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嶺南建筑文脈的大型航站樓功能流程布局及關鍵技術設計研究
——以廣州白云機場T2航站樓為例

2023-06-06 12:07陳雄郭其軼金少雄
建筑技藝 2023年2期
關鍵詞:航站樓遮陽嶺南

陳雄 郭其軼 金少雄

1 邏輯建構

嶺南文化起源于秦朝的本根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兼容、務實、創新的特征[1]。分析項目的上位條件,遵循環境融合、人文契合、氣候適合的原則,結合廣州白云機場T2航站樓(以下簡稱“T2航站樓”)建筑特點,提出基于嶺南建筑文脈傳承的大型航站樓功能流程布局設計方法、深入研究關鍵技術設計、結合運營期間使用后評估的驗證結果,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與濕熱氣候相適應的大型航站樓建筑設計方法論,以指導嶺南地區其他機場航站樓建筑設計實踐。

大型航站樓功能流程布局設計方法是將傳統嶺南建筑庭院設計智慧融入T2航站樓,在建筑中植入嶺南花園,從花園位置選擇、朝向設計、空間序列營造以及尺度控制4個維度進行研究?;▓@位置的選定與旅客核心流程緊密結合并設于航站樓大進深區域,同時避免在主要功能區形成西曬??臻g序列通過虛實結合及多元景觀要素進行營造,從平面到剖面合理控制尺度以形成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風條件。

大型航站樓關鍵技術設計是借鑒傳統嶺南建筑語匯與技術設計原理,結合T2航站樓建筑特點與現代技術手段,從遮陽與采光、防臺風、通風3個方面研發與濕熱氣候相適應的大型航站樓關鍵技術。

2 功能布局設計

2.1 功能布局傳承

對傳統嶺南建筑文脈進行研究,“庭院”這一核心元素通常以分散體量的布局方式與所處地域環境產生有機聯系,形成獨具地域特色、暢朗輕盈的嶺南建筑庭院空間[2]。依據T2航站樓建筑特點、核心工藝流程及主要功能進行流程布局設計,在航站樓內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嶺南花園,創造高品質旅客空間與人文體驗。

2.2 花園位置選擇

傳統嶺南建筑的庭院多沿長進深方向布局以提升人的空間體驗,并減少濕熱氣候帶來的不利影響。結合旅客核心流程,選取T2航站樓大進深主樓北側與北指廊交接處布置花園。具體位置設于人流最集中的安檢大廳北側、北指廊國際到達層南側以滿足旅客的可視性與可達性,并為室內提供良好的自然光線。設置圍護結構通風開啟扇,實現夏季引入清涼東南風,冬季阻擋寒冷西北風的自然通風調節系統。

2.3 花園朝向設計

傳統嶺南建筑的庭院朝向設計具有整體遮陽觀,通過避開正西曬的庭院朝向和自遮陽的建筑布局改善建筑熱環境。結合濕熱地區氣候特征及航站樓總體布局,以減少西側強烈太陽輻射為目標,花園長向沿東西向布置,有效避免安檢大廳與北指廊國際到達通道形成西曬。借鑒傳統嶺南建筑中“拜亭”的遮陽原理,沿花園長向有節奏地布置若干功能用房及通道,形成自遮陽的同時營造豐富的光影效果。

2.4 花園空間序列營造

傳統嶺南建筑庭院隨地勢高低錯落排布,運用豐富的造型手法,在空間變化中形成有組織、有韻律的序列感。傳承這一錯落有序、與建筑相互滲透的布局方式,貼合航站樓旅客主要路徑設置帶狀嶺南花園,安檢后方區域圍繞花園設置功能用房組團,組團之間設計可直通花園內部的喇叭口休息區與旅客步行通道,形成虛實結合、富有節奏感的花園空間序列?;▓@靠北指廊一側利用樓層高差設置綠化坡地、臺地及趣味坡道、臺階等多元景觀要素,為北指廊國際到達旅客營造步移景異的空間體驗。

1 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設計研究邏輯建構

2.5 花園尺度控制

傳統嶺南建筑庭院尺度在漫長實踐中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比例范圍,進深與寬度比多在1:1.2至1:1.3區間內,進深與高度比多在1:1.2至1:1.4區間內,具有較好的氣候適應性。借鑒傳統嶺南建筑庭院,T2航站樓平面長向以若干功能用房及通道分隔成可相互聯系的小尺度花園,其平面長寬比、剖面高寬比與傳統嶺南建筑庭院接近,為航站樓提供良好的室內自然采光,并利于形成自遮陽與自然通風。

3 關鍵技術設計

傳統嶺南建筑在技術層面主要關注通風、遮陽、隔熱、排澇、防潮、防臺風等方面。大型航站樓具有屋面及維護結構面積大、能耗高、空間尺度大等特征,通過對傳統嶺南建筑文脈的提取與研究,結合“雙碳”政策對建筑技術的要求,T2航站樓在技術方面的文脈傳承與創新主要圍繞遮陽與采光、防臺風、通風3個方面開展。

