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

2023-06-03 07:25張新苗
中國信息化 2023年5期
關鍵詞:全區西藏數字

張新苗

一.西藏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一)基礎設施及數字化程度不斷壯大

自“十三五”時期杭州G20峰會中明確提出“數字經濟”概念以來,西藏全面深入實施“寬帶西藏” 戰略?,F如今西藏通信基礎設施不斷加強,全區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寬帶網絡的應用日益加深,固定網絡規模與容量也有明顯增長。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西藏全區互聯網寬帶接口及光纜線路長度穩步增長。其中互聯網寬帶接口達219萬個,較2019年增長4.73%,其密度達0.598,較2019年增長0.019。光纜線路長度達24.8萬公里,較2019年同比增長17.41%。同時,西藏持續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 百兆寬帶用戶占比突破88%,同比增速24.3%,居于全國第二。截至2021年,西藏全區4G網絡已完成了鄉鎮及以上的全面覆蓋,全區99%以上的行政村已實現光纖、寬帶和4G的接入,提升幅度位于全國之首。

(二)數字產業規模不斷增加

“十四五”期間,西藏把握“數字機遇”,主動融入“東數西算”布局,已建成國內第一條適應“雪域高原”高寒低氧、低壓環境的自主安全計算機智能化制造生產線,極大彌補了在電子信息制造業領域的空缺。信息化指數由2015年63.3提升至2020年末的75.8。目前西藏有高新數字企業1700余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3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103家,數字經濟規模超過330億元。2021年,西藏全區數字信息領域從業人員近1.2萬人,數字經濟營收規模突破400億元,增長了21%。目前,拉薩市高新區數字經濟企業數量達到177家,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5.2億元。

(三)數字化新業態持續發展

西藏積極推動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體系的建設,現已在堆龍德慶區建成電子商務示范區,2021年來,西藏網上零售額189.7億元,較上年增長61.1%,線上實物商品零售額80.1億元,相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高出70個百分點。隨著“互聯網+農牧區”戰略的實施,擁有自動灌溉、溫控系統及無土栽培技術的溫室大棚投入使用。數據顯示,2021年西藏全年糧食總產量累計達106.15萬噸,較2020年增長3.2%。其中青稞產量80.12萬噸,同比增長0.8%。蔬菜產量89.47萬噸,同比增長6.1%。

二.西藏數字經濟發展優勢

(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資源優勢

青藏高原歷來享有“世界屋脊” “亞洲水塔”等美譽,自然地理條件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與生俱來的環境優勢。西藏平均海拔較高,全年氣溫偏低,因此天然的低氣溫能保障大數據中心的散熱需求。且高原空氣干燥、潔凈、含硫量低,這將會使得各類服務器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同時,西藏的清潔能源極為豐富。其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占全國的30%,多年平均水資源量近500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居于全國首位。充沛的清潔能源為西藏提供了豐富的電能,而數字經濟的發展與電力資源密不可分,特別是大數據產業,大型計算機高速運轉,持續耗電量極大。西藏蘊藏著的大量清潔資源可為數字經濟發展供能,同樣的,發展數字經濟也可以消耗西藏剩余的水電資源,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二)地區特色發展路徑優勢明顯

西藏的天然草地面積超越內蒙古、新疆兩地,居于全國首位,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而獨有的畜牧業產品,如牦牛、青稞等還可成為西藏發展電子商務的一塊金字招牌。同時,西藏地處于我國最西端,是向南亞開放的一條重要通道,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既可以推動與國內的長江經濟帶、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接軌,也可以增進喜馬拉雅經濟帶的國際合作,促進與尼泊爾、印度、緬甸等國家的密切往來,為西藏打造“南亞大通道”,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奠定了國際基礎。因此,西藏擁有了發展國際和國內數字經濟建設的雙重契機。

(三)中央援藏政策扶持提供保障

不論經濟還是社會發展,西藏歷來便是黨中央的重點扶持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實行的援藏、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既為西藏帶來物質、文化、人力等多方面的支撐,也為西藏數字經濟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段鞑睾推浇夥排c繁榮發展》白皮書表明,截至2020年,16年間國內各省市和國家機關分派了9批共9682名優秀人才擔任援藏干部對西藏進行經濟建設,使得西藏的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結構持續改善。與此同時,西藏緊跟中央腳步,2022年1月的自治區“兩會”便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產業。西藏政府現已頒布了《西藏自治區“十四五”工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數字經濟政策規劃,堅持從戰略高度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的共同進步。

三、西藏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撐不足

雖然西藏目前在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相較于全國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西藏由于受自然地理環境以及交通、電力配套等因素的影響,其偏遠及邊境地區通信覆蓋深度、廣度以及服務質量同內地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西藏地區5G終端用戶數占總人口數的29.6%,與全國的35.2%差距較大。西藏農牧區面積占比較大,占全區總面積的63.41%,全區中64.27%的居民居住于農牧區,核心產業的發展更多集中于實體經濟。由于先進生產技術與專業的數字型人才的缺乏,制約了數字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兩化融合指數低,數字化轉型發展不充分

西藏兩化融合指數發展不均衡不充分,數字化轉型也尚處于起步階段。就現階段而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支撐能力較弱,傳統產業發展水平也較低。目前,全區無一家在全國有較高影響力的軟件信息服務企業。沒有高精尖綜合型數字人才作為支撐,本地研發能力和支撐力也極為薄弱。據《國家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0)》數據顯示,我國數據總存儲量已達到471EB,而西藏僅有1.2EB,占全國總比例的2.5%。

四、西藏數字經濟發展策略建議

(一)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重中之重。西藏地區需要緊扣住數字設施底子薄這一問題,以千兆光纖,物聯網和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為提升重點,加快對光纖網絡、互聯網以及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加千兆網絡覆蓋范圍,提高通信服務質量和構建高速、安全的網絡環境。同時可借助西藏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揮西藏低硫、低溫、低氧等優勢,加速推進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保持綠色的發展基調。

(二)加快推進數據共享開放,構建數字資源產業體系

緊扣數字經濟發展不充分以及“信息煙囪”“數據孤島”等問題,加快推進開放數據共享。要構建區域內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完善健全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跨部門、跨階級的數據共享應用,從根本上完善“數據孤島”問題。提升西藏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建設水平,促進高價值數據的對外開放。同時可積極引入國內大數據龍頭企業提供專業化數據服務,建立公益性數據服務組織,促進公共服務和數據深度融合發展。

(三)加強對數字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人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同時也是發展提升數字技術的基礎。西藏高校數字經濟專業相對匱乏,與社會總需求間還有一定的差距。要根據自身條件,鼓勵產教融合,建立和完善信息技術產業與高等教育協同育人的機制,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培養數字化人才。同時,政府可以在黨中央對西藏援藏政策的基礎之上再推出一些對于援藏數字專業人才的優待政策,更好地吸引數字化的基礎研發人才,治理型人才和其他高端數字化人才,并鼓勵其主動留藏,致力于西藏數字經濟事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西藏民族大學財經學院 西藏民族大學西藏數字經濟發展研究所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編號:20BMZ111)。

猜你喜歡
全區西藏數字
都是西藏的“錯”
第十屆“我是小畫家”全區中小學生書畫大賽獲獎作品選登
內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統戰部長會議
全區統戰部長會議召開
答數字
神奇瑰麗的西藏
南寧市:把握環境保護新常態 擔當全區執法排頭兵
一個人的西藏
數字看G20
西藏:存在與虛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