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梓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建議

2023-06-07 04:38鄭先容張勤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1期
關鍵詞:森林火災發生規律防治對策

鄭先容 張勤

摘 要 為掌握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森林防火現狀,提供防火決策依據,以2006—2015年桐梓縣發生的森林火災統計資料為分析材料,從火災發生區域、時間、起因、肇事者類型和受災主要樹種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發現桐梓縣森林火災發生具有區域性明顯、森林防火期內火災發生頻率高、人為因素引發火災占比大且災害類型樹種主要為針葉樹種等規律特點,據此提出了分區分類管理、做好分時管控、引導規范用火、改善樹種結構及推廣政策性森林保險等防治對策。

關鍵詞 森林火災;發生規律;防治對策;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41

桐梓縣地處長江中上游,“上游無寧日,下游無保障”,因此當地森林生態環境的好壞,與長江下游生態經濟發展安全密切相關。森林火災作為森林災害主要類型,不但具有突發性強、社會危害性大、處置救助困難的特性,且火災發生還會帶來經濟損失,更會嚴重影響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和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桐梓縣森林火災資料,2006—2015年共發生火災96次,受害森林面積749.7 hm2,損失林木蓄積

13 880.9 m3,損失幼樹107.8萬株;火災發生具有規律性和時間性,每年11月末至12月初開始出現森林火災,第二年2月底發生次數增多,3—4月達到頂峰,5月開始逐漸減少;起火原因均為人為火,其中農事用火引起的火災最多,占總火災次數的66.2%,其他非生產用火引發火災次數占32.8%。因此,加強野外用火管理是抓好森林防火、減少森林火災的關鍵。

1 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1.1 數據來源

以2006—2015年桐梓縣發生的森林火災統計數據為基礎進行綜合分析(見表1)。

1.2 分析方法

從歷年來火災發生時間、地點、火災發生原因、肇事者構成、受災樹種組成及林火類型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1.2.1 區域分布

按各鄉鎮10年間發生森林火災次數占比將桐梓縣25個鄉鎮(街道)劃分為4個類型區,即重災區(重點防火區)、較重災區(較重防火區)、較輕災區(一般防火區)、輕災區(常規管理區)[1]。

1.2.2 時間分布

火災發生年高峰期為發生火災頻率較高的季節和月份,日高峰期為火災次數最高的時段。

1.2.3 火因種類

根據不同起火原因火災發生次數占比總結起火原因規律。

1.2.4 肇事者構成

按不同肇事者引發火災次數占比為依據分析肇事者構成規律。

1.2.5 優勢樹種構成

分別以受災區優勢樹種(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所占比例為依據分析不同樹種受災規律。

2 結果與分析

2.1 地域分布

由表2可知,將發生火災次數占比≥10%且發生較大森林火災次數占比≥5%,平均海拔相對較低、氣溫相對較高、人為活動頻繁的楚米鎮、松坎鎮、高橋鎮、新站鎮劃為重災區;火災次數占比5%~9%且發生較大森林火災次數占比3%~5%的九壩鎮、燎原鎮、婁山關街道、夜郎鎮劃為較重災區;火災次數占比2%~4%且發生較大森林火災次數占比<3%的大河鎮、茅石鎮、海校街道、官倉鎮、木瓜鎮、花秋鎮劃為較輕災區;火災次數占比<1%且無較大森林火災發生的小水鄉及人為活動相對較少的獅溪鎮、芭蕉鎮、風水鎮等11個鄉鎮劃為輕災區。

2.2 時間分布

2.2.1 防火期內外分布差異

森林防火期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森林高火險期為2—4月,但桐梓縣實際氣候冬季包含了10—12月的多數時間,春季包括1—5月的多數時間,所以習慣將10—12月稱為冬防期,1—5月稱為春防期。森林防火期內受災比為92.6%,其中春防期75.0%,冬防期17.6%;防火期外僅占7.4%。分析原因可能包括:1)春防期內傳統節日(春節和清明)上墳與掃墓等用火較多,加上春耕生產等野外用火,導致野外用火機會明顯多于冬防期[2];2)森林林木在經過冬季雨雪凝凍后,林內枯枝落葉增多,可燃物數量增加,并且在氣候氣溫上春防期也高于冬防期,所以林內可燃物更干燥易燃;3)春防期比冬防期跨度長2個月,也增加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2.2.2 月份分布差異

森林火災多發生在2、3、4、10月,分析原因可能包括:1)2—4月,農村春耕生產用火最多;2)2—3月

植物含水量低,植物處于休眠狀態,加之1月的雨雪凝凍,導致植物失水嚴重,且林內枯枝落葉增多,林內可燃物數量增多和干燥程度的增加,加大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3];3)10月農村秋收、秋種習慣用火的不規范行為,以及10月小長假人們旅游活動等野外用火增多,也可能導致森林火災發生。

