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精準思維推進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語文精品教材建設

2023-06-04 03:21陳琳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教材建設大學語文高職院校

陳琳

[摘 要]精準思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征,也可以作為推動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材高質量建設的內在要求。精準思維就是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強調精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精準思維工作方式要求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做到:牢記囑托、精準定位,扎實調研、精準謀劃,嚴密組織、精準實施,讓大學語文教材成為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載體。

[關鍵詞]精準思維;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材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2-0084-04

當前,精準思維工作方式已逐步被運用到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各個環節中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別是在精準扶貧脫貧、精準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等重大戰斗中獲得巨大勝利的成功實踐對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材思政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發意義和指導作用。教材編寫者應自覺學習和運用精準思維的相關知識和工作方法,勇擔重任,致力創新,全力打造“培根鑄魂”的高職大學語文精品教材。

一、牢記囑托,精準定位

新時代,新變化,新矛盾,要有新思維方式。精準思維方式是對中國傳統整體思維、系統思維方式的一次革命和超越。產生的背景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內主要矛盾由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需要以系統思維謀劃改革發展大局,以精準思維組織開展改革發展工作。[1]新時代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大學語文思政建設不能再沿用固有思維模式或在固有思維模式里打轉。

一直以來,提到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人們第一認識是工具性、知識性。這要追溯到1978年南京大學匡亞明校長首倡重新開設大學語文。當時的大學語文教學目的是針對大學生語文知識的貧乏而進行的一種“補課”。從1985年至1993年醞釀和討論素質教育到2000至2001年實行新課程改革,此時人們又普遍認同語文是一種交際工具,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梢?,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和目標本身就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具有時代特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立德樹人”明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盵2]立德樹人成為各個教育環節、教育領域以及包括教材體系在內的各個教育體系的中心目標。2020年11月在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習近平對教材建設工作提出更為明確的希望:“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推進改革創新,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盵3]

大學語文是一門全校性的文化基礎必修課,本身蘊含豐富的德育元素、思政元素,在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教育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新時代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語文教材建設應牢記重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目標來設計,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目標定位應從工具性知識傳輸向立德樹人精神培養轉變,以“思政性”為主,兼具人文性、工具性。

二、扎實調研,精準謀劃

問題導向是精準思維的精髓。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發現問題的精準性決定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性。調查研究則是把握問題本質和規律,研究解決問題思路和對策的必由之路。扎實調研,吃透情況,把準脈搏,精細謀劃,同樣也是高質量高職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的基礎和前提。

(一)精心策劃單元主題

要在有限課時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課程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教學內容主要載體的教材就必須重點關注能使學生受益最大化甚至終身化的主題?!耙趫远ɡ硐胄拍钌舷鹿Ψ颉薄耙诤裰矏蹏髁x情懷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4]“六個下功夫”歸納了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辦好新時代教育事業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大學語文教材建設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教材可圍繞立志、報國、勸學、技藝、孝親、愛情、團隊、創新、自然等主題選材、組材,體現重點和突破點。在世界格局轉換、中國社會轉型、網絡飛速發展、信息渠道多元的背景下,結合學生需要,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材應將勸學、孝親、技藝等列為教材重點單元或重要主題構成。

1.勸學

2017年《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分別在微信上發文——《致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痛批那些舒服地坐在象牙塔里虛度光陰葬送自己前程的大學生。文中列舉的大學校園中極其不正?,F象在高職院校表現得更加突出:自甘沉淪墮落,視學習為副業,把逃課當家常,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游戲、睡覺、戀愛、兼職上的學生真不在少數?!捌ぶ淮?,毛將焉附”。學習就是“皮”;學生不思進取不肯學習,教師在臺上自言自語“本課程學習什么”“本課程怎么學習”這些“毛”又有何用?所以,教材編寫時應將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奮斗精神設定為一個重要教育目標?!皩W習——成長之梯”是筆者經多年摸索之后認為必須是放在大學語文第一講的授課主題,主題提取于“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5]該主題可以按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怎么學習邏輯設計。讓學生明白:學習是一個人一生的成長之梯,是一輩子要做的事情;不僅要讀專業技術書,還要讀思想政治書、人文經典書。

