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審美意趣及其在壽縣古城環境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2023-06-06 02:04孫麗許丹桂
美與時代·上 2023年2期
關鍵詞:藝術審美壽縣環境設計

孫麗 許丹桂

摘? 要:書法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文章以王獻之《中秋帖》為書法作品的典型代表,解析帖中行文內容和題跋印章,分析其蘊含的藝術審美以及魏晉精神。在當代,《中秋帖》的形式和審美意趣為城市環境設計提供創意來源。以安徽省壽縣室內外環境設計為例,闡述書法如何與室內展館和室外書法景觀設計相融合,實現藝術審美在環境設計領域的傳承創新。

關鍵詞:書法;中秋帖;藝術審美;環境設計;壽縣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省社會科學創新發展研究基金項目“壽縣古城環境與書法之鄉城市意象融合發展研究”(2021CX529);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科學研究項目“安徽壽縣古城文化空間探索與再造研究”(SK2019A0483)階段性成果。

當前,國潮文化越來越受到推崇,書法是中國最為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以書法為內容的藝術創作也受到大眾的肯定和喜愛。以東晉書法家王獻之的代表作《中秋帖》為例,可以看出書法佳作的藝術之美。在當代,人們表達對《中秋帖》這類經典書法作品喜愛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對書法作品本身的臨摹與欣賞。環境設計師從形式到意蘊,嘗試多維度地再現書法藝術美,實現了對書法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新。

一、《中秋帖》略考

《中秋帖》為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創作的草書書法作品,后成為宋內府藏品,至南宋被賈似道所藏,明代墨林山人項元汴收藏時稱《中秋帖》為《十二月帖》[1]。至抗戰時期,寶帖流落香港,后被國家購回,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深得清乾隆皇帝喜愛,藏于“三希堂”,被稱為“三希寶帖”?!吨星锾肥羌埍臼志?,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在后世流傳中少去兩行,現存三行二十二字[2]?!吨星锾方涍^多次裝裱,最后一次為乾隆皇帝所裝裱,畫面上百分之八十的紙幅為其所接。

《中秋帖》帖首是兩枚乾隆常用的玉璽“五福五代堂”和“古稀天子寶”。帖中是王獻之行草,行草雖在作品中所占面積不大,僅高27厘米,寬11.9厘米,卻是整幅作品的核心和靈魂。王獻之行草二十二字帖文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款署,圍繞帖文密集名家鑒藏印跋,明董其昌、項元汴、乾隆等人赫然在列。帖尾處較大幅面是清宮廷畫師丁觀鵬奉旨繪制的《秋色平分梧梢月上圖》,其后是乾隆兩枚騎縫印章和“郭寶昌”“范陽郭氏珍藏書畫”兩枚郭寶昌印章,最后一行“耽書是宿緣”和“乾隆御賞之寶”印章作為全帖收尾[3]。

二、《中秋帖》審美意趣

(一)《中秋帖》行草之美

王獻之,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圣”,官至中書令后又被稱為“大令”,書學啟蒙于家父王羲之,兼學張芝,少有盛名[4]。王獻之早年學習章草,章草特點是單字的筆畫草化,但字與字之間不相連綿。王獻之則發展出將字與字之間筆畫連續延綿的“破體”之書——行草體,從而將書法藝術推向新的高峰。王羲之書藝趨向于表現中和之美,而王獻之書藝則走向以“奇”“媚”為要的藝術狀態。羊欣評說:“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盵5]

《中秋帖》作為行草寶帖,具備王獻之“一筆書”的典型風格,是草書中連繞一路、筆勢連貫的代表,不僅單字的筆畫輾轉為“一筆書”,而且字與字之間也順鋒延綿,卓然神姿盡顯奇峻奔放?!吨星锾纷值倪B續性極強,方圓兼用、順逆交替,輾轉變換筆鋒非常頻繁,尤其寶帖中的第一行字和最后的“大軍”二字,線畫連綿,豐潤圓熟。相比于《十二月帖》的清朗灑脫,《中秋帖》墨色更濃,更加豐滿肥厚。因此,《中秋帖》相較于王獻之的其他作品俊逸感略弱,有些學者據此認為《中秋帖》為米芾的臨帖[6]。

《中秋帖》通篇筆墨云滾龍游,以起伏跌宕為流美,以筆墨洋灑為快意,以筆勢奇逸為神逸,意逸乎筆,頗具“媚趣”[7]。王獻之的行草之“媚”,表現為富有力量感的雄媚,而不是弱態之媚。墨色流淌中筆力得當,點畫之骨勢似鐵畫銀鉤,結體章法有度而又朗朗有神,明艷照人。

