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多苓繪畫中的情感世界研究

2023-06-05 00:19傅逸嫻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2期
關鍵詞:現代藝術現實主義

摘 要:何多苓,一位當代抒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既是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也是當今中國畫壇的領軍人物之一。作為一位多棲發展的大師級人物,何多苓的畫作中充滿了神秘幽思,而這與他喜歡現代詩歌不無關系?,F代詩歌中總是充滿奇妙又獨特的意象和隱秘又深沉的思考,看似遠離現實,實際親近生活。因此何多苓在繪畫當中,也追求那種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實。

關鍵詞:何多苓;傷痕美術;現實主義;現代藝術

在當代中國畫壇,何多苓無疑是一位受人尊敬但同時又令人捉摸不透的人。不同于其他寫實藝術家,何多苓的作品具有詩歌的特質,他既重視繪畫技巧,又強調畫作的內涵,他的畫作能讓人感受到優雅、孤獨與溫柔。他追求的不是爐火純青的繪畫技法,而是通過對技巧的把握實現創作自由。何多苓擁有自由廣闊的內心,學油畫出身的他,心里想著的卻是國畫大家郭熙、倪瓚、徐渭;用刷子作畫的他,心里想著卻是中國畫的水墨筆法。作為一名中國本土畫家,他想要在畫中體現出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

何多苓很早就開始接觸西方繪畫,對于西方繪畫的藝術形式和繪畫技法早已了如指掌。他認為,繪畫方式和技巧是當今繪畫藝術的主流,正是這種對于繪畫藝術的自信,才能在主流的繪畫技巧中加入如今一些非主流的元素。何多苓既將東西方繪畫各自特有的技巧進行結合和融通,同時又尊重東西方審美理念的不同。因此,一方面,他的造型功力深厚,人物、景物在他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且富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他的畫作在形式語言上表現出來的單純感與中國傳統水墨畫有相通之處。何多苓的畫作常常表現出超越畫作內容本身的精神境界和深沉獨特的思想內涵。他通過簡單的畫面表現復雜的真理,反映了他獨特的創作思想,像他曾說過的那樣:“對外輪廓的限制很嚴,對輪廓里的東西畫得很充實、微妙?!边@一理念也是得之于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啟發。何多苓的藝術造型功底毋庸置疑,他起筆落筆,如行云流水,他筆下之物皆似有靈性。他從簡單中找尋復雜的真理這一點也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有相通的地方,表現出他獨特的精神境界。

許多現代藝術家在強大的西方現代美術潮流面前,顯得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這給善于思考和毅力堅強的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那就是逆潮流而行,打破常規,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之路。何多苓順勢而行、挺身而出,既運用了西方的繪畫技巧,又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心手合一”,達到技法和境界的較高層次。當談到對繪畫的見解時,何多苓這樣說道:“平面繪畫在目前被視為一種古老的、碩果僅存的行當。它是一個人可能獨立進行并完成的行為,仍然可能保持沉默、優雅、不帶有攻擊性和排他性。不需要策劃—方案—審批—實施—宣傳等一系列自虐的過程。從頭至尾只需要一個人,謝天謝地,這就是我?!?/p>

何多苓是一位傷痕藝術家,為什么稱他為傷痕藝術家呢?因為傷痕藝術來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流行的傷痕文學,傷痕文學飽含孤獨和憂傷,在大環境的驅使下,當時其他藝術種類受到了傷痕文學的影響,傷痕美術由此誕生。何多苓的作品取材于他的知青生活。他深入觀察當時的社會環境,從而受到了啟發,想用抒情的藝術手法表現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的經歷,通過至臻至美的描繪展現平凡人的命運與現實生活,展現生命的價值與尊嚴。在那個年代,何多苓落戶于川西南大涼山一望無際的崇山峻嶺之間,那時的他,在這里受到極大的教育和啟發。十年后他有感而發,以此為背景,創作出一系列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何多苓喜歡20世紀最著名、最杰出的畫家之一安德魯·懷斯。他常常說,安德魯·懷斯是一位能讓人感同身受、接地氣的藝術家,就是出于這份尊敬和熱愛,何多苓借鑒安德魯·懷斯充滿著孤獨與憂傷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圖1),創造出了同樣帶有孤寂色彩的中國鄉土寫實主義繪畫作品《春風已經蘇醒》(圖2)。

