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白縣速生桉樹營林和撫育措施

2023-06-07 20:24李堅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1期

李堅

摘 要 桉樹生長周期短、適應能力強,不僅是生態造林的主要品種,也是造紙業和板材加工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具有較廣的經濟用途,十分受市場青睞。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是林業大縣,森林資源豐富。為提升博白縣速生桉樹營林和管護水平,提高林地生產力,合理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協調推進縣域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總結了博白縣速生桉樹營林和管護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堅持適地適樹、規范清理整地流程、挖穴及施放基肥、煉苗及定植、及時中耕培土、合理追肥、推廣混交混作、積極防治病蟲害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 速生桉樹;營林措施;廣西玉林市博白縣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27

桉樹是一種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具有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強的特性,常被用作行道樹和防風林,是主要的生態造林樹種。此外,桉樹木質細膩、軟硬適中,十分適合作為造紙和家具板材原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1]。博白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地處廣西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亞熱帶向熱帶過渡地區,季風氣候明顯。博白縣共有土地35.08萬hm2,其中林地面積22.06萬hm2,森林覆蓋率達63%,是全國知名的林業大縣,近年來林業總產值已超過80億元。博白縣早期以松樹、杉木為主要造林樹種,后期速生桉樹栽植規模逐漸擴大,截至目前,速生桉種植面積約12萬hm2,占全部林地的54.39%,每年可出產木材100萬m3,是主要的用材林樹種。因此,加強對速生桉樹營林和管護相關技術研究對博白縣林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桉樹生物學特性

桉樹屬桃金娘科桉屬,是一類喜光、喜熱的常綠喬木,冠茂而干直,葉有革質,可長至20 m。桉樹原產于澳洲,百年前引入我國,近30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我國的桉樹人工林主要分布在東南、西南地區的低山、丘陵和平原上,尤以廣西為最多。桉樹生長周期短、成林快,對光熱和水肥需求旺盛。一般來講,桉樹適宜生長在年均氣溫15 ℃以上、降水量大于1 000 mm的地區,以紅壤、磚紅壤等弱酸性土壤為宜,優點是速生豐產,可作防沙、綠化等用途,缺點是不耐寒冷、易受寒潮低溫影響[2]。

2 博白縣速生桉樹營林和管護存在的問題

2.1 樹種選擇不匹配

桉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稱,不同品種的桉樹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速生桉樹營林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不應盲目種植。例如,巨尾桉干形通直,可耐短期霜凍,但抗風能力較弱,一般生長在海拔200 m以下的區域,不應種植于多臺風的地區;鄧恩桉較為高大,耐寒能力強,一般生長在400 m左右的山區;巨桉喜光不耐熱,抗風性差,適宜在黏質土壤上生長,不應種植于緯度較高的區域。

博白縣冬季受冬季風控制,氣候干燥寒冷,有時會出現低溫霜凍災害;夏季常受到臺風侵襲,短時風力可達8~9級。由于存在低溫霜凍、臺風等氣象災害,博白縣并不適宜栽植巨尾桉等品種,早期當地種植主體對桉樹品種的了解有限,桉樹樹種選擇存在一定不匹配之處,使得速生桉樹營林效果未達到預期,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給種植主體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3]。

2.2 林地選擇不合理

桉樹具有喜肥喜水的特點,在林地選擇上應盡量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而疏于對林地的調查、盲目選擇種植區域,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營林效果。博白縣屬桂東南丘陵區,縣域內地形復雜,既有廣闊的丘陵,也分布有山地和平原,部分種植主體在地勢陡峭、降水較少、土壤貧瘠的地區種植桉樹,雖然桉樹能夠成活,但也給后期帶來巨大的管護壓力,經濟效益遠不及預期[4]。與防護林不同,作為薪炭林和用材林的速生桉樹人工林應盡量選擇靠近公路、地勢平緩的地區,以便木材資源砍伐和運輸;而防護林的主要功能為防風固沙,對交通條件要求較低,部分種植主體在選擇林地時往往忽略這一點,導致后期經營成本增加。

2.3 林區整地不規范

整地是種植的前提,只有科學、規范地整地,才能為營林打下良好的基礎。林區整地不僅可以平整地形、疏松土壤,為桉樹種植提供便利條件,而且可改良土壤、減少病蟲害,為桉樹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但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博白縣種植主體在速生桉造林前,整地工作往往不規范,時常因整地不到位而造成桉樹生長不一的問題,或在整地過程中一味采取機墾,破壞了林區生態環境和土壤結構,引發水土流失問題[5]。

