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高校體育的融合與發展研究

2023-05-30 13:42韓守江張文波
當代體育 2023年10期
關鍵詞:體育項目體育教師民族

韓守江 張文波

當前,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教學改革得到進一步實施,體育課已成為高校的主干課程之一。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歷史瑰寶。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高校應積極調整教學形式?,F階段,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中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一筆財富。因此,積極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改善課堂文化,使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接觸到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帶來的魅力,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為了實現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開設傳統文化課程,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領域占有重要地位。為了保護和繼承前者,我們應將前者與高校體育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資源優勢,確保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被更多的學生所了解,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民族凝聚力,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1 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對于高校的意義

千百年來,歷史先輩將人民之間的智慧和民族特征相結合,為當代人留下優秀的傳統美德和智慧精神。民族傳統體育更是一種民族傳統文化弘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如今的北京大學,將武術學習列為體育課上的教學任務之一,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則需要跟隨老師在課堂學習太極這類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這些不單單是一種體育形式的學習和增強,更是我國千百年來歷史長河中精髓的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繼承。根據相關清史資料記載:乾隆皇帝就極具養生意識,每日早晚于皇宮院內練習八段錦拳法,強身健體。這套形成于宋代的古老中國的氣功功法,作為我國傳統保健導引術的一種,在如今也深受中老年人所喜愛。而高校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相結合,則更好的對我國傳統建立一個良好的繼承體系,幫助這些至今無法被替代的古法知識理念和非遺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于世。讓這種通過古人身口相傳的瑰寶通過現代體育教育得以延續。

高校學生通過在校體育學習,對民族傳統體育以及其他傳統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加深理解,從而更加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民族認同感以及愛國的熱忱。擁有五千多年文化歷史的大中華文化,在傳統體育項目中經歷史的演變,種類繁多,靈活多變,還保留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風格。這些通過先輩智慧的規整和創新,從人們的生活勞動以及休閑娛樂中總結出來。通過學習和延續更能夠為教學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好的基礎和強壯的體魄,間接培養人文素養的增加,幫助學生內外兼修。而高校,通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對學生民族傳統的體育教學培養,可以有效地提升本校的教學特色,提高教學水平進而吸引更多的生源。

2 高校體育教學中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開展現狀

2.1 體育課程不受重視,傳統體育易被埋沒

在新時期的高校育人過程中,學生都需要在自己所選擇的專業領域內進行課程與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尤其是一些專業課程較多的學生日常的大部分時間都被自己的專業研究所占據,因此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再加上高校體育教學給學生所安排和設置的課程和課時比較少,很多教師和學生也并不重視體育課程的存在,經常在體育課堂上采取敷衍的教學態度,讓體育課堂淪為了學生隨意活動的時間。在難以發展現代體育項目的過程中,傳統的民族體育更容易受到師生的忽視,在一些體育課堂上通常是以現代化的體育競技項目為核心,學生在此過程中具有強烈的競爭和比賽意識,也掌握了一些體育運動的核心技能,但是這些體育項目并不屬于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的重要元素,因此傳統體育像我在當前的體育課堂上也容易被埋沒,學生沒有更多的機會在體育課堂上去接納和吸收與民族傳統體育相關的內容。

2.2 缺少傳統體育器材,尚未融入教學體系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開展相應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注重進行教學硬件設施和一些教學器材的投入,這樣才能夠真正建立起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模式。但是對于當前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會發現在高校的體育器材室中有各種各樣的新時代的體育項目器材,但是卻缺乏傳統體育活動所需要的教學器材。在此過程中在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同時也缺乏相應的教材支撐,教師一般會收集一些課外的教學材料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延伸,但是這樣的教學狀態并不足以調動起學生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興趣。這樣的教學背景下,無論是針對傳統體育項目的訓練空間、教學設備,以及專業的體育教師等準備都是不充足的,這樣看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就尚未融入整體化的教學體系中。

2.3 缺乏民族體育教師,專業教學能力不足

在高校體育教學系統中為了建立起更加完整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就需要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在此過程中能夠引入一些專業的體育教學教師,讓他們能夠在當前的體育課堂上給學生更加全面地展現出傳統體育項目的魅力,由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熱情。但是在當前的高校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師的專業教學方向一般都是現代化的競技項目,學校缺乏專業的民族體育教師,因此無法給學生配備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師即使在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不符合相關的專業規范。因此,由于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師,很多普通體育教師在進行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能力不足,也會導致課堂教學的目標難以推進和實現。

3 高校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融合發展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體育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靈活地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使大學生更多地了解民族傳統文化。高校體育教學滲透的民族文化氛圍越濃,大學生所能學習的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就越豐富。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大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而且可以實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加深大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識,弘揚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

3.2 有助于豐富體育教學表現內容

民族傳統體育要想被大學生所追求,就需要更好地發揮鍛煉大學生體能的優勢,展現出足夠的文化美。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競技體育知識,而且可以使他們明確體育融合的多民族性和多樣性,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正是由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影響,體育教學表現的內容更加豐富,給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來了更多的歡樂,緩解了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的心理更加放松,身體活力更加旺盛,并逐步形成了樂觀的生活態度。