安德魯·懷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描繪了一片空曠的長著枯黃色荒草的山坡,波濤起伏般的原野延伸至一望無際的蒼白色的天空,在地平線上,矗立著一間經歷了無數狂風暴雨的、搖搖欲墜的農舍和一幢荒涼著的、單獨佇立的小木屋,僅有幾只鷗鳥走動和晾衣繩上一件襯衣的飄動發出些許沙沙聲。身患疾病的身著粉色衣裙的少女克里斯蒂娜,纖弱的身體斜臥在荒無人跡、雜草叢生的凄冷環境里,無助而又柔弱地匍匐在草地上,充滿渴望地望向高高的山坡上的房子,近在咫尺卻又如此遙遠。畫的題目如畫龍點睛,能夠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少女與農舍的距離,還有她自身的疾病讓人感受到她的無助和可憐。這一段難以逾越的距離也成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生存狀態的象征,使觀者在難以盡如人意的生活環境中感同身受。

在何多苓的作品《春風已經蘇醒》中,觀者可以找到和美國現實主義畫家安德魯·懷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一樣的表達方式,使人看到畫面中孤獨的人、寂靜的天空和草地,從中體會到安德魯·懷斯式的淡淡憂傷。何多苓的早期作品深受安德魯·懷斯畫風的影響,他喜歡安德魯·懷斯獨特的繪畫視角,及其經常描繪的孤獨的地平線,他被安德魯·懷斯畫中“天人合一”的境界感染。在繼承安德魯·懷斯繪畫中孤寂、傷感意境的同時,何多苓在作品中表達了自身對生活的感受和思索,轉向對人性的贊美。

《春風已經蘇醒》雖然說是他研究生畢業時創作的作品,但處理手法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已經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繪畫語言單純化這一課題。畫面集中描繪單個人,用蒼涼的背景渲染孤寂的氛圍,精微的細節描繪服務于畫面的整體效果,形與色并重,忌用對比和反差大的色彩,善用柔和的中間色調。畫面中那位孤獨的農村小女孩神情專注,若有所思,她正處于充滿幻想的豆蔻年華,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和渴望,地上有只小狗抬起頭仰望著天空,一頭黑色的耕牛俯臥在地直視前方。畫家細致入微刻畫的草地和衣褶,映襯出人物細膩而復雜的情緒變化。隨處可見的場景,在何多苓的筆下,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境,其中蘊含的思想擊中了很多人的內心。從最初的草圖來看,何多苓原本是想畫知青的題材,但不夠明確的指向看不出任何含義,不能很好地引發觀者的共鳴。最后完成品《春風已經蘇醒》,已經不單單是一種生活記錄,而是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盡管他畫得非常寫實,但人們能夠從中讀出它的象征意味。從表面上看,這幅畫中的內容不是畫家過去生活的寫照,也不是對社會現實的描摹,何多苓沒有刻意地選取精巧的造景,也沒有刻畫意氣風發的知青,他描繪的只是一個農村女孩,但人們卻能從中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遞的思想感情,這是現實主義繪畫最出彩的藝術表達形式。何多苓對自己所描繪的一切事物充滿憐憫和同情,他通過刻畫鄉土生活,開啟了中國鄉土寫實主義繪畫的另一路徑——對生命、情感、人性進行描繪。

從何多苓的繪畫中,人們很容易感受到詩意。他說他不會寫詩,卻被稱為“讀詩最多的畫家”,他已然把自己畫成、活成了一首詩。他喜歡和各種事物都保持距離,這就造就了他能客觀地把不同領域的東西都融入畫作。他喜歡用經典的詩句作為繪畫標題,一個“春風已然蘇醒”就已經烙印在眾多生活在20世紀80年代的人的心中。他的作品已經不單單是一幅畫,更是對于內心世界的一種思考和表達。從成名作《春風已經蘇醒》到“雜花”系列作品,我們在何多苓作品中看到的是一種精神張力,一種“畫意”,這是何多苓在油畫與中國畫藝術語言結合上的進一步探索和思考,也是作家與不同文化元素之間進行對話的方式。