2.4 施肥管理不科學

桉樹素有“抽肥機”之稱,施肥是影響速生桉樹營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科學、精準地施肥才能促進桉樹快速生長,達到預期目的。筆者發現博白縣種植主體在速生桉樹施肥管理中,往往出現以下

2個問題。1)施肥與生長期不對應。很多種植主體在種植前忽略了基肥的作用,導致桉樹成活率不高,弱苗、死苗時有發生;在管護期間,集中大量施肥,造成肥料浪費,影響經濟效益。2)施肥方式粗放。由于是林地,很多種植主體在施肥過程中往往采取較為粗放的方式,不注意更換施肥位置和肥料品種,長年累月地重復施肥不僅會影響桉樹生長,還會引發土壤板結問題。

2.5 撫育措施跟不上

由于重視程度不足或人手有限,博白縣速生桉種植主體針對林木的撫育管理一直較為薄弱,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林區除雜、除灌不及時,桉樹得不到充足水肥滋養而生長緩慢;2)樹枝修剪不及時,導致林區郁閉度過高、通風不暢而出現蟲害滋生泛濫;3)林地生態結構過于單一,引發生態環境失衡、水土流失問題。

2.6 病蟲害防治簡單

速生桉樹管護中,病蟲害防治效果直接關系到林地整體狀況和林材質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博白縣桉樹人工林病蟲害防治一直較為薄弱,種植主體往往在危害較大時才采取措施,防治效果有限,防治成本較高。種植主體在防治中主要依賴化學藥劑,大量、持續的藥劑施用不僅增加了病蟲害的抗藥性、減弱了藥劑效果,使得每次病蟲害都有加劇趨勢,還對林區土壤、水源造成嚴重污染,威脅著區域生態平衡和物種多樣性。

3 速生桉樹營林措施

3.1 堅持適地適樹

速生桉樹種植應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綜合考慮博白縣的氣候、水文、土壤及地理條件,選擇適宜的苗木品種。博白縣夏季長而濕潤,冬季短而干燥,全年光熱充足,年均氣溫為22 ℃,年降水量約為1 760 mm,

年日照時間約為1 780 h,冬季有可能遭遇短期霜凍災害,夏季時常有臺風侵襲。這樣的氣候水文環境下,盡量選擇喜光、喜濕的桉樹品種,如選擇抗臺風能力較強的赤桉,避免種植不耐高溫、不抗臺風的巨桉。此外,林地選取應盡量選擇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的土壤肥沃處,避開坡度較大的山地及土壤貧瘠、土層稀薄的地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速生桉樹的成活率,還可減輕后期管護負擔,提高林材品質。

3.2 規范清理整地流程

林地清理整地主要包含清山、煉山、整地。1)清山是指在林區內大范圍除雜、除灌,要求伐根不得高于15 cm,并在每年夏秋季節完成。2)煉山是指對林區殘留的雜草和灌木進行焚燒,以此殺滅土壤中的病蟲害,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焚燒前應做好準備工作,設置防火帶并配備必要的消防救援措施。3)整地是指以機械或人力方式對林地進行平整和改造,清理土壤中的石塊和樹根。一些坡度較大的地區不應采取機墾作業,應人工挖坎采取穴墾或帶墾。整地應在初冬季節完成,既不影響農作物收獲又可相對節省人工成本。

3.3 挖穴及施放基肥

合理的種植密度是保障營林效果的前提,林地間隙過大不利于林地資源利用,間隙過密則可能造成管護困難并滋生病蟲害。一般速生桉樹的樹穴可保持在0.6 m×0.3 m×0.3 m,整體上要注意挖穴行列整體、深淺一致。

根據桉樹生長特性,基肥施用以復合肥和鈣鎂磷肥為主,每穴施基肥600 g,復合肥和鈣鎂磷肥按照1∶5的比例施用。復合肥應施于穴底,待回填土距地面10 cm時,以鈣鎂磷肥與表土混合后的土壤填平樹穴即可。

3.4 煉苗及定植

為提高速生桉樹幼苗成活率和抗逆性,可在定植前進行煉苗。一般情況下,提前5 d煉苗。煉苗時,將樹苗置于通風平整的向陽地,早晚各淋水1次,也可以在葉片上噴灑適量的稀鈣鎂肥料。

桉樹幼苗移栽應在初夏的陰雨天進行,保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環境利于幼苗成活。定植前要篩選苗木,剔除弱苗、病苗,向根部淋足水分后方可移栽。定植中應輕拿輕放,避免傷及苗木或損失根土,回填后應及時壓實土壤,以蓋土略高出地面為宜。

