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

2023-05-31 10:21
鄉村地理 2023年1期
關鍵詞:發表文章民宿鄉愁

戴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

新時代的鄉村旅游,一是要構建主客共享、文旅融合的美好生活新空間;二是要制度化引入企業家、駐村藝術家等專業人才;三是必須立足本土,依靠村民。

魏鵬(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身懷高超技藝、植根鄉村沃土的鄉村工匠群體有了大有可為、大展身手的廣闊天地。充分發揮鄉村工匠優勢特長,不僅是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的必然要求,也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李明德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顧問)

民宿是一種原生力,是在原生文化的基礎上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旅游吸引力。

溫鐵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三農問題專家)

鄉村振興是未來整個社會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在全球化挑戰下,練好內功、強化發展動力的重要工作。在今天,振興鄉村是安全的發展方式,同時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最好的方式,所以,不論是觀念上還是行動上,未來的工作,都要積極轉向鄉村振興。

張鳳蓮 (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軟實力,鄉村文化發展是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提升鄉村文明程度的主要手段,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精神塑造、智力支持和凝聚合力等重要作用,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與組織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國文化報 非遺工坊為鄉村振興“鑄魂”

《中國文化報》3月23日發表文章:作為體現文化力量的重要抓手,非遺工坊在保護好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富有鄉村特質的文化產業、培育建設和美鄉村的人才隊伍、突出生態價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形成團結高效生產組織等各個方面的作用逐年凸顯,成為激發內生動力、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農民日報 鄉村旅游應走“個性化”之路

《農民日報》3月30日發表文章:從供給端看,我國現存60萬個村莊,各地歷史淵源、地理條件和資源稟賦千差萬別,造就了生活習性、風俗習慣的千差萬別,這樣的絢麗多彩,正是我國鄉村旅游充盈“鄉土味”的寶貴遺產和面向未來的發展潛質。從需求端看,從城市回歸鄉村,人們尋找的是一種區別于城市的慢節奏生活方式,是一種不同于都市商業文化的古樸民風,是看山望水的生態屬性和心靈放飛。守護好這些特性,正是鄉村旅游保持源源不斷生命力的又一關鍵。

人民網 民宿成為鄉村旅游新引擎

人民網2月22日發表文章:鄉村民宿的提質升級應發揮本地優勢,融入當地文化,打造特色IP,豐富旅游內容,串起當地景區,實現聚集效應。

光明網 以“鄉愁”賦能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

光明網1月9日發表文章:鄉愁賦能鄉村文化振興,有多重路徑。第一,以鄉愁符號為載體,重構鄉村文化空間;第二,以鄉愁資源為內容,活化鄉村文化體驗;第三,以鄉愁情愫為引領,創新農產品包裝,推動產業發展。

猜你喜歡
發表文章民宿鄉愁
孿生院子民宿
永遠的鄉愁
鄉愁
勘誤
150年《自然》雜志發表文章分析
九月的鄉愁
選擇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嗎?
國內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現狀
你是民宿達人嗎
回頭一望是鄉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