2.孝親

上大學與父母分開那一刻,父母叮嚀自己的幾句話是什么,可概括為哪兩個方面?通過對多屆學生進行調查,沒想到同學的答案驚人相似,不外乎兩個方面:好好學習,保重身體。在此認識基礎上,播放重慶電視臺錄播的2001年春節母親齊心與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電話通話的影像資料,讓學生重點留意習近平母親叮囑的最后一句——“好好工作啊,把身體搞好啊?!币髮W生思考:不同地區、民族、家庭、年齡的父母對子女的叮囑為什么驚人相似?原因在于共同的孝道文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盵6]保重身體,是“孝之始”;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建功立業,是“孝之終”。由此,可以切入第二個主題:“孝道——德之根本”。孝道是從人的最親近、最自然的情感出發來感化人、教化人??梢栽O計三個環節:儒家孝道思想介紹,社會主義孝道文化內涵挖掘,并引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最美逆行者事跡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豪情壯志等,讓學生明白:孝是一個人所有品德的根本;一個人做到孝,下可不作踐自己,中可報答父母,上可報效祖國和人民。

3.技藝

“??蒲?,我不去,我不去!無數次,我在心里逃避著???,排斥著????!边@是不少同學接到高職院校錄取通知書發自心底的聲音。教材應重點關注學生未來的角色——藍領工人、技術工人之類的主題。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指出: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凹夹g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薄凹罡鄤趧诱咛貏e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盵7] 因此,“技能——立業之本”應該是高職語文教材大書特書的主題。首先,“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8]引導學生丟掉自卑與偏見,正確認識、理解甚至熱愛職業教育。其次 ,大力宣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學生學文化、學技能,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練就過硬本領。讓學生明白:技術工人是實施“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宏偉戰略的生力軍;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團隊協作、敢為人先是勞模工匠成功的不二法門;讀高職也輝煌,只要肯付出,自己的人生一樣能出彩。

(二)精細遴選文章篇目

在以“思政性”為主,兼具人文性、工具性的大學語文教育定位前提下,圍繞“六個下功夫”主題遴選大學語文教材篇目,就不應該再窠臼于“文學”范疇,可以以文學為主體,兼選哲學、史學、藝術、新聞等方面的作品。如《明史·李時珍傳》,寫李時珍“三試于鄉,不售”“歷歲三十,功始成就”,衛生護理類職業院校教材選用此文再合適不過。再如,可將介紹習近平總書記青少年時代讀書經歷的《我的文學情緣》、宣傳許振超等當代藍領工人先進事跡的通訊報道等編入教材。這樣做既有利于圍繞作品主題擴大選擇范圍,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新鮮感和積極性提升。

至于文學作品類選文,筆者認為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堅持主題性,如前文所述,不再贅述;二是提升新鮮感,大學語文應盡力避免重復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學過的內容。例如,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編寫教材之前對初高中語文教材內容進行窮盡式摸排,結果顯示:河南學生初中階段已經學習各類語言文學作品 279篇 (首),高中階段已經學習各類語言文學作品178篇(首)。[9]通過詳細調研分析,最終避免這457篇作品出現在校編教材之內的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當然,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范圍不斷全國化,僅僅排查本省初高中語文教材內容是不夠精準的。還要排查全國范圍內中學、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涉及的各類語言文學作品。排查方法其實也挺簡單。筆者最近編寫大學語文教材時,將文章標題如“飲馬長城窟行”“教材”兩個信息同時輸入百度搜索框,一鍵查詢便可得知人教版、蘇教版等沒有選錄,但粵教版高中教材選用了,而我校有廣東省生源,自然不宜選用這篇作品。