4 速生桉樹撫育措施

4.1 及時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應在定植后40 d左右進行,主要流程包括除雜除灌和擴穴培土。1)除雜除灌即采取機械或人工方式清理林地附近、幼苗周圍的雜草和灌木,清理干凈圍繞苗木半徑0.5 m之內的雜草和灌木,避免其與桉樹幼苗爭奪養分。2)對桉樹樹苗進行擴穴可促進其根系生長,擴穴完成后應將樹穴表土堆疊起來并以鐵鍬夯實,形成一個高出地面10 cm的圓形平臺。擴穴和培土作業有利于桉樹根系生長,提高樹苗的抗風能力。

4.2 合理追肥

桉樹生長過程中水肥需求旺盛,對速生桉樹的施肥管理應做到科學合理,準確把握桉樹的生長規律,結合林區地力情況合理施肥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減少施肥成本的情況下保證桉樹速生豐產。速生桉樹追肥應采取溝施法,利用林業機械作業,施肥效率比穴施法高。在苗木旁開施肥溝,溝深30 cm以上,施肥量為每株桉樹幼苗100~150 g復合肥及1 000~1 500 g

腐熟畜禽糞肥。速生桉樹追肥應在每年3—4月完成,此段時間內桉樹生長較快,水肥需求最為旺盛;7月可根據測土配方結果適時補肥。

4.3 推廣混交混作

林地生態結構較為單一,為維持物種多樣性、提高林地生產力,可根據博白縣氣候與土壤條件,有選擇地采取混交混作模式改善地力。1)在速生桉樹林行間種植山毛豆或其他生長期較短、有養地作用的低矮農作物,形成桉樹-農作物混交混作;2)在栽植速生桉樹前預先規劃好混交林區,形成不同桉樹樹種之間的無性系隔行、行間混交林?;旖换熳骺梢杂行Ц纳屏值亓⒌貤l件,在提高速生桉樹營林質量的同時增加整體收益。

4.4 積極防治病蟲害

1)葉斑病。葉斑病是博白縣桉樹營林中常見的病害,對桉樹幼苗威脅較大,一旦發病可能導致樹苗枯死。葉斑病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應做好煉山和移栽前的種苗消毒工作,撫育階段應及時清理林區落葉枯枝,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避免感染范圍擴大,同時林地應保持合理的郁閉度和通風條件。采用藥劑防治時,可用10%的波爾多液噴灑病株以達到防治目標。

2)腐爛病。采取扦插方式栽植的桉樹可能患扦插苗腐爛病,該病會導致扦插條嫩葉枯死,大大降低桉樹成活率。防治扦插苗腐爛病,應用50%立枯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做好苗床消毒。

3)白蟻。博白縣常見的白蟻品種為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白蟻會啃食桉樹的根系、樹干、樹皮,影響養分的輸送,嚴重時會導致桉樹整株死亡。防治時,可在樹穴挖好后施用3~4 g呋喃丹于樹穴內,再進行幼苗移栽;也可利用有翅白蟻的趨光性,通過安置黑光燈對有翅白蟻進行誘殺,有效降低白蟻數量。

4)金龜子。金龜子幼蟲又叫蠐螬,主要為害桉樹的根系,成蟲啃食桉樹葉片,食量大,危害嚴重,每年的6—8月為金龜子成蟲盛發期。防治時,可在造穴后均勻撒敵百蟲粉35~45 g以殺滅金龜子幼蟲。金龜子成蟲盛發期可用敵百蟲800倍液均勻噴灑桉樹葉面進行防治。

5 結語

博白縣速生桉樹人工林造林和撫育管理中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為提高桉樹幼苗成活率和成材質量,應從科學選種、規范整地、育苗壯苗、合理定植、及時中耕、適時追肥等方面入手,提高桉樹造林和撫育技術水平。有條件的林地還可以逐步推廣混交混作模式以保持林地地力、維持區域內生物多樣性;對于桉樹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的策略,合理使用化學藥劑,減少化學防治對林區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過科學的造林和撫育措施,最終實現速生桉樹豐產之目的,提高廣大種植主體經濟收益,促進博白縣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韋頌標.桉樹營林問題與優化建議探討[J].綠色科技,2018(3):105-106.

[2] 許毅松.詔安縣桉樹速生豐產林造林管護撫育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9(7):215-216.

[3] 梁培庭.桉樹高產營造林技術及實施要點研究[J].綠色科技,2019(1):72-73.

[4] 陸鴻鵠.桂東地區桉樹營林生產技術探討[J].農村科學實驗,2020(10):80-81.

[5] 劉星德.探析桉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家科技,2015(4):168-169.

(責任編輯:張春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