2.2.3 時間分析

森林火災日高峰期集中在每天10:00—18:00,占比為90.7%,其中又以14:00—16:00發生火災占比最大,為42.7%。原因是10:00—18:00人為戶外活動頻繁,用火頻率最大,加上該時段內氣溫高、日照強、濕度小、風力大,可燃物干燥,著火點低且撲滅難度大。

2.3 火因種類

人為原因是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占比為97.9%;另有雷電火、電線短路自燃等自然原因引發森林火災次數2起,占比為2.1%。人為原因中又以農、林、牧業等不規范野外農事生產用火最多,占比為55.2%;上墳燒紙、取暖、燃燒干草等非生產性野外用火次之,占比為42.7%。

2.4 肇事者構成

老人、未成年人和癡、呆、聾、啞、傻等人員在火災人為肇事構成中占主導,引發火災次數65次,占比67.4%;其他人員引發火災31次,占比32.6%。主要原因為青壯年人員外出務工后農村留守人員多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未成年人。

2.5 優勢樹種構成及林火類型

針葉林區火災發生率最高,占比為87%;針闊混交林火災發生率次之,為13%;闊葉林基本沒有發生森林火災。主要原因是針葉林可燃物細小、緊密度低、含水量少且油脂成分含量高,所以燃點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4]。林火類型方面,地表火∶樹冠火∶地下火=71.5∶28.5∶0。

3 防火對策措施

3.1 分區分類管理

1)將劃為重災區的楚米鎮、松坎鎮、高橋鎮、新站鎮及較重災區的九壩鎮、燎原鎮、婁山關街道、夜郎鎮共8個鄉鎮作為重點防火區,實行重點管理、重點管控,具體措施有強化火源管控、營建防火林帶、增加護林隊伍力量、加大巡邏與宣傳密度;2)對處于森林火災較輕災區和輕災區的茅石鎮、大河鎮、風水鎮、容光鎮等17個鄉鎮及桐梓林場區域,實行森林防火常規常態化、制度化管理。

3.2 做好分時管控

火災高發季節和高發時段,實際也是人為活動頻繁時期,所以應根據森林火災發生的季節性和時間差異性,在火災高發期抓好宣傳教育,加大巡查力度,嚴控野外用火。在冬防期主要控制群眾砍柴及其他從事林副業生產人員吸煙、取暖等不規范用火行為;春防期,特別是在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上墳過程中,積極倡導鮮花祭奠、低碳哀思等文明風尚環保行為,保護森林資源,維護區域生態平衡。

3.3 引導規范用火

人為不規劃用火是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要想管理好野外用火,減少森林火災發生,必須從“管火先管人、管人先管思想”出發,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群防群治氛圍,采取疏堵結合方式規范管控野外用火,從根本上減少火災發生[5]。尤其要要把鄉村留守的老人、未成年人作為森林防火重點宣傳教育對象,同時落實好癡、呆、聾、啞、傻這五類人員的監管監護責任。

3.4 改善樹種結構

受災區森林植被主要為針葉林,根據《桐梓縣第四次森林資源規劃成果》統計,桐梓縣喬木林中針葉林面積占比為77.86%,比重偏大。因針葉林可燃物蓬松度高、含水量低且油脂含量高的特性導致其燃點也很低,更易引發森林火災。而闊葉類森林在生態防護和防火安全上更具有優勢,因此建議在植樹造林地盡量營造針闊混交林和闊葉林,以促進林業產業安全發展。

3.5 推廣政策性森林保險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資本不斷進入林業產業領域,通過不同方式的林地流轉,傳統單一的家庭承包經營模式不斷向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呈現出林木流轉市場化集約經營格局,導致野外用火增多和火源管理不穩定因素增加。因此,開展森林保險是恢復和穩定林業生產的重要經濟手段,是提高林業生產風險抵抗能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保障[6]。

參考文獻:

[1] 陳興.長沙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2,39(1):70-74.

[2] 鄭長瑞.德化縣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防控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13,40(1):203-206.

[3] 李世友,袁俊杰,王文元,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消防面臨的新形勢及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08(3):118-120.

[4] 劉暢,曹玉昆.關于進一步拓展森林保險業務的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05(4):237-241.

[5] ??〈?,方榮剛.陸良縣森林防火的歷史、現狀與對策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09,34(1):66-68.

[6] 胡志東.森林防火[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森林火災發生規律防治對策
景福鎮預防森林火災方法措施分析
淺析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冠癭病在阿勒泰地區發生規律及防控措施
氣候變化對森林火災的影響及預防對策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