(三)精準把握學生評價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精準思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的幸福感、認同感和獲得感。教材編寫都是“因為學習者和為了學習者”,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必須堅持學生至上、遵循學生主體的評價原則。長期以來,教材的選用和評價主體是少數專家和使用教師,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材,不能評價教材,更不能選擇教材。其實,學生才是真正的消費者,最有發言權。首先,教材是一種商品,學生是付費消費者。無論哪位教師都不能忽視“用戶至上”的商業理念,應當還學生一片公正的天空。其次,學生已經長大成人,對母語編寫的大學語文教材質量有較強的辨別和評價能力。他們會與初高中語文教材縱向比,會與其他教材橫向比,更會與自己的需求和期盼比。編寫教材不能無視學生的存在,要尊重學生的需求和期盼。

有一項以學生為評價主體的大學某課程教材滿意度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對教材四個維度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是:教材印刷質量、教材編寫與設計、教材內容和教材滿足需求程度。[10]此項調查結果對大學語文教材編寫的啟發是:教材內容和滿足學生需求程度是教材質量的核心指標,是教材編寫工作的重中之重。否則,形式上的編排設計、印刷質量再精美,學生依然用腳投票。學生就在身邊,如果方法得當,獲取學生的真實評價非常方便。首先是縱向和橫向相結合??v向評價可以是從講義到教材的評價,可以是教材從一版到再版的評價,可以是幾屆不同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是某位學生從大一到大三認識不斷變化的評價。橫向評價可以是學生與其他課程教材比較的評價,可以是與其他大學語文教材比較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與自己內心需求比較的評價。其次是全員和部分相結合。全員評價就是全校所有學生參與評價?,F在網絡調查技術發達,利用網絡收集全校學生的評價,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真實的感受和想法,提高結果的可信度,而其調查結果能數秒生成。部分評價就是利用座談會、平時聊天等形式了解部分學生的感受和體會,如果態度誠懇,方法得當,也能取得比較真實的評價結果。

三、嚴密組織,精準實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精準思維強調重大決策的精準實施、精準對接、精準落地,要求在每一個細節處嚴格程序、嚴格標準,認認真真地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大學語文教材編寫者應精心謀劃教材整體內容和框架,并以嚴格規范的操作將方案精準實施到位。

(一)堅持剛性要求

新時代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必須承擔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堅守思政性,兼顧工具性、人文性。在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語文教材編寫宜采用單元專題法。那些以文學演進為脈絡的文學史型、根據文學體裁來分列的文體型等類型教材已經不再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根據學生學習的認識規律, 圍繞立志、報國、勸學、技藝、孝親、愛情、團隊、創新、自然等某一個主題, 選取不同時代、不同體裁、不同國別的優秀作品組成一個單元,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 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此外,高職院校語文教材還應凸顯職教特色,讓學生認識職教、理解職教、接受職教,甚至熱愛職教。要在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中幫助學生樹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正確理念和必勝信心。

(二)完善利益鏈條

有一些教材的編寫與出版為了保證質量,實施了一整套貌似嚴格的程序。如某出版社以“共同編寫、共同使用、共同提高”原則聯合幾家院校編寫一本高職藝術類《大學語文》:主編嚴格采用競聘制,最終選定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研究能力和協調能力較強的同志做主編;根據報名者情況確定副主編、參編人員;召集專家、參編者共同探討謀篇布局、編寫體例、編選標準;對初稿進行評審,標準為是否體現編寫意圖、藝術特色,選文深淺是否恰當等;[11]修改二稿,形成三稿;定稿,出版。這種無視學生利益的出版和使用程序對出精品教材是有害無益的。