透過《中秋帖》可以看出王獻之行草的特點:用筆精熟,勁健圓潤,妍媚多姿,注重線條的流暢度。王獻之的一筆書行草,充分展示了魏晉時期文人風流瀟灑的性格特征。宗白華先生認為:“晉人風神瀟灑,不滯于物?!盵8]212書法中行草的出現正是晉人精神追求的外化表現,有章法而不拘泥于章法,章法取決于下筆時的點畫特點,以及書寫者情緒的起伏狀態。晉人書作一氣呵成,“如天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棨,神行于虛。這種超妙的藝術,只有晉人蕭散超脫的心靈,才能心手相應,登峰造極”[8]212。行草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其形式上的美感,也在于通過形式把書寫者風流灑脫的精神追求展現了出來。自魏晉草書始,中國書法超脫文本字義,發展為一門具有形而上精神的藝術。

(二)《中秋帖》題跋印章之美

《中秋帖》中王獻之二十二字文是全篇靈魂,圍繞著二十二字文展開的題跋印章也是《中秋帖》的重要特色?!吨星锾吩挥衅胀〞笮?,后世收藏者通過拓展幅面加蓋印章,擴大了原帖尺幅,眾多名家題拔印章加深了人們對于寶帖的理解。

從卷首的乾隆迎首題跋“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和“八征耄念之寶”,到卷尾的“乾隆御賞之寶”和“眈書是宿緣”,《中秋帖》全卷收藏印記有110枚,其中明朝項元汴40枚、清朝乾隆皇帝40枚。由于原帖已經滿布印章,這80枚印章只在原帖之外延伸的幅面落款。寶帖上除乾隆、項元汴印之外,另有宋徽宗宣和印、宋高宗及其吳皇后印、金章宗的廣仁殿印、南宋賈似道的長字印,以及郭寶昌印等。這些題跋印章有的描繪了中秋,有的表達了對書法家和寶帖的贊美之情,有的交代收藏信息,是今人賞讀名篇的歷史依據。

三、《中秋帖》審美意趣

在壽縣古城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安徽省壽縣被譽為淮河明珠城市,地理文化優越,歷史上曾是楚國都城,現在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因書法受眾廣泛、名家輩出,壽縣古城被評為中國“書法文化之鄉”。在壽縣古城城市環境設計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把壽縣古城城市文化特色與環境設計結合,設計出古風典雅的室內外空間環境。

(一)《中秋帖》主題室內設計

安徽壽縣文化展館的室內設計中,以《中秋帖》為提取要素、中秋團圓文化為主題,設計了展現書法審美意趣、盡顯書風淡雅的環境氛圍,堪稱經典。

展館入口大廳空間方正,玄關處的鏤空屏風隔斷,以《中秋帖》卷首的兩枚印章“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和“八征耄念之寶”為核心,輔以葉脈做周邊裝飾,表達五福齊全、長壽康寧的愿望。印章屏風的出現,表明此處是整個空間篇章敘事的開始。

展覽主廳是地方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迎門的形象墻是入戶空間的亮點。白色墻面的右上方是圓形金屬裝飾,內置自發光燈帶,似一輪明月懸掛天空。該壁面的下方位置是銀色金屬壁掛,寬約兩米,呈連綿群山狀。群山壁掛的上方是《中秋帖》二十二字文,雕刻而成,為暖橙色浮雕。整幅墻面展現為曠遠的群山上空,一副精美書法赫然再現于朗朗月空,營造安然祥和的環境氛圍。展廳墻面采用壁紙鋪帖,壁紙的紋樣是從《中秋帖》中提取的方形和葫蘆形印章。印章大小變化,均衡布白,暖灰底色上的金色印章彰顯高貴典雅。

展廳的側室是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盈門墻面描繪的是寶帖尾部分《秋色平分梧梢月上圖》。月上圖兩邊的背景墻面,是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詞疊前韻》:“塞磧宜秋,恰值望蟾佳節,歡同中外,翠瓜并花以分頒,澤逮輿佁。原鹿與野麋遍及,又何必中庭地白,嘆秋思之誰家。塞外草衰,感邊聲之四起者哉。因思鸞箋彩帖,創自去年,便教步韻連吟,用酬今夕?!鳖}跋印章是《中秋帖》的重要特色,側室空間中,通過將題跋印章與玄關隔斷、浮雕等形式融合,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的創新應用,使得書法作品審美形式不再僅僅拘泥于平面,而向三維空間創新發展。

(二)《中秋帖》書法景觀設計

壽縣“花好月圓”主題公園,以《中秋帖》為表現內容,以觀覽寶帖的順序為人流動線,以現代審美為觀覽需求,展開園中布景規劃。

景園主入口,迎面是寬八米高四米的照壁。寬大的照壁中心為漏窗,兩邊各有一字。透過漏窗隱約可見園中美景,起障景作用。漏窗的兩邊是《中秋帖》卷前引首,有清高宗弘歷行書題“至寶”二字。兩字一左一右分布兩邊,既是再現原帖的書寫內容,也是在表明主題公園作為園林的高端品質。照壁背面上書乾隆御題:“大內藏大令墨跡,多屬唐人鉤填,惟是卷真跡,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寶也。向貯御書房,今貯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識?!?/p>

