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國際會展中心代建全過程設計管理

2023-06-06 13:05劉小燕畢炫歐洋
建筑技藝 2023年2期
關鍵詞:廊道展廳優化

劉小燕 畢炫 歐洋

建筑鳥瞰 ?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與時爭鋒,與古為新。作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應運而生,再樹西安新地標。華潤置地作為項目代建方,全過程統籌工程建設工作。

1 管理目標與價值體現

1.1 管理目標

華潤置地作為國內最具實力的綜合型地產開發商之一,具有豐富的房地產開發經驗,并且憑借代建深圳灣的管理經驗,集結公司各大區管理精英為西安再添數座城市地標。充分發揮華潤置地高品質綜合體設計管理經驗,結合業務板塊資源優勢,為政府和使用者提供專業、卓越的代建管理,將高效率、高品質、優成本、優運營作為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設計之初的目標,以及這組城市地標級重要公建落成之時檢驗設計管理工作最精準的“驗收規范”。

1.2 設計管理價值體現

華潤置地傳承帶入整合大型商業綜合體全價值鏈資源的能力,制定了項目的設計管理總體策略:專業化、強管理、重品質、高標準。輸出設計管理經驗,對標國際先進場館,持續優化設計,統籌協同內外部資源,協助政府高質高效完成項目實施,促進大型場館精益設計管理的有效推進。

(1)專業化:從方案到施工圖、從保會到運營、從建造到維護,全專業管理人員由各個維度對建筑功能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不斷推進專業思考和設計優化,使其趨臻至美。

(2)強管理:對設計供方及顧問采取系統、規范、嚴格的管理措施,涉及合約、會議、圖紙、交底、變更、現場等管理形式,定期開展供方履約評價,整個管理過程及成果規范有序,順利通過內部和政府審計。

(3)重品質:建設全階段高度關注項目品質,從效果、功能、使用體驗、后期維護等方面控整體、抓細節,各專業聯動管理,規避交叉灰色地帶。在華潤置地“安全堅固、功能適用、美觀精致、易維護、耐久、節能環?!绷S度高品質管理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高品質維度,同時將“易于施工、利于運營、以人為本”作為重點考慮維度,將“適用、實用、好用”貫穿于整個設計優化過程。

(4)高標準:通過長期的管理實踐,因地制宜地編制適用于大型場館項目的設計管理標準,有效實現管理標準化和技術標準化,確保高標準管理思維和舉措源源不斷地注入項目管理過程。

2 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館設計管理實踐

2.1 規劃方案演變與落地

通過對標調研,從功能完善、平展結合、便于運營以及近遠期項目的生長空間等方面考慮,協同設計院對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館(以下簡稱“展覽館”)整體規劃方案進行了多輪優化調整:1)一、二期展廳數量由14個變為12個;2)展覽館香槐二路以南地塊展廳數量由4個改為2個;3)擴大南廣場面積以提供集散空間,同時可用作室外展場和貨車蓄車場;4)南側2個凈展面積1萬m2的標準展廳優化為凈展面積1.6萬m2的超大展廳。不同規格的展廳可以為不同展會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超大展廳為精裝修的多功能展廳,可舉辦萬人大會、文化演藝、體育賽事等活動。南廣場和規劃的濕地公園一路之隔,同時可作為市民活動場地。

2.2 功能完善

2.2.1 展會結合、地上地下互聯互通

采用地上連橋、地下通道確保室內通達性,加強展會的交通聯系及整體性。在展覽館、會議樓、進博館之間增設地上連橋,外觀為全玻璃幕墻,通透輕盈。連橋由2個混凝土結構橋墩及130m長的鋼結構橋身組成,中間凈跨67.5m,寬6.5m,橋墩坐落于綠化隔離帶,最大化減少連橋對地面交通的影響。地上連橋設計為全封閉廊道,配以全空氣空調系統,提供全天候的舒適室內環境。連橋兩側設置有自動扶梯和電梯,方便人流通行。連橋吊頂內設置動力插座,在豎腹桿上設置掛鉤,預留簡易展覽功能。

地下車庫設計地下通道,凈寬6.75m,方便人車及后勤管理在會展場館之間的聯動,提高不同工況下的提車效率。地下通道在會議樓一側與下沉庭院相連,局部引入自然采光以優化通道環境。地下車庫同時為周邊規劃的酒店等公共建筑預留連通的可能性。

2.2.2 核心功能空間布局

場館功能盡可能實現多樣化與實用化。大展廳由單一功能轉變為多重功能,旨在延長設施的使用強度和時長,在建筑落成后對其進行最優化、有效的利用。一期布置2個精裝修的多功能展廳、4個規模適中的標準展廳;二期布置4個重型展廳和2個標準展廳。重型展廳下不再設置地下室,所有展廳均為無柱高大空間。