他的另一幅作品《今夕何夕》(圖3)顛覆其一貫恪守的焦點透視法則,首次使用了雙重空間的藝術處理手法,使作品風格更為趨近中國古典繪畫風格,開創了新型的空間處理手法,打破了常規構圖的桎梏。從“嬰兒”系列到“家族”系列,多年來何多苓的當代藝術創作從未停滯過。他的畫風三十多年來每個階段都有明顯的變化。如《偷走的孩子》、“迷樓”系列、“庭院方案”系列,到連環畫《雪雁》與《帶閣樓的房子》等等。他的繪畫作品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主題,反映了他對于社會生活的獨到見解,不變的是他作品中帶著的陰郁孤寂的氣息。

不管是傷痕美術還是古典主義美術、透視法則或者懷斯畫風,何多苓讓美術具有不一樣的詩意特質。何多苓的作品或唯美,或沉寂,充滿了傷感,同時又表達了畫家對自由的追求,所以有人稱其為“哀傷而抒情”的現實主義畫家。無論流行的美術風格多么變化多端、層出不窮,寫實主義畫家總能找到自己創作的動力和源泉?;诖?,何多苓將自己的所知、所想都融入了自己所鐘愛的事物,從中找到自我的所在,創造出一幅幅直擊人心的作品。

從創作成名作《春風已經蘇醒》開始,何多苓已經走過了四十多年的繪畫歷程。他說:“滿意多于遺憾,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然地走過來了。很多人認為我浪費了很多時間來做探索,但我覺得用再多的時間都不叫浪費。在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緩慢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我覺得我做到了這一點?!爆F在從何多苓身上能感受到這個年逾七十的男人仍然年輕且充滿創作激情,這正是作為藝術工作者難能可貴的精神,時間對他來說,是負責記錄青春,負責永葆青春的。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痹诒娐曅鷩W的藝術環境之下,保持自己獨立的精神與思想并不容易,但這正是“名士”的必備品格。何多苓身上這種“名士”的氣質尤為明顯。他沒有盲目地把一些當代魔幻、荒誕、抽象的元素強加在自己的作品上,以此獲取更多的流量和關注,而是固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時刻關注著大時代之下細枝末節但卻最動人的情感。他說他自己像一個詩人,事實上,他一直都是。

“走孤獨寂寞之道”這句話給很多探索者帶來了莫大的勇氣和力量鼓舞。何多苓還在辛勤探索著,他不在乎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還在不斷學習、探索新的繪畫方式。他作品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題材內容,還在于形式語言。在題材內容的選取上,他不像其他藝術家那樣,從批判的角度選取素材,來刻畫現實生活;也不像一些新潮藝術家那樣,沉迷于創作荒誕怪異的想象場面,過于追求表面的效果,忘記了最初所要表達的思想。他既遵守傳統的繪畫理念,又樂于通過其他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在《今夕何夕》中,何多苓用畫筆描繪出女孩溫婉清冷的個人魅力,又將這一切安排在近乎超現實的環境中,渲染出令人驚嘆,又令人深思甚至驚恐的氣氛。何多苓的作品是抒情的,但又是哀傷的。這也正是何多苓的繪畫形式語言與其他畫家不一樣的地方,他用一種在單純的畫面中傳遞細膩的感情和復雜真理的手法,使作品的質感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何多苓.天生是個審美的人[M].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20.

[2]劉一嫻.現代生活的索居者[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22.

作者簡介:

傅逸嫻,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工藝美術、傳統工藝、繪畫、作品鑒賞。

猜你喜歡
現代藝術現實主義
“建設性”法律現實主義——對盧埃林法律現實主義的另一種解讀
自然科學與“現代現實主義”——19世紀現實主義再闡釋
新法律現實主義
中學美術欣賞簡述
民俗藝術文字符號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實驗動畫與現代藝術語境
淺談綜合材料在水彩畫中的應用
傳統刺繡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剪紙藝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契合
新現實主義與中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