口與教學互動質效的相關性

隱蔽窗口(Hidden Window)表示為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信息,關注僅有自我了解且不愿與他人分享的信息,該區域隨著外界的正負反饋而縮小或擴大。在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中,以軍校學員為參照對象,如軍校學員更了解,但教員“代溝壁壘”的新興事物、娛樂新聞和網絡觀念等。該窗口的大小與互動質效成負相關:窗口越小,教員能夠積極了解學員感興趣的事物觀念,效果會更明顯;反之,則互動效果較差。

(四)? 未知窗口與教學互動質效的相關性

未知窗口(Unknown Window)即互動雙方互不了解的“黑匣子區”,代表隱藏在記憶和意識深處的信息,其所包含的潛能、心理活動及成長經歷會在特定的環境下激發出新的自我側面。在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中,例如學員提出教員也無法解答的問題。該窗口的大小與互動質效成負相關,并且對其他窗口有內在聯系和一定影響。

根據“約哈瑞窗”理論可得知,四個窗口總和保持整體不變,且相互影響、動態可調[4],即某一窗口增大,其他窗口就會相應縮??;不同的互動對象在不同互動階段,四個窗口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互動初期,開放窗口較小,隨著互動的深入,開放窗口逐步增大[5]?!凹s哈瑞窗”理論為分析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效果提供了借鑒。

二? 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風格及其互動質效

基于“約哈瑞窗”理論模型,結合數學坐標系可以具象表示互動質效,引入直角坐標系展現互動狀態。其中,縱軸為教員對學員的學情了解程度,橫軸為學員對教員互動案例的了解程度,正軸為知道,負軸為不知道。結合教員和學員之間的了解程度,確定該互動狀態主要位于坐標系中的哪一個象限,不同象限表示不同風格類型,且第一象限陰影部分面積的大小具象體現互動質效程度的高低。

開放型互動風格(圖2),表示教員的互動案例與學員理解認識是契合的,能夠在課堂上達成共鳴。從圖2第一象限虛線部分可以明顯看出,開放型互動風格的互動質效程度較高,互動狀態比較理想。由此可見,當教員對學員的學情把握越全面,學員對教員的互動案例越感知,雙方的互動越順暢,教員在此基礎上開展的啟發引導也更有效果。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員與學員在年齡、閱歷、學識和興趣點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教員應當采取盡量達到開放型的互動狀態。

主張型互動風格(圖3),表示教員對學員的思想生活、訓練學習狀況及學情等各方面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而學員對教員互動案例知之甚少。從圖3、圖2第一象限虛線部分可以清晰看出,主張型互動風格的互動質效程度相比開放型較低。

無為型互動風格(圖4),是學員對教員的互動案例掌握較充分,教員卻對學員的學習訓練、日常生活和知識趣點等各方面缺乏深入了解,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盲區。從圖4、圖2第一象限虛線部分可以看出,無為型互動風格的互動質效程度相比開放型明顯較低。如果教學過程中持續保持無為型互動風格,教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距離感增強,難以實現課堂共鳴。

孤立型互動風格(圖5),是教員和學員之間交流不足,產生認知偏差。教員對學情缺乏良好的了解分析,學員對教員互動案例興趣較低;教員無法對學員進行有針對的引導,學員也不理解教員互動的“良苦用心”。從四張示意圖的第一象限虛線部分可以明顯看出,孤立型互動風格相比另外三種互動風格的質效程度最低,互動狀態最不理想。如果長此以往,學員對思政課程的認識只會停留在填鴨式的“硬灌輸”,無法實現互動啟發,入心入腦,內心認同。

四種互動風格模型在與學員教學互動過程中都是客觀存在的,且存在動態轉化,“約哈瑞窗”坐標系可以為軍校教員評估互動質效程度提供判斷依據,進而促進教學互動向高質效的“開放型”轉化。

三? 軍校思政課程教學互動的可行路徑

基于“約哈瑞窗”理論模型及軍校思政教員四種教學互動風格的特性可以發現,軍校思政教員與學員在教學互動過程中,要達到理想的互動質效,就必須加強互動雙方的信息融合,促進開放型互動風格的形成。但當前許多思政教員及其他教育管理者,在開展教學互動工作時,往往存在“主導灌輸多,互動引導少”“照本宣科多,改進創新少”“學員了解不足,互動案例陳舊”等問題,教學互動的效果和質量較弱,甚至產生學員每上思政課就低頭犯困的現象。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在選取思政課程教學互動的路徑時,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 擴大共感重疊,延展“開放”互動