2.2.3 純室內雙層中央廊道

2層的中央廊道為展覽館室內交通核心,連接一、二期3個地塊,串聯12個場館。設計初期原本計劃將中央廊道設計為半室外的開敞空間,但考慮西安冬冷夏熱、塵土較大,我們建議結合中央景觀庭院設置室內廊道,在完善功能的同時優化交通環境。中央廊道室內墻面采用白色烤漆玻璃,地面石材鋪裝延續登錄廳“井”字格方案,上下兩層廊道天花均為白色鋁格柵,空間秩序感強。一層凈高5m,二層凈高4m,舒適性較高的同時創造了有利的商業價值。建筑體量中部為多個內庭院,內庭院兩側為室外通道,方便室外通行的同時為廊道提供較好的采光、通風及景觀條件,并兼顧消防使用。

2.2.4 配套功能完善

將運營需求前置,在設計過程中進行充分提資,完善專業化的會展配套:餐飲、辦公、VIP 休息室、地下商業廣場。在滿足大型展覽及萬人會議使用的前提下,于中央廊道兩側布置配套商鋪(含餐飲)、展會辦公用房及VIP 會談休息室。商鋪主要位于中央廊道二層,形成具有整體性的商業走廊。展覽館一期總商業面積約7 323m2(包含一層15 個25~210m2VIP 休息室 及辦公室、10 個60~200m2商鋪;二層35 個50~350m2商鋪),提供餐飲配套服務并為展會期間獨立運行預留交通條件。辦公室和VIP 休息室設置在中央廊道通往展廳方向的入口附近,每個展廳最少配備1 間VIP 休息室。

為充分挖掘利用地下面積、完善配套功能,建設過程中,將展覽館南廣場地下一層部分車庫調整為配套服務用房。為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設計、減少現場拆改,通過串聯南廣場4個下沉庭院,形成地下商業廣場(調整面積約12 000m2)從而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同時打造可對外開放的員工餐廳。因使用功能由車庫調整為配套服務用房,防火分區發生變化,需增加消防疏散寬度。主要措施包括:將原設計兩處小下沉庭院擴大并調整樓梯寬度;兩側大下沉庭院各增加一組室外扶梯。

2.2.5 展廳貨運門數量及規格優化

代建單位邀請國內場館運營專家對設計進行深入研討,提出優化建議,尤其對貨運門的數量和規格進行了優化提升。建筑除中央廊道一側,其他三面均布置有貨運門,貨運流線更加靈活。由每個展廳布置4個4.5m×4.5m的貨運門變更為多功能展廳共布置10個貨運門(南北側各3個6m×5m的貨運門;東側或西側設4個7.7m×6m的貨運門);標準展廳共布置8個貨運門(南北側各2個6m×5m的貨運門;東側或西側設4個7.7m×6m的貨運門)。

2.2.6 根據運營需求調整香槐二路定位

展覽館一期橫跨香槐二路,對南北地塊場館的聯合使用影響較大。當香槐二路以北4個展館單獨使用時,距離登錄廳較遠,不利于主辦方辦會,導致這4個展廳使用率低于南側2個超大展廳。我們建議將市政路香槐二路納入會展用地,加強南北地塊的整體性以及地面交通的便捷性,同時可作為蓄車場和室外展場。將香槐二路納入展覽地塊后,東西兩側設置管理門房和伸縮門,原道路區域和南北方向到建筑邊界內除保留地下出入口和通風口外,其余空間均設計為硬質鋪裝,形式與建筑周邊保持統一,取消相應道路照明,將景觀照明布置于建筑幕墻上方,以實現硬質鋪裝最大化,利于滿足該區域后期各種運營需求。

2.3 品質提升

2.3.1 中央廊道增加天窗

展覽館一期南北地塊之間連橋寬約54m,長約100m,連橋內東西兩側布置有15m進深展覽配套用房,中間交通走道寬約24m。從室內采光效果及綠色節能方面考慮,優化中央廊道連橋吊頂機電管網布局,在交通走道上方增加寬4m長84.2m帶狀采光天窗,提升廊道品質,同時可作為臨展空間。

2.3.2 超大展廳增加遮光遮陽簾

經考察德國相關展覽場館,結合展覽運營顧問建議,為具有演藝、萬人大會功能需求的1號多功能展廳設置全遮光卷簾,主要布置于東西側玻璃幕墻以及南北側三角排煙窗。采用帶軌道遮光卷簾,實現自動遮陽遮光。