3.1 遮陽與采光

借鑒傳統嶺南建筑深挑屋檐、百葉、漏窗等多種遮陽方式,在T2航站樓中通過遮陽技術的應用,打造適用于濕熱氣候的綜合遮陽體系。主樓南側應用“大屋檐+張拉膜雨棚”。張拉膜采用PTFE膜材,滿足遮陽的同時可提供良好的柔和光線。根據空間效果的不同,主樓屋面天窗下方采用旋轉漸變鋁合金條板,指廊屋面天窗下方采用連續排布的鋁合金垂片,實現自然采光的同時起到良好的遮陽作用。西連接樓國內混流候機區采用“大屋檐+可調節電動百葉”,將可調節電動百葉系統納入航站樓的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根據不同時間段的太陽高度角調整百葉角度。

在傳統嶺南建筑中,采光通常結合遮陽一同考慮。例如蠔殼天窗主要利用蠔殼透光且具遮陽效果的材料特征,達到既節能又提高熱舒適度的效果。T2航站樓采用“帶形天窗+漸變旋轉式吊頂”屋頂天花系統,在辦票大廳與安檢大廳上空屋面設置22個3m×126m和3m×45m的帶形采光天窗,室內天花采用條形旋轉天花葉片,平衡遮陽與采光需求。采光系數平均值達3.92%與2.56%,每年可節約用電量約280萬kW·h,約占照明總用電量的20%,解決了濕熱地區大型航站樓長、大、高的空間采光和眩光問題。

3.2 防臺風

參照傳統嶺南建筑“鎮風”的防風策略及通過屋面增荷的防風技術,創新性地使用鋁鎂錳合金直立鎖邊金屬屋面抗風系統。在抗風薄弱的屋面板板頭、板尾處各增設兩排抗風夾,固定于屋面板最邊緣兩道T碼上并采用截面邊長為10mm的不銹鋼棒連接成整體,順板方向每36m設置一根直徑為10mm的不銹鋼索,兩端與檐口龍骨固接。不銹鋼索與不銹鋼棒縱橫交錯,形成連續的抗風體系,壓制金屬屋面的抗風掀,從而實現“增荷”的抗風效果。

2 T2航站樓嶺南花園位置及通風分析圖

4 T2航站樓嶺南花園綠化坡地景觀實景

5 T2航站樓嶺南花園剖面尺度分析圖

表1 T2 航站樓技術體系傳承傳統嶺南建筑分析

3.3 通風

借鑒傳統嶺南建筑檐口下方設置通風口以實現高位通風的原理,通過外圍護結構形成自然通風系統。T2航站樓為南北朝向布局,室內主要旅客公共區多為高大空間,通過在面積最大的南北側玻璃幕墻高位設置通風開啟扇,與低位門窗共同組成熱壓通風系統,有效排出室內熱空氣,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與熱環境。

4 結語

經后評估,T2航站樓的功能流程布局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應用獲得使用單位及旅客的好評。該成果已推廣于廣州白云機場T3航站樓、揭陽潮汕航站樓擴建、深圳寶安機場衛星廳及珠三角樞紐機場航站樓。

當代嶺南地區大型航站樓發展速度快、建筑規模大、復雜程度高,在傳承傳統嶺南建筑文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研究、應用并總結適宜的設計方法與關鍵技術,為打造具有嶺南文化內涵、適應嶺南氣候特點、彰顯時代特征的當代嶺南大型航站樓建筑奠定堅實基礎[3]。

6 “大屋檐+可調節電動百葉”綜合遮陽實景

7 帶型天窗+漸變旋轉式吊頂實景

圖片來源

1,2,5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3,6,7 潘勇拍攝

4 傅興建筑攝影工作室拍攝

表格來源

1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廣州白云機場二號航站樓及配套設施

業主: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建設指揮部

建設地點:廣州市白云區

建筑設計: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陳雄、潘勇、周昶、賴文輝、郭其軼、易田、鐘偉華等

總建筑面積:86.7 萬m2(其中二號航站樓65.87 萬m2;交通中心及停車樓20.84 萬m2)

基地面積:186.2 萬m2

設計時間:2006—2015

建成時間:2018

攝影:潘勇、傅興

猜你喜歡
航站樓遮陽嶺南
憶嶺南
各種遮陽方式在各地區遮陽有效性探討
基于WF-IoT融合物聯網的控制技術在航站樓內的應用
機場航站樓年雷擊次數計算
光環境模擬在航站樓高大空間照明設計中的應用
雨嶺南
不辭長作嶺南人
JG/T500—2016建筑一體化遮陽窗
植物在航站樓室內環境中的應用
易說嶺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