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中醫藥院校推進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模式的探析

2023-06-07 23:04張玢饒卓然孫仲達尹美懿徐英捷
南北橋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

張玢 饒卓然 孫仲達 尹美懿 徐英捷

[摘 要]隨著現代人審美水平的提高,文創產品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呈現出泛化的趨勢,各種文創產品融入了文化創意的獨特元素。隨著國潮、國風的盛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被越來越多地融入文創產品中,市場空間巨大。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醫行業的不斷發展,中醫文化在多種藝術形態下的傳播模式逐漸形成。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模式探析,已成為中醫藥院校傳承精髓、守正求新的新思路,是打造中醫藥類綜合人才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高等中醫藥院校;藝術傳播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

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以其系統的理論體系、獨特的診療方法,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強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創新中醫藥文化藝術的傳播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是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面貌的民族文明,是中華文明逐步演化匯聚而成的,是各種思維文明和藝術形態在民族歷史上的總體性展現,是由炎黃子孫所創造和繼承發揚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定的社會生存條件造就了不同時期的中華文化,如春秋后期諸子百家爭鳴,出現了法、儒、道、墨、陰陽等思想流派。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如書法、剪紙、印章、陶瓷、刺繡等一系列藝術載體。

2 高等中醫藥院校藝術傳播的政策和體制

中醫藥藝術教育作為中醫藥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塑造心靈、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中醫藥院校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在中華傳統文化視野下進行藝術培育,是中醫藥院校傳承精髓、守正創新、兼容并蓄、造就綜合性中醫藥人才的重要路徑[1],也對傳統中醫藥優秀藝術文化的傳播和弘揚產生了深遠影響。

2.1 高校藝術傳播政策

2002年,教育部頒布了《學校美術教育工作規程》,規定以公共美術課程為核心環節的高校美術教育,與中醫藥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相結合。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本著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承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探索有針對性的藝術教育實踐,致力于引導學生了解國內外優秀藝術成果,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尊重多元文化、陶冶情操、發展個性的正確審美觀念[1],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促進中醫藥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動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高等中醫藥院校開展藝術傳播系統

努力營造融中醫特色和美術教育為一體的教育氛圍。藝術教育與校園文化相輔相成,高等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圍繞傳統文化和藝術教育展開,在藝術教育的同時,促進中醫藥院校校園文化的高質量發展[2]。中醫藥院校師生應注重將中醫文化融入藝術創作,創作一系列原創作品,結合當時的中醫特色和社會熱點,演繹人生,詮釋心靈,通過文藝演出的形式健全人格。

3 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模式優劣勢分析

3.1 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模式的優勢

目前我國已經打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中醫藥品牌,以此來提升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當前,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越來越顯著,中醫藥養生保健等多種產品正源源不斷地走向各行各業。與此同時,中醫藥的發展也逐漸向提供醫療、養生、康復、預防、保健等一體化全方位服務靠近[3],以醫療服務為主體,多種服務并駕齊驅。我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治療瘧疾研究于2015年10月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對我國中醫藥文化藝術事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3.2 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模式的劣勢

首先,中醫藥文化藝術國際傳播的話語體系面臨著跨文化障礙。中醫藥文化具有深刻的中國文化的特征和烙印,要“走出去”就要融入其他國家的文化和語境當中,因此語言的轉換和翻譯至關重要。中醫文本翻譯難,其名詞具有十分專業的理論內涵。中醫經典理論的內涵無法準確輸出,使得中醫藥文化藝術在國際中的傳播受阻。其次,對自媒體、新媒體等新興傳播方式的應用和監測不足。新的傳播媒介使得中醫藥傳播逐漸大眾化,當出現一些真假難辨的信息與學術爭論時,會影響受眾的判斷,同時對社交媒體和新媒體報道缺乏有效的網絡輿情監測,面對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的負面消息時,缺乏積極的應對措施,沒有及時把握輿論主導權。

4 藝術傳播模式新舊結合式推進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醫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應根植于中華民族這片沃土,從民族藝術中汲取精華,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堅守初心。

中醫藥高等院校要以排頭兵的姿態弘揚好中醫藥傳統文化,中醫美育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培養中醫藥學生的專業知識、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中醫藥院校以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為背景進行藝術教育與傳播,已成為高校傳承精髓、守正創新、培養中醫藥全方面人才的有效途徑。高??梢砸詫W校為基地,以城市社區為落腳點,以中醫藥文化為載體,通過各種形式傳播中醫藥藝術。利用藝術滋養心靈、潤物無聲的特點,進行良好的美術教育,對傳承中醫藥文化意義重大。隨著現代人在審美上的變化,文創產品的制作潮流更加泛化,大多融入了其獨特的文創標識。這能夠吸引消費者,滿足他們的需求。當前,可以利用現場傳播、展示傳播和大眾傳播三種傳播模式來宣傳和推廣中醫藥文化。

首先是現場傳遞?,F場傳播是指在特定的場合,傳播主體與受傳者直接進行藝術信息的傳遞、交流和溝通。其特點是藝術家作為傳播主體,與受傳者同時在場,無復制媒介參與,直接完成信息傳遞和信息反饋,現場效果顯著。在現場用最通俗易懂的話語結合現實生活,解釋專業的中醫藥知識,讓觀眾簡單了解中醫理論,建立對中醫的初步印象。除此之外,體驗式互動也備受人們青睞,在制作過程中,體會感悟中醫文化,使中醫藥文化得到進一步傳播。高??梢栽谶@些活動中,讓學生作為開展活動的主要對象,并以中醫和美育專職教師作為雙重指導,結合高校特色,進行校內外中醫藥文化溝通交流。