1 多功能展廳萬人大會實景照片

2 中央廊道一層

3 內庭院

4 東/ 西側貨運門

5 香懷二路西安摩博會展場

6 香槐二路優化后效果圖

遮光簾采用玻璃纖維、聚酯纖維或PVC材質,具有100%遮光率及100%抗UV,電機采用品牌管狀電機。大面的遮光布不焊接,而是結合幕墻吊桿、立柱間距布置,設置布幅寬度為2 250mm,高度為每6m一道。盡量采用小尺寸電機,避免因卷簾盒過大影響幕墻透光效果。遮光簾實現分區電動控制,預留接入樓宇系統及消防聯動系統接口,每個分區配置一組符合用電量標準的EPS備用電源,當消防報警啟動后自動切換,從而滿足消防救援及疏散要求。

2.3.3 易建造、好維護:立面造型優化

在整個項目過程中,華潤置地作為代建方,在尊重原設計的基礎上,從后期運營維護角度提出優化建議。例如展覽館立面實墻的收分和西安老城墻相呼應,但考慮到西安沙塵較多,增加墻體層次容易積灰顯臟,日常較難清理,最終建議取消收分,保留具有厚重感且更易維護的石墻做法。經過多方磨合,整體項目不僅實現了很好的建筑效果,而且降低了運營方的日常維護成本。

2.4 高品質落地,工藝樣板先行

2.4.1 展場地面做法研究

展覽館一期南廣場和展廳周邊硬質景觀采用石材和混凝土地坪結合的方案,原設計石材鋪裝帶之間為混凝土地坪,經現場打樣發現混凝土易造成色差且表面起砂嚴重,難以滿足高品質要求。經與設計院溝通研究,建議將原混凝土地坪優化調整為金剛砂地坪,以保證顏色統一及表面均勻。

2.4.2 石材幕墻轉角做法樣板比選

在設計品質管控方面,從材料選擇、設計排版、關鍵節點構造、效果審核等多角度、多維度開展工作。嚴格把控幕墻、景觀、室內的平立面設計排版,通過多方案實體樣板比選確定關鍵部位效果。嚴格落實“樣板先行”的管理要求,提早確定樣板、樣板段,把控材料、工藝的呈現效果,避免大面積施工后因呈現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大量拆改。制定設計樣板選型定板管理方法,形成送樣、看樣、定樣、樣品存檔的完整審核流程,實現樣板的精細化管理。

2.4.3 展溝蓋板

展溝及蓋板作為展廳重要的設備管溝,需要在滿足會展工藝的同時考慮重載碾壓、堅固耐久、輕便好用等因素。因展覽館一期設置有2層地下室,展溝和結構梁有交錯,若展溝布置寬度及深度較大,鋼制蓋板在運營過程中容易引起變形、起翹、不平整等問題。經多項目對標及運營使用情況調研,建議用于展會常開啟的展溝寬度不大于0.6m,深度不大于1.0m。展覽館二期在一期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提高蓋板強度,且展溝尺寸優化后采用單塊蓋板,避免車輛碾壓后拼接蓋板翹起。同時,下設地下室的展廳需注意地下室頂板梁的布置,盡量采用與展溝平行布置的單向梁,避免影響展溝深度。管線較多的展館可采用主、次展溝結合的方式,主展溝尺寸可結合實際需求進行設計,展位機電接駁點均布置于次展溝,便于蓋板開啟及辦展接駁。

3 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會議樓設計管理實踐

3.1 超大空間BIM的運營與管理

為保證高大空間的高品質施工與日后運維,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會議樓(以下簡稱“會議樓”)管理方要求使用BIM、4D掃描等技術高效輔助細化裝飾構造節點做法,在施工中解決與幕墻、機電、結構、室內等專業間產生的碰撞問題,建設智慧場館并對日后運營維護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

3.1.1 機電穿桁架設計優化對運維的影響

7 窗節點圖

8 天窗實景圖

9 二期展溝節點圖

10 展溝現場打樣及看樣

11 遮光簾節點圖

12 遮光簾現場打樣及看樣

配合設計管理對機電BIM設計進行深入優化,輔助運維對設備管線進行精確管控,提高維修的便捷性。在設計管理過程中要求核心區域不外露機電管線,實現全機電穿桁架設計,保證室內凈高。為此結構和機電設計采用三維技術輔助,與鋼結構模型進行同步驗證和協調,修改調整結構腹桿、桁架碰撞管線區域,優先調整機電管線。由于各樓層結構桁架高度約4~4.5m,不利于裝飾天花以上隱蔽空間的檢修,通過對機電管線的避讓和穿行優化,設置檢修馬道和落腳點。

3.1.2 室內外幕墻模型精益設計管理

會議樓幕墻體系復雜,上、下月牙曲面造型導致每一塊鋁板都是非標準尺寸。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采用BIM下單的方式提高材料尺寸的精準度,優化鋁板的排版方式,同時為日后維修提供補單的數據支持。通過BIM模型整合與驗證室內裝飾造型與月牙幕墻間的交接關系,解決上、下月牙造型與室內天花、墻體交接碰撞的問題,保證室內外月牙鋁板排版原則統一。