繞過照壁,來到“邀月”小廣場。小廣場踏兩級而上是圓形地臺,地臺中央矗立一輪圓月雕塑。圓月一側是一手捻須一手握筆、仰頭望月的王獻之,微風飄動衣襟,灑脫倜儻一派風流。另一邊是晉代家居風格的圓桌和圓凳,桌面上鋪展一幅長卷。圍繞圓形地臺的是四個弧狀的花池,池中月季、百合、牡丹、菊花、紫葉小檗等四時花卉灌木,隨季節變化栽植。小廣場的設計點明了中秋帖的書寫者,表達了對書法家的緬懷之情。

向前漫步經過一片草地,來到了景園的中心節點“中秋寶帖”雕塑。雕塑前景是一塊高一米二的泰山石,上書乾隆御題“晉王獻之中秋帖”。書法景觀雕塑是微傾的石質卷軸,高三米,卷軸起伏有度,上書王獻之《中秋帖》中的二十二字真跡,文字以淺浮雕雕刻,紅色填墨。書法雕塑高精度還原《中秋帖》神韻,使王獻之行草的點畫顧盼有情、字字連續呼應、結體筋骨開張有度的特色,實現毫無差別的完整復刻。觀覽《中秋帖》,感受渾然天成的自然變化之意,頓覺物朗神清,妙不可言?!吨星锾氛闹笫呛颓熬疤┥绞w量相當的石景,上書“神韻獨超天姿特秀”和“張懷瓘書估”作為雕塑的襯托。

《中秋帖》問世以后的臨習者、膜拜者從未間斷,后世收藏家則以自己的題跋印章出現在寶帖周圍為榮。因此,題跋印章作為《中秋帖》的亮點在“花好月圓”主題公園中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園區的角園位置矗立著四處新中式景觀墻,分別展示寶帖上董其昌跋、乾隆題跋《中秋帖子詞》、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詞疊前韻》,以及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詞三疊韻》。每一處景觀墻立面都高低變化、凹凸有致,同一首題跋在不同高度的塊面上呈現,令人閱讀起來饒有趣味。

《中秋帖》中的印章圖案,通過與景園中各類設施緊密結合而煥顏新生。戶外音箱、道路上的景觀燈、休閑座椅等都融入了印章元素。這些印章小品點綴在花叢、草叢和道路邊,散布在園區各處。人們游玩在美景中,不經意間已學習了名篇佳作,提升了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

“花好月圓”主題公園以傳統書法名篇為創意來源,在致敬名人佳作的同時,結合當代語境以現代藝術表現形式,建設吉祥美好的主題園林。這使得書法藝術不再是卷本上的陽春白雪,而是以更為親切、更為立體直觀的形式展現藝術和生活的美好[9]。

四、結語

《中秋帖》的藝術審美價值為世人所敬仰,后世書法臨摹寶帖筆墨痕跡,高精度復刻原帖是最為直接的傳承形式。在當代,對《中秋帖》的審美傳承可以與其他門類藝術形式跨界融合,結合當代形式美法則展開創新表達,可以形式多樣地傳承《中秋帖》書法之美。

空間環境中《中秋帖》的主題設計,提取寶帖的書法文字、題跋印章,結合壁紙、浮雕、雕塑、景墻、燈具、座椅等多種環境要素展開創新構思,從不同角度發展了書法藝術審美形式,使得人們可以在不同維度、不同情境中學習欣賞。

《中秋帖》審美傳承還表現在對作品中意趣的傳承。合理規劃環境要素的布局和人流動線,強調環境中的尚情重趣和遣興暢懷,是新中式風格設計的重要內容。通過書法要素與環境空間要素的融合,實現無意于新而自成一派,有法而不為法所縛的審美理念。

總之,將書法從傳統的二維平面藝術,創新拓展到三維空間中形成書法主題室內設計和室外景觀設計,實現了書法與其他門類藝術的多維度跨界融合,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繼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桂第子,譯注.宣和書譜[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219.

[2]岳珂.叢書集成初編:寶真齋法書贊(卷四)[M].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46.

[3]鄧寶劍.中秋帖的來歷與藝術特征[J].中國書法,2014(20):52.

[4]房玄齡,等.晉書(卷八十)[M].北京:中華書局,1974:2104.

[5]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47.

[6]沈尹默.書法論叢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92.

[7]張懷瓘.書斷[M]//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180.

[8]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9]莊木弟.書畫·城市·空間[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90.

作者簡介:

孫麗,碩士,安徽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傳統文化創新及室內外環境設計。

許丹桂,碩士,安徽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藝術學。

猜你喜歡
藝術審美壽縣環境設計
巧用構造法求解一類抽象函數問題
壽縣朱家集楚銅器“前”字補說
鄉村傳統民居環境設計改造與保護略談
意大利歌劇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藝術審美風格探微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環境設計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設計
淺析BJD人偶的藝術性
對問題代表說“不”——安徽省壽縣人大常委會探索建立人大代表退出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