在教材編寫、出版和使用過程中必須樹立“學生至上”的理念,學生應該處于利益鏈條的頂端,在教材醞釀初期應該充分調研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在初稿形成后,不僅要請專家審閱,還應請學生參與,并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此環節必不可少,是保證教材精準服務學生的重要舉措。最后,在教材投入使用后,使用效果直接關系學生的切身利益,教材含金量到底多大,值多少錢,應該有學生參與評估,而不是由出版社核價定價,并按教材定價實際支付。最可行的辦法是,每期使用后按照學生對教材滿意度的百分比乘以出版社定價的額度支付出版社款項。具體怎么操作,可由學校教務或其他部門在教材編寫初期協調利益各方達成相關協議。

(三)重視幾個細節

自編自用是現今高職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的基本事實,也是教材精準服務學生的基本要求。學校組織編寫教材應本著對學生、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精心組織,優化團隊,遴選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加入團隊。主編不僅要有職業教育、語文教育方面的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而且還要有較強的課程思政教學意識和能力。

有些學校嘗試編寫適用于本校職業類別的教材,如財經類、交通類、旅游類、衛生護理類、工程類高職語文教材等。這些教材尊重學生未來職業特點,尊重學生現有基礎和所學專業內容的差異,瞄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和情感共鳴點,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值得提倡。有的老師認為,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來源復雜,學生起點不一、基礎不一、學制不一,即使專業相同,教學目標與要求也不盡相同。據此提出,“不適宜使用統一的教材”。[12]一所學校有五六種生源,不可能編寫幾本大學語文教材。教材編寫時考慮分層使用,模塊組合,是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途徑。還有老師提出“一些優秀教材的跨省傳播”的說法。[13]事實上,一本適用本校的教材能跨校、跨地,甚至跨省大面積使用,從經濟利益角度看可能性不大;從使用對象、使用效果上講,是缺乏精準思維的表現,也不會是一本優秀教材。

新時代課程思政背景下,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大學語文課應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成為立德樹人的核心課程;大學語文教材就應該是一種文學版或文化版的思政教材,成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主力教材。編寫目標定位于“思政性”,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單元主題聚焦于勸學、孝親和技藝等,選材范圍包括文學但又不限于文學(如哲學、史學、藝術、新聞等),在精準把握時代脈搏、精準掌握學生需求前提下,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高職院校大學語文精品教材。

參考文獻:

[1]許雙雙,周顯信.高質量發展戰略轉型中領導干部精準思維的內在要求和實踐導向[J].領導科學,2019(18):113-115.

[2][4]習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的講話[EB/OL].http://xgc.cpu.edu.cn/8c/54/c8731a101460/page.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8.10.16].

[3]習近平在2020年11月29日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759336830746723&wfr=spider&for=pc.[2020.11.30].

[5]習近平在2009年11月12日在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秋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EB/OL].https://www.docin.com/p-547227873.html[2012.12.6].

[6]孔子.孝經[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1-2.

[7]習近平2020年12月10日致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賀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658384140728817&wfr=spider&for=pc[2020.12.10].

[8]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19) [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trs=1[2019.1.24].

[9]王建莊.高職《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23):101-103.

[10]祁穎,周俊華.一項以學生為評價主體的大學英語教材滿意度調查[J].教師,2016(9):102-104.

[11]張麗萍.編輯選題策劃如何也能“點石成金”[J].編輯之友,2012(4):95-96.

[12][13]劉中平.職業院校大學語文教材編寫問題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6(16):91-93.

(責任編輯:劉潔)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e New Era with Accurate Thinking

Chen Lin

( School of Marxism,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Abstract: Accurate thinking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t its core, and can also be used a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hinese textbook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Accurate thinking is to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goal-oriented and problem-oriented, emphasizing accurate detection, analysis and effective problem solving. The working mode of precise thinking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keep in mind the entrustment, accurate positioning, solid research, accurate planning, strict organization and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so that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become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Key words: Accurate Think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Chinese; Textbook Construction

猜你喜歡
教材建設大學語文高職院校
大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關于核科學技術專業英語教材建設的思考
湖北民間舞蹈課程體系的建構
中高職銜接教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