為解決裝飾構造與結構間產生的碰撞問題,確保裝飾結構安全、裝飾面完整,尤其對于室內上月牙兩端裝飾鋁板與鋼結構間發生的模型碰撞,根據現場鋼結構施工的實測反饋,及時優化調整結構與室內模型間的交接關系,保證裝飾鋁板曲面造型的美觀性。

3.1.3 裝飾模型精益設計管理

室內設計擴初階段要求設計院提交室內重要部位控制模型,以確保室內裝飾與機電的專業交叉配合,指導設計深化,明確裝飾細部收口關系,解決裝飾標高、綜合排版等技術問題。裝飾綜合天花的排版需與機電設備反復碰撞和驗證,整合燈具、風口、消防等設備尺寸,在天花平面中合理布局,使其對裝飾造型的影響降到最小。機電專業根據相關布點提資,利用BIM技術合理設置管線穿插關系,避免功能與裝飾間的碰撞,確保裝飾細節的高品質呈現。

3.2 優化超大空間隔墻系統

在主體施工圖深化階段,設計發現傳統砌筑墻體構造不能滿足高大空間建筑的建造和裝飾要求,為了降低墻體荷載及厚度,實現結構的安全性、持久性,在對標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等項目的基礎上打造適應本項目的鋼龍骨輕質隔墻系統。結構墻體高8~18m,根據防水、消防、裝飾、隔聲等設計要求,最終優化為約30種隔墻剖面大樣。

結構的基本設計要求為,隔墻沿高度、長度方向每隔3 m 設計一道鋼結構圈梁和構造柱,當隔墻高5~8 m 時,圈梁和構造柱的截面積為H300mm×100mm×6.5mm×9mm;當墻高8~1 6 m 時,圈梁和構造柱截面為H300mm×150mm×8mm×12mm。底部導梁與混凝土地面交界處需設防水層,底部導梁處室內外地坪須有不小于150mm的高差,以防止因積水導致的龍骨銹蝕。裝飾結構和飾面材料依托墻體生根,需要經過結構力學計算確定生根方式和生根點間距,裝飾面層需要經過計算限定單平米裝飾荷載,裝飾構造與隔墻之間需設置空腔滿足聲學要求,避免產生聲橋。

圖片來源

1?5,15,16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拍攝

6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提供

7,9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8,10,12 作者自攝

11 華納工程咨詢(北京)有限公司提供

13 楊邦勝拍攝

14 楊邦勝繪制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后更名為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會議樓)

業主:西安浐灞生態區會展事業發展中心

建設地點:陜西省西安市

代建單位: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設計分管領導(代建):王松濤、沈少躍

設計部負責人(代建):李明

專業設計負責人(代建):周金鳳、劉小燕、陳靜、歐洋、史紅星(建筑);梁兆麟、呂冰峰、萬樂(結構);王江濤、李靜、高鑫(機電);景光、馮良磊、毛肇瑋(景觀);屈超、畢炫、惠青睿、閆杰(精裝)

規劃設計: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規劃):李毅、于珊珊等

方案設計:gmp·馮·格康,瑪格及合伙人建筑師事務所

主創建筑師(方案):曼哈德·馮·格康、尼古勞斯·格茨、瑪德琳·唯斯

實施階段項目負責人(方案):蘇文

實施階段設計團隊(方案):趙夢桐、許海峰、曾子、胡宇軒、王芷菲

中國項目管理(方案):蔡磊、屈夢璇

結構顧問(方案):sbp 施萊希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方案):WES 魏斯景觀建筑

幕墻顧問(方案):Inhabit 英海特工程咨詢公司

初步及施工圖設計: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初步及施工圖):湯朔寧

項目經理(初步及施工圖):邱東晴

設計團隊(初步及施工圖):余雪悅、胡軍鋒、董天翔、華軼亮等(建筑);許曉梁、姚樹典、李旭等(混凝土結構);丁潔民、張崢、吳宏磊、張月強、郝志鵬等(鋼結構);周謹、邵華廈、朱青青等(暖通);施錦岳、張曉燕、張愷等(給排水);陳水順、武攀、周程里、施國平等(電氣);杜明、賴堅、姚稼澍、張陸陸等(BIM)

總建筑面積:207 112m2

地上建筑面積:約128 000m2

設計時間:2017—2019

建成時間:2020.03

13 幕墻夜景照片

14 天花與擋煙垂壁模型整合

15 烏茲別克斯擔一中國合作展覽會

16 中國一中亞實業家委員會成立大會運營保障團隊合影

猜你喜歡
廊道展廳優化
天山廊道與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不斷改變,不斷進步 參觀KEF展廳后隨筆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BESPOKE ROMANCE展廳
GAB展廳
NORHOR成都展廳
大美黃河生態廊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