“約哈瑞窗”理論及四種互動風格啟示我們:通過思政教員與軍校學員之間不斷擴大既有的“開放”窗口,互動雙方“自我暴露”越充分,雙方獲得有效信息的程度越高,互動質效程度越理想。因此,思政教員在教學互動時首先要最大程度擴大學員“開放”窗口,確保自己對學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課前與學員隊干部詳細了解學員們近期訓練學習、日常生活,特別是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或者針對課堂內容,提前擬制調查問卷,進一步掌握學員的思想動態。其次,教員自身也要結合信息反饋,有針對、有意識地設計準備教學互動內容,通過創造融洽有趣的互動情景,實現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為實現高質效的教學互動夯實感情基礎。在此基礎上,共同話題會增多,共感區域會增大,進一步為將來經常、持續和深入的教學互動,構建起順暢的“交流通道”。

(二)? 壓縮盲目窗口,避免“主張”互動

根據“約哈瑞窗”理論和四種溝通風格分析可知,主張型互動風格相較于理想的開放型互動風格,互動質效程度明顯較低。在思政教學互動過程中,為取得良好的效果,互動雙方要壓縮各自的盲目窗口,教員應有針對地安排學員興趣度高、已經有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互動交流。例如,結合學員特點,尋找貼近學員的案例,燃起學員互動熱情,避免“無動于衷”“毫無概念”。同時,教員要虛心聽取學員對自己的評價和建議。教員與學員良性互動也符合社會心理學“鏡中我”現象,達到更高的互動質效。

(三)? 融入育人要點,杜絕“無為”互動

從“約哈瑞窗”理論坐標系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可以得出,無為型互動風格的互動質效程度較低,教員如果不及時調整改變,久而久之,會致使學員對思政課提不起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形成思政課堂教學的被動局面。因此,教員要深度挖掘學員思想認識,把準學員思想脈搏,及時準確地把握學員的學習情況、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覺悟程度、接受能力和服役態度等。對學員在想什么,有什么思想疑問,都要隨時收集掌握,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思政教員把這些基本情況了解清楚了,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就可以少繞圈子、少走彎路,做到互動有為。例如空軍軍醫大學作為全軍首家推出的“建制班輔導員”制度,針對低年級軍校學員學習成長中出現的一些新特點、新問題,為了實現“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目標,選拔聘任授課教員擔任輔導員,其中思政教員占比高,在課堂之外全面了解學員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態,幫助關心學員成長進步,成為了學員值得信賴的人,顯著提升思政課程育人質效。

(四)? 創新溝通機制,打破“孤立”互動

思政教員與學員教學互動過程中,除了主動擴展開放型互動、盡力避免主張型互動,極力杜絕無為型互動之外,也要努力打破孤立型互動,實現更高效的教學互動。教員在面對孤立互動類型時,應大膽挖掘突破各自未知窗口,減小雙方“黑匣子區”,積極創新互動機制。例如可以借助青年學員興趣飽滿、積極性高的話題和活動,營造信息互動的氛圍,提供學員敞開心扉交流的平臺,加強互動交流,并用心記錄反饋。在和諧融洽的良性互動關系中,可以了解到平時感受不到的信息,從而縮短教員與學員之間的距離感和信息不對等,有效打破“孤立”互動,為思政課傳播知識、啟發思想和塑造靈魂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新長征(黨建版),2021(3):4-13.

[2] LOWES R. Knowing you: personal tutoring, learning analytics and the Johari window[J].Frontiers in Education,2020(1):34-36.

[3] DAWN J M. Self-awareness through the johari window[J].Training, 2019(5):62-63.

[4] 陳力丹.社會關系與人際傳播[J].東南傳播,2015(11):32-35.

[5] 聶欣如,陳紅梅.“人內傳播”再商榷[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109-120.

基金項目:中國科協資助項目課題“軍事醫學院??茖W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研究”(XFCC2022ZZ001-094)

第一作者簡介:文志軍(1993-),男,漢族,甘肅定西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繆露(1969-),女,漢族,浙江瑞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軍事法學、思想政治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