4 高校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融合策略

4.1 轉變固化教學觀念,促進民族體育傳承

在新時期的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在其中更加順利地加入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教學內容,體育教師首先應當轉變自身以往固化的教學觀念。在一直以來的體育教學發展過程中,很多競技類體育運動和賽事逐漸搶占了教師和學生的視野和注意力,因此在課堂上往往以當下所流行的現代化體育教學為主,給學生加強這些方面的知識普及和訓練。其中很多體育教學內容都是來源于西方文化中的運動項目,在這樣長期的教學發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容易的忽略對于傳統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會導致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思維受到局限。而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由于經過了歷史的發展和洗禮,也是當前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千百年來所流傳下來的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充分體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例如,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就可以引進武術相關的體育項目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其中的一招一式,并且在教師的帶領下積極地體驗和感受武術文化,教師也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正確的武術基本手法、步法、腿法等。在以往教學熱身的基礎上也可以加入一些武術動作作為體育課堂的熱身動作,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以更加飽滿的學習狀態,整齊的武術動作以及鏗鏘有力的口號,來展現出武術作為傳統體育項目的魅力。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在現階段的課堂上給學生融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相關教學內容,讓其能夠逐漸取代現代化體育項目的教學主導地位,從而能夠發展和發揚更加多元化的民族體育項目

4.2 堅持以生為本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既要充分挖掘民族體育的文化精髓,保證其內容在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又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整合現代體育教學理念,進一步完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理論,建立健全課程體系,明確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進步。

4.3 提升體育經費投入,組建專業教師隊伍

在當前的高校體育課堂上由于體育教學經費投入的不足,所以在導致針對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中所需要的教學設施和器材配備存在空缺的狀態。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上就無法運用相關的器材給學生開展專業的教學,學生也難以運用對應的體育器材展開學習實踐。這樣的教學現狀對于發展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不利。因此,在當前對于高校體育教學與傳統文化實施同步推進的過程中,學校應當重視對于這些傳統體育項目教學器材的投放,在此過程中可以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政府相關部門大力宣傳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的背景下,高校才能獲得相應的經費投入,在資金方面獲得有效的資助,同時可以為學校體育教學引入大量優質的硬件設施。除此之外,在高校體育課堂上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需要給課堂配備專業的體育教師。一方面,要求給當前高?,F有的體育教師進行傳統體育項目和歷史文化的相關培訓,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業教學策略的學習和研討,在此過程中能夠掌握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策略。另一方面,則需要在社會上引入一些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人作為學生體育學習的專業導師,在此過程中更加側重于對體育項目技能的傳授。因此,在充分發展現有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和引入外來專業體育教師的背景下,能夠真正為高校體育教學組建起一支專業和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在他們的帶領和影響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方面的教學質量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4.4 注重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程

不同高校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在設置校本課程內容時,需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并注意其地域性和民族性。教師在設置課程內容時需要注意學校的環境和校園條件,盡量選擇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體育項目,但要注意其普遍性,避免選擇難度高的體育項目。在挖掘不同地區的傳統文化時,可以選擇具有特色的體育項目。例如,內蒙古高??梢允褂妹晒耪Z“那達慕”進行“格斗”“射箭”“布魯”和“蒙古語象棋”,達斡爾族“波列”,新疆高??梢允褂镁S吾爾語“且里西”,廣東、廣西等地高??梢詫ⅰ拔瑾{”“踩高蹺”等體育項目與相關理論課程相結合,并將體育的趣味性和觀賞性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內容,以此為基礎設計特色課程內容。

教師在談論課程內容建設時,需要充分調查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民族特點。如果蒙古族學生較多,他們可以選擇摔跤、騎馬和射擊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體育項目作為課程安排的主要方向,并根據學校資源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課程內容的設置要考慮其綜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將理論知識與運動技能的訓練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時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的文化內涵,在探索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訓練項目,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在不斷豐富自身知識體系和文化內涵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完善課程建設。

4.5 加大民族體育項目的宣傳力度

民族體育文化是中國體育文化的精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發展中華民族文化。高校在建立體育文化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體育活動,根據學校條件和實際地質條件科學地規劃體育活動。例如,靠近河流的高??梢越M織龍舟比賽,靠近山區的高??梢越M織太極拳活動。重點是圍繞學生的興趣和地理條件,選擇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文化顯著、興趣高、控制難度適中的項目和活動。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要科學選擇民族體育活動,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實際參與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師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知。民族體育活動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教師需要加大對民族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創造和發展。

4.6 保持課后訓練習慣,掌握民族體育技能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需要在體育課堂上重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融合教學,還應該在課后幫助學生形成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能夠基于學生的興趣出發給他們傳授相關的體育運動技巧,并在課外布置一些體育訓練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更加熟悉這些體育項目的規則和技巧。例如,在體育課堂上加入“八段錦”的教學內容,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其中的動作,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對于動作的記憶,然后在課后通過練習能夠熟練掌握八段錦的運動方式,其中對于增強學生肌肉耐力,提升身體柔韌性具有很多的好處。這樣運動方式很少移動,占地較小,對于器材也沒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因此非常適合學生在宿舍中進行練習。學生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一項新的民族體育技能,還能夠通過傳統的運動項目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5 結語

總之,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僅是傳統文化與體育的融合,其中傳統文化與傳統體育的優勢是西方競技體育無法比擬的。將其與高校體育相結合,不僅可以實現對優秀文化的保護,而且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使體育教學功能多樣化,為培養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濟南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體育項目體育教師民族
我校被評為“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基地
我們的民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初中體育項目練習中培養學生責任心的策略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體育項目的生態因子研究
桂東南民族體育項目的調查研究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