其次是展覽性傳播。展覽性傳播是指利用特定場地將藝術作品進行陳列展示,使參觀者直接面對藝術作品,從而獲得藝術信息。其特點是信息較為直觀,真實性也很強。展覽提供了一個高效快捷的平臺,方便參觀者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豐富的資料。展覽類型包括:第一,展出中醫藥文創藝術品,將中醫文化與傳統和現代藝術形式相融合,創新中醫藥文化傳播形式。讓人們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學習中醫藥文化,在學習中醫藥文化的同時欣賞藝術品。第二,展出中醫藥產品成品,如香囊、草本足浴藥包、養生茶、中草藥標本、中藥含片等,引導人們實際感受中草藥的養生功能,拉近百姓和中醫文化的距離。第三,展示中醫藥文物,如醫書、藥方、石磨、醫鈴、搗藥缸、藥碾子等,還可以在展區進行老場景復原,再現老藥店診脈、抓藥等場景,讓更多參觀者能夠近距離接觸并了解中醫藥知識,以及中醫藥文化的發展進程,全面增強人們對中醫藥知識的了解,有效地幫助大家樹立健康意識。除此之外,在展覽過程中,高校還可組織學生擔任展覽講解員,既體現了展覽的專業性,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最后是大眾傳播,即借助版畫(書報刊)、廣播、電視、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將藝術信息傳播出去。例如,錄制中醫藥科普小視頻,并在短視頻軟件平臺發布。錄制內容可選擇簡單實用的健康小知識,這樣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視頻由專業的醫學生錄制,可信度高,在中醫文化輸出中引入新媒體技術,讓人民群眾輕松學到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助力健康中國戰略。中醫藥高校還可印制中醫藥宣傳冊,并在社區發放。內容可以選取調神養生法、四時養生法、運動養生法、食療養生法、按摩養生法等貼近百姓生活的保養方法,使群眾和中醫藥文化的聯系更加緊密,提升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達到引導公眾學習中華傳統醫學,進而強身健體的目的。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一抹絢麗色彩,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可度正在不斷提升。從目前來說,我國群眾對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多,這意味著中醫藥科普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有大量潛在用戶。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賞藝術的人群不斷擴大,越來越多人希望通過可視化、可操作的藝術形式學習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中醫藥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因此推廣中醫藥藝術品并推出相關的保健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

5 中醫藥藝術傳播模式的繼承、發揚和創新

由于文化的差異,實現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化道阻且長。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迎來了新的機遇,也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和挑戰。中醫藥藝術傳播模式需要在原有基礎上繼承、發揚和創新。

5.1 繼承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傳統藝術的傳播模式也在不斷變換,但是線下傳播模式仍是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為此我們建立了中醫藥產品展柜,展出中醫藥相關文創藝術品及中醫藥產品成品,如香囊、剪紙、繪畫等,將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藝術欣賞相結合;開設了杏林學堂,圍繞中醫醫理、中草藥功效、養生知識、歷史故事等進行中醫藥知識介紹;開展了中醫藥文化走進課堂、走進校園相關活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制訂了不同方案,推出了針對老年人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手冊,針對中年人的中醫藥文化科普手冊,以及針對青少年兒童的中醫藥故事繪本。

5.2 發揚和創新

中醫學術思想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中醫藥藝術傳播模式也應隨著時代的更迭而不斷豐富。開拓新領域,創造新模式,培養新人才是當下中醫藥文化傳播模式探索中需要深入挖掘的[5]?!胺蚴ト苏?,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蔽覀儜攲⒆悦襟w、短視頻、電子讀本應用到中醫藥藝術傳播模式中,讓中醫藥實現從枯燥乏味到靈動活躍的華美蛻變。我們要在科普手冊的基礎上,編寫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學中醫藥文化讀本,從地區地理位置、節氣變化、民俗習慣、飲食結構等多個方面介紹中醫藥文化,希望能從地區特色的視角打開探索中醫藥文化的一扇窗,讓當地中小學生領略到具有家鄉特色的中醫藥文化。編寫具有當地特色的中醫藥文化中小學教材,順應黨和國家的政策,響應新時代的要求,更貼合廣大中小學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針。讓中醫藥文化一代代傳承,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留給后世子孫,讓其從小就耳濡目染,深刻領略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所在。

6 結語

本文結合高等中醫藥院校藝術傳播政策、制度體系,探析了高等中醫藥院校在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中的模式。通過對比中醫藥高校藝術傳播的新模式和舊模式,提出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理念,對中醫藥文化藝術傳播途徑進行傳承、創新和發揚,讓中醫藥文化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吳瓊,陶曉華,張小勇. 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下高等中醫藥院校藝術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 中醫教育,2016,35(3):47-49.

[2]杜加輝. “一帶一路”視域下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D]. 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9.

[3]陳鵬,張笑. 淺析自媒體內容創作的藝術特征[J]. 戲劇之家,2019(12):125-126.

[4]李美萱.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傳播分析[J]. 文化產業,2022(1):160-162.

[5]彭微,張愛武,黃旭. “健康中國”背景下中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1):5-7.

猜你喜歡
中醫藥文化
微閱讀情境下大學生中醫藥文化知識獲取情況調研分析
中醫職業教育的中醫藥傳統文化傳承與建設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的思考
互聯網視角下中醫藥文化傳播網站的建設與思考
從中醫藥文化看中醫藥的普世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